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α粒子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P2D)癌变细胞系BERP35T-1和BERP35T-4的DNA断裂损伤修复能力,分析其DNA断裂修复基因XRCCs系列的mRNA表达。方法 脉冲电场凝胶电泳法检测DNA双链断裂,RT-PCR分析DNA修复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 恶笥转化细胞系BERP35T-1和BERP35T-4受0-150Gy γ射线照射后修复4h的DNA断裂残留损伤显著高于亲本BEP2D细胞,mRNA表达分析显示修复基因XRCC2,XRCC3和Ku80(XRCC5)表达下调2.5-6.5倍,而BERP355-R细胞中DNA-PKcs(XRCC7)表达上调2.4倍。结论 α粒子诱发恶性转化细胞系的DNA链断裂修复机理缺陷,其中部分原因是DNA修复基因的表达抑制。DNA修复缺陷将导致细胞基因组不稳定性,α粒子诱发细胞恶性转化机理可能与此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α粒子诱发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P2D恶性转化的机制.方法 运用DCFH-DA荧光探针标记活性氧(ROS),观察分析BEP2D细胞、α粒子作用BEP2D后第22代细胞RH22,以及α粒子作用BEP2D后恶性转化细胞株BERP35T-1内基础活性氧水平.丙二醛(MDA)测定试剂盒检测BEP2D、RH22和BERP35T-1细胞内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含量.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BEP2D、α粒子作用BEP2D后第23代细胞RH23及BERP35T-1细胞内DNA氧化损伤产物8-OH-dG和DNA双链断裂产物γ-H2AX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BEP2D细胞相比,RH22和BERP35T-1细胞中基础活性氧水平显著升高(t=4.30和3.94,P<0.05),丙二醛的含量显著升高(t=4.89和15.10,P<0.05);RH23和BERP35T-1细胞中8-OH-dG表达上调(t=3.80和2.92,P<0.05),γ-H2AX表达上调(t=7.61和12.67,P<0.05).结论 氧化还原环境紊乱形成氧化压力,导致细胞内脂质和DNA氧化损伤增强,由此促进基因组不稳定性,可能是α粒子诱发BEP2D细胞恶性转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α粒子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P2D恶性转化中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和辐射敏感性变化.方法 运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GSH)试剂盒分别检测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P2D、α粒子作用BEP2D后第21代细胞RH21和α粒子作用BEP2D细胞后形成的恶性转化细胞BERP35T-1内抗氧化酶GPX和CAT的活性以及抗氧化剂GSH的含量;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MTT)法检测0、30、60、90、120和150 μmol/L H2O2作用BEP2D、RH21和BERP35T-1细胞96 h后,细胞增殖率的差异;0、2、4和8 Gy γ射线照射BEP2D、RH21和BERP35T-1细胞7~9 d后,用细胞克隆计数和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和存活分数的变化.结果 RH21和BERP35T-1细胞中GPX酶活力均低于BEP2D细胞(t=5.75和7.65,P<0.05).BEP2D细胞中CAT酶活力是RH21细胞的2.64倍,是BERP35T-1细胞的5.76倍.RH21细胞中GSH含量与BEP2D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恶性转化细胞BERP35T-1内GSH含量则明显低于BEP2D细胞(t=7.76,P<0.05).与BEP2D细胞相比,60、90、120和150 μmol/L H2O2作用后RH21细胞的增殖率降低(t=29.90~84.68,P<0.01),30、60、90、120和150 μmol/L H2O2作用后BERP35T-1细胞的增殖率降低(t=10.37~58.36,P<0.01).4和8 Gy γ射线照射后,RH21细胞的增殖率和存活分数均显著低于BEP2D细胞(t=6.33~45.00,P<0.05);2、4和8 Gy γ射线照射后,BERP35T-1细胞的增殖率和存活分数较BEP2D细胞明显降低(t=5.87~34.17,P<0.05).结论 α粒子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P2D恶性转化过程中,细胞的抗氧化能力降低、辐射敏感性增强.抗氧化系统功能减弱可能是α粒子诱发BEP2D细胞恶性转化和辐射敏感性增强的机制之一.