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辅治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按入院顺序随机、对照的方法,将42例IPF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观察组在糖皮质激素口服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NAC,对照组糖皮质激素口服常规治疗。2组其余基础治疗相同,疗程均为6个月。评价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肺活量(V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动脉血气分析[pH值、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等指标及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95%高于对照组的52.38%(x~2=3.857,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VC、DLco均降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1,t=2.093,P均<0.05),观察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19,t=0.376,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VC、DLco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47,t=-2.083,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pH、PaCO_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61/1.724,t=-1.624/-1.983,P均>0.05),PaO_2、SaO_2均降低,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5,t=2.459,P均<0.05),观察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07,t=0.381,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PaO_2、SaO_2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17,t=-3.426,P均<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于IPF患者,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基础上加用NAC能有效改善IPF的症状,且延缓其肺功能、PaO_2、SaO_2的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的疗效。方法:确诊的20例IP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给予泼尼松治疗,治疗组除口服泼尼松,给予N-乙酰半胱氨酸600mg/次,3次/天,连续服用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12周测定PaO2、肺弥散功能(DLCO)及观察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20例IPF患者入院时均有干咳、呼吸困难症状,测PaO2、DLCO均有下降,经过治疗,PaO2、DLCO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临床症状改善。两种治疗方法相比较,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长期口服N-乙酰半胱氨酸对改善IPF患者临床症状及提高PaO2、DLCO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的治疗新方案,比较静脉推注较大剂量糖皮质激素(80~120 mg/d)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与较小剂量糖皮质激素(<80 mg/d)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IPF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标准纳入35例受试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观察用药3个月后2组p(O2)、p(CO2)、FVC% pred、FEV1% pred、VC% pred、TLC% pred、DLCO/VA% pred、症状体征评分、HRCT上磨玻璃影、网格影、蜂窝影、小叶间隔增厚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比各组用药前后的变化,用药3个月后2组肺功能(FVC% pred、FEV1% pred、VC% pred、TLC% pred、DLCO/VA% pred)及p(O2)较用药前升高,p(CO2)较用药前降低,症状体征较用药前缓解,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RCT用药前后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比2组用药后的变化,治疗组用药后FVC% pred、VC% pred、DLCO/VA% pred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较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的治疗方案比较,静脉推注较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短期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更能改善FVC% pred、VC% pred及DLCO/VA% pred,缓解总体症状,且在短期内未表现出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经临床-影像证实的IPF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在口服常规激素治疗基础上加用NAC联合孟鲁司特钠,对照组口服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活量(V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pH值、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变化和用药安全性.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VC值、DLco值分别为(2.15±0.29) L和(2.13±0.18) L、(3.72±0.58) mmol/(min·kPa)和(3.70±0.16) mmol/(min·kPa),治疗后分别为(2.14±0.13) L和(2.06±0.11) L、(3.60±0.24) mmol/(min·kPa)和(3.50±0.17) mmol/(min·kPa),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对照组患者VC、DLco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略有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VC值、DLco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PaO2值、SaO2值分别为(69.1±7.7) mmHg和(68.2±6.9) mmHg、(92.7±2.5)%和(92.2±2.3)%,治疗后分别为(68.5±5.6) mmHg和(66.1±1.6) mmHg、(92.3±2.1)%和(91.3±1.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对照组患者PaO2、SaO2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略有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的VC值、DLco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H、Pa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在常规激素治疗基础上加用NAC联合孟鲁司特治疗IPF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减缓VC、DLco、PaO2、SaO2的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的综合效果.