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沈念 《广西医学》2003,25(5):706-707
目的:探讨环扎加压术对大裂孔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12月至2001年12月进行环扎加压术的大裂孔视网膜脱离病例33例33眼。结果:环扎加压术1次手术成功率78.79%,未愈7例中3例再行环扎加压术治愈,总治愈率达87.88%。结论:环扎加压术对于单纯型大裂孔视网膜脱离实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眼内气体填充是治疗有翻转后瓣的大裂孔网脱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显微镜直视下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的疗效及临床应用的可能性.方法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56例,全部为显微镜直视下巩膜外硅胶垫压及冷凝(或联合环扎)进行手术.术前根据三面镜检查裂孔位置、大小及脱离范围,计算垫压和/或环扎缝置位置,术中先预置巩膜外垫压和/或环扎带缝线,根据术前检查网膜下液的低点,放液针穿破巩膜、脉络膜引流视网膜下液,显微镜直视下用冷凝头顶压巩膜确定裂孔及变性区并冷凝,固定硅胶带和/或环扎带,如术中检查眼压低,予玻璃体内注入消毒空气.术中观察裂孔封闭、网膜复位确实后结束手术.术后观察视力、眼压、葡萄膜反应、冷凝区反应、视网膜复位等情况.结果 56例病例,视网膜一次复位54例,原位再次脱离2例,其中1例为裂孔位于垫压嵴后坡,再次网膜下液出现;另外1例为多发裂孔术前术中未全部查及;其中矫正视力提高的有45例,无改变的有6例,下降的5例;术后葡萄膜及冷凝区视网膜均无过度炎性反应.结论 显微镜直视下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操作简单、快捷,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3.
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中不放液的选择与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视网膜裂孔冷凝,巩膜环扎,外加压,手术中不放液治疗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对78例(80眼)RRD采用视网膜裂孔冷凝,巩膜环扎,外加压,术中不放液的手术方法,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0眼RRD一次手术成功率为93.8%,视网膜下液在术后1-2d吸收为51.3%,3-7d吸收为35%,术后视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巩膜环扎联合巩膜外冷凝术对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对89例(89眼)孔源性视网膜病例施行巩膜环扎联合巩膜外冷凝术治疗,随访4个月~4年,观察其手术疗效并分析手术失败的原因。结果:本组89例中一次手术成功80例,二次手术成功3例,总治愈率为93.3%;手术失败病例的主要原因是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和术中裂孔定位不准导致裂孔未能封闭。结论:巩膜环扎联合巩膜外冷凝术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的有效手段,查找并封闭裂孔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三年来在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中22例(22眼)用脐带作巩膜环扎、垫压材料,疗效满意。脐带取材及消毒容易,富有弹性,柔而韧。能起有效的顶压作用及耐环扎所需的拉力,对组织无刺激性;经观察未发现有感染及排出等现象。  相似文献   

6.
对于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普遍采用的手术方法是环扎加压放液及注气术,排放网膜下液、封闭裂孔是手术的关键。近年来,也有采用不放液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者;本文旨在对此作一评价。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4~1997年,我科采用巩膜环扎加压不放液治疗裂孔...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视网膜脱离手术方法和疗效进行统计分析。方法:对60例视网膜脱离患者分别采用透热电凝CO2冷凝,放视网膜下液,硅胶或硅海绵外加压或环扎术。结果:术后检查视网膜复位率为91.67%,75%的患者视力提高,未成熟者为外伤所致巨大裂孔1例,陈旧性视网膜脱离1例。结论;巩膜透热电凝,CO2冷凝和硅胶或硅海绵外加压或环扎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常用和有效的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手术式。  相似文献   