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ntioxidant ability and radiosensitivity in the malignant transformed 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 line BEP2D induced by α-particle exposure.Methods Glutathione Peroxidase (GPX),Catalase (CAT) and Glutathione (GSH) assay kits were employed to detect GPX and CAT enzyme abilities and the levels of GSH in BEP2D,RH21 ( passage 21 of α-particle-irradiated BEP2D cells),and BERP35T-1 cells (derived from nude mice bearing malignant transformed cells generated from cells of passage 35 of α-particle-irradiated BEP2D cells).MTT assay were used to test the growth rate of BEP2D,RH21 and BERP35T-1 cells treated with 0,30,60,90,120,and 150 μmoL/L H2O2.Colony-forming test and MTT assay were used to examine the cell survival fraction and the growth rate of BEP2D,RH21 and BERP35T-1 cells exposed to 0,2,4,and 8 Gy of γ-rays,respectively.Results GPX and CAT enzyme activities in RH21 and BERP35T-1 cells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in BEP2D( t = 5.75-67.92 ,P < 0.05 ).CAT enzyme activity in BERP35T-1 was lower than that in RH21 cells (t =22.25 ,P <0.01 ).Compared to BEP2D cells,decreased level of GSH was detected in BERP35T-1 cells(t = 7.76,P < 0.05 ),but there was no change in RH21.After treatment with 30,60,90,120,and 150 μmol/L H2O2,the growth rates of BEP2D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of BERP35T-1 cells(t = 10.37-58.36,P <0.01 ).Meanwhile,the growth rates of BEP2D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of RH21 cells after treatment with 60,90,120,and 150 μ mol/L H2O2 (t = 29.90-84.68,P < 0.01 ).In addition,compared to BEP2D cells,decreased cell survival fraction and growth rate of BERP35T-1 cells were observed after irradiation with 2,4,and 8 Gy of y-rays ( t = 5.87-34.17,P < 0.05 ).The cell survival fraction and growth rate of RH21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of BEP2D cells at 4 and 8 Gy post-irradition( t =6.33- 45.00,P < 0.05 ).Conclusion The function of antioxidant system decreased in the α-particleinduced transformed cells,which could contribute to the acceleration of cellular malignant transforming process and radiosensitivity.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α_粒子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P2D恶性转化细胞克隆的核型 ,探讨辐射致癌的细胞遗传学变化规律。方法 :1.5Gyα粒子照射BEP2D细胞恶性转化后进行亚克隆 ,用G带显示法分析亚克隆细胞核型。结果 :分析了 5个恶性转化亚克隆细胞 (BERP35T_1,_2 ,_4 ,_5 ,_6 ) ,基本核型与亲本细胞BEP2D相近 ,但有着明显的染色体缺失差异。BERP35T癌变细胞系缺失 1条 13号染色体和Y染色体 ;1条 2号染色体的长臂增加 ;缺失正常的12号染色体 ,出现 1条长臂增加的 12号染色体。此外 ,2株癌变细胞 (BERP35T_2和BERP35T_4 )多倍体高达 4 0 % ,明显高于BEP2D细胞。结论 :染色体缺失 (尤其是 13号染色体缺失 )是辐射致癌的一个显著遗传学特点 ,2号和 12号染色体长臂增加可能导致某些肿瘤相关基因的扩增或激活 ,促进细胞的恶性转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α粒子诱发BEP2D细胞转化过程中p53基因的改变。方法 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结果 分析发现在细胞转化过程中,p53基因发生重要改变,照射后早期传代细胞中,p53外显子7就发生碱基突变,经酶切分析为249密码子的改变,外显子5/6在照后20代细胞内开始丢失,并经Southern杂交证实,以上改变均在转化过程中持续存在;而外显子8/9未见变化。