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比较重楼皂苷的泡沫分离工艺与优化后的大孔树脂分离工艺.方法 以重楼皂苷的纯度、回收率、纯度比、工时、能耗、操作难易等为评价指标,综合比较泡沫、大孔树脂的分离工艺,并结合两者优势进行工艺的联用.结果 从成本、环保、操作难易分析,泡沫分离工艺优于大孑L树脂;从分离效果看,前者亦高于后者,但回收率低于后者.将两种工艺联用,可显著提高回收率.结论 泡沫分离工艺可作为一种操作单元分离纯化重楼皂苷,具有较好的富集、分离效果,工艺简单、环保、成本也低.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离心薄层层析法对半合成头孢菌素类化合物进行了制备量分离的研究。采用此法有效地分离了Ⅱ、Ⅲ两个系列共38个半合成头孢菌素衍生物,深入探讨了吸附层、洗脱剂、分离样品限量、分离时间等分离条件。结果表明:离心薄层层析法适用于半合成头孢菌素的分离,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经济省时,具有满意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3.
郑东旭  李晓驷 《安徽医药》2013,34(3):366-368
早年分离经历指在未成年之前,与父母双方或单方有分离的经历,分离的原因包括遗弃、寄养、丧亲、留守、父母分居与离异等。早年持续与父母分离多长时间才认为是分离经历,现有的研究不统一。彭红军等[1]将早年持续与父母分开1年以上的经历视为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也有研究中有不同的观点,Deidre等[2]认为早年持续与父母分开的时间超过2个月是早年与父母的分离经历。现有的研究表明早年与父母分离经历对成年以后患物质依赖、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神经症、应激相关障碍、人格障碍等精神疾病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就早年分离经历与精神疾病关系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药用铝塑包装片的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合适的方法对药用废弃铝塑板进行分离回收。方法选用不同的溶剂分离药用铝塑包装片,研究不同溶剂对铝塑包装片中塑料与铝片间的分离效果,考察温度、混合比及反复使用对分离时间的影响。结果溶剂种类对分离时间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别。溶剂A或B成本较低,对铝塑片的分离时间较短,可用于实际生产,且两者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可进一步缩短分离时间;升高温度可加快铝塑片中塑料片与铝片间的分离;反复使用将降低溶剂的分离效果,但即使如此,经5次反复使用后,混合溶剂仍可更快地分离塑料片与铝片。结论选用溶剂A和B的混合溶剂用于工业化药用铝塑板的分离最理想。  相似文献   

5.
采用中心组合设计优化分离对乙酰氨基酚、盐酸麻黄碱和咖啡因的HPLC条件.考察流动相组分、流动相pH、柱温等因素对保留时间、分离度、拖尾因子3个分离优化指标的影响,经多元回归和二项式拟合,以效应面法求出最佳分离分析条件,得到满意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6.
杨志学  李鹏  马廷升 《中南药学》2008,6(2):140-142
目的分离并鉴定马蹄莲中的有机酸。方法将乙醇提取物用硅胶柱色谱分离,分离得到有机酸,其化学结构经UV、IR、^1H-NMR、^13C-NMR及GC-MS波谱分析确证。结果从马蹄莲中分离得到2种化合物:棕榈酸、肉豆蔻酸。结论2种化合物均系首次从马蹄莲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流体分离技术萃取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介绍超临界流体分离技术的原理、过程和特点,以及近年来在选择性萃取分离中药活性成分中的研究概况。方法综合最新国内外研究报道,总结超临界流体分离技术的研究近况。结果与结论超临界流体分离技术应用于选择性萃取分离中药中活性成分的研究发展迅速、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介绍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以提高其提取率.方法 利用CNKI,PubMed,SD,维普资讯等数据库,对研究和应用较多、发展前景较广阔的新型提取分离技术进行总结.结果 共引用38篇文献,分别阐述了6种提取方法,包括超高压提取、酶解、微波萃取、半仿生提取、真空冷冻千燥、超临界流体萃取;5种分离方法,包括膜分离技术、双水相萃取技术、泡沫分离技术(又称泡沫吸附分离技术)、分子印迹技术、分子蒸馏.结论 传统的和现代的提取提取分离方法各有优劣,采用合适的提取分离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提取效率,还可以增加某种化学成分的相对量,为后续处理带来方便.提取分离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将会使生产成本降低、产品质量得到提高,从而推动中药的现代化进程,为我国的中药走向国际市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HPCE具有快速分离、高效等优点,成为发展迅速的分离、检测手段之一.本文介绍了HPCE的分离模式及利用HPCE诊断某些疾病的方法及原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糖槭叶中皂苷的提取分离条件,为糖槭中皂苷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乙醇浸渍提取法,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法和薄层色谱法(TLC)。结果: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过程中,用10%乙醇作流动相可以分离得到糖、皂苷、香豆素;用30%乙醇作流动相可以分离得到糖、皂苷、香豆素;用50%乙醇作流动相可以分离得到糖、皂苷、香豆素、黄酮苷;用70%乙醇作流动相可以分离得到糖、皂苷;用90%乙醇作流动相可以分离得到皂苷。结论:80%乙醇浸渍法提取,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皂苷部位方法最佳。  相似文献   

