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腔颌面部严重损伤的控制性外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损伤控制性外科的主要原则是:先通过简捷的手术控制出血和污染,然后至ICU进行生理性复苏,最后进行二次手术,对所有损伤实施确定性修复。口腔颌面部严重损伤常为多发伤,出血多、生理机能耗竭严重,需要采用损伤控制性外科策略。 相似文献
2.
全面部骨折主要指面中1/3和面下1/3骨骼同时发生的骨折。由于颌骨维持着面部的外形和轮廓,一旦发生全面部骨折,面部外形则遭到严重破坏,常伴发颅脑损伤且常合并胸腹脏器和四肢伤。因此,全面部骨折的诊治一直是颌面部创伤外科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其诊治原则及方法仍存在不少争议。本文就全面部骨折诊断和治疗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全面部骨折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面部骨折主要指面中1/3和面下1/3骨骼同时发生的骨折.由于颌骨维持着面部的外形和轮廓,一旦发生全面部骨折,面部外形则遭到严重破坏,常伴发颅脑损伤且常合并胸腹脏器和四肢伤.因此,全面部骨折的诊治一直是颌面部创伤外科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其诊治原则及方法 仍存在不少争议.本文就全面部骨折诊断和治疗的进展作一. 相似文献
4.
全面部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对全面部骨折(panfacial fractures)患者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方法我院1991-2006年全面部骨折患者60例,15例传统方法治疗即颌间结扎牵引固定;45例进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随访1-8年,包括门诊检查及电话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外伤后均出现骨质重新愈合,无骨不连现象;保守治疗患者功能基本恢复,外形较差,手术治疗患者功能、外形均得到较好的恢复;张口度总体上看保守治疗患者恢复不如手术治疗患者。结论全面部骨折手术治疗患者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面部骨折的发病特点及临床诊治效果。方法对2003年12月~2009年2月就诊且资料完整的133例全面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133例中男性105例,女性28例,年龄22~72岁,平均(35±8.05)岁;致伤原因以交通伤为主;创伤较严重的,合并伤以颅脑损伤及视神经损伤为主;全部病例采用切开复位并行坚强内固定。术后患者颌面外形和咬合关系恢复满意,效果稳定。结论交通创伤是全面部骨折的主要原因,术中坚强内固定及术后辅以颌间弹性牵引治疗全面部骨折能使患者咬合功能及外形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6.
7.
口内入路坚强内固定术治疗颌骨骨折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内入路坚强内固定术治疗颌骨骨折的术后护理。方法:对93例施行口内入路坚强内固定术治疗颌骨骨折病例,进行术前和术后护理总结。结果:施行口内入路坚强内固定术治疗颌骨骨折的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对颌骨骨折患者施行口内入路坚强内固定手术配合周密细致的术前术后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缩短治疗时间,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9.
为探讨面部颌骨骨折后重建其外形与功能的有效治疗方法,作者按正颌外科技术的治疗原则,对26例面部颌骨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上颌骨骨折合并泪道损伤的处理方法,以及早期处理的重要性。方法:回顾分析27例上颌骨骨折合并泪道损伤的临床资料,按外伤后治疗时间早晚分为2组:伤后10d以内组和10d以后组。泪道损伤患者根据不同的损伤情况给予局部抗生素点眼,冲洗泪道和泪道置管、泪小管吻合术、激光泪道成形术等相应手术治疗,以患者溢泪消失、泪道冲洗通畅为治愈指标。采用χ2检验分析2组间的疗效差异。结果:10d以内组16例经治疗,15例泪道通畅;10d以后组11例经治疗,5例泪道通畅。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上颌骨骨折合并泪道损伤应引起口腔颌面外科医生的足够重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治疗全面部骨折的复位固定顺序。方法对46例全面部骨折患者行钛钉钛板坚固内固定术,辅以颌间结扎牵引复位固定,按先下颌后上颌,按先两头再中间的顺序进行。结果术后患者颌面外形和咬合关系恢复满意,效果稳定。结论全面部骨折应按先下颌后上颌,先上下两头再中间,由外向里的复位固定顺序,辅以颌间结扎牵引复位固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可吸收钉板在上颌骨与全面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1年6月至2018年7月在武汉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创伤与颞下颌关节外科接受治疗的涉及上颌骨骨折的患者244例。全面部骨折的纳入标准是同时包含上颌骨骨折、颧骨颧弓眶骨骨折和下颌骨骨折。所有患者均主动要求使用可吸收钉板系统进行内固定。对其人口统计学信息、治疗情况和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4例患者的上颌骨骨折部位全部使用可吸收钉板进行内固定,其中男145例,女99例;年龄6~73岁,平均35岁;上颌骨Le FortⅠ型骨折36例,Le Fort Ⅱ型骨折111例,Le Fort Ⅲ骨折型97例。涉及额骨骨折3例,鼻骨-眶-筛骨(NOE)复合体骨折42例,上颌骨矢状骨折37例,全面部骨折36例。全面部骨折患者中,颧骨颧弓眶骨、上颌骨、下颌骨同时使用可吸收钉板固定的有14例;仅颧骨颧弓眶骨、上颌骨同时使用可吸收钉板固定的有6例;仅颧骨颧弓眶骨使用可吸收钉板固定的有14例;另外2例患者的情况与上述三种分类均不符合。所有患者术前均有面部畸形,且出现咬合紊乱。复位和修复全面部骨折的方法按照“由简单到复杂”进行序列复位固定的原则。术后并发症情况:3例轻度错牙合畸形,1例颧骨部分缺损,1例眼球内陷,4例创伤瘢痕,2例眼睑下睑萎缩,2例颞肌萎缩。结论 灵活应用可吸收钉板进行上颌骨及全面部骨折复位固定具有可行性。软组织问题引起的手术后并发症,包括撕裂和不对称,难以避免。 相似文献
13.