结论p53基因外显子5、6、7是α粒子对DNA损伤的重要靶位点,在α粒子诱发支气管上皮细胞转化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α粒子照射诱发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双链断裂(DSB)的修复特点及与染色质结构的关系,为其作为α核素内照射鉴定指标和生物剂量估算指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取4名健康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0.5Gyα粒子和γ射线照射,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照射后10min~48hDSB分子标志物γH2AX焦点、同源重组(HR)修复蛋白Rad51焦点的形成及其消除过程,以及它们在染色质中的分布。结果 与未照射时相比,人淋巴细胞经0.5Gyα粒子照射后10min~2h,可见明显的线性γH2AX焦点径迹形成(t=11.12、14.40、16.56,P<0.05),至照后6h基本消失;而γH2AX焦点形成数在α粒子照射后30min达到最大值(t=51.72,P<0.05),6h内快速下降(t=29.83,P<0.05),至照后24~48h残留焦点数约为16%;照后10min,约27%的γH2AX焦点位于DAPI亮染的异染色质区,可能降低了其修复效率。而0.5Gyγ射线照射后10min~48h,未见线性γH2AX焦点径迹形成,随机、散在分布的γH2AX焦点均位于DAPI淡染的常染色质区,焦点形成数与残留数均显著低于α粒子照射诱发的焦点数。修复蛋白Rad51焦点在α粒子和γ射线照射后30min~2h有升高趋势,但与本底值无明显差异,且与γH2AX焦点的共定位仅占3%~8%。结论 α粒子照射诱发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线性γH2AX焦点径迹形成可作为判断是否存在α粒子内照射的生物指标,其在照射后稳定存在一定时间的特性,为其作为生物剂量估算指标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识别鉴定α粒子辐射致人支气管上皮BEP2D细胞癌变中的差异表达核仁小分子RNA(snoRNA),预测其靶标基因及RNA共表达网络。方法 通过全基因组转录组微阵列芯片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P2D及由其衍生的α粒子诱发癌变的BERP35T-4细胞的RNA差异表达谱分析,从中筛选出差异表达的snoRNA,qRT-PCR验证包括其衍生sdRNA在内的表达变化,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snoRNA的功能区,预测靶标和共表达网络。结果 qRT-PCR验证结果与芯片结果一致,sno116家族在BERP35T-4中表达下降,是BEP2D的0.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0,P<0.01);筛选的sno116-14等在癌变细胞BERP35T-4及人肺癌细胞A549和H1299等中表达量普遍下调,并且还发现sno116-14衍生的sdRNA的表达量在同一细胞中差异显著,建立了sno116家族的mRNA-lncRNA共表达网络,预测靶标有ZNF280D、TFDP1、CCDC28B、RPS6KA3、CANX、RUNX1、KALRN等,功能上与细胞增殖、细胞骨架结构等相关。结论 识别鉴定了α粒子辐射致细胞癌变相关差异表达snoRNA,预测sno116-14的靶标基因参与细胞增殖、细胞骨架结构等生物学过程和功能调控信号通路,为C/D box snoRNA发挥功能的作用方式及电离辐射致癌机制提供了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 筛选并鉴定α粒子辐射诱发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P2D)恶性转化不同时期差异表达的基因。方法 抑制消减杂交(SSH),cDNA芯片。结果 利用SSH构建了BEP2D细胞3个恶性转化不同时期差异表达基因的文库。BEP2D细胞的文库有416个克隆,R15H20细胞的文库有301个克隆,R15H35细胞的文库有586个克隆,经cDNA Microarray验证发现:BEP2D细胞文库来源的芯片与3代细胞探针杂交后的阳性信号率为90.4%、21.6%和19.7%;R15H20细胞文库来源的芯片的阳性信号率为8.6%、93.8%和31.6%:R15H35细胞文库来源的芯片的阳性信号率为23.5%、18.2%和90.7%。结论 联合应用SSH和cDNA Microarray是筛选和鉴定不同样本中差异表达基因的快速和有效方法;经cDNA Microarray鉴定出的3个文库中差异表达的cDNA可能代表了α粒子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相关的基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 筛选α粒子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不同时期差异表达的microRNAs。方法 用microRNAs芯片筛选α粒子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不同时期差异表达的microRNAs。结果 与 BEP2D细胞相比,R15H20细胞中存在38个差异表达microRNAs,其中18个表达上调,20个表达下调;与 BEP2D细胞相比,RHT35细胞中存在87个差异表达microRNAs,其中47个表达上调,40个表达下调;与 R15H20细胞相比,RHT35细胞中存在38个差异表达microRNAs,其中20个表达上调,18个表达下调;与 BEP2D细胞相比,R15H20和RHT35细胞中变化一致的microRNAs有25个,其中10个表达上调,15个表达下调。