8.
视网膜脱离手术的原则在于寻找裂孔 ,封闭裂孔和解除玻璃体的牵引。封闭裂孔的方法主要是巩膜外冷凝、电凝、眼内光凝和巩膜外垫压和环扎。但冷凝、电凝对巩膜、视网膜和玻璃体都有很大的影响。随着人们对视网膜脱离认识的不断加深 ,对凝固手术在视网膜复位中作用的进一步理解 ,以及玻璃体在视网膜脱离形成和发展的作用 ,近来我们参照石一宁[1] 的方法 ,对 35例视网膜脱离患者采用单纯的不凝固巩膜外垫压和术后选择性光凝视网膜裂孔的方法 ,取得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2 0 0 0年 4月— 2 0 0 2年 6月在我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视网膜裂孔冷凝、巩膜环扎、外加压、手术中不放液治疗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手术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对78例(80眼)RRD采用视网膜裂孔冷凝、巩膜环扎、外加压、术中不放液的手术方法,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0眼RRD一次手术成功率为93.8%,视网膜下液(SRF)在术后1~2d吸收为51.3%,3~7d吸收为35%,术后视力明显提高。结论:RRD术中不放液为手术步骤的重要改进。因其可保持眼内液体及眼压相对稳定,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适应证可适当放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视网膜巨大裂孔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2005年10月~2007年12月,收治视网膜巨大裂孔病人11例(11只眼),其中2例因钝挫伤后视网膜巨大裂孔、周围视网膜在位的病人,给予环扎、巩膜外垫压、冷凝、激光光凝治疗;9例并发视网膜脱离病人行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复位术,7例玻璃体腔填充硅油,2例注入C3F8气体,5例术中切除晶状体.结果 随访3~30个月,2例注入C3F8 者分别于术后20 d、1.5月又发生视网膜脱离,再次手术复位视网膜并注入硅油,其余9例视网膜均在位.1例因晶状体混浊,行超声乳化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论 视网膜巨大裂孔无视网膜脱离及玻璃体增殖者,可行单纯视网膜复位术;如视网膜裂孔边缘卷曲、出现视网膜脱离及玻璃体增殖,需行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复位术.  相似文献   

11.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是指采用一般的巩膜扣带或环扎手术不能奏效的视网膜脱离,常需要结合玻璃体切割手术,如伴有屈光间质浑浊的视网膜脱离、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牵引性视网膜脱离、黄斑及后极裂孔视网膜脱离。随着玻璃体切除手术的发展,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可治性不断提高,临床护理要求也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的经验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临床特征、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30例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行巩膜环扎、玻璃体切割、剥膜、重水、激光光凝、重水硅油交换,其中5例联合晶体粉碎治疗,术后视网膜完全复位28例,部分复位2例,术后视力均有提高.手术并发症包括:术中重水进入视网膜下、脉络膜上腔硅油,术后硅油乳化、PVR复发、白内障.结论重水硅油交换联合激光光凝治疗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可获满意疗效,硅油-重水交换具有阻止巨大裂孔后缘下滑作用,从而提高视网膜完全复位率.  相似文献   

