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密闭式吸痰与开放式吸痰在气管切开中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切开是一种抢救病人的急救手术。气管内吸痰是已建立人工气道的危重病人必须进行的一项护理操作。密闭式吸痰是操作者不直接接触吸痰管,气道与外界不相通,吸痰管被包在透明而柔软、结实的保护套中的一种吸痰方式。它与开放式吸痰方式截然不同。现将情况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3年10月-2005年12月,收住我院神经内科的气管切开患者50例,其中男38例,女12例。年龄28-78岁。气管切开时间最长120d,最短7d。其中昏迷22例,神志清楚28例。  相似文献   

2.
朱好芹 《中国医药指南》2005,3(9):1080-1081
心肺复苏及生命支持的首要基础是确保呼吸道通畅,气管切开是确保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措施,因此吸痰是护理气管切开病人的主要技术操作,安全有效的吸痰,是成功抢救病人及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通过控制吸痰粘稠度、时间、负压等不同吸痰措施对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某院脑外伤后行气管切开的患者6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行传统的吸痰管理,观察组采取严格控制管理吸痰的干预措施,两组均接受脑外伤的常规治疗。2周后观察气管护理对比两组痰液吸净时间/吸痰负压、氧合指数、气道黏膜损伤频次、肺部感染率、颅内压、格拉斯哥(GCS)评分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发现吸痰时间、吸痰负压、氧合指数、气道黏膜损伤频次、肺部感染率、颅内压和GCS评分均显优势,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不同的吸痰管理的护理干预措施结合常规治疗有利于降低颅内压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并且能促进脑外伤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湿化痰多的气管切开对痰液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痰多的气管切开随机分成两组,即不湿化组和湿化组各50例。在相同治疗的前提下,比较两组日痰液量、干/湿重量和痰粘度。结果气管切开后第3、5、7天不湿化组的平均日痰量、干/湿重量比值显著下降,与湿化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痰粘度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湿化痰多的气管切开可减少日痰量和降低干/湿重量比值,而对痰粘度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术后用呼吸机湿化器湿化给氧对吸痰的影响.方法 将气管切开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持续用普通湿化瓶湿化给氧,试验组持续用呼吸机湿化器湿化给氧.比较2组患者痰液的性状和吸痰效果.结果 试验组痰液性状及吸痰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未发现痰痂形成,对照组4例痰痂形成.结论 呼吸机湿化器湿化给氧较普通湿化瓶湿化给氧痰液黏稠度明显降低,更容易吸出痰液,不易造成痰痂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用呼吸机湿化器湿化给氧对吸痰的影响。方法将气管切开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持续用普通湿化瓶湿化给氧,试验组持续用呼吸机湿化器湿化给氧。比较2组患者痰液的性状和吸痰效果。结果试验组痰液性状及吸痰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未发现痰痂形成,对照组4例痰痂形成。结论呼吸机湿化器湿化给氧较普通湿化瓶湿化给氧痰液黏稠度明显降低,更容易吸出痰液,不易造成痰痂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管在单纯气管切开患者的应用效果。结论:较开放式吸痰而言,密闭式吸痰对颅脑损伤单纯气管切开患者更为科学合理,减轻护士工作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吸痰方法对喉癌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内吸痰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19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例)和对照组(9例),分别采用试验吸痰法(观察组)和常规吸痰法(对照组)吸痰各10d,对两种吸痰方法吸痰效果、患者心理接受程度,舒适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种吸痰方法的吸痰效果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患者的心理接受程度及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t=0.12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评估患者病情采取不同的吸痰方法在吸痰效果的重要性。喂水呛咳后经口负压吸痰及经鼻腔气道湿化排痰法在老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排痰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及颅脑外伤合并呼吸衰竭并不同程度痰液潴留且患者30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实验组采用采取两种改良吸痰方法后,立即用负压吸痰;对照组采用单纯负压吸痰,观察两组排痰方法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气分析的比较上,对照组组内前后比较无差异(P>0.05),实验组组内前后比较有差异(P<0.05);吸痰后,组间比较上,实验组吸痰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患者情况,采取两种改良吸痰方法效果好,适合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0.
