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比例法与绝对浓度法测试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比例法与绝对浓度法测试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结果的一致性。方法用绝对浓度法和比例法同时对2946株结核分枝杆菌进行4种抗结核药物(RFP、EMB、SM、INH)的耐药性测定。结果RFP、EMB、SM、INH用绝对浓度法与比例法药敏测试结果一致率分别为:97.8%、96.7%、94.3%、92.3%。经统计学检验,两种方法测试2946株菌株4种药物敏感性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对浓度法与比例法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测定总的一致率较高,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在进行耐药性评价时应考虑药敏方法是否一致。  相似文献   

2.
全球耐药结核病疫情依旧严峻,我国尤甚,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表型检测在耐药结核病的诊断中仍占有重要地位,本综述论述了近年来多种表型药敏检测方法及国内外研究进展,讨论汇总了各种药敏试验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各方法的优缺点,为临床及实验室根据不同需求选择药敏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经改良的最低抑菌浓度法(IMIC)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和氧氟沙星的药物敏感性,观察其对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检出的影响。方法利用改良的最低抑菌浓度法检测135株临床分离株对INH、RFP、EMB、SM及OFLX的敏感性。结果在相同的药物浓度中,与接种1×10^5/ml菌量的试验管相比135株接种1×10^7/ml活菌数的试管中有68.89%的结果与之相同,有31.1%的结果与之不相同。判断结果由阴性转阳性的标本共有20株,(其中耐RFP的1株、耐INH的3株、耐OFLX的3株、耐EMB的5株以及耐SM的8株)约占135株受试菌株总数的14.8%。结论利用改良的最低抑菌浓度法可发现潜在的耐药结核病患者,提高耐药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郴州地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为临床及疾病控制机构提供有价值的数字。方法采用绝对浓度法进行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352株结核分枝杆菌药敏结果显示:单药耐药顺序为INH(22.73%)SM(20.45%)RFP(15.91%)RFT(13.07%)EB和AMK(各3.41%)PTA(3.13%)PAS(0.57%)CAP和DiP(各0.0%)。总耐药率32.95%,耐多药率11.36%。结论郴州地区结核分枝杆菌总的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需要更严格执行结核病控制策略,防止耐药病人及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和分析使用绝对浓度法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时不同报告时间结果不一致的原因.方法 2010年1-6月笔者收集采用绝对浓度法于37℃含INH的L-J培养基上培养4周时无菌落生长、时间延长至6周后才生长的13株菌株(含药培养基延迟生长菌株).这些菌株来源于11例结核病患者(2例患者的菌株在低浓度和高浓度INH时均有菌落生长);同时收集这11例结核病患者的临床敏感株作为对照菌株,共计24株菌株.进行比例法药敏试验和PCR菌种鉴定,并利用分枝杆菌散在分布重复单位(Mycobacterium interspersed repetitive unit,MIRU)和结核分枝杆菌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spoligotyping)技术进行基因分型,并选择对照菌株和含药培养基延迟生长菌株MRIU分型不同的3株菌株进行人工模拟不同浓度INH时混合的敏感菌株和耐药菌株进行绝对浓度法药敏试验,观察不同报告时间(4周和6周)的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24株菌株经PCR鉴定均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比例法药敏试验中13株含药培养基延迟生长菌株均对INH耐药,11株对照菌株均对INH敏感.3例患者的对照菌株和含药培养基延迟生长菌株Spoligotying分型属于不同型别,分别为北京基因型和T2型、北京基因型和H3型、北京基因型和T2型.人工混合感染的3株菌株比例(临床株:H37Rv)小于1∶128时可能会出现4周无菌落生长而6周有菌落生长的结果.结论 对药物敏感性不同的结核分枝杆菌造成的混合感染,当耐药菌株的比例较低时,可能造成不同报告时间药敏试验结果不一致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显微镜观察药物敏感性检测(MODS,microscopic observation drug suscepti-bility assay)方法用于分枝杆菌分离培养和直接药物敏感性测定的应用前景。方法应用MODS方法对113例涂片镜检阳性患者痰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同时进行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4个药物的直接药物敏感性测定,以罗氏法分离培养和间接绝对浓度法作为对照,对分离培养和药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DNA序列分析对不一致药敏结果进一步验证。结果 MODS与罗氏法分离培养的阳性率均为83.2%,污染率分别为0%和2.7%,两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的符合率为93.6%(kappa值:0.75),培养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5.7%、81.3%。MODS的分离培养中位数时间为10 d(第95百分位数为21.5 d),罗氏分离培养的中位数时间为25 d(第95百分位数为39.3d)。MODS与间接绝对浓度法的耐药株检出率分别为49.5%、47.8%,符合率为95.5%(kappa值:0.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ODS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7.7%、93.3%。