结论 microRNAs表达异常与α粒子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α粒子照射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转化的相关基因,并加以克隆。方法采用了mRNA差异显示技术,通过辐射诱发转化细胞与同代未经照射细胞的对比,找出差异cDNA片段。结果克隆出2gs3,5gs1,5gs2,2gd1,6gd15个差异片段,测序,经文献检索发现除5gs1外均为新序列,已登录到EMBL库中。结论发现了细胞转化早期的新序列的4个cDNA片段,生物学特性与功能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Kohn碱洗脱法对60Coγ线照射引起的中屠田鼠肺纪胞(CHL)和615小鼠的离体脾细胞DNA单链断裂和再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细胞DNA单链断裂的程度与照射剂量均呈线性相关。CHL细胞单链断裂的重接修复包含有快修复和慢修复两个过程,其重接修复的速度和数量与照射剂量呈负相关。离体小鼠脾细胞在不加血清的RPMll640培养液中其DNA断链未见重接修复。怛在此培养液中脾细胞却能进行DNA生物台成,表明牌细胞在进行这两个生物学过程中需要的培养条件有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电离辐射诱发人骨肉瘤肿瘤细胞DNA双链断裂与辐射损伤修复效应, 观察辐射损伤、损伤修复效应与肿瘤细胞辐射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用强制均匀电场电泳, 分别测定经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和相同剂量照射后培养不同时间, 人骨肉瘤Rho0和143.B肿瘤细胞株DNA双链断裂。结果 (1)X射线诱发人骨肉瘤肿瘤细胞的DNA双链断裂与辐射剂量呈线性正比关系; (2)培养后的人骨肉瘤肿瘤细胞对辐射诱发的DNA双链断裂具有一定修复能力; (3)Rho0比143.B细胞株具有更高的辐射敏感性; (4)脉冲电场凝胶电泳技术是分析人肿瘤细胞DNA双链断裂的敏感方法。结论 脉冲电场凝胶电泳是分析人肿瘤细胞DNA双链断裂的敏感方法; 电离辐射诱发人骨肉瘤细胞DNA双链断裂与损伤修复效应和肿瘤细胞的辐射敏感性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研究电离辐射在离体时诱发人细胞恶性转化。方法选用α辐射源诱发SV40永生化的人胎气管成纤维细胞恶性转化,观察在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变化。结果经α粒子照射后细胞形态发生转化;细胞相对存活率与剂量呈依赖性,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存活率呈指数下降,存活曲线呈单击单靶型;早期传代细胞染色体数出现非整倍体和非稳定性畸变,同时有两个标记染色体;软琼脂克隆形成率随着照后传代次数的增加而明显增高;第40代细胞接种裸鼠长出肿瘤结节,病理诊断为纤维肉瘤。结论α粒子可诱发人胎永生化气管成纤维细胞体外恶性转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研究旁效应DNA损伤的新的实验模型,探究低剂量α粒子辐射产生的旁效应DNA双链断裂(DSB)和修复的效应特征。方法 利用发红色荧光的HsBrk1-RFP融合蛋白标记其中一个细胞系,达到在共培养的条件下将直接受照细胞和非照射旁细胞区分开来,建立旁效应实验模型,α粒子照射细胞,γH2AX免疫荧光杂交和激光共聚焦显微观察检测DNA DSB损伤和修复动力学。结果 建立了HFS-RFP细胞和HFS细胞共培养的旁效应研究实验模型。无论是0.1 Gy还是0.2 Gy α粒子照射,直接受照细胞HFS-RFP和旁效应细胞HFS中的γH2AX簇集点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相似,均在照后1 h达到高峰,随即减少,但在照射后8 h又出现一个高峰值,显示第二次DNA DSB损伤。旁效应二次DSB损伤要明显弱于直接受照细胞的二次损伤。结论 建立的细胞共培养旁效应实验模型能够成功地应用于低剂量的α粒子诱导的旁效应研究,并且低剂量的α粒子照射产生旁效应DSB损伤与修复的变化趋势与直接照射细胞的损伤相似,旁效应二次DSB损伤弱于直接照射细胞的二次损伤,可能与DNA簇集复杂损伤发生比例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东部马脑炎病毒E2基因的表达及DNA免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构建东部马脑炎病毒E2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对其DNA免疫原性进行观察。方法:采用RT-PCR扩增东部马脑炎病毒全长E2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E2,以脂质体法转染COS7细胞,经蛋白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法证明E2基因可以表达后,用庐重组质粒DNA免疫Balb/c小鼠,并用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血清中病毒的特异抗体。结果:免疫印迹法、免疫荧光法检测表明E2基因在COS7细胞中获得瞬时表达,pcDNA-E2基因免疫小鼠可产生抗东部脑炎病毒的特异抗体。