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鼻病毒(human rhinovirus,HRV)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发生率以及年龄和流行季节特点. [方法]2007年4月~2008年3月应用实时荧光返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门诊180例年龄在4个月~11岁之间患急性上、下呼吸道感染(包括喘息性支气管炎和哮喘急性发作)的儿童进行HRV检测,并进行不同年龄组、季节病原分布情况比较. [结果]18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共检测出HRV阳性26例,检出牢14.4%,其中92例上呼吸道感染儿童中检测出HRV阳性16例,检出率17.39%,88例下呼吸道感染儿童中检测出HRV阳性12例检出率13.64%,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岁82例中HRV阳性12例(14.6%),最小年龄11个月.~6岁78例中HRV阳性13例(16.67%),>6岁20例中HRV阳性1例(5%),三个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HRV阳性检出率在3~5月和10~11月各有一个高峰,以3月份最高(31.58%). [结论]鼻病毒是广州地区儿童急性七、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之一.感染高峰集中在春、秋季两季.6岁以下儿童易感HRV.  相似文献   

2.
成都市发热呼吸道症候群患者病毒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成都市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例常见病毒的感染状况,探讨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的病原谱构成情况。方法 2010-07/2011-03,采集成都市3家哨点医院具备发热、咳嗽以及胸部X线片提示肺部炎性改变等临床症状的呼吸道感染病例标本302份;采用多重RT-PCR方法,对302份呼吸道标本同时进行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状病毒、人偏肺病毒、人博卡病毒、人腺病毒、人鼻病毒和肠道病毒等常见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302份标本中检出阳性标本72份,核酸阳性率为23.84%(72/302),其中两种病毒混合感染6份,占阳性标本的8.33%(6/72);5岁以下儿童患者标本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为39.33%(59/150),其中偏肺病毒的检出率最高;6~18岁患者标本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为15.15%(5/33),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检出率最高;18岁以上患者标本阳性检出率为11.76%(14/119),其中流感病毒检出率最高。3月份病毒核酸检出率最高为74.36%(29/39),不同性别患者之间病毒核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成都市发热呼吸道病毒感染病例的病原体以偏肺病毒、鼻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偏肺病毒的感染情况,并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初步分析。[方法]2010年7月~2011年3月,采集成都市3家哨点医院门、急诊和住院呼吸道感染病例标本302份,收集相关临床资料;采用多重RT-PCR方法,对302份呼吸道标本检测包括偏肺病毒在内的9种呼吸道病毒核酸。[结果]302份标本中检出阳性标本72份,核酸阳性率为23.84%(72/302),偏肺病毒检出率最高,为5.30%(16/302);男、女性别间以及各年龄组hMPV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岁年龄组hMPV检出率最高,为8.67%(13/150);临床诊断为支气管肺炎和肺炎的比例最高,84.62%(11/13)的病例为5岁以下儿童;3月份为偏肺病毒检出高峰,达10.26%(4/39)。[结论]偏肺病毒是引起成都地区发热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也是引起儿童严重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多重PCR技术检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DNA病毒的方法,以便及时监测并快速诊断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方法参照NCBI数据库病毒核酸序列设计多重PCR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并对392份儿童呼吸道标本进行检测,验证多重PCR反应的敏感度及特异性。结果采用多重PCR引物对人博卡病毒(h BOV)、KI多瘤病毒(KI)、腺病毒(Ad V)、WU多瘤病毒(WUPy V)、人细小病毒B19(HPVB19)5种DNA病毒进行扩增,分别获得404、324、248、77、128 bp片段,均无非特异性扩增条带,与设计相符;392份儿童呼吸道标本多重PCR扩增出190阳性标本,阳性率为48.46%(190/392),6个月~3岁以内婴幼儿阳性率70.00%(112/160)为最高。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应用多重PCR技术快速检测儿童呼吸道标本中DNA病毒敏感性、特异性好的方法,6个月~3岁以内婴幼儿检出率高。  相似文献   

