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本文报告50例梗阻性原路病伴肾积水的超声诊断患者.年龄7~78岁,平均38岁,其中男性35例,女件15例,全部病例经临床、实验室、膀胱镜、X线、CT、手术及病理检查所证实.总结本文旨在提出梗阻性尿路病伴肾积水的超声诊断价值.现将我院1995年3月~1997年6月两年余的全部资料报告如下.1.尿路结石29/50例(58%),其中肾结石10例,肾、输尿管结石16例,膀胱结石3例.分别合并上尿路、后尿道、前列腺增生伴膀胱憩室各1例,光天性输尿管梗阻合并肾结石1例,2例肾、输尿管结石伴肾积脓.临床上有腰腹绞痛、钝痛、发热、肉眼血尿或境下脓血尿.超声显示结石为致密的强回声光团伴后方声影,大小0 .40~2.5cm,肾结石大都位于肾盏颈部,肾盂出口处,或肾盂输尿管移行  相似文献   

2.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是先天性肾积水的最常见原因。现分析本院1986~1996年间经超声诊断并由手术、病理证实的37例,并将超声显像探测方法、声像图特征及鉴别诊断等问题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讨论。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25例,女12例,年龄7月~4...  相似文献   

3.
小儿先天性巨输尿管又称原发性巨输尿管症 ,临床上少见。作者自1986年至今共收治8例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7例 ,女1例。年龄9个月~13岁。左侧3例 ,右侧5例。临床表现为腹部包块5例 ,表现为尿路感染的症状 ,发热 ,脓尿2例 ,腹痛1例。2、辅助检查全组病例均行B超检查 ,结果肾盂积水2例 ;肾盂 ,输尿管扩张4例 ;腹腔囊性肿物1例 ;腹膜后囊肿1例。8例均行静脉排泄性尿路造影检查 ,结果患侧肾脏及输尿管不显影者4例 ;患侧肾积水及输尿管扩张3例 ;患侧肾盂积水1例。3例行膀胱镜检 ,均显示膀胱内三角区与颈…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超声对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空腹饮水膀胱充盈法对68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进行超声检查。结果最后确诊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结石37例、狭窄19例、肿瘤5例、因周围肿瘤压迫3例、结核和肾门部囊肿压迫各2例。超声显像诊断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位置的符合率为97·1%,诊断梗阻病因的符合率为91·2%。结论超声显像对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显像方法对输尿管下端梗阻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77例经手术、病理及药物排石证实的输尿管下端梗阻患者的超声显像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超声显示177例输尿管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其中159例有不同程度的肾积水.最后诊断为输尿管下端结石99例,输尿管囊肿30例,输尿管狭窄17例,输尿管肿瘤10例,膀胱肿瘤浸润21例.超声显像诊断符合率为93.2%(165/177).结论输尿管梗阻位置和梗阻病因不同,肾积水和输尿管的扩张程度也各不相同,超声显像对输尿管下端梗阻病因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输尿管癌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原发性输尿管癌的各种影像学诊断方法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本院4例及复习文献5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输尿管癌共58例,行膀胱镜检41例,静脉肾盂造影(IVP)44例,逆行肾盂造影44例,B超45例,经皮肾穿刺肾盂造影12例,CT及MRI3例。结果:膀胱镜检查表现为输尿管口肿物突出,阳性率为58%;IVP表现为肾积水或患肾不显影,阳性率为100%,但无特征性;逆行肾盂造影表现为输尿管充盈缺  相似文献   

