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蒌蒿醋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研究蒌蒿Artemisia selengensis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各种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蒌蒿全草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反式白藜芦醇(1)、反式肉桂酸(2)、咖啡酸(3)、绿原酸(4)、没食子酸(5)、木犀草素(6)、异鼠李素(7)、7-甲氧基香豆素(8)、槲皮素(9)、毛蕊花糖苷(10)、7-甲氧基-4'-羟基异黄酮(11).结论 化合物1~11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鼠曲草Gnaphalium affine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测定了化合物1、3~11、16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结果从鼠曲草95%乙醇部位分离得到了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芹菜素(1)、二氢芹菜素(2)、木犀草素(3)、白杨素(4)、汉黄芩素(5)、豆甾醇(6)、β-谷甾醇(7)、熊果酸(8)、齐墩果酸(9)、19α-羟基熊果酸(10)、2α,3α,19α-trihydroxy-28-norurs-12-ene(11)、α-香树酯醇乙酸酯(12)、β-香树酯醇乙酸酯(13)、patriscabratine(14)、aurantiamide acetate(15)、4′-hydroxydehydrokawain(16)、异香草醛(17)。化合物1和3~5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结论化合物2、4、5、11~15、1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水蜡树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目的 :研究水蜡树的化学成分。方法 :大孔吸附树脂及硅胶柱色谱法分离纯化 ,光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得 7个化合物 ,鉴定了其中 6个 ,分别为木犀草素 ,木犀草素-4′-O-葡萄糖苷 ,松脂素 ,松脂素-4′-O-葡萄糖苷 ,(+ )-medioresinol,(-)-olivil。结论 :木犀草素 ,木犀草素-4′-O 葡萄糖苷 ,松脂素 ,(+)-medioresinol,(-)-olivil为该植物中首次分得。  相似文献   

4.
蓝鸣生  罗超  谭昌恒  陈路  韦松  朱大元 《中草药》2012,43(9):1708-1711
目的 研究壮药山风Blumea aromatica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柱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运用MS和NMR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得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羟基-2-甲基-4-甲氧基蒽醌(1)、3,7,3',4'-O-四甲基槲皮素(2)、7,3’,4’-O-三甲基木犀草素(3)、咖啡酸乙酯(4)、3,7-O-二甲基槲皮素(5)、高圣草酚(6)、3’,4’-O-二甲基槲皮素(7)、槲皮素(8)、金圣草素(9)、木犀草素(10)、香草酸(11)和胡萝卜苷(12).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3、4为从艾纳香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蜈蚣草Pteris vittata乙酸乙酯部位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方法:蜈蚣草用95%乙醇回流提取3次,提取液减压浓缩成浸膏后分散于水中,然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进行萃取,回收溶剂后得到其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萃取物。对乙酸乙酯部位萃取物综合应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重结晶等技术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并结合理化性质、核磁共振谱、质谱数据和相关文献鉴定单体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蜈蚣草乙酸乙酯部位萃取物中共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结构为芹菜素(1),木犀草素(2),木犀草素-7,3',4'-三甲醚(3),3'-甲氧基木犀草素(4),7-羟基-8-甲氧基香豆素(5),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6),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7),柯伊利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8),紫云英苷(9),对羟基苯甲酸(10),β-谷甾醇(11),β-胡萝卜苷(12)。结论:化合物2~5和8~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该化学成分研究为蜈蚣草的临床应用及药理活性研究提供了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6.
彭谷  黄娟  周应军  丑安  彭电 《中草药》2020,51(19):4902-4906
目的研究水葱Schoenoplectus tabernaemontani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聚酰胺、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核磁共振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水葱根茎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7,2′,4′-四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1)、苜蓿素(2)、橙皮素(3)、槲皮素(4)、木犀草素(5)、圣草素(6)、芹菜素(7)、柚皮素(8)、白杨素(9)、5,7-二羟基色原酮(10)、儿茶素(11)、苜蓿素-7-O-β-D-葡萄糖苷(12)。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水葱素;化合物2~5、7~12为首次从莎草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为首次从藨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飞机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研究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 通过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利用质谱、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飞机草地上部分分离得到7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及6个其他类型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松脂素(1)、7-甲氧基松脂素(2)、(-)-橄榄脂素(3)、臭矢菜素C(4)、(-)-杜仲树脂酚(5)、(-)-丁香树脂酚(6)、臭矢菜素A(7)、金色酰胺醇酯(8)、天师酸(9)、β-谷甾醇(10)、3β-乙酰基齐墩果酸(11)、乌苏酸(12)和β-胡萝卜苷(13).结论 化合物1~9、11、12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同时化合物1~7也是该属中首次分得的木脂素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锦灯笼醋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楠  储小琴  蒋建勤 《中草药》2015,46(8):1120-1124
