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晨  徐友妹  江新华  张华  石小玲  贺剑 《江西医药》2007,42(10):871-873
目的 探讨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HPC)的CT及MRI影像表现.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为HPC的5例患者进行分析,5例行MRI平扫和MRI增强扫描,其中3例行CT扫描及增强扫描.结果 5例血管外皮细胞瘤均位于颅内脑外,其中位于额叶镰旁2例,顶叶镰旁1例,中颅凹底1例,左侧小脑半球1例.肿瘤呈类圆形2例,分叶状3例.CT平扫表现:5例呈低、等混杂密度影,密度不均匀,1例内见稍高密度影,病灶内无钙化影.MRI平扫:5例肿瘤T1W呈低、等混杂信号,T2W呈等高信号,信号不均,肿瘤周围可见不同程度水肿,3例邻近颅骨骨质破坏.MRI增强表现:病灶实质部分显著强化,囊变或坏死部分无强化,3例显示脑膜尾征.结论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CT及MRI具有一定特征性表现,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术前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49岁,体检发现左肾上腺肿块于2011年3月1日人院.无腰痛、肉眼血尿、腹部包块、高血压、发热、周期性麻痹.体检:无满月脸、水牛背,腹部软,未触及明显包块,双肾区无异常隆起,叩痛阴性.超声检查:左侧肾上腺区见66 mm×50mm无回声区,边界清.考虑为左肾上腺区囊实性包块,左肾上腺囊肿可能.CT检查:左侧肾上腺占位,大部分为液性密度,增强无明显强化.行肾上腺功能检查提示:去甲肾上腺素为143.43 μg/24 h(正常值:<90 μg/24 h).诊断为左侧肾上腺肿瘤,于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左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术中见左侧肾上腺部位明显囊性肿块,大小约50mm,完整切除左侧肾上腺囊肿.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 ,33岁。 2 0 0 0年 7月发现左眼逐渐突出 ,眼球上方渐进性隆起 ,无头痛呕吐及其它不适症状。今年始视力明显下降 ,于 2 0 0 1年 9月 7日就诊眼科。体检 :右眼视力 1.5 ,左眼视力 0 .1,左眼突出向前下方 ,突出度为 1.6 cm,结膜高度水肿 ,角膜轻度模糊 ,眼球活动受限。眼球上方可见一隆起肿块 ,约为 4 cm× 3cm,质中、有弹性感 ,无明显波动感 ,无压痛。鼻腔检查无特殊发现。临床诊断 :眶内肿瘤 ,囊肿 ?CT检查 :眶上骨壁及额窦后壁被破坏 ,肿物侵犯前颅窝 ,肿物大小为 6 cm× 7cm,包膜完整。CT诊断眼眶肿瘤侵犯颅内。于 2 0 0 1年 9月…  相似文献   

4.
颅内淋巴肉瘤比较罕见,现将我科治疗的1例报告如下。病历摘要患者女,13岁。左侧乳突区肿物进行性增大1年4个月,近4个月伴头痛、呕吐而入院。体检:T37℃,P82次/分,R20次/分,BP110/60 mmHg。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肝脾无肿大。局部见左侧乳突区肿物呈半球状,表面光滑,基底与颅骨相连,直径约5 cm大,皮肤无红肿。神经科检查:双侧眼底视乳头高度水肿,右侧中枢性面瘫,伸舌偏右,其他(-)。化验检查:WBC10300/mm~3,分叶74%,淋巴22%,伊红2%,大单核2%。左侧乳突劳氏位X线拍片提示左侧乳突板障型发育。左侧颈内动脉造影提示左侧中颅凹底占位性病变。在全麻下行左颢部开颅。术中见肿物位于左中颅凹底,前方到达蝶骨嵴,后方至乙状窦。肿物质硬并侵犯颞枕颅骨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47岁,因骶部间隙性酸痛15年,加重3个月,于1983年9月24日入院。体检:左骶部较右侧略隆起,界限不清,有局限性深压痛,双下肢运动感觉无异常,肛门指检未触及肿块。X 线片示:左骶骨见囊状膨胀性溶骨性破坏区,内见骨间隔影,但边界尚清,无钙化灶,病灶累及左侧全骶骨。CT 检查示:  相似文献   

6.
