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6月张家港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早产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胎膜早破情况分为胎膜早破组和未胎膜早破组,各50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早产产妇胎膜早破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胎膜早破组有人工流产史率、有吸烟史率、胎位异常率、羊水过多率、生殖道感染率高于未胎膜早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人工流产史、吸烟史、胎位异常、羊水过多、生殖道感染是早产胎膜早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人工流产史、吸烟史、胎位异常、羊水过多、生殖道感染均会增加早产胎膜早破发生率,妊娠期间需定期接受产检,发现异常及时干预,并做好优生优育相关宣教。  相似文献   

2.
163例早产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早产的原因.方法 对本院2004年10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163例早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孕期母亲未作产前检查、胎膜早破、胎位不正、妊高征、多胎、内科合并症等均与早产有关.结论 定期产前检查、预防胎膜早破是预防早产、降低围产儿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孕产妇胎膜早破并发生殖道感染的实际影响因素。方法搜集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产科接收的84例胎膜早破并发生殖道感染孕产妇进行研究,将其归为实验组;同期选择50例胎膜早破非感染孕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产妇的分娩方式、胎儿结局及生殖道感染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生产经历的相关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破膜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孕周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免疫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孕周、破膜时间、免疫力低是导致胎膜早破患者并发生殖道感染患者的三大影响因素。结论胎膜早破与生殖道感染密切相关,孕周、破膜时间、孕产妇自身免疫力低下均为并发生殖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可为临床改善母婴结局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妇发生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该院收治的60例妊娠晚期孕妇的临床资料。统计妊娠晚期孕妇PPROM发生情况,并分析发生PPROM的影响因素。结果:60例妊娠晚期孕妇共9例发生PPROM,发生率为15.00%;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生PPROM者与未发生PPROM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孕周、胎数、子宫条件(瘢痕子宫、子宫发育异常)、妊娠期合并症情况(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产次和人工流产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PPROM者与未发生PPROM者的生殖道感染、羊水过多和血清维生素C<25μmol/L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殖道感染、羊水过多和血清维生素C<25μmol/L均为影响妊娠晚期孕妇发生PPRO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生殖道感染、羊水过多和血清维生素C<25μmol/L均为影响妊娠晚期孕妇发生PPROM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给予针对性处理,以降低PPROM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孕妇生殖道B族溶血性链球菌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孕35~37周孕妇300例纳入本次研究,分别取研究对象阴道、肛分泌物进行培养,根据培养结果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为健康孕妇(200例),观察组为感染孕妇生殖道B族溶血性链球菌者(100例)。分别观察与比较两组孕妇妊娠结局(产褥感染、宫内感染、羊水污染、产后出血、胎膜早破、胎儿窘迫及剖宫产))及新生儿状况(新生儿感染、黄疸、肺炎、窒息)。结果:孕妇妊娠结局:两组产妇感染和宫内感染、羊水污染及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胎膜早破、胎儿窘迫及剖宫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状况:观察组产后新生儿感染、黄疸、肺炎及窒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生殖道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对母婴预后具有一定影响,因此临床需加强对孕妇生殖道B族溶血性链球菌的排查及防治,以降低对母婴健康的影响,保障母婴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对妊娠晚期孕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7月于龙华区某医院妇产科行产前检查的孕35周以上的孕妇300例,根据其是否感染生殖道B族链球菌(GBS)分为感染组(n=25)和正常组(n=275),观察并对比两组孕妇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出生后情况之间的差异,并分析所有患者年龄、产次、流产及高危孕妇等因素对GBS感染率影响。结果:两组患者产后出血及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胎膜早破、宫内感染、产褥感染、早产及剖宫产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新生儿感染、新生儿窒息、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肺炎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年龄、产次、流产及高危孕妇等因素导致孕妇感染GBS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晚期孕妇感染GBS后,会使孕晚期孕妇妊娠结局恶化,同时使分娩后的新生儿疾病发生率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将2008年3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94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分为保胎组和未保胎组,分析导致其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原因及妊娠结局,总结治疗此病的有效方案。结果:胎膜早破的主要原因是发生生殖道感染,其次是患者曾有流产或引产史,羊水过多、胎儿臂位、多胎以及遭遇创伤等。未保胎组患者破膜距分娩的时间明显短于保胎组患者,差异显著(χ2=16.48,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及其新生儿发生感染的几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χ2=2.82,P>0.05),无统计学差异。处理PROM的有效方法是尽量延长患者的孕周,使其胎儿在出生时能更加成熟。结论:导致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原因较多。