MODS对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分别为异烟肼(100%、84.5%、89.8%);利福平(100%、100%、100%);链霉素(94.6%、98.0%、96.6%);乙胺丁醇(100%、73.8%、75.0%)。对于利福平、链霉素的药物敏感性检测两种方法有相当高的一致性,而对异烟肼、乙胺丁醇的检测一致性较低。结论 MODS方法是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快速、敏感的诊断和药物敏感性检测方法。适合发展中国家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我国结核病防控工作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四种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结果的比较及方法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噬菌体生物扩增法(PhaB)及分枝杆菌快速侦测系统(BacT—ALERT)测定结核杆菌(MTB)药物敏感度结果,研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haB、BacT-ALERT检测200株MTB对异烟肼(INH)、链霉素(SM)、乙胺丁醇(EMB)和利福平(RFP)的耐药性,并以传统的耐药性测定方法作为金标准,评价其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以绝对浓度法结果为判断标准:PhaB检测INH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5.2%、88.3%和89.0%,检测SM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5.1%、97.5%和98.0%,检测EMB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100.0%、94、4%和94.5%,检测RFP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5.7%、97.4%和97.0%;BacT—ALERT检测INH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100.0%、97.2%和97.5%,检测SM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2.7%、94.3%和94.0%,检测EMB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100.0%、99.4%和99.5%,检测RFP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7.0%、93.5%和92.5%。以比例法结果为判断标准:PhaB检测INH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58.3%、99.4%和94.5%,检测SM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8.1%、96.8%和95.0%,检测EMB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100.0%、94.4%和94.5%,检测RFP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8.0%、96.7%和94.5%。BacT—ALERT检测INH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3.3%、97.7%和95.5%,检测SM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8.1%、94.9%和93.5%,检测EMB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100.0%、98.8%和99.0%,检测RFP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78.0%、96.0%和91.5%。结论:PhaB法和BacT—ALERT法检测MTB耐药性均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可作为MTB耐药性的快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背景:俄联邦结核病细菌学实验室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室间质量评估(EQA)。目标:通过熟练度测试改进俄联邦一线抗结核药物药敏试验EQA。方法:用WHO跨国参比实验室(SRL)瑞典传染病控制研究所提供的结核分枝杆菌分离物进行3轮药敏试验(DST)熟练度测试。俄罗斯民间和监狱部门的42个实验室参加了至少1轮的熟练度测试,17个实验室参加了全部的3轮测试。结果:从3轮熟练度测试中共收到97%(87/89)的结果:结果显示第1轮测试中67%的实验室、第2轮测试中86%的实验室异烟肼的准确率≥95%,第1轮测试中72%的实验室、第2轮测试中80%的实验室利福平的准确率≥95%。结论:与SRL网络实验室合作,引入了90株特性很清楚的菌株用于俄罗斯进行药敏试验EQA。持续的DST熟练度测试有助于发现熟练度非常好的实验室,这些实验室将来可以用作熟练度测试的专家实验室。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中国疾病控制体系结核病实验室药物敏感性测试能力。方法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下发30株结核杆菌至受评估的实验室,受评估实验室按照WHO推荐的罗氏培养基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比例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检测药物包括异烟肼(INH)、利福平(RFP)、链霉素(SM)、乙胺丁醇(EMB),并报告国家参比室,国家参比室将其结果与正确结果比对。结果 4种药物的4个评估指标分别为,符合率:INH 97%,RFP 95%,SM 89%,EMB 93%;重复性:INH 96%,RFP98%,SM 86%,EMB 94%;特异性:INH 97%,RFP 99%,SM 89%,EMB 96%;敏感性:INH 97%,RFP 65%,SM 91%,EMB 47%;各实验室4个评价指标均数比较,除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4个检测值均高于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除个别实验室在耐药检出能力上需提高外,其他参与实验室的药敏试验水平达到设定要求,INH、RFP药物检测稳定,SM和EMB需要进一步标化。  相似文献   

10.
