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干预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2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治疗中,对照组实施儿科手足口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前瞻性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77%(60例),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0.65%(5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发生并发症3例(4.84%),明显低于对照组11例(17.7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瞻性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预见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提高抢救成功率,有效提高患儿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瞻性管理在手足口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1年5月在本科住院的重症手足口患儿10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本科治疗的110例重症手足口患儿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前瞻性管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抢救成功率为96.4%,对照组为8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2.0%,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瞻性管理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提高了护士对手足口病抢救护理的整体水平,可明显提高患儿的抢救成功率,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重症手足口病早期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干预.方法:随机纳入2016年3月 ~2017年3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治的90例重症手足口病早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45例患者.观察组中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中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分别观察两组中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发热、疱疹等临床症状的消退时间均要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间进行比较得出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早期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缓解患者的病情,减少患者的痛苦,在临床上进行推广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高燕  赵春媛 《工企医刊》2014,27(6):1095-109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重症手足口病脑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1月-2014年2月收治的34例重症手足口病脑炎患儿作为对照组,2014年2月-5月收治的34例重症手足口病脑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P〈0.05)、肢体抖动康复时间(P〈0.05)、口腔溃疡愈合时间(P〈0.05)均少于对照组患儿,护患满意率(P〈0.01)提高,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改善重症手足口病脑炎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又能有效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对手足口病患儿采用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和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临床期间采用的不同治疗措施,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抗病毒、抗炎、营养支持、退热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治疗期间加强临床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且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发热时间、器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采用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能够有效地提高患儿的机体免疫力,改善临床症状,治疗期间加强临床综合护理可促进疗效的提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特点及救治措施.方法 分析西安市儿童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10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患儿病情较为严重,对照组患儿病情相对较轻;经治疗后,比较综合治疗和常规治疗措施的效果.结果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表现为发热、易惊或四肢抖动、惊厥或昏迷、皮肤花纹状、四肢末梢凉、收缩压> 130mmHg、心率>130次/min,甚至有呼吸节律不整、点头样呼吸等症状,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实验室检查中,研究组患儿白细胞计数(wBC)、血糖、乳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8.316、9.457、6.769,均P<0.05),但两组患儿的二氧化碳总量(TCO2)、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的呼吸和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5.971、28.653,均P<0.05),治疗的总有效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x2=12.753,P<0.05,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x2=15.117,P<0.05.结论 重症手足口病的病情进展能够在易惊或四肢抖动、惊厥或昏迷、皮肤花纹状、四肢末梢凉、收缩压>130mmHg、心率>130次/分、发生率、发热时间,以及WBC、血糖、乳酸水平升高中得到有效预测.综合治疗较常规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临床表现。方法选取该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5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对其进行临床流行病资料分析,探讨患儿在抗感染以及对症治疗的方法,所有患儿均给予注射甲泼尼龙、丙种球蛋白来降低患儿的颅压,并且改善患儿的循环、呼吸支持以及营养心肌等综合症状。结果 52例患者中口足病症发生在3岁以下占49例,所占的百分比为94.23%,其中在1-2岁之间的患儿占31例,所占的百分比为59.62%;临床表现为嗜睡、精神差占46例,所占百分比为88.46%,易惊、皮疹占50例,所占的百分比为96.15%,恶心呕吐占9例,所占百分比为17.31%,肢体抖动占16例,所占的百分比为30.77%;血常规诊断WBC升高占29例,所占的百分比为55.77%,血糖升高占14例,所占的百分比为26.92%,C反应蛋白升高占11例,所占的百分比为21.15%。结论针对该次试验所选取的患儿研究,患有手足口病患儿年龄〈3岁,并且伴有嗜睡、发热、惊醒等症状,需要进行高度重视,并且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血糖、血压以及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为患儿的手足口病的预防提供相应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耿树兰 《工企医刊》2011,24(5):30-31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早期临床特征及其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早期临床特征,包括年龄、临床症状体征、血液化验指标、治疗措施及预后。结果 45例重症病例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3岁,持续高热、血压升高、皮疹稀少是重要的早期临床特征;精神萎靡、嗜睡或哭闹、呕吐、肢体抖动或肌阵挛是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早期的神经系统受累表现;白细胞升高和血糖升高是早期诊断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重要检测指标。结论掌握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早期征象,提高对病情进展的预见性。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及早干预.是整个治疗护理过程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观察与救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濮阳市人民医院396例手足口病患儿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转归等临床资料。结果 396例患儿中重症86例,合并呼吸系统受累326例,循环系统受累296例,在抗病毒治疗同时给予降颅压、人免疫球蛋白针、激素应用及对症治疗。治愈390例,要求出院5例,死亡1例。结论早期筛查出重症患儿是提高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重症手足口病316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经验,进一步提高救治水平,降低死亡率.方法 对2009年4月至2010年9月廊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16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6例患儿中1例放弃,3例死亡,继发癫痫1例,遗留肢体活动障碍4例,其余均治愈.结论 在治疗过程中及时准确地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等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早期干预、早期气管插管给予呼吸支持是降低手足口病死亡率,提高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陈颖 《临床医学工程》2013,20(3):322-323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措施。方法选择2008年4月至2012年7月收入我院确诊为重症手足口病的56例患儿,对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重症手足口病的患儿中,年龄最大6岁,最小4月龄,其中2岁半(含)以下50例,占89.3%。男42例(75.0%),女14例(25.0%)。本地常住儿童21例(37.5%),非本地儿童35例(62.5%)。治愈50例(89.3%),好转2例(3.57%),自动出院2例(3.57%),死亡2例(3.57%)。住院时间最长23d,最短7d,平均时间(6.8±4.4)d。结论重症手足口病好发于2岁半以下男性儿童。治疗上应当强调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一旦确诊即予加强指标监测,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有效控制感染,提高免疫力并减轻全身严重免疫应激反应,可有效降低重症患儿的死亡率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急诊科是医院抢救急、危、重症病人的第一线,而抢救器材又是急诊抢救病人必不可少的硬件设备,抢救器械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抢救质量和成功率。如何做好抢救器械的管理是急诊科管理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我院是一家市级医院,在每次省、市卫生部门检查或兄弟单位参观学习活动中,急诊科均受到各专家和同仁的好评。因为我们除了注重提高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外,还严抓了抢救器材的管理,做到抢救器械定点、定位放置,定专人管理,保证了抢救器材的完好率,大大提高了抢救病人的成功率。现将我们的管理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韩琴  潘颖 《现代保健》2012,(21):8-9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表现特征及其相关辅助检查等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4月-2011年10月治疗的14例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和普通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对比,总结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表现特征及其相关辅助检查等情况。结果:重症组1例患儿人院后2h内死亡,其他患儿均治愈后出院,经随访没有出现后遗症表现;经分析,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均有皮疹和发热的表现;重症组的血糖值、白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普通组,两组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多会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并发症,治疗应及时,以有效避免后遗症。  相似文献   

14.
