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价小三角巩膜瓣下周边虹膜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05例(105眼)符合周边虹膜切除术适应证的青光眼,沿左上方角膜缘剪开球结膜,作以角膜缘为基底边长2.5 mm的等边三角形1/2厚巩膜瓣,分离至角膜缘后,提起巩膜瓣于角膜缘后界前0.5 mm,向前与虹膜平面呈45°角切通前房,作周边虹膜切除.缝合巩膜瓣尖部1针,牵引结膜瓣到原位.术后观察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结果 105眼术后眼压8 ~ 22 mmHg,平均(15.3±2.6) mmHg,术前的9~23 mmHg平均(17.2±3.1)mmHg(1 mmHg =0.133 kPa),视力保持术前水平.2例前房少量积血术后2d吸收,无其他并发症.结论 改良周边虹膜切除术易于操作,定位准确,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一、资料和方法1.对象 :自 1999年 4月~ 2 0 0 2年 6月期间 ,我们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各类型青光眼共计 4 7例 (5 8只眼 ) ,在术中均使用粘弹性物质。其中 ,闭角型青光眼 5 4只眼 ,开角型青光眼 2只眼 ,继发性青光眼 2只眼。2 .手术方法 :常规局麻 ,均在手术显微镜下操作 ,做以角膜缘为基底的高位结膜瓣 ,1/ 2巩膜厚度的巩膜瓣 ,小梁切除约 1.5 m m× 3mm大小 ,并做相应的虹膜切除 ,巩膜瓣远端两角用 10 - 0尼龙线缝合 ,结扎松紧适中 ,用钝针头于巩膜瓣下注入 Healon适量 ,在直视下见 Healon少量进入前房 ,上方虹膜复位 ,周边切口清晰可见 …  相似文献   

3.
巩膜瓣下房角环钻术治疗青光眼,最初系于1968年由Fronimopoulos及Chilaris提出,作者于1971年开始将此作为常规手术,6年来共作407眼,随访306眼,其中开角型192眼,慢性闭角型56眼,继发性58眼。手术方法:结膜瓣高10.5mm以上,暴露8—10mm宽的角巩缘,制成4×5mm、1/2厚度、以角巩缘为基底的巩膜瓣,分劈到角巩缘内1mm,再在角巩缘兰白色交界处用1.0—1.5mm之环钻钻孔(在角膜直径小及房角窄的眼钻孔部位应稍偏前以免损伤睫状体引起出血),周边虹膜切除,巩膜瓣缝合2针,结膜瓣连续缝合,在虹膜切除后立即开始用0.3%东莨菪碱液及1%  相似文献   

4.
周边虹膜切除术是早期闭角型青光眼的首选术式,疗效也显著。我院于1990年5月起应用显微无结膜瓣周边虹膜切除术,取得很好效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共56例65眼,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及间歇期41例48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早期15例17眼;男19例,女37例,年龄40-78岁。手术方法:局麻后用锋利的剃须刀在易上或额上角巩膜缘前界之后1mm处,与角膜线平行全层切开约3mm,轻压切口后唇使虹膜根部自行脱出,剪去虹膜根部组织,检查被切除的虹膜应包括色素上皮层在内的全层虹膜。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处的残余色素,整复虹膜使瞳孔恢复…  相似文献   

5.
例1 于×女 63岁农民因右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于2007年12月20日行常规小梁切除术.做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做巩膜瓣,切除4mm×1mm小梁组织,常规行周边虹膜切除,10-0无损伤线分层间断缝合巩膜瓣及球结膜,术后典必舒滴眼液常规点眼.  相似文献   

6.
作者报告一种新的白内障摘出术切口和闭合方法。距角膜缘约6mm之结膜瓣和球筋膜瓣下,作一薄的以角膜缘为基底的巩膜瓣,其宽度从角膜缘后3~4mm到清亮的角膜内2~3mm,其长度从3点~6点钟。在此瓣下的角膜缘处作6个等距放射形标记,然后作角膜全层切开,虹膜周边切除,在放射形标记处以10-0尼龙线作连续缝合,将缝线松开,待用晶体囊镊摘出白内障后再把线收紧封闭切口,将巩膜瓣复位,覆盖于切口和缝线之上,勿需缝合,结膜和球筋膜作间断缝合。用新法于53例病人53眼,此53例病人的另眼白内障已用传统的方法摘出做为对照组。术后8小时即检查手术眼,以后每天检查,术后次日除  相似文献   

7.
作者介绍三种小梁切除术的改良术式。一为小梁切除联合透热凝固;二为小梁切除联合插入小块巩膜;三为小梁切除联合自体结膜下组织植入术,经临床实践证明以第三种术式即小梁切除联合自体结膜下组织植入术疗效最好。兹简介其手术方法如下: 手术开始与通常的小梁切除术相同,然后作以角膜缘为基底的“Π”形巩膜瓣,以2mm环钻切去巩膜静脉窦和小梁,作周边虹膜切除,把长7~9mm,宽4~5mm舌状结膜下组织置于巩膜瓣下,固定之,固定缝线穿经巩膜瓣游离缘、自体结膜下组织和巩膜切口后缘。连续缝合球结膜。  相似文献   

