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黄根Prismatomeris tetrandra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反复的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1-羟基-2-甲基蒽醌(Ⅰ),2-羟基-3-甲氧基蒽醌(Ⅱ),1,3-二羟基-2-甲氧基蒽醌(Ⅲ),甲基异茜草素(Ⅳ),甲基异茜草素-1-甲醚(Ⅴ)和β-谷甾醇(Ⅵ)。结论:化合物Ⅰ,Ⅱ和Ⅲ为首次从黄根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抗癌药物黄药子Dioscorea bulbifera的茋类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ODS、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及HPLC制备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黄药子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4个茋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 7-二羟基-3, 4-二甲氧基-9, 10-二氢菲(1)、2, 5-二羟基-4-甲氧基-9, 10-二氢菲(2)、latifolin(3)、2′, 3-二羟基-4, 5-二甲氧基联苄(4)、4-甲氧基菲-2, 3, 7-三醇(5)、3, 7-二羟基-2, 4-二甲氧基菲(6)、2′, 3-二羟基-5-甲氧基联苄(7)、3, 4′, 5-三羟基-3′-甲氧基联苄(8)、7-羟基-2, 3, 4-三甲氧基菲(9)、3, 3′-二羟基-5-甲氧基联苄(10)、2, 7-二羟基-4-甲氧基-9, 10-二氢菲(11)、2, 7-二羟基-3, 4-二甲氧基菲(12)、2, 7-二羟基-2, 4-二甲氧基-9, 10-二氢菲(13)、4, 7-二羟基-2-甲氧基-9, 10-二氢菲(14)。结论 化合物135791214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交趾黄檀异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刘荣华  温新潮  张普照  邵峰  杨尊华  黄慧莲  王艳 《中草药》2015,46(19):2851-2855
目的研究交趾黄檀Dalbergia cochinchinensis中异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反相以及凝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交趾黄檀心材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异黄酮类成分,分别鉴定为紫苜蓿酮(1)、7-羟基-2′,4′-二甲氧基异黄烷(2)、4,7,2′-三羟基-4′-甲氧基异黄烷醇(3)、5,7-二羟基-2′,3′,4′-三甲氧基二氢异黄酮(4)、芒柄花黄素(5)、2′-羟基芒柄花黄素(6)、2′,5,7-三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7)、染料木黄酮(8)、3′-O-methylviolanone(9)、3-hydroxyvestitone(10)、鹰嘴豆芽素A(11)、后莫弗里素(12)、美迪紫檀素(13)、isodarparvinol B(14)。结论化合物3、4、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分离得到,化合物1~2、6~11、13~14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忍冬藤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娜夏  韩英梅  付晓丽 《中草药》2007,38(12):1774-1776
目的为寻找忍冬藤生物活性成分,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化学分离。方法采用溶剂萃取、色谱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进行了化合物结构鉴定。结果 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Ⅰ)、马钱素(Ⅱ)、r-1-(4-羟基-3-甲氧基苯基)-反-2,顺-3-二羟甲基-7,8-二羟基-6-甲氧基-1,2,3,4-四氢萘(Ⅲ)。结论化合物Ⅲ为一新化合物,命名为忍冬醇(japenol)。  相似文献   

5.
蒌蒿醋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研究蒌蒿Artemisia selengensis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各种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蒌蒿全草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反式白藜芦醇(1)、反式肉桂酸(2)、咖啡酸(3)、绿原酸(4)、没食子酸(5)、木犀草素(6)、异鼠李素(7)、7-甲氧基香豆素(8)、槲皮素(9)、毛蕊花糖苷(10)、7-甲氧基-4'-羟基异黄酮(11).结论 化合物1~11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李洋  郑承剑  秦路平 《中草药》2012,43(4):658-660
目的研究毛鸡屎藤Paederia scandens var.tomentosa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波谱技术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毛鸡屎藤全草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3-二羟基-1-甲氧基蒽醌(1)、1,4-二甲氧基-2-羟基蒽醌(2)、1,3,4-三甲氧基-2-羟基蒽醌(3)、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4)、反式阿魏酸(5)、邻甲基苯乙醚(6)、水杨酸(7)、β-谷甾醇(8)、熊果酸(9)、齐墩果酸(10)。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毛鸡屎藤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7为首次从鸡屎藤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巴戟天不同炮制品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妮  史辑  贾天柱 《中草药》2014,45(13):1871-1875