方法 60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都给予西医常规抗炎、化痰及氧疗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乙酰半胱氨酸胶囊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0.0%;对照组有效率66.7%,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各项指标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两组肺功能指标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IPF能够提高综合疗效,但是对于肺功能指标改善无显著性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吸入布地奈德联合乙酰半胱氨酸在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例进展期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按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泼尼松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口服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肺功能情况均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的不良反应指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口服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能够取得口服糖皮质激素疗法同样的效果,但不良反应少,更加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强的松、N-乙酰半胱氨酸和卡托普利联合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强的松、N-乙酰半胱氨酸(NAC)和卡托普利(CPT)联合应用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将33例IPF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12例)给予强的松常规治疗;联合治疗Ⅰ组(11例)在强的松基础上加用NAC;联合治疗Ⅱ组(10例)在强的松、NAC基础上加用CPT。治疗6个月后观察三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肺总量(TLC)、肺活量(VC)和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的变化。结果:在治疗6个月后,联合治疗Ⅱ组PaO2,TLC、VC和DLco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联合治疗Ⅰ组(F=3.956~7.642,P均<0.05)。结论:强的松、NAC和CPT三药联合治疗IPF疗效佳,且安全易耐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百令胶囊联合雾化吸入N-乙酰半胱氨酸(NAC)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效果.方法: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IPF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雾化吸入NAC治疗;试验组在雾化吸入NAC基础上联合百令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乙酰半胱氨酸颗粒联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从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行乙酰半胱氨酸颗粒联合泼尼松治疗。治疗6个月后,对比分析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3例,好转36例,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痊愈2例,好转23例,总有效率为62.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中乙酰半胱氨酸颗粒联合泼尼松能提高治疗有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 acetylcysteine,NAC)对博来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10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肺纤维化模型组、地塞米松干预组和NAC干预组,每组25只.各组分别于第1,3,7,14,28 d各处死5只,收集肺组织作切片行HE和Masson染色判断肺组织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行免疫组化测定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收集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行Elisa检测TGF-β1,收集肺组织检测羟脯氨酸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两个干预组的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均明显减轻(P〈0.05),肺组织TGF-β1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TGF-β1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其中NAC干预组较地塞米松干预组更为显著(P〈0.05),与模型组比较,两个干预组的羟脯氨酸含量也明显降低(P〈0.05),其中NAC干预组较地塞米松干预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 NAC具有与地塞米松相似的较强的抗纤维化效应,机制可能为通过抑制细胞因子TGF-β1的表达来抑制肺纤维化. 相似文献
11.
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进行性的、局限于肺部的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最终导致以肺纤维化伴蜂窝状改变为特征的疾病,肺功能测试显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或)换气障碍。由于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预后差,成为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在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治疗方面取得一些进展,现从糖皮质激素、细胞因子、细胞因子拮抗剂、抗氧化治疗及中药等治疗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慢性炎症性间质性疾病,以肺间质弥漫性渗出、浸润和纤维化为主要病变,是多数肺部疾病的最终结局,晚期引起器官衰竭而死亡。IPF的5年生存率仅50%,确诊后平均存活期为2~4年,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且缺乏特异有效的药物来治疗。传统的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欠佳,而抗肺纤维化、细胞因子、中医、干细胞移植治疗显示较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强的松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将41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口服强的松,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血气分析、肺功能、胸部CT和总体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1.4%,高于对照组的50.0%(P0.05)。