8.
方法:作一以角膜缘为基底的5.5×5mm深1/2巩膜板层瓣.按预置线.距角膜缘0.5mm处沿角膜缘切开巩膜长约4mm.持虹膜剪将脱出的虹膜小舌平行切口剪开4/5.将4/5游离的虹膜嵌于1/5未剪断侧.按摩切口,瞳孔圆型,虹膜根部缺损约2×2mm,结扎巩膜线,缝合结膜.  相似文献   

9.
作者自1986年以来,采用本术式治疗各类青光眼128例,157眼,术后眼压控制占90.7%,效果满意。手术方法:局麻,作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结膜瓣的大小与小梁切除术相同。切开前房后以虹膜恢复器向前分离周边前房之粘连,向后作睫状体分离4×4mm范围,然后行小梁,前巩膜一并咬切3×3.5mm,虹膜周边切除,巩膜瓣缝合2针,结膜瓣二侧缝合,术毕。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氟美松2mg,阿托品0.3ml,术眼加压包扎。前房恢复后解除加压包扎。  相似文献   

10.
作者介绍一种抗青光眼手术。手术要旨在利用脉络膜血管系统,为房水排出建立新的出路。Bernstein等曾清楚地指出,睫状体及脉络膜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具有高度渗透作用的孔隙。作者根据这种理论设计一种新的抗青光眼手术——深层巩膜切除术。此手术使房水直接经眼球的血管系统排出,手术的结果是在前房房水与睫状体血管之间建立分流。手术操作:在眼球上方,距角膜缘5~7mm,作一角膜缘为基底长10—15mm结膜办,分离结膜办至角膜缘。作一6×6mm方形巩膜办,其厚度为巩的1/3,基底在角巩缘。翻转此办,再作一个三角形深层巩膜办、基底亦在角巩缘、从睫状体分离三角形巩膜办进入前房角。作一周边虹膜切除、然后切除三角形巩膜办。将方形巩膜办放回原处,间断缝合4针固定。结膜办作连续缝合。作者用此法作过3500次以上手术,经长期观察的病例,有94%眼压稳定并且维持正  相似文献   

11.
手术方法:常规局麻,在下方150度范围离角膜缘2~4mm内作交错的2排冷凝点。上方作以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10×12mm,在角巩缘处切开巩膜板层长4mm,烧灼其后唇,宽1.5mm,直透全层。作虹膜周切后恢复球结膜瓣并连续缝合。效果:手术13例14眼,男8例,女5例,  相似文献   

12.
小梁切除术后持续性浅前房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光眼滤过手术后临床并发症较多,最常见的是术后持续性浅前房,处理上有时较为棘手,我院自1996年1月共施行小梁切除术126例129眼,其中24例24眼发生持续性浅前房,现将原因及处理报告如下:1.一般情况24例中,男9例,女15例;右眼13眼,左眼11眼;年龄32-81岁,平均59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0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7例,开角型青光眼7例。2.手术方法沿角膜11~1点处剪开球结膜,烧灼止血,做以角膜缘为基底3×4mm,1/2厚巩膜瓣,分离至灰白线内1mm,做1×2mm小梁切除后,切除虹膜根部1×2mm,缝合巩膜及结膜瓣。3发生浅前房的原因滤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86例92眼。做以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制作4mm×4mm的巩膜瓣,将沾有0.25mg/ml丝裂霉素C液的棉片(5mm×5mm)置于巩膜瓣上,用结膜瓣遮盖棉片5分钟后取出。用平衡盐溶液100ml充分冲洗,用2ml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在角膜缘内0.5mm作1前房穿刺口。作常规小梁切除及虹膜周边切除。10-0尼龙线作改良可拆式缝线缝合巩膜瓣的两个边。术后5~10天视前房及眼压情况拆除巩膜可拆式缝线。结果 92眼术毕前房即形成,拆除缝线后,眼压7.10~18.86mmHg,平均12.53mmHg(1mmHg=0.133kPa)。滤过泡呈弥漫微隆起,术后未见脉络膜脱离或浅前房。结论 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疗效更确实,手术更安全。  相似文献   

14.
(1968)介绍“虹膜睫状体压后术和输林氏管切除兼虹膜压后术”。手术操作:0.5%地卡因球表面及2%地卡因上直肌局部麻醉,做固定缝线由11—2时位做基底在角膜缘的结膜瓣。后做稍小的三角形2/3厚度的巩膜瓣,基底位于角膜缘。巩膜瓣必须达到角膜缘半透明区。在巩膜三角基底附近做穿刺术。用刀片或剪子由穿刺处的巩膜缘中心到小梁区的断面处做子午线切口,用手术显微镜做输林氏管定位。切断滤过区的切口之后,改变切口方向。向左右延长切口,做成两个包括输林氏管的巩膜条带。为便于两个巩膜条带的移动,在其基底部做切痕。然后用虹膜恢复器把它塞入前房,压迫虹膜根部打开房角。如有明显瞳孔阻滞,则在二巩膜条带间做周边虹膜切除。表层巩膜瓣恢复原弦、缝合一或数针。结膜连续缝合无前房或前房  相似文献   