许祥竹 《黑龙江医药》2012,25(5):761-762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对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气道痰液阻塞及肺部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收集入住本院的气管切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40例,均有行纤支镜下气道灌洗和吸痰。通过术前准备,术中监测与配合及术后观察,总结护理要点。结果:40患者与吸痰前比较,痰量明显减少,肺部啰音减少或消失,低氧血症明显改善,有效率达100%。结论:纤维支镜经气道灌洗吸痰是治疗患者肺部感染、肺不张的有效手段,临床上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微量输液泵在破伤风患者气管切开湿化中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破伤风患者气管切开气道湿化的最佳方法。方法实验组(21例)气道内持续滴入湿化液为0.9%盐水加α糜蛋白酶、地塞米松及庆大霉素,对照组(21例)用传统50ml注射器加0.9%盐水加α糜蛋白酶、地塞米松及庆大霉素、进行气道滴注,比较两种湿化方法对病人湿化的效果观察。结果两种湿化方法比较,实验组在减少患者气道刺激性咳嗽、痰阻、气道黏膜损伤出血及肺部感染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管切开后用微量输液泵滴入湿化液,对气道刺激微小,不引起刺激性咳嗽,且保持生理湿化功能,稀释痰液,防止痰阻,减少吸痰次数,减少黏膜损伤出血,对预防肺部感染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2.
气管切开患者床旁纤支镜吸痰灌洗术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艳梅  欧雪群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3):1960-1960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床旁纤支镜吸痰灌洗术的护理配合,确保吸痰灌洗过程能顺利进行。方法:对27例气管切开患者的排痰困难、气道阻塞而导致的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在实施气道管理常规方法的基础上,配合用纤支镜从气管切开处行吸痰及肺灌洗术,从术前准备、术中监护和配合及术后观察等总结护理经验。结果:27例气管切开患者床旁纤支镜吸痰灌洗术均顺利进行,所有患者经吸痰灌洗术后,呼吸道痰液潴留、阻塞、肺不张、呼吸困难、SpO2等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床旁纤支镜吸痰灌洗是解除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阻塞的一种简便易行且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气管切开患者使用沐舒坦持续气道湿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均42例患者。对照组采用0.9%生理盐水250mL+庆大霉素8万U+α-糜蛋白酶4000U进行持续气道湿化,实验组采用0.45%氯化钠250mL+沐舒坦30mg持续气道湿化。比较两组湿化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湿化满意率为90.5%,对照组湿化满意率为47.6%,实验组湿化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χ2=43.06,P<0.01),实验组湿化不足为9.5%,对照组湿化不足为5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05,P<0.01);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管切开患者使用沐舒坦持续气道湿化可提高湿化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徐玉芬  钟爱民 《中南药学》2011,9(11):867-869
目的了解人工气道湿化过程中,不同湿化液的选择对湿化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气管切开患者以便利分组法分为对照组46例、实验A组50例和实验B组44例。对照组采用0.45%氯化钠溶液为湿化夜,实验A组采用0.45%氯化钠溶液加盐酸氨溴索作为湿化液,实验B组采用1.5%碳酸氢钠溶液作为湿化液。观察3组气道湿化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A组患者刺激性咳嗽、痰阻次数、气道黏膜损伤出血、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湿化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B组患者痰阻次数、肺部感染等优于对照组(P<0.05),而气道黏膜损伤出血、刺激性咳嗽及湿化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结论 0.45%氯化钠溶液加盐酸氨溴索作为气管切开患者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液效果优于0.45%氯化钠溶液和1.5%碳酸氢钠溶液,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刘刚  麻丽娜  刘晓庆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7):2635-2636
我们对70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实施不同的有效吸痰措施,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2001年3月~2005年10月收住患者70例行气管切开,男45例,女25例,年龄2~60岁,平均29岁。其中颅脑外伤43例,高血压脑出血6例,小儿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8例,胸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可控式加温湿化和雾化吸入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8例,采用可控式加温湿化;对照组28例,采用面罩雾化吸入,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在心率痰液黏稠度、气道阻力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痰液以Ⅱ度黏稠为主,气道阻力(R)较低(P<0.05),患者能较好耐受;对照组痰液以Ⅰ度和Ⅲ度为主。结论可控式加温湿化能更好地完成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湿化。  相似文献   

17.
2005年10月至2008年10月,本科ICU共收治严重创伤患者共计180人,其中进行气管切开患者38例。现将吸痰时机的判断,吸痰方法的掌握及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气管切开气道湿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后持续气道湿化的临床效果;方法气管切开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0例采用输液式持续气管湿化,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定是定量间断气道湿化法,并进行连续的观察;结果试验组形成痰痂、发生刺激性咳嗽、气道粘膜出血的例数和吸痰次数均值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肺部感染发生率亦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气道湿化符合人体的生理需要,使痰液稀薄,便于排出,有利于呼吸道纤毛清除功能的发挥,持续气道湿化明显优于间断湿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