吡嗪酰胺耐药性结核分枝杆菌的噬菌体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建立噬菌体生物扩增法(PhaB)快速测定吡嗪酰胺耐药性,并探讨其在结核分枝杆菌吡嗪酰胺耐药性测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建立的PhaB测定108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吡嗪酰胺耐药性,并与绝对浓度法的药敏结果进行比较,对不符合的菌株进行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和序列测定分析。结果 PhaB检测吡嗪酰胺耐药性的最佳测定条件为pH值5.5、药物浓度200μg/ml、37℃作用48h。用绝对浓度法检测108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其中吡嗪酰胺敏感33株、耐药75株;用PhaB检测该108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若以噬菌斑减少95%为判断标准。则吡嗪酰胺敏感32株,耐药76株。2种方法检测均为敏感的为28株,均为耐药的为71株,符合率为91.7%;2种方法检测结果不符的为9株,其中5株的PhaB结果与MIC结果相符,4株的结果不符,测序结果表明9株中有7株的PhaB结果与测序结果相符。如以绝对浓度法药敏结果为判断标准,PhaB检测吡嗪酰胺耐药性的敏感性为94.7%,特异性为84.8%,阳性预测值为93.4%,阴性预测值为87.5%,准确性为91.7%。结论 PhaB测定吡嗪酰胺耐药性简便、快速,3d即可获得药敏结果,可作为吡嗪酰胺耐药性的快速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不同标准和方法检测结构分支杆菌耐药性的结果。方法 对158株临床分离的结核分支杆菌同时采和我国现行标准绝对浓度法、WHO/IUATLD推荐标准1%比例法和绝对浓度法检测药物敏感性。结果 WHO/IUATLD规定的耐一标准检测的耐药离为53.8%(85/158),我国现行标准检测结果为50.0%(79/158)(P〉0.05,差异无显著性)。WHO/IUATLD规定的耐药性标准检测的耐药率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结核病耐药监测实验室质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河南省结核病耐药监测中实验室工作质量。方法南朝鲜西太区跨国参比室(SRL)对河南省结核病防治研究所参比室(PRL)先后进行了3次自SRL至PRL及1次自PRL至SRL的药敏试验质控,菌株是含耐药及敏感的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菌株。试验的4种药物为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及乙胺丁醇,采用LJ培养基、比例法。结果3次自SRL至PRL的质控试验中,4药大部分敏感性大于特异性,且异烟肼及利福平的敏感性均为100%;异烟肼在3次试验中平均准确性达98%,利福平虽然在第一次质控中准确性仅70%,但在随后两次质控中均达93%。与西太区同步质控的其他国家参比室结果(含河南PRL)相比,除西太区链霉素特异性较河南高外(84%比75%,P<0.05),余特异性之间、敏感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自PRL至SRL的质控试验显示出与自SRL至PRL类似的特征,链霉素、异烟肼及利福平的一致性均达90%以上。结论河南省耐药监测的实验室工作质量符合监测指南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滨州地区耐多药病例菌株耐二线药物状况。方法采用绝对浓度法,对确定的41例耐多药菌株进行二线抗结核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41例MDR-TB中,耐KM为14.6%,耐AMK为9.8%,耐LFX为7.3%,耐CPM为4.9%,65.9%的耐多药菌株对二线药物均敏感,XDR-TB占2.4%。结论耐多药病例做二线药物药敏试验,对于制定合理的个体治疗方案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958例患者结核分枝杆菌的相关基因突变位点。方法 收集2017年1—12月西安市胸科医院对痰液、组织、胸腹腔积液等各类型临床标本进行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的2718例患者的菌液,经菌种鉴定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41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2677例,选择结核分枝杆菌菌种同时进行MGIT 960液体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和耐药基因检测的患者958例,分析不同性别、年龄组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菌株间突变位点差异及突变位点与表型药敏试验检测结果的符合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958例患者菌株的基因突变位点分析中,任一位点突变率为19.52%(187/958),5~、21~、41~、61~83岁各年龄组的菌株ropB基因位点突变率分别为7.89%(9/114)、13.52%(63/466)、18.27%(38/208)和9.41%(16/170)。不同年龄组中,中年组的ropB基因位点突变率与青少年组和老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358和5.994,P值分别为0.013和0.018);男性任一位点突变率为19.45%(121/622),女性为19.05%(64/336),不同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3,P=0.932);突变位点与表型药敏试验的符合率以利福平ropB 531(C-T)(96.10%,74/77)、异烟肼katG 315(G-C)(98.45%,127/129)最高,但ropB 511(T-C)与利福平表型药敏试验结果相符率较差(0.00%,0/10)。结论 不同年龄组患者的菌株ropB基因位点突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年组突变率最高;不同性别患者的突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应当结合表型药敏试验的检测结果进行耐药基因位点突变在诊断意义上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之前关于表型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的应用及操作相关指南均针对改良罗氏培养基比例法药敏试验、液体药敏试验、Middle 7H10/7H11比例法药敏试验,从未就微孔板法药敏试验进行详细描述。