7.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盂穿刺造影对输尿管狭窄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盂穿刺造影检查52例输尿管狭窄致肾积水患者。结果:52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B超诊断40例,准确率为76.9%;穿刺造影诊断48例,准确率92.3%。明显高于B超。文中对输尿管不同部位狭窄引起肾积水声像图及X线影像特征进行了讨论。结论:穿刺造影安全、快、准确度高,对于疑诊为输尿管狭窄致肾积水者,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先天性血管压迫致输尿管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总结后腹腔镜下肾下极异位血管切除、输尿管离断吻合术和肾盂整形术的疗效。方法术前采用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逆行尿路造影和磁共振水成像(MRU)诊断先天性血管压迫致输尿管和肾积水患者28例,21例采取开放手术,7例采取后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术中切断腔静脉后输尿管、切除异位血管和切除受压部分输尿管后做输尿管端端吻合或肾盂整形术。结果手术证实下腔静脉压迫致输尿管梗阻13例,异位血管压迫14例,左髂总动脉压迫1例。术后3~6个月随访,肾脏、输尿管积水减轻;术后1~10.5年(平均3.6年)随访,20例肾、输尿管积水消失,6例明显减轻,肾盂分离小于20mm,1例肾盂分离仍有30~35mm,但无腰区胀痛症状,1例肾积水虽减少,但出现肾脏萎缩,肾功能不良。7例后腹腔镜下手术:1例因损伤腔静脉而中转开放,余6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0~240min,平均90min。结论先天性血管压迫是输尿管和肾积水的原因之一;B超、IVU和MRU结合MRA、腔静脉造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对先天性血管压迫致输尿管梗阻的诊断有较大价值;手术仍是治疗先天性血管压迫致输尿管梗阻的首选方法。后腹腔镜下手术创伤小、进食早、住院短、恢复快,手术时间不长于开放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病因、X线及CT表现,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对16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患者采用排泄性静脉尿路造影和CT检查。结果:16例患者,X线和/或CT均显示程度不一的肾积水,其中静脉尿路造影显影14例,CT扫描5例均显示程度不一的肾积水;X线显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截断样改变7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上移3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处可见横贯样充盈缺损2例(其中迷走血管和纤维束带各1例),肾旋转异常4例。结论:尿路造影结合CT检查是诊断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病因的重要手段,对病因定性诊断及鉴别具有重要意义,对手术治疗可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0.
各种原因造成输尿管(UR)梗阻或不全梗阻都会导致UR扩张或不同程度肾积水,严重者可导致肾功能障碍。超声检查时常首先发现肾积水,但准确判断梗阻原因还有一定困难,同时也是选择治疗手段的关键。1991年以来我院超声波室诊断各种原因造成输尿管梗阻837例,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本文收集10年来超声首诊的UR梗阻伴不同程度肾积水837例,男643例,女194例,年龄9-78岁,平均42.7岁,其中UR结石782例,UR狭窄24例,UR囊肿19例,UR癌7例,腹膜后肿瘤浸润或压迫UR 5例。全部UR结石病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磁共振尿路成像(MRu)检测婴幼儿肾脏和输尿管积水的价值。方法对214例临床和B超拟诊肾盂或(和)输尿管积水、年龄≤3岁的婴幼儿行磁共振常规扫描和尿路成像(MRU),评价尿路狭窄或闭塞的部位、程度及可能的病因。结果梗阻位于肾盂与输尿管连接处109例,输尿管中段5例,输尿管膀胱入口处100例。重度狭窄122例,轻中度梗阻92例。结合常规T2W扫描.发现合并双肾盂及双输尿管畸形23例,输尿管囊肿13例,肾发育不良7例,输尿管开口异位6例,马蹄肾4例,巨输尿管3例.肾缺如2例,异位肾2例。结论婴幼儿肾和输尿管积水的最常见原因为先天性发育异常,MRU具有无射线辐射及不需造影剂等优点,是上尿路梗阻最佳的检测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2.