目的 研究锦灯笼Physalis alkekengi var. franchetii干燥宿萼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和MS、NMR等波谱数据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从锦灯笼干燥宿萼85%乙醇提取部位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7-二脱氢新酸浆苦素B(1)、4'-甲氧基山柰酚(2)、酸浆苦素O(3)、25,27-二氢-4,7-二脱氢-7-去氧新酸浆苦素A(4)、酸浆苦素G(5)、对香豆酸(6)、酸浆苦素E(7)、4,7-二脱氢酸浆苦素B(8)、酸浆苦素D(9)、6,6',7,7'-四羟基-5,5'-双香豆素(10)、木犀草素-7-O-α-D-葡萄糖苷(11).结论 化合物1011为首次从茄科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为首次从酸浆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花粉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李丽  孙洁  孙敬勇  郑万金  仲英  刘珂 《中草药》2010,41(4):530-532
目的 研究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花粉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反复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光谱数据及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是β-谷甾醇(1)、单硬脂酸甘油酯(2)、1-正十六烷酸甘油酯(3)、对羟基苯甲醛(4)、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5)、3,3',5,5',7-五羟基二氢黄酮醇(6)、双氢山奈素(7)、对羟基苯甲酸(8)、3,4-二羟基苯甲酸(9)、山柰酚(10),丁二酸(11).结论 化合物2~11均为首次从马尾松花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忍冬藤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娜夏  韩英梅  付晓丽 《中草药》2007,38(12):1774-1776
目的为寻找忍冬藤生物活性成分,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化学分离。方法采用溶剂萃取、色谱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进行了化合物结构鉴定。结果 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Ⅰ)、马钱素(Ⅱ)、r-1-(4-羟基-3-甲氧基苯基)-反-2,顺-3-二羟甲基-7,8-二羟基-6-甲氧基-1,2,3,4-四氢萘(Ⅲ)。结论化合物Ⅲ为一新化合物,命名为忍冬醇(japenol)。  相似文献   

11.
华泽兰根部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菊科泽兰属植物华泽兰Eupatorium chinense根部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及制备型HPLC等方法分离纯化,利用NMR、MS等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华泽兰醋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了19个化合物,鉴定为泽兰素(1)、1-[2-(1-acetoxymethyl-vinyl)-6-hydroxy-benzofuran-5-yl]-ethanone(2)、6-hydroxy-3β-methoxytrematone(3)、euparone(4)、8-methoxy-9-hydroxythymol(5)、dehydroespeleton(6)、8-methoxy-9-hydroxythymol 3-Oangelate(7)、9-hydroxythymol(8)、4-hydroxycinnamic acid methyl ester(9)、对羟基苯甲醛(10)、8,9-dehydro-10-hydroxythymol(11)、邻苯二甲酸二异丁基酯(12)、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13)、对香豆酸(14)、dihydrocoumarin(15)、methylcaffeate(16)、2,5-dimethylphenol(17)、1H-吲唑(18)、(Z)-3-(hydroxymethyl)-7-methylocta-2,6-dienly1 acetate(19)。结论首次对华泽兰根部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其中化合物2、3、5~11为首次从华泽兰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9、12、14~19为首次从泽兰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为苯并呋喃类化合物,是泽兰属中的特征性成分。  相似文献   

12.
飞机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袁经权  杨峻山  缪剑华 《中草药》2005,36(12):1771-1773
目的研究飞机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对飞机草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和氯仿部分进行色谱分离,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0种已知成分,分别为飞机草素()、五桠果素(dil-lenetin,)、柳穿鱼黄素()、槲皮黄素-7,4′-二甲基醚()、山柰酚-4′-甲基醚()、异樱花素()、金合欢素()、三十二烷酸()、β-谷甾醇()、胡萝卜苷()。结论化合物、和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紫茎泽兰醋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紫茎泽兰Eupatoriumadenophorum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方法对紫茎泽兰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结合波谱技术与化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紫茎泽兰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酸乙酯(1)、(1R,4R)-8aα-羟基-1-异丙基-4,7-二甲基-1,2,3,4,6,8a-六氢-萘-2,6-二酮(2)、daedalinA(3)、10-氧-7-羟基-去甲去氢丙呋甲酮(4)、咖啡酸乙酯(5)、丁香酸(6)、3-羟基-4-乙酰基苯甲酸(7)、阿魏酸(8)、对羟基苯乙醇(9)、原儿茶酸乙酯(10)、4-羟基-3-异丙基苯甲酸(11)、蛇菰宁(12)、3-吲哚甲酸(13)、6-甲氧基山柰酚(14)。结论化合物11为首次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6、7、9、10、12~14为首次从泽兰属分离得到,化合物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无叶假木贼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卫林  王洪庆  巩婷  陈若芸 《中草药》2011,42(5):837-840