5.
广州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偏肺病毒的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14岁以下急性呼吸道患儿人类偏肺病毒(humanmetapneumovirus,hMPV)的感染情况,分析广州地区儿童感染hMPV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征,为hMPV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些依据.方法 2006年9月至2008年8月,在广州某医院的儿科门诊及住院部的急性呼吸道患儿中采集521份鼻咽拭子标本,提取总核酸,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ER)扩增hMPV的核蛋白(N)基因的213个核苷酸片段,对16份强阳性的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同时对采集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21份标本用RT-PCR方法检测后,共有39份标本为N基因阳性,检出率为7.49%,hMPV发病高峰期在10月和4月份,对N基因进行序列测序与分析,结果与北京株BJ1897N基因的同源性高达99%,与泰国AY550156株N基因的同源性高达97%,基因型别以B型为主.结论 广州地区的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hMPV感染是原因之一,且以6岁以下的儿童感染为主,但不同性别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hMPV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头痛、咽痛、卡他症状、肺部影像学改变等,其中大部分患者表现有高热和咳嗽,且有41.03%的hMPV患者合并感染其他呼吸道病毒.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进行分析,了解本区域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特征,为临床预防和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在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就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标本共7 954例,采用PCR毛细管电泳片段分析法检测常见的13种呼吸道病原体,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7 954例样本中,呼吸道病原体的总阳性率为51.37%(4 086/7 954),其中单一感染占比86.15%(3 520/4 086),混合感染占比13.85%(566/4 086)。病原体检出率前三位的为鼻病毒(HRV,23.33%)、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8.32%)和副流感病毒(HPIV,6.61%)。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季节中,病原体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RV和HRSV是宁波地区引起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见的病原体。病原体的检出率与患儿性别、年龄及季节相关。  相似文献   

7.
苏州地区儿童呼吸道偏肺病毒感染的流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偏肺病毒(hMPV)是从呼吸道感染的儿童中新发现的一种病毒,本研究探讨苏州地区hMPV感染的流行特征. 1对象与方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2005年11月至2006年10月间1932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男1196例(61.9%)、女736例(38.1%).<6月龄590例、6月龄~1岁399例、1~3岁527例、3~5岁213例、>5岁203例.  相似文献   

8.
徐州市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中人偏肺病毒感染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徐州市因急性呼吸道感染而就诊的儿童中hMPV感染情况,并简要描述病毒感染后引起的临床症状.方法 采集咽拭子,提取RNA,用设计的引物进行一步法RT-PCR,扩增产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 83份咽拭子标本,21份标本为hMPV的RNA阳性标本,感染率25.30%.阳性患者中80.95%表现为高热(≥38.5℃)、咳嗽,28.57%缺氧,61.90%患者被诊断为支气管炎.结论 徐州地区儿童中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与hMPV感染有关;咳嗽、发热是hMPV感染后的主要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住院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病原体感染情况及流行规律,为临床诊治和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05-01-2022-04-30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部收治的402例临床诊断为ALRTI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病例基本信息并采集呼吸道标本。采用多重实时荧光PCR技术对35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进行核酸检测,采用χ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02例ALRTI标本中,391例(97.26%)检出病原体,其中37例为单一感染,354例为多重感染。检出的主要病原体为肺炎链球菌(SP,82.34%),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Hib,34.08%)、巨细胞病毒(CMV,23.63%)、呼吸道合胞病毒A型(RSV-A,20.40%)、呼吸道合胞病毒B型(RSV-B,19.40%)等。在不同年龄间,RSV-A、RSV-B、副流感病毒(PIV)、腺病毒(ADV)、CMV、EB病毒(EBV)、6型疱疹病毒(HHV-6)、7型疱疹病毒(HHV-7)、金黄色葡萄球菌(SA)、SP、Hib、鲍曼不动杆菌(ABA)、肺炎克雷伯杆菌(KPN...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集浙江大学金华医院儿科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诊断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 LRTI)的560例患儿的鼻咽拭子样本进行直接荧光法检测7种呼吸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A型及B型、副流感病毒Ⅰ、Ⅱ、Ⅲ型、腺病毒),比较不同季节、年龄、性别、疾病类型患儿呼吸道病毒阳性检出率的差异,连续监测56例病毒检出患儿治疗过程中的病毒感染状况.结果 560例ALRTI患儿中,呼吸道病毒阳性138例,阳性率24.64%,其中单一病毒检出率为23.21%,混合感染检出率为1.43%.不同季节、年龄组和疾病类型的病毒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76、24.98、97.60,P<0.01),其中冬春季节发病、1岁以内、支气管哮喘发作和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病毒阳性检出率较高.56例患儿治疗后病毒检出下降,但直至出院时,仍有9例能够检出病毒.结论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检出率较低,以呼吸道合胞病毒单一感染为主,冬春季节、1岁以下幼儿及支气管哮喘和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病毒检出率较高,部分患儿经治疗后病毒转阴较慢.  相似文献   