治疗组在改善血气分析、肺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胸部CT均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强的松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疗效优于单用强的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氯化锌(ZnCl:)和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对镉所致人正常肝细胞HL-7702凋亡的拮抗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人正常肝细胞HL-7702分别以0、10、20、40、80、160Ixmol/L的氯化镉(CdCl2)处理24h,ZnCl,和NAC顸处理组分别在各浓度的CdCl2处理前以25.0、50.0、100.0、200.0μmol/L的氯化锌和2.5、5.0、10.0、20.0mmol/LNAC预处理24h,MTT法测定各组HL-7702细胞的相对存活率;流式细胞术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结果:随着镉处理浓度的增加,氯化镉对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增强,40、80、160ixmol/L的镉处理组细胞相对存活率明显降低,50ixmol/L锌预处理组在CdCl:剂量为40、80μmol/L时,细胞相对存活率显著高于相应剂量的单纯镉处理组(P〈0.01),10mmol/LNAC预处理组只在40mmol/LCdCl2组细胞相对存活率显著高于相应剂量的单纯镉处理组(P〈0.05);与0μmol/L镉处理组比较,40、80、160μmol/L镉处理组HL-7702细胞的凋亡百分率显著升高(P〈0.01);与40μmol/L镉处理组比较,100μmol/L锌预处理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1);5.0、10.0、20.0mmol/LNAC预处理可有效拮抗镉诱导的HL-7702细胞凋亡(P〈0.05)。结论:锌和NAC对镉致HL-7702细胞损伤和凋亡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种肿瘤标志物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之间的关系,并对预后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其在IPF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0年1月至2010年6月IPF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未发现肿瘤证据且进行外周血多种肿瘤标志物[甲种胎儿球蛋白(AFP)、癌抗原50(CA50)、癌抗原24-2(CA24-2)、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癌抗原125(CA125)、癌抗原15-3(CA15-3)、组织多肽抗原(TPA)、神经特异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检测的43例IPF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及随访。结果 43例无肿瘤证据的IPF患者外周血CEA、CA19-9、CA125、CA15-3、TPA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值,AFP、CA50、CA24-2、NSE、Cyfra211无明显升高。多种肿瘤标志物与6分钟步行距离、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肺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TLC%pred)、一氧化碳弥散率(DLCO/VA)、PaO2、氧合指数(PaO2/F iO2)、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分类及CD4/CD8各参数间无明显相关性。根据血清CEA、CA19-9、TPA水平分组,CA19-9升高组生存时间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CEA、TPA升高组生存时间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和非糖皮质激素治疗组生存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IPF患者多种肿瘤标志物升高,尤其CA19-9呈明显升高,升高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但与预后明显相关,可提示疾病进展,是预后不良的标志。 相似文献
16.
“肺痿冲剂”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20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肺痿冲剂"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IPF)肺肾不足、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5月—2011年10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呼吸热病科门诊就诊及病房住院的,符合西医特发性肺纤维化IPF诊断标准及中医肺痿病肺肾不足、气虚血瘀证辨证标准,且病情严重程度属轻中度的患者20例,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给予"肺痿冲剂"治疗,每日1剂,分早晚2次口服,疗程为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评估患者总体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肺功能变化、6 min步行试验(6MWT)及圣乔治医院呼吸问题调查问卷(SGRQ)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总有效率75%,治疗6个月总有效率70%;治疗后各疗程中医证候总分及喘息、气短、咳嗽、咯痰各主要症状积分均比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活量(V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呈现出逐渐增长趋势,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 min步行距离、最低血氧饱和度(SPO2)均有所升高,均呈现逐渐增长趋势,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GRQ中呼吸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及总积分比治疗前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痿冲剂"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肺肾不足、气虚血瘀证,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7.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原因不明、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最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劳力性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其病因与遗传因素、病毒感染、特异质等因素有关。发病机制除与慢性炎症、各种致纤维化因子有关外,还与Th1/Th2的失衡等许多的因素有关。现对中医药在抑制慢性炎症、抑制各种致纤维化因子形成、改善Th1/Th2平衡等方面的实验、临床研究以及中医药临床疗效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中的发病率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多导睡眠图监测20例IPF患者睡眠质量及呼吸紊乱情况,分析其与肺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 20例IPF患者中有13例(65%)合并有OSAHS,其中轻度OSAHS3例(15%),中重度OSAHS 10例(50%)。IPF患者睡眠效率、快眼动睡眠(REM)及慢波睡眠比例降低,微觉醒指数增加。相关分析显示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与体重指数(BMI)呈正相关(r=0.791,P〈0.0001),与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r=-0.672,P=0.001)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r=-0.659,P=0.002)呈负相关。结论 OSAHS在IPF患者中普遍存在,尽早治疗IPF患者合并的OSAHS可能会有利于改善生活质量及预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