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了解护理学生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及行为(KAB)情况,为开展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医科大学1~2年级护理专科学生603名,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50.4% ~99.2%.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为(9.67±0.74)分,学生艾滋病相关态度得分为(25.47±1.77)分,二年级得分高于一年级(26.86±1.67/23.17±2.01,t=3.96,P<0.05),男生得分低于女生(24.38±1.78/26.21±1.41,t=2.41,P<0.05).学生对艾滋病患者工作态度得分为(17.22±2.45)分,二年级得分高于一年级(18.11±2.49/16.38±2.18,=2.66,P<0.05),男、女生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和相关态度得分之间具有相关性(r=0.36,P<0.05).结论 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和相关态度较好,但某些方面仍需加强,亟需在医学教育中开展有针对性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济宁市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性观念现状及因素,为面向广大青年学生做好艾滋病防控和性知识宣教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济宁市某高校500名在校本科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493份,有效率为98.6%。结果 该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75.1%;对艾滋病的相关态度得分女生高于男生[(8.87±1.39)vs(8.13±1.28),t=6.070,P<0.01)],高年级学生高于低年级学生[(8.84±1.32)vs(8.32±1.25),t=4.439,P<0.01)],农村、城镇、城市学生分别为(8.40±1.20)分、(8.63±1.35)分、(8.78±1.31)分(F=3.421,P<0.05);性开放程度得分则男性高于女性[(6.44±1.23)vs(4.92±1.25),t=13.490,P<0.01)],高年级学生高于低年级学生 [(6.31±1.29)vs(5.71±1.31),t=5.033,P<0.01)],农村、城镇、城市学生分别为(5.32±1.03)分、(5.47±1.19)分、(5.96±1.12)分(F=16.403,P<0.01);大学生获取性知识主要通过网络(60.7%)和同伴交流(46.3%)等方式,希望途径为专业的性知识讲座(49.7%)和开设专门课程(43.8%)等。结论 该校大学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有待于提高,性观念较为活跃,高校和家庭应注重艾滋病相关知识和安全性行为知识的传授和宣教。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河南农村艾滋病流行区初中生艾滋病基本知识、态度现况,为农村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编问卷,对河南艾滋病流行区2所初中1 09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组间差异比较采用2χ检验、t检验与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学生艾滋病知识均分13.05分(满分20分),态度均分6.44分(满分10分)。艾滋病知识、态度得分有HIV/AIDS村的学生(14.10,7.24)高于无HIV/AIDS村的学生(12.65,6.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81,7.07,P值均<0.05)。不同艾滋病知识水平学生对HIV/AIDS态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6,P<0.05),艾滋病知识水平高者对HIV/AIDS积极态度得分也高。结论农村初中生缺少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在艾滋病村进行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宣传教育对初中生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家长对中学生营养知识态度的影响,为改善中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乌鲁木齐市4所中学的维吾尔族中学生及其家长各427人,采用自制问卷进行相关调查.结果 学生营养知识(满分15分)平均得分为(4.04±1.95)分,高于家长营养知识得分的(3.40±1.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0,P<0.05);父亲职业为脑力型、半脑力型学生的营养知识得分分别为(4.22±1.94)、(4.38±2.04)分,均高于父亲职业是体力型学生营养知识得分的(3.57±1.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73、5.28,P<0.05);父亲学历为高中、大专及以上的学生知识得分分别为(4.21±2.183)、(4.58±1.831)分,高于父亲学历为初中的学生知识得分(3.48±1.8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4.46,P<0.05);学生营养知识得分影响因素为母亲的学历和是否是独生子女.结论 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学生和家长的整体营养知识水平偏低,学生营养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有家长的营养知识水平和家庭结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太和县中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态度与行为现况,为更好地开展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太和县4所学校共800名初、高中学生的艾滋病疾病知识、态度与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中学生艾滋病总知晓率仅为55.0%,不同性别和年级的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生高于女生(χ2=12.30,P0.001),高中生高于初中生(χ2=52.55,P0.001);48.8%的中学生愿意与艾滋病人交往,男生与女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7,P=0.321),高中与初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67,P0.001),中学生主要从电视媒体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结论太和县中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情况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获取艾滋病知识渠道狭窄,不能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存在着明显的歧视倾向。  相似文献   

6.