11.
<正> 自1962年Helfferich提出配位体交换后,对有机物的分离有新的发展。这种技术可用于氨基酸分离、氨基酸与多肽的分离、氨基酸与氨基糖的分离、氨基酸浓缩及其消旋体的分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从黄河三角洲植物中分离真菌,筛选具有抗菌或抗肿瘤活性菌株,分离鉴定活性成分。方法 蔗糖密度梯度法分离菌株,对其发酵物进行抗菌活性和细胞毒活性筛选,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对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核磁共振、质谱等手段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黄河三角洲的9种植物样品中分离纯化真菌136株,筛选得到具有抑菌活性菌株25株、具有细胞毒活性菌株17株,并从1株枝孢属真菌Cladosporium sp. OUCMDZ-2046的发酵产物中分离鉴定了1个对白色念珠菌和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具有抑制作用的化合物:桔青霉素。结论 黄河三角洲的植物真菌具有开发为药用活性菌株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与常规甘草酸粗品制备工艺比较,评价泡沫分离技术的特点.方法 采用HPLC测定甘草酸的含量,比较泡沫分离与水提酸沉法、水提醇沉法、稀氨水渗滤酸沉法、氨性乙醇提酸沉法等4种常用工艺提取的甘草酸转移率、甘草酸粗品纯度、纯度提高比、工时等.结果 泡沫分离工艺所分离的甘草酸转移率为91.86%,粗晶纯度为32.34%,纯度提高比为2.01.结论 泡沫分离技术应用于甘草皂苷的分离有效而可行.  相似文献   

14.
白芷提取分离物体外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体外评价白芷提取分离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方法:白芷提取分离物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HPLC法测定分离物中欧前胡素含量,多巴速率氧化法测定其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结果:白芷提取分离物主要为欧前胡素,含欧前胡素0.01,0.05,0.10 μg·ml-1分离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分别为(15.92±5.3)%、(25.34±3.94)%、(40.38±1.45)%.结论:白芷提取分离物对酪氨酸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大孔吸附树脂的特点、分离操作流程、分离纯化的影响因素,为今后利用大孔树脂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分离纯化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pH区带精制逆流色谱在分离生物碱类物质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pH区带精制逆流色谱法是在普通制备型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生物碱类成分的应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逆流色谱分离制备技术。pH区带精制逆流色谱法由于具备进样量高、分离效率高、分离效果好、杂质易收集、可实现pH监控、待分离组分被高度浓缩等优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研究领域与实践中。生物碱类物质是重要的天然产物成分,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对很多疾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本文介绍了pH区带精制逆流色谱法及其在分离生物碱类天然产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张家界产杜仲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聚酰胺吸附树脂、LSA-5B大孔吸附树脂、葡聚糖凝胶柱,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张家界产的杜仲叶中分离得到了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京尼平苷酸、绿原酸甲酯、绿原酸、咖啡酸、槲皮素木糖基葡萄糖苷、芦丁、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山奈酚-3-O-β-D-葡萄糖苷、槲皮素。结论其中绿原酸甲酯是首次从杜仲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介绍大孔吸附树脂分离中草药有效成分应用情况。方法:查阅参考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结果:大孔吸附树脂对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分离效果可受被分离成分的性质、树脂的类型及树脂柱的径高比、吸附溶剂及洗脱剂的种类、用量、流速等因素的影响。该方法在皂苷、黄酮、生物碱及其他类化合物的分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结论:大孔树脂吸附法是一种工艺简单、操作安全、节省成本且分离效果较好的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胶原酶和胰蛋白酶在分离大鼠肝细胞数量、活力、原代培养及MTT试验等四个方面的差别。方法:分别用胶原酶和胰酶分离获取大鼠肝细胞,通过台盼蓝拒染试验测细胞活力并计数,将分离的肝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并观察肝细胞形态变化,采用噻唑蓝(MTT)试验测肝细胞的增殖状况。结果:胶原酶分离的肝细胞数量是胰酶的2.4倍,而胰酶分离的肝细胞活力是胶原酶的2.8倍;胶原酶分离的肝细胞原代培养时贴壁慢,生长不良,而胰酶分离的肝细胞贴壁快,生长良好;MTT试验结果表明胰酶分离培养的细胞活性明显高于胶原酶。结论:胶原酶分离的细胞数量及纯度优于胰酶,而胰酶分离的细胞活力优于胶原酶。  相似文献   

20.
从红豆杉树皮浸膏中提取紫杉醇初分离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从红豆杉树皮浸膏中高效提取紫杉醇。方法;采用液-液萃取、固相萃取、硅胶柱层析、氧化铝柱层析、薄层层析五种分离方法对紫杉醇进行了初分离。结果:优化的紫杉醇初分离方案为红豆杉树皮提取物先经氧化铝柱,再上固相萃取柱进行分离提取。结论:该工艺分离所得紫杉醇浓度可达40%以上,紫杉醇的回收率超过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