重症手足口病临床救治整体管理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足口病是一种严重威胁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传染病.广东省积极探索整体提高临床救治水平与能力的途径和措施,将全省作为一个整体,充分调动和利用全省的资源,规范重症手足口病的救治工作,使全省手足口病病死率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简易重症手足口病评分标准,为临床医师早期评估病情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福建省妇幼保健院2009年危重症手足口病例,并选择部分轻症病例作为对照.参照相关资料制定简易重症手足口病评分标准并对病例进行评分.用ROC曲线对评分标准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结果 重症病例评分≤80分有14例(87.5%),轻症病例评分>80分有117例(69.7%).重症病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5.以≤80分定义为重症,其敏感性为0.875,特异性为0.697,约登指数为0.572.结论 简易重症手足口病评分标准可早期量化评估病情严重程度,为手足口病分级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4月-2011年4月共收治的245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245病例中,3岁以下180例(73.47%),治愈出院221例,治愈率90.20%,好转出院6例,自动出院5例,死亡13例,死亡率5.30%。平均住院天数为10d。结论儿童重症手足口病多发生在年龄小于3岁的患儿,尤其集中在2岁左右。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是其主要病因。早期识别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高危因素、早期干预治疗是降低病死率、减少后遗症、改善患儿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重症手足口病的脑脊液检查结果。方法以该院39例轻症手足口病患者和29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进行脑脊液检查,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脑脊液白细胞计数阳性率、脑脊液压力升高率及蛋白、糖等结果。结果经统计学分析,重症组脑脊液白细胞计数阳性率升高、压力增高比例升高,蛋白含量高,糖含量高,与轻症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脑脊液改变较为明显,通过脑脊液检查有助于判断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为今后开展该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北京市海淀区2010-2011年度发生的手足口病例为研究对象,选择重症病例(病例组)和普通病例(对照组)各56例,通过病例报告卡资料数据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重症病例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病毒类型构成、初诊医院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园状态、就诊时间的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这些因素可能是感染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是入园状态、就诊时间、就诊医院(P<0.05),与户籍、年龄、感染病毒的类型无关(P>0.05).结论 托幼机构、学校、环境卫生状况等对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生起重要影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对家长和学校进行健康教育,发现可疑患者应及时就医,对该病无诊疗能力的医疗机构应对患儿及时转诊,避免贻误病情.  相似文献   

19.
衢州地区153例重症手足口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衢州地区所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病例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重症病例的临床特点是多发生于3岁以下患儿,病情进展快.均有体温的异常,精神差、激惹、烦躁、皱眉、肢体抖动、站立不稳者、颈部抵抗等表现较多,脑脊液呈无菌性脑炎或脑膜炎的改变,危重患者可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循环衰竭,本组患儿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均治愈出院。结论:早期筛查出重症病例是提高救治成功的关键;危重患儿治疗原则是以脱水降颅压、大剂量激素和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冲击,以及呼吸循环支持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临床分期与结局的特征及关联性,为建立临床重症病例评估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地理位置、经济状况和疫情高发水平选择河南、山东、浙江、四川和云南省,随机抽取法定传染病报告中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收集病例人口学、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等,按统一标准进行临床分期,分析各期病例构成、临床结局及其关联性。结果 共调查手足口病重症病例657例。实验室诊断病例357例,其中肠道病毒71型阳性病例326例,占91.3%(326/357)。临床分期: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病例542例、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病例99例、4期(心肺功能衰竭期)病例16例,分别占重症病例数的82.5%(95%CI:79.4%~85.3%)、15.1%(95%CI:12.4%~18.0%)、2.4%(95%CI:1.4%~3.9%)。11例有后遗症,占重症病例数的1.7%(95%CI:0.9%~3.0%);8例死亡,病死率为1.2%(95%CI:0.6%~2.3%)。临床2、3和4期在各年龄组、5个省份、后遗症病例数、死亡例数的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 χ2=22.632,P=0.012;χ2=41.481,P=0.000;χ2=12.960,P=0.001;χ2=16.850,P=0.001)。结论 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临床分期与后遗症、死亡结局有关联性。临床分期可用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严重程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