例1 女,40岁。因右耳肿块伴面瘫8年,于1981年8月21日入院。检查:右外耳道内见暗红色肿块,右侧周围性面瘫。X线片:右骨性外耳道后壁及乳突尖下方广泛骨破坏。于1981年8月3日在局麻下手术,肿瘤与面神经相连。颞骨呈5×4×3cm巨大破坏腔。病理诊断:右侧面神经鞘瘤。例2 女,10岁。因左鼻腔堵塞伴鼻出血2年,于1981年9月28日入院。检查:左鼻腔见粉红色肿块。X线片:左鼻腔及上颌窦密度增高。于1981年10月9日在局麻下摘除左鼻腔及上颌窦肿瘤。病理诊断:左鼻腔、上颌窦神经鞘瘤。随访一年,左后鼻孔见花生米大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7.
骨瘤属骨源性骨肿瘤,由成骨细胞、新生骨及纤维组织构成。常见于颅面骨,少见于四肢骨。后者又称颅骨区外骨瘤或骨旁骨瘤,发生于中年、股骨远端、胫骨近端等干骺端多见。主要症状为局部肿块、疼痛轻。X线可见肿瘤为一致密骨样组织团块,位于一侧皮质附近或与之相连,表面为不完整分叶状,有围绕骨干生长倾向。本院自1986年以来确诊为腓骨骨瘤一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王肇瑞  杨晓慧 《河北医药》2012,34(2):253-253
患者,女,43岁,主因发现头部肿块半个月就诊.2010年9月初患者发现右侧额顶部一约3 cm×3 cm大小的肿块,无疼痛.颅脑CT检查:右侧额、顶部颅板可见多发小结节影突人颅内,病灶内可见斑点状钙化,较大者位于右侧颅顶,大小约2.5 cm×3.0cm,CT值约43 HU,局部骨质呈虫噬样改变,考虑多发颅骨占位.  相似文献   

9.
王宝华  马惠民  程之  王萍 《天津医药》2001,29(2):121-121,F002
1 病例介绍 患者 女,32岁。因发现右颅顶肿物且生长迅速,于1989年11月27日住院。在外院曾作探查手术,见帽状腱膜下有形态不规则的肿物、较脆,颅骨受侵蚀,手术仅切除部分肿物,病理活检报告(天津医学院病理科):高分化平滑肌肉瘤(图1)。入院查体:颅顶右侧头皮隆起5cm×1.5cm,不活动,无触痛。神经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CT显示局部颅骨破坏,直径约3cm,肿瘤突入颅内深约1.5cm。于1989年12月9日在颅脑CT片导引下行电化学治疗。方法:在隆起部中心,经头皮插入阳极1枚,深度约为肿瘤的3/4;阴极2枚,与阳极并列于头皮隆起的上、下缘,各插入一枚。通直流电6V、电流60mA,时间156min,电量455C(库伦)。治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16岁,发现左肩背部包块两年余。患者于两年前发现左肩背部包块,略感不适,不伴疼痛,未行治疗,渐有长大。体检:左侧肩胛骨内侧缘中段偏外侧可触及一3 cm×3cm×3 cm大小球体包块,质硬,边缘清晰,基底触不清、不活动,与皮下无粘连,压痛可疑;包块无波动感、未听见血管性杂音;局部皮温正常,腋窝及锁骨上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左肩关节及上肢活动、感觉正常。X线平片见左侧肩胛骨内侧缘中段一肿块影。CT平扫及三维重建:左侧肩胛骨内侧缘中段背侧见一蘑菇状肿块影,肿块基底与肩胛骨相延续,密度不均匀,头部完整。手术在全麻下进行:取侧卧位,左肩在上,沿左肩胛骨内侧缘纵形切口,长约5 cm,直接切开显露  相似文献   

11.