考虑到利用肉汤微孔板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优势,基于已有的研究基础和使用现状,WHO于2022年4月首次发布了《优化肉汤微孔板法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药敏试验方法学》文件。笔者就该文件出台的背景、微孔板法药敏试验的优势、药物布局设计、方法学方面应考虑的事宜及对我国相关工作的启示等进行解读,以供我国相关科研、医疗人员及厂商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河南省人群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流行特征。 方法 依据《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实施细则》的抽样规则,抽取河南省36个点代表,共涉及18个地市的36个县,实检49 091名,均进行X线摄片检查,共发现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和(或)X线胸片异常者2877例,收集此部分人群的痰标本,对痰标本进行涂片镜检、分离培养、菌株鉴定,以及一、二线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对氨基水杨酸、卡那霉素、氧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卷曲霉素)的耐药试验。 结果 在2877例可疑肺结核患者中发现痰涂片阳性者35例,涂阳率1.22%;分离培养的2875例中获得45株结核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率为1.57%,其中北京基因型菌株占91.11%(41/45),非北京基因型占8.89%(4/45)。肺结核患者任一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分别为28.89%(13/45)、6.67%(3/45)。 结论 河南省结核分枝杆菌以北京基因型为主,仍为耐药结核病的高负担地区,需采取更加有效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来控制结核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荧光PCR探针熔解曲线法(简称“熔解曲线法”)与微孔板法检测利福平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结果不一致的原因,为临床基因型与表型药敏结果不一致提供解释。 方法: 收集2019年8月至2020年9月西安市胸科医院收治的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的结核病患者资料,共2562例,筛选同时进行利福平熔解曲线法耐药基因检测和微孔板法表型药敏试验且结果不一致的菌株1294株。通过对rpoB基因测序,分析不一致结果与rpoB基因突变位点的相关性。 结果: 54例(4.17%,54/1294)熔解曲线法与微孔板法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患者中,45例为熔解曲线法检测突变型而微孔板法检测敏感,8例为熔解曲线法检测野生型而微孔板法检测耐药,1例熔解曲线法检测出异质性耐药,未纳入分析。其中rpoB基因在507~512位密码子发生突变时,其与微孔板法结果不一致率最高,为70.59%(24/34),且不一致的菌株在微孔板法中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值多分布在≤1μg/ml。Leu511Pro是观察到不一致菌株最多的突变位点,占45.28%(24/53),其次观察到较多的突变位点是Leu533Pro,占所有不一致菌株的15.09%(8/53),Asp516Tyr 和His526Asn突变率均为5.66%(3/53)。8例熔解曲线法检测敏感而微孔板法检测耐药的菌株进行测序,结果显示rpoB基因区域未发生突变。结论: rpoB基因Leu511Pro、Leu533Pro、Asp516Tyr和His526Asn位点突变是造成临床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型与表型药敏结果不一致的主要原因,但其是否与低水平耐药机制有关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中国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DR-TB)菌株对二线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为耐多药结核病防治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全国2007-2008年耐药基线调查收集的菌株中选取2008年4-7月期间耐药基线调查点收集的126株MDR菌株,对其进行2种一线抗结核药物(链霉素和乙胺丁醇)和7种二线抗结核药物(氧氟沙星、卡那霉素、卷曲霉素、乙硫异烟胺、丙硫异烟胺、环丝氨酸和对氨基水杨酸)的敏感性进行检测,分析对不同药物耐药率以及交叉耐药的情况。结果一线药物链霉素和乙胺丁醇,总体耐药率分别为73.0%(92/126)和58.7%(74/126);对于二线药物,氧氟沙星和乙硫异烟胺耐药率最高,分别为25.4%(32/126)和23.0%(29/126);其次为卡那霉素和环丝氨酸,其耐药率分别为17.5%(22/126)和13.5%(17/126);最后为卷曲霉素、丙硫异烟胺和对氨基水杨酸,其耐药率均为3.2%(4/126)。初治患者对卡那霉素(χ2=20.025,P<0.01)和环丝氨酸(χ2=6.558,P=0.017)的耐药率(卡那霉素: 20/60, 33.3%; 环丝氨酸: 13/60,21.7%)显著高于复治患者(卡那霉素: 2/66, 3.0%; 环丝氨酸: 4/66,6.1%)。此外,卡那霉素和卷曲霉素,乙硫异烟胺和丙硫异烟胺间均存在单向交叉耐药,在对卷曲霉素耐药的4株中,有3株同时对卡那霉素耐药;4株对丙硫异烟胺耐药菌株均同时对乙硫异烟胺耐药。结论我国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对二线抗结核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率,特别是氧氟沙星和乙硫异烟胺,这对我国结核病控制工作,特别是耐多药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实施带来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