郑州市中学生艾滋病知信行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郑州市部分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现状,并探讨性别和不同受教育程度对其影响。方法:整群抽样选取郑州市385名中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1.7%,其中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知晓率分别为95.3%、83.7%、92.4%,41.9%的中学生认为蚊虫叮咬可传播艾滋病;74.7%的中学生愿意和艾滋病病人握手,39.9%的中学生对艾滋病感到紧张、恐惧;女生对咳嗽、打喷嚏、拥抱、握手、共餐不能传播艾滋病知晓率高于男生(P<0.05);高中生对蚊虫叮咬不能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低于初中生(P<0.05);女生对艾滋病感到紧张、恐惧的比例高于男生(P<0.05);高中生愿意同艾滋病病人握手、共餐的比例高于初中生(P<0.05)。结论:中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仍有误区;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福建省三明市高中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现状,为探索和推广可行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三明市3 068名高一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结果 高中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率总体较低,知识总得分为(18.60±8.12)分,主要三大传播途径答对率为81.3%,而主要非传播途径的认知率不高.各项知识得分男生均高于女生,重点中学学生均高于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学生.对婚前/婚外性行为态度,男生比女生更加开放(P<0.01);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态度,男生比女生宽容(P<0.05),有45.5%的学生表示同情艾滋病患者.学生性行为发生率为3.6%,职业中学最高为4.6%,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明市高中学生艾滋病相关认知不容乐观,对该人群实施艾滋病预防干预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8.
李丹阳  王殿玺  李德 《中国学校卫生》2019,40(11):1682-1685
了解澳门中学生攻击行为的总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和减少校园攻击行为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8年9-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中国澳门地区的2 681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攻击行为调查量表对中学生的攻击行为进行评估.结果 澳门中学生攻击行为平均得分为[(36.18±17.62)分],其中被动性攻击行为平均得分[(20.00±9.19)分],高于主动性攻击行为[(16.18±9.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01,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初中生攻击行为得分高于高中生(t=5.95,P<0.01),学习成绩好的中学生得分低于学习成绩差的(F=9.12,P<0.01),母亲没有工作的中学生得分高于母亲有工作的(t=2.40,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最近1个月逃课频率对中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t=6.27,P<0.01);物质滥用的经历特别是近1个月的饮酒(t=5.77)、吸食毒品频率(t=2.90)是中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而被偷(t=4.98)、被打(t=2.87)以及被武力抢夺(t=-2.62)等被害经历也是中学生攻击行为的重要预测因素,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澳门中学生的被动性攻击行为水平高于主动性攻击行为,逃课、物质滥用以及被害经历是中学生攻击行为的风险因素,需要加强中学生攻击行为的预防.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研我国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现况水平,初步评价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效果.方法 自编问卷调杏北京市、郑州市与唐山市24所中学的6752名学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回收有效问卷6487份(96.08%).组间差异比较采用X~2检验、t检验与方差分析,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全体学生艾滋病知识均分14.42分(满分20分),态度均分6.47分(满分10分).唐山市中学生知识、态度水平最高(知识均分=15.11 分,态度均分=7.21分),其次为北京(知识均分=14.62分,态度均分=6.15分)、郑州(知识均分=13.56分,态度均分=6.07分),除北京与郑州态度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知识得分比较:t_(唐山vs北京)=0.49,P<0.001,t_(唐山vs郑州)=1.56,P<0.001,t_(郑州vs北京)=1.07,P<0.001;态度得分比较:t_(唐山vs北京)=1.06,P<0.001,t_(唐山vs郑州)=1.14,P<0.001,t_(郑州vs北京)=0.08,P= 0.282).男生知识水平(知识均分=14.61)高于女生(知识均分=14.23,t=4.22,P<0.001),但态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生态度均分=6.47分,女生态度均分=6.48分,t=0.16,P=0.869).更高的知识水平(OR=1.21,P<0.001)、来自乡村(OR=1.31,P<0.001)与态度水平呈正相关,更高的年级(OR=0.85,P=0.003)与更好学习成绩(OR=0.94,P=0.003)与态度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我国中学生艾滋病知识面狭窄现象较明显,存在社会赞许度下的不稳定积极态度.需进一步完善专题教育工作,切实提高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中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并比较健康教育培训前后食品安全知识的变化,为更好地开展针对性的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在广州市1所初中和1所高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并在培训前后自填问卷调查。问巷内容包括基础资料、食品安全知识、认知态度和相关行为。结果共调查390名学生,其中高中生140人,初中生250人;男生202人,女生188人。培训前,高中生食品安全知识平均得分(7.6±2.0)分(满分11分),初中生平均得分(6.7±2.2)分;培训后,高中生平均得分(9.4±1.8)分,初中生平均得分(8.5±1.9)分,初、高中学生无论培训前还是培训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培训前中学生的食品安全总知晓率为64.1%(2750/4290),培训后提高到80.5%(3453/4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训前后,高中生食品安全知识平均得分均高于初中生(均P〈0.01)。在食品安全态度方面,高中生平均得分(3.7±0.7)分(满分4分),初中生平均得分(3.6±0.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生的食品安全行为平均得分(5.5±1.9)分,初中生平均得分(5.7±1.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4.6%(369/390)的中学生认为食品安全与健康密切相关,90.3%(352/390)的中学生觉得有必要参加食品安全知识培训;44.6%(174/390)的中学生会经常关心最近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78.2%(305/390)的中学生曾购买路边小摊小贩的食品。结论中学生认识到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但食品安全知识基础较为薄弱,存在高风险行为;通过短期培训可提高学生认知水平,但仍需要加强系统性的食品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