陈建  周非  施炜  邓传宗  刘道坤 《江苏医药》2003,29(5):333-333
患者 ,女性 ,6 6岁。头痛、头晕 1年余 ,加重伴恶心半月入院。查体 :神志清 ,双侧视乳头轻度水肿 ,颅神经正常 ;四肢肌力Ⅴ级 ,肌张力正常 ;未引出病理征。MRI显示 ,右侧额颞交界处见片状不规则异常信号 ,T1W呈等低信号 (见图A) ,T2 W呈高信号 (见图C) ,病灶无明显强化 ,占位效应明显。左颞颅板下见 1 5cm× 1 5cm类圆形异常信号 ,T1W及T2 W均呈等信号 ,增强后T1W呈明显均匀强化 (见图B)。拟诊多发性脑肿瘤收住院。于 2 0 0 1年 1月 19日在全麻下行两侧肿瘤切除术。先行左侧颞部马蹄形切口入颅 ,局部硬脑膜及颅骨受肿瘤侵蚀 ,剪开并…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67岁.因确诊鼻咽癌2年余,乏力、纳差、多尿1周,加重伴头痛、恶心、呕吐半天,于2007-01-05收入院治疗.患者2004年4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头痛伴鼻出血,头部CT示:鼻咽癌.结合临床诊断为鼻咽癌T4N1M0.给予正规疗程放疗、化疗后,症状明显好转.2006年8月左侧颈部包块,伴左耳听力明显下降,复查CT示:左侧鼻咽区见软组织肿块向前突向左后鼻孔,左中颅凹底骨质破坏,左颈鞘区淋巴结肿大.鼻咽喉镜下取鼻腔内新生物病理检查示:鳞状细胞癌.左颈部包块病检示:低分化鳞癌转移.给予放疗后包块稍缩小.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性,32岁。于一年前发现左额部发际内一黄豆大质硬、无痛肿块,不活动、渐长大,近来稍压痛。无神经系统表现。查体:神清语利,神经系统未发现阳性体征。左额发际内-2.5cm×2.5cm×0.8cm包块,质硬,不活动,压痛(+)。颅骨平片示左额部骨质局灶破坏,2cm×2cm,内有少量点状钙化,切线位见局部颅外板外凸,内板完整。颅脑CT:左额骨破坏,边界尚清,内有钙化。入院后局麻下行肿瘤全切:切开头皮分离骨膜后见外板隆起,约1.8×1.8cm,外板极薄,局部板障内充满肿瘤、质软,内板光整,与硬膜无粘连。病理报告、左额骨砂粒体型脑膜瘤。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31岁,发现枕部头皮块10年,起初约蚕豆大小,无痛,曾CT检查仅示为头皮肿块。后渐渐增大至核桃大小,1个月前发现有所缩小,并有头痛头晕症状,再行CT检查示“头皮肿块,局部骨质侵蚀,颅内硬外有低密度影”,遂入院手术治疗。术中见头皮肿块内及硬膜外均有灰白色干酪样物质,局部骨板破坏、疏脆,病理检查报告示“(颅骨内外)表皮囊肿伴慢性肉芽肿性炎”。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48岁.因左侧上腭无痛性肿块渐进性增大2个月就诊.1个月前发现左侧上前牙后方一肿块,无不适,抗生素口服治疗,肿块无变化.近1个月来肿块增大伴隐痛.于2012年2月1日收住口腔科病房.专科检查:左侧上腭见一1.5cm×1.2 cm× 0.5 cm肿块,表面黏膜色泽正常、光滑,质地中等,无压痛.双侧颌下及颈部浅表淋巴结未扪及.上颌骨CT增强扫描加三维成像(利用容积再现技术)检查:左侧腭部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直径约1.4cm,其所在部位骨质部分缺失,向上突入下鼻道,增强无明显强化,双侧下鼻甲稍大,鼻中隔略呈S形改变.诊断:左侧腭部软组织结节,性质待定(见内页4图1-4).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54岁。1989年4月26日因头痛3个月,头痛加重伴呕吐20天,左侧偏瘫3天而入院。查体:神志恍惚、查体不合作,双眼底视乳头水肿,左侧肢体肌力Ⅰ级、右侧Ⅴ级,双侧Babinski征阳性。头颅CT:左颞叶、左枕顶分别见大片不规则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后于低密度区可见等密度不规则环状影。双侧脑室受压,中线结构向左移位。CT诊断为:右颞、左顶枕多发胶质瘤。入院三天发生脑疝,经脱水治疗,脑疝缓解后,急诊行右颞叶肿瘤大都分切除及去骨瓣减压术。术中见肿物呈囊性、内含草黄色浓体约500ml。病理诊断:多形性胶质细胞瘤。于5月10日又行左枕顶肿瘤大部分切除术及漂浮骨瓣减压术。术后颅高压症状缓解;左侧肢体肌力Ⅳ级、右侧肢体肌力Ⅴ级。住院  相似文献   

17.