为了预防此病,临床医师应指导孕妇在妊娠早期进行必要的产前检查,尽早发现可导致PROM的高危因素,若孕妇已经发生PROM,应为其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尽可能延长其孕周,有效降低此病患者及其新生儿发生相关感染的几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不同孕周、不同临床处理方式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接受临床处理的98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病例临床资料。结果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发生病情主要因素有阴道炎、人流史、早产史、羊水过多等,剖宫产处理概率75.1%明显高于顺产率24.9%(P0.05);按不同孕周分组,34~36~(+6)周病例母儿结局优于28~33~(+6)周(P0.05)。28~33~(+6)周病例择取阴道分娩方式母儿结局明显较剖宫产更差(P0.05);结论未足月胎膜早破不同孕周孕妇,临床需根据实际情况适宜选择处理方式,以降低胎儿窒息率,积极改善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与人工早产和自然早产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我院1993年1月~1999年12月间分娩的自然早产274例和人工早产49例,分别与同期分娩的足月对照组323例相比,进行早产的因素分析。结果 孕期母亲未作产前检查、胎膜早破、多胎、产前出血、中重度妊高征、内科合并症等均与早产有关;人工早产者产前检查率最低,剖宫产率最高,并主要与产前出血、中重度妊高征、多胎有关;自然早产者产前检查率低于足月对照组,其主要与胎膜早破、不明原因早产有关。结论 孕期多种因素与早产有关,且自然早产和人工早产具有不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重度妊高征终止妊娠的时机及分娩方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何玉莲  张绪秀 《当代医学》2009,15(24):13-14
目的探讨重度妊高征患者终止妊娠的时机与方式。方法对278例重庋妊高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孕产妇并发症及新生儿窒息率和围产儿病死率。结果〈33周分娩的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病死率均明显高于33~34周与35~36周者(P〈0.01),33~34周与35~36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孕周间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剖官产组比较,阴道分娩组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病死率及孕产妇并发症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妊高征终止妊娠的最佳时机为35~36周,剖宫产是终止妊娠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1.
宁旦  宁丰 《河北医学》2014,(8):1273-1276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筛查和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GDM孕妇208例(GDM组)和健康孕妇192例(对照组),对两组孕妇一般情况、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结局进行比较。结果:GDM组孕妇平均年龄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两组孕妇在体重、孕次、产次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结局比较,GDM组早产、剖宫产、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胎膜早破、羊水过多、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巨大儿、低体重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体血糖、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GDM筛查,及早诊断,通过饮食、运动及胰岛素等系统化治疗及规范化管理,可以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妊娠合并症及改善围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12.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晓虹 《海南医学》2010,21(10):42-44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的控制对母体、围生儿并发症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定期产前检查的孕妇中妊娠期糖尿病孕妇89例作为研究组,根据治疗后血糖控制情况分为A组(血糖控制满意组58例)和B组(血糖控制不满意组31例),健康孕妇90例为对照组,对母体、围生儿并发症和妊娠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妊娠期糖尿病A组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剖宫产、巨大儿、新生儿窒息和早产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剖宫产、巨大儿、新生儿窒息和早产发生率都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重视血糖筛查,及时诊断妊娠期糖尿病,有效控制血糖,加强监测,是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刘芳 《中国现代医生》2014,(19):155-156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规范化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3年10月入住我院的100例GDM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奇偶数字法随机地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保守治疗,观察组予规范化治疗.比较两组显性糖尿病发病率、妊娠相关情况及围生儿结局等.结果 对照组显性糖尿病患者11例(占22.00%),观察组显性糖尿病患者3例(占6.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高征、剖宫产、羊水过多、早产及孕期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巨大儿、胎儿生长萎缩(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畸形、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以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病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GDM规范化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妊娠结局,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就诊的GDM患者60例,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0例。A组患者给予24h动态血糖监测,B组行常规末梢血糖检查,未予动态血糖监测。统计并比较:①两组孕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早产、宫内感染、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剖宫产等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②两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低血糖、围生儿死亡、新生儿窒息、巨大儿的发生率及新生儿体重及新生儿胎龄情况。