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低血糖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方法。方法选取2006年6月—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38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临床特点,总结相关的护理体会。结果所有患者经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和治疗,低血糖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基本控制在4.4 mmol/L以上。结论结合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生理及症状特点,及早确诊并及时治疗与护理,可以有效改善老年低血糖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老年糖尿病的夜间低血糖实行相应预防措施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将该院于2012年6月—2015年8月收治74例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患者的进行分组研究,分成各为37例的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实行预防低血糖的相关预防和治疗,对照组则实行常规治疗,并对比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低血糖缓解率为89.19%,低血糖改善情况良好,高于对照组的67.57%,二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患者实行相关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低血糖情况,帮助患者恢复各项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时所需要的中西医护理的方法。方法搜集我所4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从2013年6月~2014年11月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在病房内接受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中西医护理,最后对比两组患者对低血糖处理认知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低血糖反应的认知能力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科学合理的中西医护理方式,是可以预防和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造成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该次31例研究对象为由2016年1月—2017年7月间在该院接受糖尿病低血糖治疗的患者,分析患者低血糖发生原因并给予护理干预。结果包括应用中药制剂、胰岛素、降糖药在内的药物引发低血糖患者共计21例,占比67.74%,间断服药、无规律进食、饥饿疗法等原因对糖尿病认识不足而造成低血糖共7例,占比22.58%,并发胰腺炎、肝硬化、肺癌和腹泻等疾病而引发低血糖共6例,占比19.35%。经过护理干预后,29例患者低血糖现象得到改善,改善率为93.55%,2例患者仍存在低血糖症状,占比6.45%。结论对造成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抑制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 将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及预防措施,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情况及低血糖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 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同时对其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能够有效预防低血糖的发生,维持血糖稳定,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25例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相应低血糖处理并辅以积极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该组25例患者经积极处理与精心护理,未见并发症及死亡病例,所有神经症状和体征均消失,无后遗症发生。结论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控制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降低低血糖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急诊低血糖昏迷患者原因和急救护理方法分析。方法临床选取该院在2013年8月—2014年8月实施抢救护理的88例急诊低血糖昏迷患者,对其临床发生原因和急救护理方法实施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昏迷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实施针对性抢救护理,88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果在急诊低血糖昏迷患者临床急救护理中,首先要迅速确定患者的发生原因,之后实施针对性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干预有效性,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应该更进一步强化对低血糖昏迷的预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低血糖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1年8月—2014年8月诊治的糖尿病低血糖患者96例,按照完全抽样法1:1分成两组,研究组48例予以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对照组48例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空腹血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低血糖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病因以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择取2018年11月—2019年10月期间于该院收治的7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探究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6例患者,开展临床研究。探究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常规组患者采取普通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低血糖发生率、低血糖病因分析和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探究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5.56%,低于常规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糖尿病患者病因与生理因素、药物因素、运动与饮食因素有关;探究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与药物、生理以及运动与饮食关系密切,采取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可有效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急诊处理措施以及护理预防对策。方法以2014年1月—2014年5月作为研究区间,针对该时间段内我院急诊科所收治的糖尿病老年患者共计50例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对50例患者及经过急诊处理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同时分析50例患者发生低血糖症状的主要因素,指导护理预防对策的制定。结果 50例患者经过系统精心的急诊处理,均得到有效好转,好转率为100.00%。50例患者发生低血糖的诱因包括:饮食不规律、运动剧烈、用药不科学三个方面。以上各项因素构成比例对比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后需要及时通过急诊的方式加以处理。同时,饮食不规律、运动剧烈、用药不科学是诱发低血糖的重要因素,需制定对应护理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低血糖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其临床预防方法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该院收治的30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对其开展血糖控制以及血压控制,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给予科学的饮食护理,并加以适当的健康教育。结果 30例患者均取得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病亡率显著降低。结论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科学、完善的疾病防控措施,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病情,避免病情恶化,提高临床治疗、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该科自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老年性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1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1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糖尿病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诱因,采取加强健康宣教、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合理应用降糖药物、适当运动,严密观察病情、监测血糖等一系列预见性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91例发生低血糖32例,发生率为35.2%,观察组91例发生低血糖8例,发生率为8.8%,P0.05。结论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做好低血糖的预见性护理工作,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疾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改善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作用。方法抽选2014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依据不同护理干预方法为标准分成2组:参照组30例予以普通护理,实验组30例予以普通护理联合护理干预,比对2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护理满意率96.67%,比参照组73.3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夜间低血糖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参照组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开展专业护理工作时,护理人员给予患者基础护理的同时配合护理干预,可在明显提升护理满意率的基础上,有效预防老年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发生,效果确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对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该院自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72例,以"入院顺序奇偶性"分组,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36例)、研究组(予以预见性护理,36例),比较依从性评分、低血糖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低血糖发生率(5.56%)显著比对照组(22.50%)低(P0.05)。研究组护理后依从性评分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急诊处理措施以及护理预防对策。方法以2014年1月—2014年5月作为研究区间,针对该时间段内我院急诊科所收治的糖尿病老年患者共计50例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对50例患者及经过急诊处理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同时分析50例患者发生低血糖症状的主要因素,指导护理预防对策的制定。结果 50例患者经过系统精心的急诊处理,均得到有效好转,好转率为100.00%。50例患者发生低血糖的诱因包括:饮食不规律、运动剧烈、用药不科学三个方面。以上各项因素构成比例对比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后需要及时通过急诊的方式加以处理。同时,饮食不规律、运动剧烈、用药不科学是诱发低血糖的重要因素,需制定对应护理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常见原因和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中共发生低血糖14例,观察组中发生低血糖2例,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个体化护理,避开低血糖发生的常见原因,能有效降低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糖尿病老年患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护理。方法于2019年7月—2020年7月社区居家观察糖尿病老年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频发低血糖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低血糖预防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2:00-4:00血糖(5.53±0.87)mmol/L,4:00-6:00血糖(5.72±0.79)mmol/L,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更加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轻中度低血糖2例(5.00%),严重低血糖0例(0.00%),观察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SQI(4.16±0.50)分,DSQL(51.49±3.85)分,观察组睡眠指数和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38例(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老年患者给予低血糖预防护理,可有效稳定患者血糖水平,减少夜间低血糖发生率,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睡眠质量,提高居家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的效果作用。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5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时间为2014年1月—2015年1月,基于护理措施的不同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对照组是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26例患者,研究组是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26例患者,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低血糖发生率为0.00%,与对照组的相比明显较低15.38%,且P0.05;研究组心理功能、行为能力、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等各项生活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预防低血糖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该院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7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对夜间低血糖进行预防。结果两组护理后血糖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2.7%。患者夜间低血糖预防满意度中,血糖监测、宣教、用药、运动与饮食分别(19.2±0.3)分、(18.9±1.0)分、(19.2±1.8)分、(17.5±2.3)分及(16.8±2.5)分。对照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21.6%,患者夜间低血糖预防满意度中,血糖监测、宣教、用药、运动与饮食分别(10.3±2.3)分、(10.3±0.8)分、(11.1±0.6)分、(9.9±1.0)分及(10.1±0.7)分。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预见性护理,有助于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发生率,提升患者的风险预防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4月—2017年7月选取所在科室的72例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患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实验样本为36例,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夜间轻、重、中度低血糖发生率。结果相对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更高,轻、重、中度低血糖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夜间轻、重、中度低血糖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