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板蓝根是临床常用的清热解毒类中药,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临床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尤以抗菌、抗病毒治疗为主。对板蓝根的药理作用研究和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2.
姜黄素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姜黄为传统常用中药,姜黄素是姜黄发挥药理作用最重要的活性成分,对机体各系统作用广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姜黄素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血管粥样硬化、保护肝肾等多种药理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板蓝根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参  齐敏  刘晶莹 《医学综述》2009,15(13):2032-2033
通过查阅近几年来关于板蓝根研究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对近几年来国内外板蓝根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并对板蓝根化学成分深入研究,总结出板蓝根的药理作用、临床研究与不良反应3个方面。研究发现,板蓝根化学成分分离鉴定技术日渐完善,为进一步揭示板蓝根的药理作用与临床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红景天的临床功效与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鑫 《中国医药导报》2010,7(32):14-14,18
红景天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近年来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本文论述红景天的临床功效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红景天有抗衰老、抗有害刺激、改善心脑血管系统功能等多方面药理作用,指出红景天可以应用于中药和保健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5.
回心草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药用植物,药用历史久远,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东北和华北地区。经现代药物学分析,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三萜类、氨基酸类、黄酮类、甾体类、脂肪酸类、生物碱类、吡喃酮类、芳香族类化合物及其微量元素等。药理学研究发现这些化学成分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包括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压、抗肿瘤、清除自由基、抗心律失常及抗缺氧等药理作用,其在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为此回心草越来越受到医药学界的广泛关注。随着现代中药药理学和中药分离提纯技术的不断发展,回心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将得到更多的发现,其临床应用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推广。文章就回心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相关研究作出综述,为回心草的药理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MTT法检测板蓝根抗巨细胞毒效应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研究了 5 0 %中药板蓝根煎剂对人巨细胞病毒 (HCMV)的抗毒效应 ,以 MTT法检测细胞损伤程度 ,较为客观地体现了中药板蓝根煎剂抗 HCMV的效应。结果表明 ,板蓝根煎剂在 1∶ 2 0 0稀释度时即有显著的抗毒效应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抗 HCMV中药  相似文献   

7.
葛根作为中国传统中药,在历代本草著作中广泛记载。现代研究发现,其主要化学成分有异黄酮类、三萜类、皂苷类等,具有解热、抗炎、抗感染、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改善生殖功能等药理作用。临床以中药复方的形式应用于糖尿病疾病、胃肠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治疗中。本文对近5年葛根相关文章进行总结,重点围绕其药理作用以及复方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菘蓝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菘蓝(Isatis tinctoria L.)为十字花科植物,其根和叶均可入药,干燥根入药称板蓝根,干燥叶入药称为大青叶,板蓝根和大青叶的药性基本相同,有泄火,解毒,凉血等功效,主要分布在华东各省,河南,山西等地。临床病例研究证明菘蓝可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肠炎、尖锐湿疣、乙型肝炎、甲型流感病毒、扁平疣等病毒性疾病。还有报道菘蓝有调节免疫细胞分泌IL-2、TNF-α及提高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还有抗活性氧、抗炎及抗菌作用。因其应用广泛,故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现就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作一简单的概述。  相似文献   

9.
黄芪多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是从中药黄芪中提取的一种生物活性成分,也是目前临床应用比较广泛,研究较为深入的中药成分之一。具有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抗炎症、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延缓衰老和降血糖等作用。本文就黄芪多糖提取、化学组成及其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正>板蓝根(RadiS Isatidis),别名靛青根、蓝靛根、靛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干燥根。本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瘀、利咽消肿之功效。板蓝根主化学成份包括1-硫氰酸-2-羟基-3-丁烯、腺甙(Adenosine)、棕榈酸、β-谷甾醇、蔗糖、靛蓝、靛玉红及精氨酸等。作为传统的常用中药,板蓝根在我国河北、江苏、河南、安徽、陕西、甘肃、黑龙江等地均有栽培。近年来,关于板蓝根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文献较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干预糖皮质激素副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糖皮质激素主要是调节物质代谢及影响多系统方面的生理作用和临床具有抗炎、抗免疫、抗休克、抗过敏等药理作用,而且其疗效快而可靠.因此,广泛应用于临床许多疾病的治疗中.若不适当使用糖皮质激素将会导致副作用.此时若给予中药干预,会改善激素的副作用和防止病情复发.  相似文献   

12.
双黄连制剂与连花清瘟制剂都是纯中药制剂。双黄连制剂由3种中药按一定比例配成,连花清瘟制剂由13味中药按一定比例配成,两类药剂包含金银花、板蓝根、连翘、黄芩等中药,这些中药大部分属于清热解毒药物,在镇痛、增强免疫力、抗菌、清热解毒、抗病毒等方面具有显著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肺炎、风热感冒、口腔疾病等。为更好了解两类药剂的作用机制与临床效果,该文主要详细阐述两类药剂药理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等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清热类中药外用在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等方面的药理作用特点。方法:以传统中医学基础理论为指导,以清热类药物外用于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等方面的药理作用特点为依据,进行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结果:临床上越来越多的中药外用替代西药进行某些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显示较好的效果。结论:清热类中药外用显示出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牛蒡子是常用的传统中药,具有泻热解毒、润肺利咽的功效,含有木脂素、挥发油、脂肪酸、萜类、酚酸等多种化学成分,并表现出抗肿瘤、抗炎、抗糖尿病、抗菌、抗病毒等多种药理学活性,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该文就牛蒡子的资源分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该中药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茯苓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介绍中药茯苓的药理作用的研究,以期对相关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文献理论基础以及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近年来对中药茯苓的相关研究论述,综述茯苓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结果茯苓具有利尿、免疫调节、保肝、抗肿瘤、抗氧化、抗炎、抗病毒等药理作用。结论茯苓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在医疗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羌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通过文献调研,综述常用中药羌活近年来的研究概况。方法:调研分析羌活近20年来的研究资料,从历史沿革、化学成分、药理研究、不良反应、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研究。结果:羌活主含挥发油、香豆素类化合物等化学成分;具有抗炎镇痛、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促进脑循环、抗血栓形成及抗菌等药理作用。结论:羌活所含化学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广泛,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开发和综合利用,其品质标准还需进一步考察确定。  相似文献   

17.
甘草及其提取物对呼吸系统的药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甘草是常用中药,药理作用广泛。现代研究发现甘草及其提取物具有镇咳、祛痰、平喘、肺保护及抗呼吸道病原体等作用,甘草酸、甘草次酸及甘草的黄酮类化合物是甘草对呼吸系统药理作用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讨论三七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方法 对三七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总结三七的药理作用及其在化学成分在临床的应用效果.结果 三七能够对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以及免疫系统等系统产生影响,还具有抗衰老、抗肿瘤和抗炎的作用.结论 作为一种天然的植物药,三七及其提取物药用作用广泛,副作用少,是一味值得重视和开发的中药.  相似文献   

19.
陈霞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4):31-33
田基黄作为传统中药在临床上作为抗肝类药物使用已久,其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使田基黄能更多地应用于临床。本文通过查阅近半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田基黄的药理及临床应用、含量测定,指纹图谱的研究概况进行归纳并综述。  相似文献   

20.
清热解毒类中药是中医临床上的常用药物之一,其种类繁多、效果显著,是中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几年,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清热解毒类中药的药理作用被广泛地发掘出来,并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就目前已经发现的清热解毒类中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简单的阐述,旨在为其他学者深入研究此类课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