15.
目前,对于房角广泛粘连,房水流畅系数低于正常的各类型青光眼病例,手术方法繁多,主要目的是再建新的房水流出道,以降低眼压,保护视功能。我科自1982~1984年间对53例(72眼)各类型青光眼作以穹窿部为基底角膜缘部球结膜切口的滤过性手术,现将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手术方法:表面、球后麻醉;上直肌牵引缝线,距角巩膜缘1.5~2mm切开颞上或鼻上方球结膜,约6mm弧形切口,以穹窿部为基底向后分离球结膜。以角巩膜缘为基底作4×5mm梯形巩膜瓣,厚度为1/2~1/3,分离至角膜缘内1.5mm,并垂直切透角膜长约3mm,虹膜恢复器分离后唇粘连之房角,用1.5mm口径的巩膜咬切器咬除切口后唇角巩膜约1.5~2mm。周边虹  相似文献   

16.
0引言青光眼手术中玻璃体脱出率约为1.9%[1],如出现本并发症后处理不当,许多手术后并发症将随至而来,现对此加以讨论。1青光眼手术区解剖复习青光眼手术切口:一般把青光眼手术切口选择在角膜缘后界之前0.5mm,指在巩膜瓣完成之后,首见青灰色角巩缘后界线之前0.5mm;青灰色线12∶00区宽约1.5mm,此线之下即为睫状体和虹膜周边部即虹膜根部;虹膜根部之下为后房的一部分,有晶状体周边部、房水和晶状体悬韧带。悬韧带之后即为前极部玻璃体。目前常规选角膜缘11∶00位或者1∶00位为中心作为青光眼小梁切除部位。2青光眼手术中玻璃体脱出的原因原因如下:(1)手术为低年资医师,手术部位和切口深度掌握不准  相似文献   

17.
自1981年10月至1982年3月,本院对房角全部或大部粘连的闭角型青光眼病人30例(38眼)实行了小梁睫状体造口术。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手术方法麻醉与抗青光眼手术相同,在角膜缘上方8—10mm做以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图1),或做以穹隆部为基底的近角膜缘切口的结膜瓣。再以角膜缘为基底做高6 mm,宽5 mm厚度1/2—2/3板层巩膜瓣。巩膜瓣两角做两针予置缝线(图2),以底层巩膜床表面排出管出血点为切口后界,平行  相似文献   

18.
体切割术时对眼底的观察;有的混浊在术后会迅速发展,因此有必要同时摘除白内障。本文介绍经板层巩膜瓣切口先摘除晶体,后施行玻璃体切割术,手术一次完成。裂隙灯检查表明晶体核较硬化者,不宜经睫状体平部而须按常规方法摘除白内障。作宽5mm170°~180°长的结膜瓣,再切一3mm宽,以角巩缘为基底的1/2厚的板层巩膜瓣,长150°—160°,向前分离至角膜组织边缘,后沿角巩缘后界作同样长的切口,预置缝线。切穿并扩大切口进入前房,作虹膜周边切除或全切除。冷冻摘出品体。结扎预置缝线,间断或连续缝合角巩缘切口。板层巩膜瓣复位,间断缝合。由巩膜切口注生理盐水入玻璃体以升高眼压,其后再用常规方法施行晶体混浊不但影响患者的视力,也影响玻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逐渐被小梁咬切术所代替。作者自1994年6月至1995年6月间对小梁咬切术加以改进,治疗16例18眼青光眼收到良好疗效,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6例18眼青光眼病例中男5例6眼,女11例12眼;年龄50-66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0例10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6例8眼。手术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作以穹窿部为基底“L”形结膜瓣,再做以角膜缘为基底5x5mm三角形巩膜瓣,厚度为1/3-1/4巩膜厚,巩膜瓣向角膜分离,大约进入角膜透明区0.5mm,取中间1/3厚度5x5mm三角形巩膜瓣分离到角膜缘正中线切除之,在角膜线正中切透前房,口…  相似文献   

20.
在穿孔性眼外伤及内眼手术后,结膜上皮细胞和角膜上皮细胞可侵入眼内并增殖,即谓眼内上皮增殖(epithelial downgrowth, epithelial ingrowth)。白内障手术时,结膜的弧形和角巩膜缘的切开,使得眼内上皮增生的发生率较高。若角巩膜切口内有结膜、虹膜及玻璃体嵌钝时,角巩膜切口愈合不良,眼内上皮增生的危险性更大。再者,在手术操作过程中,结膜组织附着于手术器械上而被带入眼内,亦可引起此并发症。眼内上皮增殖,严重者可引起青光眼发生和虹膜囊肿形成。侵入前房的上皮细胞使虹膜根部与周边角膜粘连,导致闭角型青光眼。或侵入的上皮细胞覆盖于房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