目的研究无叶假木贼Anabasis aphyll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薄层制备、葡聚糖凝胶以及制备型HPLC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利用MS、IR和NMR等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顺式咖啡酰二十烷醇酯(1)、反式咖啡酰二十烷醇酯(2)、反式咖啡酰十三烷醇酯(3)、反式咖啡酰十六烷醇酯(4)、反式咖啡酰十八烷醇酯(5)、反式咖啡酰二十二烷醇酯(6)、反式咖啡酰二十四烷醇酯(7)、反式阿魏酰二十烷醇酯(8)、反式阿魏酰二十二烷醇酯(9)、反式阿魏酰二十四烷醇酯(10)、4-羟基苯乙酮(11)、正十三碳酸(12)、正十四碳酸(13)、胡萝卜苷(14)、β-谷甾醇(15)。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2~13为首次从假木贼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甘草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周彪  万传星 《中草药》2016,47(1):21-25
目的研究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硅胶、凝胶等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核磁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甘草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S)-3′-(2-hydroxy-3-methylbut-3-enyl)-4′,5,7-trihydroxy-dihydroflavanone(1)、乔松素(2)、sigmoidin B(3)、licoflavanone(4)、6-异戊烯基柚皮素(5)、短叶松素(6)、高良姜素(7)、染料木素(8)、红车轴草素(9)、山柰酚-3-O-β-D-芸香糖苷(10)、芦丁(11)、α,α′-dihydro-3,5,3′-trihydroxy-4′-methoxy-5′-isopentenyl-stilbene(12)。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羟甘草黄烷酮;化合物3、6、7和9是首次从甘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狭叶金粟兰Chloranthus angustifolius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使用多种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狭叶金粟兰地上部分甲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乙酰氧基2,3,4,5-四羟基-5-对甲氧基苯基戊烷(1)、(E)-5-(4-甲氧基苯基)-4-烯-1,2,3-三羟基戊醇(2)、异嗪皮啶(3)、(-)-二氢脱氢二松柏醇(4)、(±)-赤式-愈创木酚基甘油-4'-二氢松柏醇醚(5)、(-)-rosiridol(6)、(4S)-对薄荷烯4,7-二醇(7)、地芰普内酯(8)。结论化合物1和2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金粟兰戊醇和金粟兰烯醇,化合物3~8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葛雯  陈建伟  李祥  李金枝  蔡红蝶  陶倩  罗益远  陈宏降 《中草药》2023,54(11):3417-3423
目的 研究三白草Saururuschinensis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硅胶、ODS、MCIGel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技术进行系统的分离纯化,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结果 从三白草地上部分的超临界CO2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3-二甲基-1,4-二(3,4,5-三甲氧基苯基)-1,4-丁二酮(1)、asperphenamate(2)、rel-(7S,8S,7’R,8’R)-3,3’,4,4’,5,5’-六甲氧基-7-O-7’,8.8’-木脂素(3)、常春藤皂苷元(4)、schisandlignans C(5)、樟叶素(6)、4-羟基-5-甲基己烷-5-内酯(7)、异黑麦草内酯(8)、perseal B(9)、myrisfragransin(10)、heteroplexisolide E(11)、curcasinlignan C(12)、去氢催吐萝芙木醇(13)、黑麦草内酯(14)和三白草二萜E(15)。结论 化合物15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为新的天然产物;除化合物3、6、13外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茶芎地上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魏倩  杨建波  王爱国  吉腾飞  苏亚伦 《中草药》2014,45(14):1980-1983
目的 研究藁本属植物茶芎Ligusticum sinense cv. chaxiong地上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综合采用硅胶柱色谱、反相柱色谱及制备HPLC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利用紫外、质谱及核磁共振谱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茶芎地上部位的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和二氯甲烷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羟基正丁基苯酞(1)、3-hydroxy-octa-1, 5-dien-7-one(2)、伞形花内酯(3)、pumbinernoid A(4)、crocinervolide(5)、(3R, 6R, 7E)-3-hydroxy-4, 7-megastignadien-9-one(6)、洋川芎内酯G(7)、莨菪亭(8)、(2Z)-3-(3, 4-二羟基苯基)-2-丙烯醛(9)、(3S, 5R, 6S, 7E, 9R)-5, 6-epoxy-3, 9-dihydroxy-7-megastigmene(10)、吐叶醇(11)、二氢猕猴桃内酯(12)、7-羟基正丁基苯酞(13)、洋川芎内酯A(14)。结论 化合物1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4691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首次作为天然产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莛子藨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赵泽青  苏艳芳  黄雄  周家莉  马雪姣 《中草药》2016,47(12):2089-2094
目的研究莛子藨Triosteum pinnatifidum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反相ODS等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综合运用质谱、核磁共振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莛子藨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包括2个单萜二糖苷:(E)-(6S)-8-[α-L-arabi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yloxy]-2,6-dimethyloct-2-eno-1,3"-lactone(1)、urceolide(2)和8个酚类化合物:2,3-二氢穗花杉双黄酮(3)、芹菜素4'-O-β-D-葡萄糖苷(4)、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5)、原儿茶酸(6)、没食子酸乙酯(7)、tachioside(8)、icariside F2(9)、icariside E4(10)。结论除化合物2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结构中的阿拉伯糖应更正为~1C_4式的α-L-阿拉伯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