目的 建立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不同炮制品蒽醌类成分指纹图谱,为巴戟天不同炮制品质量评价及炮制原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PLC色谱法,色谱柱Ecosil ODS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28 ℃,检测波长277 nm。对巴戟天4种炮制品进行指纹图谱研究,采用指纹图谱相似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建立了巴戟天不同炮制品的蒽醌类成分指纹图谱,分别指认了巴戟天、巴戟肉、盐巴戟5个色谱峰,制巴戟6个色谱峰。不同产地巴戟天质量差异显著。巴戟天不同炮制品间蒽醌类成分差异不大,但其量有变化,制巴戟由于炮制过程中使用了辅料甘草水溶液,新增了成分甘草素。结论 本法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良好,利用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可较全面地反映巴戟天不同炮制品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壮药清热颗粒中木犀草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symmetryC18(4.6mm×150mm,5μm)色谱柱,甲醇-0.2%磷酸溶液(50∶5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50nm;柱温:室温。结果木犀草素的进样量在0.16~0.80μg范围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5186884X-199923(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4%(RSD=2.56%),符合分析要求。结论采用HPLC法测定壮药清热颗粒中的木犀草素含量,该方法重现性好,可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
羊红膻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探索新的降压有效成分。方法:羊红膻根的乙醚提取物经层析分离,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结果:从羊红膻根中分得一化合物其结构为2-(1′,2′-二羟基)丙基-4-甲氧基苯酚。结论:为羊红膻根中分得的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2015,(6)
目的采用HPLC法比较巴戟天不同炮制品中1,2-二甲氧基-3-羟基蒽醌、1-甲氧基-2-羟基蒽醌、1,3-二羟基-2-甲氧基蒽醌、甲基异茜草素-1-甲醚、甲基异茜草素的含有量。方法巴戟天炮制品以三氯甲烷提取,使用Thermo Syncronis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 m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7 nm。结果5种成分分别在7.1~57.1 mg/L、8.2~65.4 mg/L、8.6~345 mg/L、3.1~124.8 mg/L、1.3~50.8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分别是1.000、1.000、1.000、0.999、0.999,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2.6%、95.2%、99.7%、103.8%、103.0%,RSD分别为1.2%、0.8%、1.4%、1.3%、2.2%。结论与生品相比,巴戟肉(蒸去心)、盐蒸巴戟、甘草水煮巴戟天中5种蒽醌的含有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1.
山风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an MS  Luo C  Tan CH  Chen L  Wei S  Zhu DY 《中药材》2012,35(2):229-231
目的:研究山风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色谱分离技术,从壮药山风全草的8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到7个化合物,并使用MS和NMR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得7个化合物,分别鉴别为:花椒素(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β-谷甾醇(3)、甲基异茜草素(4)、圣草酚(5)、山柰酚(6)、7,3'-O-二甲基芦丁(7)。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从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2、4、7为从该属植物中首次分离。  相似文献   

12.
络石藤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络石藤Trachelosperomum jasminoide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学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络石藤中分离得到4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二甲基庚二酸(1)、东莨菪素(2)、去甲络石苷元-8-O-β-D-葡萄糖苷(3)及芹菜素-7-O-新橙皮糖苷(4)。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3.
暗花金挖耳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苏日娜  武海波  王文蜀 《中草药》2012,43(9):1721-1723
目的 研究天名精属植物暗花金挖耳Carpesium triste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色谱和Sephadex LH-20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应用NMR等方法鉴定结构.结果 从暗花金挖耳全草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其中包括2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α-羟基-9β,10β-环氧-1βH,5αH-愈创木-11(13)-烯-8α,12-内酯(1)、天名精内酯酮(2);6个甾醇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3)、豆甾醇(4)、5α,8α-环二氧-24(S)-甲基麦角甾-6,22二烯-3β-醇(5)、5α,8α-环二氧-24(S)-甲基麦角甾-6,9(11),22-三烯-3β-醇(6)、β-谷甾醇(7)和β-胡萝卜苷(8).结论 以上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暗花金挖耳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的13C-NMR数据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4.
