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脓毒症免疫调理治疗的概念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脓毒症被认为是由机体对感染产生过度的炎症反应所致,并归咎于免疫细胞大量释放的促炎细胞素,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血小板激活因子(PAF)等。因此,拮抗促炎细胞素治疗便成为有别于支持治疗的另一类方法,被称作“免疫调理治疗”。由于免疫调理治疗直接针对脓毒症发病机制,故曾使人对其寄予巨大希望。然而,尽管拮抗促炎细胞素在实验研究中十分成功,但临床研究并没有重复出同样结果。在经历了十年近乎亢奋的尝试以后,免疫调理治疗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  相似文献   

2.
脓毒症患者存在特异性免疫系统的功能障碍,出现以T细胞反应性降低或无反应状态为特征的免疫抑制。这是脓毒症患者感染不易控制,并导致预后不佳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抗感染等常规治疗的同时,有必要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林洪远等证实胸腺五肽(TP-5)可能对逆转脓毒症患者免疫抑制有效,本院应用TP-5治疗20例脓毒症患者,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探讨TP-5对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与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亚群的表型相比,子宫NK细胞有自己独特的表型,是女性生殖道先天免疫网络中的一部分,然而其具体作用尚未完全明确。NK细胞能迅速引导宿主免疫抵抗、适应性免疫的产生,并分泌大量的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等。NK细胞产生的致炎因子导致巨噬细胞激活和树突状细胞成熟,增加抗原表达,引导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在生殖器官中及妊娠失败等多种情况下可发现NK细胞的数量及活性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胰炎合剂对脓毒症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8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利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胰炎合剂;观察患者血浆IL-6、TNF-α、CRP临床化验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IL-6、TNF-α、CRP临床化验指标好转(P<0.05),14 d存活率升高(P<0.05).结论 胰炎合剂对脓毒症患者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脓毒症是由严重感染引起的综合征,机体对感染的免疫反应十分复杂,通常情况下,病原体入侵机体,引起机体细胞及体液免疫反应,发生促炎和抗炎反应,若二者不能平衡,引起若干介质释放,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导致脓毒症,甚至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该综述简述了脓毒症的定义,并从宿主反应、先天免疫、凝血异常、炎症反应、凝血与炎症网络、免疫抑制、器官功能障碍、基因多态性等对脓毒症的病理生理机制进展,以期进一步深入理解脓毒症的病理生理机制,为临床治疗奠定理论基础,指导未来从整体、器官、细胞、分子、基因水平进行多层次综合性研究,深入探索和认识脓毒症的确切发病机制,防止脓毒症发生发展,最终提高人类危重症的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经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后,早期(6h内)乳酸清除率与患者血中各种生物标志物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10年3月本院急诊科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64例,应用早期目标导向治疗,计算早期(6h)血乳酸清除率,按乳酸清除率四分位数由低到高分为4组,检验最初6h及6~72h患者血中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_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高机动性组盒.1(HMGB-1)]、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白细胞介素10(IL—10)]和凝血指标(D-二聚体)的水平。结果年龄、血培养阳性率、血流动力学变量、乳酸基线值和其他实验室指标(血小板,总胆红素和白蛋白等)在乳酸清除四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之间发生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酸清除率较高组脓毒症休克发生率较低(P〈0.01)。入选后经治疗至第72小时,较高乳酸清除率组的所有生物标志物的平均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早期乳酸清除率与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相关生物标志物水平变化显著相关,可能成为早期目标导向治疗的疗效判定指标,6h内积极的液体复苏及集束化治疗可能阻断或减轻全身乏氧及炎症反应,使患者更多获益。  相似文献   

7.