结论:东部马脑炎病毒E2基因的重组质粒DNA可刺激小鼠产生特异性的抗东部马脑炎病毒体液免疫应答,为基因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氧耐力训练对AMPKα2基因敲除(KO)、高表达转基因(OE)及野生型(WT)小鼠骨骼肌HIF-1α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WT、KO及OE鼠各30只,分别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低氧暴露组和低氧训练组。常氧对照组在常氧状态下饲养14天;低氧暴露组在低氧环境(模拟海拔4000米高度,氧浓度约12.3%)下饲养14天;低氧训练组在与低氧暴露组相同的低氧环境下饲养并连续14天进行跑台训练(12 m/min,1 h/day)。14天后断食12 h取材,测定小鼠骨骼肌AMPKα2蛋白和HIF-1α mRNA表达。结果:(1)OE和WT鼠低氧暴露组、低氧训练组骨骼肌AMPKα2蛋白表达与常氧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KO鼠骨骼肌无AMPKα2蛋白表达。(2)OE鼠、KO鼠和WT鼠低氧训练组骨骼肌HIF-1α mRNA表达量与低氧暴露组相比显著增加。(3)低氧训练下,OE鼠骨骼肌HIF-1α mRNA表达量与WT鼠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低氧训练中AMPKα2对骨骼肌HIF-1α mRNA表达起重要作用,但并非HIF-1α表达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TAB182促进同源重组(HR)修复的相关调控分子及机制。方法:利用shRNA敲低人乳腺癌MCF-7细胞中的TAB182基因,TAB182敲低的MCF-7细胞为沉默组,使用shRNA阴性对照物的MCF-7细胞为TAB182阴性对照组。通过RNA测序分析,筛选与TAB182相关差异表达的HR修复基因。qRT-P...  相似文献   

18.
IFN-α2a - GFE-1融合基因的构建及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构建IFN-α 2a-GFE-1融合基因载体,检测其在转染细胞的表达,为肺癌基因导向药物治疗积累实验资料.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对干扰素(IFN)-α 2a羧基端的酶切位点进行改造,并人工合成肺特异性结合多肽CGFECVRQCPERC(GFE-1)的寡核苷酸片段,二者连接后克隆入pGEM-3zf质粒,连接产物转化感受态DH5α细胞,挑选阳性克隆经EcoRⅠ+PstⅠ酶切鉴定后测序,将测序正确的目的基因从测序载体相应酶切位点消化回收并纯化后,与上述酶处理过的PBV220质粒连接,连接产物常规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经筛选后随机挑选阳性菌落,提取质粒酶切鉴定.结果序列分析表明合成片段成功的插入IFN-α 2a羧基端,大小、位置、方向均正确无误;融合基因克隆入PBV 220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获得有效表达.结论IFN-α 2a-GFE-1融合基因载体的构建及表达,为检测其在肺内特异性分布及抑瘤活性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克隆大鼠B细胞淋巴瘤-2(bcl-2)基因全长cDNA,构建及鉴定大鼠bcl-2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方法 采用RT-PCR法从大鼠脾脏组织中扩增全长bcl-2 cDNA,将扩增产物克隆至pMD18-T载体中,测序正确后,将基因连接到慢病毒载体pGC-FU(含EGFP 基因)中,构建慢病毒载体表达质粒pGC-FU-bcl-2,将pGC-FU-bcl-2质粒和包装质粒(pHelper1.0、pHclp-er2.0)共同转染人胚胎肾上皮细胞系293T细胞后,细胞即可分泌携带bcl-2基凶的重组慢病毒.将重组慢病毒感染293T细胞,通过Western blot-ring鉴定目的 蛋白bcl-2的表达.结果 经DNA序列分析测定证实大鼠bcl-2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一致;pGC-FU-bcl-2中携有正确的bcl-2基因,并能转染人胚肾上皮细胞;pGC-FU-bcl-2及包装质粒共转染包装细胞293T细胞能产生重组病毒pGC-FU-bcl-2;目的 基因bcl-2能被重组慢病毒高效地转导人人胚肾上皮细胞中,并达到稳定表达,荧光显微镜下能直接观察到荧光蛋白,Westernblotting能榆测到bcl-2蛋白在靶细胞中的表达.结论 成功克隆了大鼠bcl-2基因并构建了重组慢病毒载体,包装出高浓度慢病毒,转染人胚肾上皮细胞后能够稳定表达bcl-2基因,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及细胞凋亡相关疾病的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从基因结构、生物学功能和基因寡核苷酸多态性与疾病发生等方面探讨人源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hOGG1)基因在DNA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及其基因寡核苷酸多态性与癌症的遗传易感性的关系;综述hOGG1基因与癌症遗传易感性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探讨hOGG1基因寡核苷酸多态性与辐射致癌的关系;指出hOGG1基因作为癌症易感人群诊断和预防标志物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