患者 ,男 ,6 0岁 ,因鼻塞伴间隙性鼻出血 2个月 ,在当地医院作头颅CT检查 ,提示颅鼻沟通性占位转我院。体检 :神志清 ,全身银屑病 ,双侧嗅觉丧失 ,双侧鼻道均见肿瘤阻塞 ,表面呈暗红色 ,有少许糜烂面 ,易出血。头颅MRI检查发现前颅窝有肿瘤占位并破坏筛板延伸到筛窦、蝶窦及鼻腔内。直径达 13cm。诊断为颅鼻沟通瘤 ,性质待定。于 2 0 0 0年 5月 15日在全麻下手术。手术分两步 ,首先开颅切除颅内肿瘤 ,做前额冠状切口 ,双额骨瓣开颅 ,开颅中取左侧颞骨2 5cm× 4cm大小留作颅底重建修补用。术中发现左前颅底有巨大肿瘤约有 7cm…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伤性颅内血肿颅骨CT三维重建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近3年收治的外伤性硬膜外血肿65例,男41例,女24例,平均年龄38.4岁,分析病例常规轴位CT、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影像学资料。结果65例患者中有颞顶骨骨折致硬膜外血肿20例,颞骨骨折致颅内血肿27例,顶骨骨折并矢状窦破裂出血3例,枕骨骨折并横窦破裂2例。入院时CT图像显示脑挫裂伤并血肿6例,非血肿位置见颅骨骨折,骨折处无血肿形成,术后骨折部位形成血肿,术后骨折部位未形成血肿。结论颅骨CT三维重建使临床医生在诊断、手术设计、术后评估等方面都有很强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本文分析儿童后颅凹肿瘤CT检查的影像学特点、误诊原因 ,研究其扫描方法 ,提高CT检查准确性。材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儿童后颅凹肿瘤 4 0例 ,其中普通CT扫描 2 0例 ,螺旋CT扫描 2 0例 ,4 0例病人中 32例行CT强化扫描。将其术前CT检查结果与手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研究。结果 :4 0例儿童后颅凹常见肿瘤CT检查阳性显示为 38例 ,漏诊 2例 ,显示率为 97 5 %。术前CT检查定性误诊 11例 ,准确率为72 5 %。讨论 :分析 11例误诊 2例漏诊原因 ,对照研究普通CT与螺旋CT的影像特点 ,选择适合的CT扫描技术与方法 ,消除儿童后颅凹骨迹伪影等干扰的影响 ,提高儿童后颅凹肿瘤诊断的准确性 ,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20.
文远超  王贵富  王飞 《贵州医药》2003,27(7):666-666
患儿女性,5岁。因行走不稳4年伴反复头痛、呕吐、抽搐2个月余于2003年3月19日就诊我院。4年前,患儿自能行走以来一直行走不稳,经常跌倒。2个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为持续性胀痛,阵发性加剧;伴非喷射性呕吐胃内容物,每日2~4次;伴阵发性局限性抽搐,以双上肢及口角为主,抽搐时神志清楚。曾反复多次于院外诊治,但病情反有加重趋势。体检:神志清楚,头颅较正常明显增大,头围52cm,颅骨叩诊呈破罐音,囟门已闭。落日眼,双瞳直径4mm,光反射迟钝。颈强3指,克氏征、布氏征均阴性。共济运动失调。头颅CT示右小脑占位性病变,性质特定,梗阻性脑积水。2003年3月25日于显微镜下行后颅凹开颅、肿瘤摘除术,术中见小脑皮层变薄,小脑蚓部饱满,肿瘤占据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