CVVH对脓毒症患者HMGB-1、TNF-α、IL-6炎症介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庆  张磊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9):1851-1852,1838
目的观察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脓毒症患者外周血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探讨CVVH对脓毒症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对56例临床诊断脓毒症的患者共进行129例次CVVH治疗,收集治疗开始后0、4、8、24 h等时间点外周静脉血并检测HMGB-1、TNF-α、IL-6的浓度,比较上述指标在各时间点的差异性。结果治疗后HMGB-1水平虽有降低,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IL-6水平在治疗后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VVH可降低脓毒症患者外周血中HMGB-1浓度,可部分清除体内TNF-α、IL-6;外周血中炎症因子的减少是CVVH治疗脓毒症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膳食抗炎指数(DII)评价孕妇孕中期膳食质量,探讨孕妇孕中期DII与早产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4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定期产前检查孕16~20周单胎孕妇253例,采用连续3 d 24 h膳食回顾法调查其孕中期膳食摄入量,通过膳食营养分析软件分析摄入能量及各营养素量,计算DII总分。依据DII总分四分位数进行分组,以P25和P75为界分为3组,即抗炎倾向组(DII<-5.10)、中间组(DII-5.10~-2.55)和促炎倾向组(DII>-2.55)。随访孕妇至分娩并记录妊娠结局,分析孕中期DII水平和早产的关系。结果 253例孕妇孕中期DII总分为-7.913~3.872。抗炎倾向组、中间组和促炎倾向组早产发生率分别为0、1.6%和6.3%,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孕中期DII总分促炎倾向越高,其早产发生率越高(P<0.05)。结论 DII可用于评价孕妇孕中期膳食质量,预测早产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血液灌流器联合血液滤过治疗脓毒症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天津市东丽医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62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对照组血液滤过治疗,给予研究组血液灌流器联合血液滤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生命体征以及内毒素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炎性因子、生命体征以及内毒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平均动脉压和氧合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率和乳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内毒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脓毒症患者应用血液滤过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可以显著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促炎细胞因子是由细胞分泌的、具有促进和调节炎性反应作用的小分子多肽,主要有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等.炎症性肠病病人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水平显著增高,并且能引起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的改变.现就促炎细胞因子对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调控的分子机制作一综述,旨在为开展基础研究和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检测脓毒症患者血浆中的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动态变化采观察血必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成Control(对照)组和Xuebijing(血必净)组,每组20例,Control组给予抗生素、对症及常规营养支持治疗,Xuebijing组在Control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ml。ivgtt,q8h,连用13d,检测脓毒症患者的第1、3、7、14天血浆TNF-α含量,从而观察Control组与Xuebijing组TNF-α动态变化。结果Control组血浆TNF-α下降较慢,而Xuebijing组下降较快,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ntrol组死亡率为70%,而Xuebijing组死亡率为30%,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有抑制TNF-α分泌,降低血浆TNF—α含量,改善愈后,降低死亡率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脓毒症患者经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后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数量变化以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0月-2016年8月入住某院急诊科的脓毒症住院患者的一般资料,并采集经单次CRRT前后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分别检测总CD8+T细胞的数量、分泌干扰素 γ(IFN γ)的CD8+T细胞数、CD8+T细胞产生抑制性分子水平、共刺激性分子水平以及分泌IFN γ、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水平。结果共有37例脓毒症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为革兰阴性(G-)菌感染,感染的细菌种类为肺炎克雷伯菌(22株)、鲍曼不动杆菌(11株)、阴沟肠杆菌(3株)。脓毒症患者经CRRT后体温、心率、白细胞计数、尿素氮、血肌酐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经CRRT后脓毒症患者总CD8+T细胞数量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但分泌IFN γ的CD8+T细胞的数量较治疗前升高(P<0.05)。同时,经CRRT后CD8+T细胞产生抑制性分子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 4)、程序性死亡受体1(PD 1)、含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结构域的分子3(TIM 3)的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而产生共刺激分子CD28、分泌IFN γ的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结论CRRT不但有效改善脓毒症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肾功能,还可增强CD8+T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的成本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的诊治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而极少数新生儿危重先心病的手术治疗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启动。但是由于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经济上的可支付性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先心病手术的数量远不如国外,且在危重复杂病例的手术质量上有较大的差距。对手术治疗先心病进行经济学评价,有利于卫生决策者、临床决策者和病人家庭了解手术治疗的投入和产出关系,填补该领域的研究空白。  相似文献   

14.