伏劲松  林燕  韩贺东  胡海清  王晓玲 《中草药》2012,43(9):1724-1726
目的研究柏科圆柏属植物香柏Sabina pingii var.wilsonii枝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香柏枝叶干粉用95%乙醇提取,采用正、反相色谱等分离纯化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IR、UV、MS、NMR等波谱学方法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罗汉松双黄酮甲(1)、5,5″,7,7″,4′,4′′′-六羟基(2′-8″)双黄酮(2)、柏黄酮(3)、穗花杉双黄酮(4)、槲皮苷(5)、异海松酸(6)、(7S,8S)-3-甲氧基-3′,7环氧-8,4′-氧化新木脂素-4,9,9′-三醇(7)、12-羟基月桂酸(8)、β-谷甾醇(9)、β-胡萝卜苷(10)。结论化合物1、2和6~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仙人掌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政  丘鹰昆 《中草药》2012,43(9):1688-1690
目的研究仙人掌Opuntia dillenii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应用多种波谱技术对分得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仙人掌肉质茎的8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R*-9,10-dihydroxy-4-megastigmen-3-one(1)、(-)-丁香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2)、琥珀酸(3)、(E)-阿魏酸甲酯(4)和D-酒石酸(5)。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仙人掌酮,化合物2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白背叶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冯子明  李福双  徐建富  张培成 《中草药》2012,43(8):1489-1491
目的 研究白背叶Mallotus apelta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通过各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了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香树脂醇乙酸酯(1)、高根二醇(2)、羽扇豆-20 (29)-烯-3β,30-二醇(3)、对羟基苯甲酸-2α-羟基油桐酸酯(4)、α-香树脂醇乙酸酯(5)、油桐酸(6)、槲皮素(7)、3-甲氧基-4-O-β-D-葡萄糖基苯甲酸(8)、勾儿茶素(9).结论 化合物1~4、6、8、9为首次从野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rapidly identify the two morphologies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imilar herbal medicines, Blumea riparia and B. megacephala as the basis for chemical constituent analysis. Methods: UPLC-Q-Exactive-MS/MS was utilized for profil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constituents in B. riparia and B. megacephala. Chemical pattern recognition (CPR) was further used to compare and distinguish the two herbs and to identify their potential characteristic markers. Then, an HPLC method was established for quality evaluation. Results: A total of 93 constituents are identified, including 54 phenolic acids, 35 flavonoids, two saccharides, one phenolic acid glycoside, and one other constituent, of which 67 were identified in B. riparia and B. megacephala for the first time. CPR indicates that B. riparia and B. megacephala samples can be distinguished from each other based on the LC–MS data. The isochlorogenic acid A to cryptochlorogenic acid peak area ratio calculated from the HPLC chromatograms was proposed as a differentiation index for distinguishing and quality control of B. riparia and B. megacephala. Conclusion: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B. riparia and B. megacephala in terms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The results provide a rapid and simple strategy for the comparis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quality of B. riparia and B. megacephala.  相似文献   

18.
魏涵  吴光华  杨娴  阮金兰 《中草药》2013,44(17):2354-2357
目的 研究华南毛蕨Cyclosorus parasiticus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对华南毛蕨叶二氯甲烷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核磁共振谱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华南毛蕨叶二氯甲烷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7-二羟基-6,8-二甲基二氢黄酮(去甲氧基荚果蕨素,1)、5-羟基-3,7-二甲氧基黄酮(2)、瘤节毛蕨素B(3)、黑麦草内酯(4)、植醇(5)、叶黄素(6)、δ-生育酚(7)、扭马尾藻酚(8)、9Z,12Z-十八碳二烯酸(9)、1,2,3-三亚油酸甘油酯(10)、β-谷甾醇(11).结论 化合物1、2、4~10均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华南毛蕨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梁娟  李胜华  陈超群 《中草药》2014,45(7):919-923
目的 研究龙胆科植物川东獐牙菜Swertia davidi干燥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色谱等方法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川东獐牙菜全草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熊果醇(1)、齐墩果酸(2)、5-羧基-3, 4-二氢-1H-2-苯并吡喃-1-酮(3)、3β, 12β-二羟基-孕烷-16-烯-20-酮(4)、当药黄素(5)、日当药黄素(6)、异金雀花素(7)、6-去甲氧基-7-甲基茵陈色原酮(8)、3-乙酰氧基-28-羟基-12-烯-乌苏烷(9)、龙胆苦苷(10)、N-正二十五烷-2-羧基苯甲酰胺(11)、4-O-2-羟基-6-甲氧基苯乙酮苷(12)、槲皮素- 3-O-β-D-木糖-(1→2)-β-D-半乳糖苷(13)、8-表金吉苷(14)、3, 5-二咖啡酰奎宁酸(15)、2-甲基苯基-1-O-β-D-吡喃葡萄糖苷(16)。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岗梅Ilex asprella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并结合其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确定了12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乌索-12-烯-3β,28-二醇,3-乙酸酯(1)、β-谷甾醇(2)、赪酮甾醇(3)、28-nor-19βH,20αH-ursa-12,17-dien-3-ol (4)、randialic acid B(5)、19-去氢乌苏酸(6)、熊果酸(7)、坡模酸(8)、3-O-β-D-木糖基-3β-O-28-缺失-12,17(18)-二烯乌苏烷(9)、β-胡萝卜苷(10)、冬青苷B(11)、赪酮甾醇-3-O-β-D-葡萄糖苷(12).结论 化合物9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岗梅苷H.化合物1、2、4、7、8、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