13.
余建洪  赵刚平  朱敏  黄智  吴晓云  雷玉  胡丹 《广东医学》2012,33(18):2776-2778
目的 观察手术显微镜直视下视网膜裂孔定位技术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89例89眼简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眼,术前利用三面镜仔细检查裂孔位置,裂孔大小和视网膜脱离范围;术中预置硅胶块和(或)环扎带,然后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进行视网膜裂孔定位、放液及冷冻.手术结束前检查裂孔是否确实封闭,调整或直接结扎缝线和(或)环扎带,必要时玻璃体腔注入过滤空气.术后定期观察视力、眼内反应和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6~24个月,视网膜完全复位86眼,再次外路手术后视网膜复位2眼,另有1眼因术后玻璃体视网膜增殖明显行玻璃体切除视网膜复位手术后视网膜复位.最佳矫正视力提高78眼,不变5眼,下降6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在0.3以上者67眼.结论 在简单视网膜脱离外路手术中采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裂孔定位及冷凝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方便、裂孔定位准确、疗效确实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显微镜直视下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20例(20眼)在术前用三面镜行裂孔及变性区定位,在裂孔及裂孔周围行视网膜冷凝放出视网膜下液做硅胶填压及环扎带,最后顶起硅胶填压块证实裂孔位于的膜嵴前坡上,如眼压过低,则玻璃体腔力注入空气或C3F8,术后定期观察视力,玻璃体及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随访1—6月,术后视网膜裂孔均闭,完全复位20眼,视力提高20眼,矫正视力〈0.3者6眼,≥0.3者14眼,视网膜下液延缓吸收3眼,7d后完全吸收。冷凝反应:0级2眼,Ⅰ级6眼,Ⅱ级11眼,Ⅲ级1眼。结论显微镜直视下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具有手术野清晰,操作简便,易掌握,手术效果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介绍直接检眼镜直视下行视网膜脱离手术的优点及操作要点。方法 15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人接受手术,均在直接检眼镜直视下裂孔定位后,经巩膜CO2冷凝或放视网膜下液,硅胶外加压或环扎。结果 术后随访平均0.5a,视网膜复侠率94.9%。结论直视下进行网膜脱离手术,可准确地封闭裂孔。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最小量单纯外垫压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最小量单纯外垫压手术对一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6例57眼连续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并进行最小量单纯外垫压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方法:术前利用三面镜、双目间接眼底镜明确视网膜裂孔,术中使用双目间接眼底镜直视下已冷凝头顶压定位裂孔对裂孔周做适度冷凝并做标记。根据裂孔的大小、位置及形态,使用水平状、放射状海绵、硅胶块及复合加压块(硅胶块+硅海绵缝合为一体)加压缝合。在前房穿刺致眼压降低后只垫压视网膜裂孔区,不做环扎术。术后观察视网膜是否复位、视力及并发症。结果:本组56例(57眼)中包括男25例25眼和女31例32眼,年龄15~74岁。51例的脱离时间不超过1月。初次手术后视网膜完全复位53眼(时间2~90天),包括PVRC1~3 14例、PVRD1级1例。初次手术成功率93%。初次手术后复位失败4眼,虽然视网膜裂孔位于加压嵴上,但玻璃体收缩致裂孔瓣受到牵拉仍然漏水。这4例中2例行环扎外加压术后复位,2例行玻璃体腔注气术,1例复位,另1例因玻璃体腔注气发生严重PVR再次脱离,经平坦部三切口玻璃体手术和硅油填充术复位成功。结论:最小量单纯外垫压对大多数新鲜性(裂孔较大,位置靠后)、陈旧性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仍然取得满意效果,术后视力恢复好,这一术式首选。个别病例因各种因素术后发生牵拉引起裂孔瓣膜漏水,造成手术失败,仍可经环扎、注气或玻璃体切割手术获得成功复位。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54岁,白化病病人,右眼视网膜脱离多年.2003年3月无明显诱因自觉左眼视物不清,伴畏光并逐渐加重,在外院检查发现12点及3点视网膜各一约2PD大小马蹄形裂孔.当时即在外院行视网膜冷凝、硅胶外垫压和环扎手术。术后视力0.02,三面镜检查裂孔在嵴上方。但未紧贴嵴,视网膜脱离未复位.2003年5月21日到我院就诊,入院后体检,患者皮肤呈白色。毛发银白色.眼部检查:左眼视力眼前数指,光定位不确切,眼球呈水平性震颤;右眼无光感。  相似文献   

18.
孟旭霞  梁涛  崔从先 《齐鲁医学杂志》2007,22(3):189-190,193
目的 观察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脱离伴玻璃体积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双眼遮盖、激光光凝及手术治疗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脱离伴玻璃体积43例(43眼)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双眼遮盖治疗1~14d(平均4.6d),眼底可视度增加。其中24眼行激光光凝封闭视网膜裂孔,4眼行局部巩膜外垫压术,术后视网膜复位,裂孔封闭,无再出血。15眼行三通道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术后视网膜脱离复发1例。结论 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脱离伴玻璃体积血时,双眼遮盖并及时行激光光凝封闭视网膜裂孔以及早期手术是争取较好视力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显微镜直视下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26例(26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预置硅胶块和或环扎带后,经巩膜放出视网膜下液,在显微镜直视下行裂孔及变性区定位,在裂孔及裂孔周围行视网膜冷凝,术后观察视力恢复及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6个月,26例患者全部裂孔封闭、视网膜完全复位。并发症有术后高眼压、视网膜下积液、视网膜出血。结论显微镜直视下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具有术野清晰、操作精细、视网膜复位率高、操作简便易掌握、费用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党锐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7):210-211
目的探讨显微镜直视下巩膜外冷凝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对39眼简单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在显微镜直视下行巩膜外冷凝裂孔,硅胶海绵局部垫压,随访6个月-18个月。结果视网膜一次解剖复位36眼,巩膜预置缝线时穿透巩膜1例,给予局部冷凝,所有病例均未出现过度冷凝现象。结论应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巩膜外冷凝裂孔定位操作简单且疗效可靠,冷凝及垫压准确无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