胸腺肽α1对老年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胸腺肽α1治疗对老年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SHAP)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36例SH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16)。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胸腺肽α1,1.6mg皮下注射。2次/日,持续1周,之后改为1,6mg,皮下注射,隔日一次,共2周。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HIA)-DR、自然杀伤(NK)细胞、CD4^+细胞及CD4^+/CD8^+比值明显上升;治疗组住院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存活者抗生素应用时间亦比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 胸腺肽α1能提高SHAP患者免疫功能,有利于感染控制,并降低住院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光动力学方法(pdt)是一种新型的组织消融疗法,它采用的是一种光敏剂δ-氨基酮戊酸(ala),简称ala—pdt。这种方法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最初仅应用于治疗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鲍温病等皮肤恶性肿瘤。但经过多年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已将其逐渐应用于治疗跖疣(俗称瘊子)、尖锐湿疣等病毒性疾病,还用于治疗Paget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内毒素(LPS)诱导巨噬细胞产生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培养人单核巨噬细胞株U937细胞,体外经PMA(phorbol 12-myristate 13-acetate)诱导成熟后,设为5组:空白对照组、LPS组(给予40μg/mL LPS)、rhGH低剂量组(给予2U/L rhGH+40μg/mL LPS)、rhGH中剂量组(给予4U/L rhGH+40μg/mL LPS)及rhGH高剂量组(给予8U/L rhGH+40μg/mL LPS),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各组细胞上清液中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的含量。结果经PMA分化成熟后的U937细胞在LPS诱导下,TNF-α、IL-1β的含量明显增加,LPS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rhGH各组TNF-α、IL-1β的含量则明显下降,与LPS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rhGH可抑制LPS刺激巨噬细胞分泌炎性因子TNF-α、IL-1β,故rhGH对LPS所致疾病如脓毒血症等可能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大剂量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在急诊脓毒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2例急诊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大剂量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炎性因子水平、微循环指标。结果 治疗48 h后,两组的IL-6、 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的IL-6、 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48 h后,两组的MFI、 PPV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的MFI、 PPV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大剂量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急诊脓毒症患者可显著降低其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其微循环。  相似文献   

18.
丛丽娴 《预防医学论坛》2007,13(5):F0003-F0003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自1965年实行计划免疫以后,发病率逐年下降。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全国麻疹发病率最低,90年代后期又上升,至2000年出现一次新高峰,青年及成年人发病比以往有明显增加。为了解蓬莱市麻疹的发病特点,作者对蓬莱市1996~2006年12例麻疹病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脓毒症大鼠小肠血管内皮细胞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的水平,并研究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是否能通过降低脓毒症大鼠小肠血管内皮细胞中ICAM-1的水平从而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来减缓和抑制脓毒症的发生发展.方法 大鼠小肠微血管内皮细胞在体外分离培养后,分别用假手术组血清,脓毒症组血清和外源性ADM干预的脓毒症组血清刺激24 h后进行检测.用ELISA法检测血清刺激培养24 h后上清液中可溶性ICAM-1的含量.结果 脓毒症组血清刺激24 h后培养上清液中ICAM-1的含量[(0.33±0.04)ng/L]显著高于假手术血清刺激组[(0.15±0.02)ng/ml,P<0.05];而ADM干预组[(0.17±0.04)ng/L]与脓毒症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ADM干预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上腺髓质素可以抑制脓毒症大鼠小肠血管内皮细胞上ICAM-1的表达,从而抑制其介导的炎性细胞释放和迁移,对脓毒症的发生发展有减缓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周乃菁  蒲鹏  江洪 《职业与健康》2011,27(18):2157-2160
目的探讨水飞蓟素胶囊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在常规扩冠、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基础上,A组口服辛伐他汀片10 mg/d(34例),B组口服辛伐他汀片20mg/d(33例),C组口服辛伐他汀片10 mg/d及水飞蓟素胶囊120 mg/d(33例),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8周末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测定血中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脂联素,瘦素(hs-CRP、TNFα-、IL-6、APN、LP)及血脂各项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C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A组(Ρ〈0.05),3组患者治疗后hs-CRP、TNFα-、IL-6、LP、TC、LDL-C水平明显降低,HDL-C、APN升高(Ρ〈0.05或Ρ〈0.01),A组TG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除TG、HDL-C外,B、C组各指标变化幅度相比A组更明显(Ρ〈0.05),而B、C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不显著(Ρ〉0.05)。结论在冠心病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水飞蓟素可有效降脂、抗炎,其效果与强化降脂组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