结果①B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3.33%(4/30)]、早产[6.67%(2/30)]、宫内感染[6.67%(2/30)]、羊水过多[6.67%(2/30)]、胎膜早破[10.00%(3/30)]、剖宫产[53.33%(16/30)1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6.67%(2/30)、3.33%(1/30)、0.00%(0/30)、0.00%(0/30)、3.33%(1/30)、40.00%(12/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围生儿并发症比较,B组高胆红素血症[13.33%(4/30)]、低血糖[6.67%(2/30)]、新生儿体重[(3345±512)g]、新生儿窒息[6.67%(2/30)]、巨大儿[6.67%(2/30)]等项均明显高于A组[6.67%(2/30)、0.00%(0/30)、(3045±460)g、0.00%(0/30)、0.00%(0/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GMS能为需要治疗的GDM患者提供早期的动态血糖监测,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更准确的血糖依据,是有效降低母婴并发症和合并症的监测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围产儿死亡的高危因素及终止妊娠的最佳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32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并根据其发病孕周分为<32周:126例;32~34周:75例;以及≥34周的119例。其中多胎妊娠35例。对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临床观察指标进行分析,总结产妇的并发症及围产儿结局。结果:(1)在<32周组患者既往有子痫前期病史、高血压家族史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组间妊娠期糖尿病检出率和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组间子痫和HELLP综合症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组间超声检查胎儿生长受限的比例和围产儿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根据母儿结局分析,32周之前发病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容易导致母儿的不良预后。(2)具有子痫前期病史的经产妇易于发生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需要针对高危人群,加强规律产前检查,在期待治疗过程中,对母儿进行严密的监测及护理,并给予及时的干预,可减少围产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谷惠芳  郭玮  张焕改  刘香  杨柳 《中国医药导报》2013,(13):153-155,158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对早产儿血清皮质醇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对妊高征母亲所生早产儿141例(妊高征早产儿组)及特发性早产儿89例(对照组),于出生6h内、7日龄取静脉血,测定皮质醇水平,进行临床研究。结果生后6h内妊高征早产儿组血清皮质醇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日龄妊高征早产儿组血清皮质醇含量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高征对早产儿内分泌有影响,可引起早产儿皮质醇水平早期明显增高.提示其为妊高征早产儿较其他同胎龄早产儿较少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重要机制之一;而妊高征早产儿皮质醇水平后期下降明显,影响围生儿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156例巨大儿(体重≥4000g)的临床分析,探讨巨大儿的产前预测及分娩方式,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2004年1月-2006年1月两年间在我院住院分娩156例巨大儿进行研究。选择同期分娩的156例正常体重(2500g≤体重〈4000g)作为对照。两组的孕周、宫高、腹围、超声检查、分娩方式、妊娠合并症及分娩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巨大儿组的孕周、宫高、腹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妊娠期母体并发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剖宫产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巨大儿组中剖宫产亚组较阴道分娩亚组新生儿窒息及产伤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道分娩的软产道裂伤及母体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妇分娩的孕周,分娩时宫高、腹围以及超声检查是产前预测巨大儿的相关因素,巨大儿的母体易发生多种严重并发症,选择剖宫产术终止妊娠可降低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卢芷兰  高崚  程湘 《河北医学》2014,(8):1237-1240
目的:研究妊娠糖尿病(GDM)不同血糖控制水平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方法:83例妊娠糖尿病为GDM组,120例健康体检孕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病理妊娠、围产儿并发症及分娩方式差异,并比较不同血糖控制水平妊娠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情况。结果:GDM组妊高症、胎膜早破、羊水过多、早产、新生儿窘迫、高胆红素血症、巨大儿发生率及剖宫产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均高于对照组;GDM组血糖控制〉7.8mmoL/L水平患者妊高症、胎膜早破、新生儿窘迫、高胆红素血症、巨大儿发生率均高于其他两组。结论:GDM高血糖与妊娠期多种并发症关系密切,对母婴健康危害严重,早期干预,控制血糖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防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应用胰岛素控制妊娠期糖尿病血糖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108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胰岛素治疗,其中56例胰岛素治疗时间为32孕周前(观察组),52例胰岛素治疗时间为32孕周后(对照组),观察不同时期应用胰岛素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饮食疗法加胰岛素治疗后血糖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观察组妊娠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其他并发症(羊水过多、胎盘早剥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而早产率及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死产率及产后出血及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巨大儿、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红细胞增多症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32孕周前应用胰岛素控制妊娠期糖尿病血糖可改善母婴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0.
双胎妊娠9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林娜 《河北医学》2011,17(3):386-388
目的:了解双胎妊娠对母婴的危害。方法:对近3年收治的98例双胎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8例双胎妊娠中,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6例,发生率16.33%;妊娠贫血29例,发生率29.59%;羊水过多11例,发生率11.22%;胎膜早破12例,发生率12.24%;产程中出现宫缩乏力41例,发生率68.33%;产后出血14例,发生率14.29%;早产28例,发生率28.57%,其中早产儿死亡3例;胎儿生长受限29例,发生率29.59%;胎方位异常46例,发生率46.94%;双胎输血综合征3例,发生率3.06%;新生儿窒息6例,发生率6.12%。结论:一旦双胎妊娠,必须严密监护,向孕妇做详细宣教,加强产前检查,完善保健措施,及时处理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