颌面部骨折复位内固定术的全麻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颌面部骨折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术属于颌面外科常见手术,本文对279例颌面部骨折病人复位内固定术的全麻处理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面部骨折临床治疗的最佳手术方案。方法:对26例全面部骨折病例采用螺旋CT三维重建定位,设计术式,切开复位,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线型骨折处辅助内镜、90°侧壁螺丝刀从口内或口外隐蔽小切口进路复位固定,术后CT三维重建、牙颌模型复查与术前对比观察。结果:26例术后骨折复位良好,面部外形突度和对称性恢复良好、无明显疤痕。23例咬合关系恢复良好,张闭口运动、咀嚼功能恢复正常;3例咬合关系有后牙早接触,经颌间牵引和调牙合后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能显示全面部骨折的立体结构和骨折线的全貌,精确定位分析、设计手术方式,使术中有明确的路经和程序。辅助内镜、90°侧壁螺丝刀,可从口内或口外隐蔽小切口进路复位固定线型骨折,减少组织损伤及避免面部瘢痕,符合微创和美学手术原则,适用于下颌角、升支、颧骨颧弓的线型骨折。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颅颌面部骨折伴有全身其他部位多发性损伤的患者采用同期或延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85例颅颌面部骨折伴有全身其他部位多发性损伤的患者,根据患者本人、家属意愿及实际情况,将患者按照颅颌面部骨折与全身其他部位是否同期治疗分为2组,同期组48例行同期手术治疗;延期组37例行延期手术治疗。比较2组伴有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术后咬合、张口度、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差异。结果根据神经外科评分标准,2组术后3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45,P=0.122);术后同期组患者的咬合优良率(93.75%)高于延期组患者(75.68%)(c2=5.630,P=0.018);术后同期组患者的张口度(34.5±3.6)mm高于延期组(28.9±3.3)mm (c2=7.370,P<0.001);同期组住院时间(28.5±5.2)d,短于延期组(40.1±5.7)d(c2=9.778,P<0.001);术后同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8.33%,低于延期组24.32%(c2=4.124,P=0.042)。结论在患者创伤严重程度适宜的情况下,对于颅颌面部骨折伴多发性损伤患者可以采取多科室联合手术治疗,可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颌面部外观及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髁突骨折是下颌骨骨折的好发部位之一,约占下颌骨骨折的25%~52%,儿童可高达40%~67%[1,2]。髁突骨折是口腔颌面部损伤中较难解决的问题之一,作者对收治的42例髁突骨折分别采用保守治疗和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男29例,女13例;年龄8~50 相似文献
18.
颧弓位于颌面部的突出部位,是面部骨折好发的部位之一。近年来,随着颌面部损伤的日益增多,其发生率也在提高。颧弓骨折因面部塌陷而影响面容,张口受限而影响咀嚼功能,临床上常常需要手术复位。颧弓骨折复位的方法很多,其中,单纯颧弓骨折多采用口内前庭沟入路,凭感觉来判断复位是否成功,因此,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我们自2001-05起,将B超应用于颧弓骨折的复位术,实时监视评估骨折复位的情况,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5例患者,其中男25例,女10例,男∶女为2.5∶1,年龄22~63岁,平均年龄为30岁。右侧颧弓骨折为22… 相似文献
19.
按照不同医院的流行病学调查,颧骨骨折发病率占颌面部损伤的30%以上,如治疗不当可致眼球凹陷,复视,眶缘台阶形成,面部畸形及感觉与运动障碍如眶下神经与面神经损伤等后遗症[1~5],为了达到良好的外观,复位与固位等效果。近年来,大量的新技术与新方法渗透到手术计划的制定,手术进路的改良,骨折断端的复固与固定等环节[6~15],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攻颌间牵引钉在全面部骨折治疗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1例全面部骨折患者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术,辅以自攻颌间牵引钉进行颌间牵引。结果:71例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其中24例达到解剖复位,47例基本复位,咬合关系均恢复至正常。结论:自攻颌间牵引钉作为全面部骨折的辅助治疗对手术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