肾盂积水是输尿管某段梗阻所致而引起排泄物不能顺利排泄而引起的常见疾病,梗阻原因95%以上为结石所致。因此研究探讨尿路结石的部位,大小与击水的关系,对保护肾脏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科从一九九八年至二零零五年其间共检查确诊的110例尿路结实而引起的肾积水加以整理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容兑熙  唐感明 《华西医学》1994,9(3):320-321
报道输尿管梗阻性肾积水46例。年龄38天-14岁。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36例,输尿管末端梗阻10例。手术治疗44例,治愈35例,好转6例,尿毒症恶化1例,死亡2例,文内重点讨论肾积水合并结石,尿毒症,感染的处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剂量动态静脉尿路造影加延迟摄片在中、重度肾积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超声诊断单侧中、重度肾积水的132例患者行无压式大剂量静脉尿路造影,并在透视监视下实时点片,对显影欠佳者行延迟摄片,延迟时间1~12h。结果132例患者中98例成功显示梗阻部位及梗阻以上扩张的肾盂肾盏及输尿管;27例患者浅淡显影但未能显示梗阻部位,7例未显影,对上述34例进。一步行逆行造影明确梗阻部位。结论对超声诊断中、重度肾积水的患者直接行大剂量动态静脉尿路造影加延迟摄片不仅能提高对泌尿系梗阻诊断的准确率,还可以有效减少有创检查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尿路造影成像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尿路梗阻患者的CT成像方法,病例均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结果 10例患者中,肾盂、输尿管微小结石4例,阴性结石2例,泌尿系结核2例,输尿管囊肿1例,输尿管肿瘤1例。结论尿路梗阻患者行泌尿系X线平片(KUB)、静脉肾盂造影(IVU)、超声未发现异常,均可行CT检查。CT分辨率高,扫描范围大,而且可做后重建,CT尿路造影技术对泌尿系统梗阻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尿路感染与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的关系。方法78例尿路感染患儿经肾脏超声、静脉肾盂造影及排泄性尿路造影检查明确诊断,并给予相应治疗。结果膀胱输尿管反流在尿路感染患儿中占26%,在反复尿路感染患儿中占69%。结论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是小儿尿路感染的易感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输尿管癌术前明确诊断较为困难,预后放基[1]。我院1982~1998年共收治原发性输尿管癌19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2例,女7例,年龄39~76岁。病史1个月~3年。肿瘤均发生于左侧11例,右侧8例;上段1例,中段6例,下段12例,19例均出现肉眼血尿。7例伴腰部胀痛,2例出现肾绞痛,3例伴有尿路刺激症状,2例触及腰部——。B超检查均发现患侧不同程度肾积水和/或输尿管扩张。1例发现患侧输尿管占位性病变。静脉肾盂造影11例患侧肾脏不显影,8例有不同程度肾积水,输尿管显示不清。历例行膀眈镜检查,患侧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膜后纤维化(RPF)导致肾积水的原因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10年12月24例腹膜后纤维化致肾积水患者的诊治资料。结果:(1)RPF患者常见首发症状为腰背痛或腹痛(69.2%);(2)红细胞沉降率(ESR)增快和血清IgG4升高最常见。超声检查仅提示上尿路积水。RPF的静脉肾盂造影(IVP)和CT尿路成像(CTU)表现具有特征性。IVP肾盂输尿管显影不良时,CTU能较清晰的显示上尿路影像。CT扫描发现腹膜后软组织肿块9例(37.5%),优于超声检查;(3)输尿管松解和腹腔化手术治疗22例;行肾切除术1例;行输尿管置双J管术1例。最终确诊为继发性RPF8例,其中4例为术前诊断,3例为术中腹膜后软组织肿块冷冻活检证实,1例为术后病理证实;(4)特发性RPF手术后肾积水均获长期缓解,而继发性RPF的预后取决于原发疾病及其治疗方案。结论:影像学检查是诊断RPF的重要手段,CTU优于超声检查和IVP。输尿管松解和腹腔化手术可以使特发性RPF输尿管梗阻得到长期的缓解,术中对肿块进行冷冻活检有助于鉴别特发性和继发性RPF,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丁金钟 《实用医学杂志》1996,12(12):815-816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并肾积水手术的体会(附17例报告)福建省汀州医院外科(366300)丁金钟我院自1983年3月~1993年3月共收治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并肾积水17例,除2例肾无功能行肾切除之外,其余15例19个肾脏均行Anderson-Hyne...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输尿管癌早期诊断比较困难,我院自1980年1月~1999年1月共收治25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进一步提高其生存率,兹对其诊断,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本组25例,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40~75岁,平均55岁。病变均为单侧,其中左侧12例,右侧13例;输尿管上段4例,中段4例,下段17例。合并肾盂癌2例,合并膀胱癌4例。25例均有间隙性肉眼血尿,腰部胀痛10例,伴有尿路刺激征6例。本组均行IVU,患侧肾脏不显影14例(56%),显示患侧输尿管充盈缺损及肾积水11例(44%)。本组均行膀胱镜检查,见患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