11.
人副流感病毒(HPIV)1~3型在婴幼儿中主要引起下呼吸道感染,是引起气管炎和肺炎的重要病原体[1].实时荧光PCR检测是公认的核酸分子定性和定量检测的标准方法[2],本研究建立了实时荧光PCR检测HPIV 1~3型的方法,并对2007年广州地区的4238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标本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2.
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支原体及衣原体等。近年来,随着病原检测手段的发展,急性呼吸道多病原体混合感染逐渐多见并引起重视,包括病毒与病毒、病毒与其他病原如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的混合感染。此文就儿童急性呼吸道多病原体混合感染的现状、感染特征、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研究EB病毒IgG、IgA、IgM和EB-DNA检测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湖南省人民医院431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血清EB病毒抗体,同时用荧光探针PCR法检测患儿咽拭子或血浆EB-DNA;另选该院同期189例无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为对照组。分析呼吸道感染患儿不同年龄段EB-DNA和EBVCA三种抗体阳性率差异,并通过ROC曲线分析比较各项目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效能。结果EB-DNA和IgG、IgM两种抗体阳性率在不同年龄段呼吸道感染组患儿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道感染组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比较EB-IgM>EB-DNA> EB-IgA> EB-IgG;四项检测指标EB-IgG、EB-DNA敏感性较好,EB-IgM特异性较好。结论进行EB-IgG、EB-IgA、EB-IgM三种抗体和EB-DNA检测对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对EB病毒的免疫应答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Zou LR  Zhou J  Li H  Mo YL  Chen QX  Fang L  Wu J  Wu D  Huang P  Ke CW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1,45(9):825-829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2006—2009年急性呼吸道感染(ARI)患者各病毒病原体的感染状况。方法 于2006年9月至2009年9月在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集1554例ARI患者发病1~3d内的咽拭子和鼻拭子各1根,共收集1554份。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标本中流感病毒A型和B型( FluA、FluB)、腺病毒(ADV)、鼻病毒(HR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副流感病毒1、2、3型( HPIV1、HPIV2、HPIV3)、偏肺病毒(MPV)、冠状病毒(HCoV) 229E型(229E)、HCoV OC43感染等1 1种病毒的核酸。分析各病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主要临床症状。结果 1554份标本的病毒总检出率为65.9% (1024/1554),RSV检出率最高,为16.8% (261/1554),其他病毒的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HRV[13.9% (216/1554)]、FluA[11.6% (181/1554)]、MPV [6.5% (101/1554)]、FluB[6.4% (99/1554)]、HPIV[4.9%( 76/1554)]、ADV[3.5%( 55/1554)]、HCoV[2.3%( 35/1554)]。HPIV和HCoV在各年龄组人群中的感染率相近;FluA和FluB感染率在15 ~24岁人群中最高,分别为16.5%(29/176)、7.4%(13/176);MPV、RSV和HRV在4岁以下儿童中的感染率最高,分别为9.7% (49/503)、21.7%( 109/503)、18.9% (95/503);ADV的感染率在5~ 14岁人群中感染率最高,为6.0%(19/318)。HPIV和HRV的发病率无明显季节特征,FluA、FluB、RSV、ADV、MPV和HCoV的流行有一定的季节特征。ARI患者中存在22.2%( 227/1024)的患者合并感染其他呼吸道病毒。FluA、FluB、ADV感染患者出现高热症状的比例较高,分别为90.1%( 163/181)、88.9%( 88/99)、92.7%(51/55)。结论RSV是引起ARI的主要病毒病原体,新发现的病原体如MPV也是引起ARI的重要病原体;部分病原体的感染与年龄和季节有一定的关联;ARI患者中部分合并感染其他呼吸道病毒。  相似文献   

16.
胡冰  程静  刘孙琴 《现代预防医学》2015,(21):4027-4029
摘要:目的 探讨呼吸道感染患者病毒的分布情况,为临床早期诊断呼吸道病毒感染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 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42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鼻咽深部分泌物,检测常见的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A型(IVA)、流感病毒B型(IVB)、副流感病毒1、2、3(PIV1、2、3)。结果 在42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鼻咽拭子中,检出呼吸道病毒92例,阳性率为21.9%,其中PIV3阳性率最高,为36.96%,其次是PIV2为22.83%、RSV为19.57%、PIV1为9.75%、ADV为5.43%、IVA为3.26%、IVB为2.17%。从季节分布来看,冬季阳性率最高,占63.04%,其次是秋季占21.74%,春季占10.87%,夏季占4.34%。从年龄来看,儿童组呼吸道病毒阳性率是32.23%,青少年和成年组病毒阳性率是17.73%,两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道病毒在冬季感染率最高,以PIV3为主;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率高于青少年和成年组,也是以PIV3为主。因此PIV3是本院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主要病毒。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呼吸道感染患者肺炎衣原体感染状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2006年1月在北京友谊医院发热门诊就诊的呼吸道患者的咽拭子样本88例,用肺炎衣原体种特异性引物对其进行PCR检测,阳性产物经基因测序,结果采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结果 88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咽拭子样本中阳性者为28例,阳性率为31.82%。男性和女性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有呼吸道症状的病例中,肺炎衣原体感染率较高,应对肺炎衣原体感染加以重视。PCR法是一简便、敏感和特异的诊断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人博卡病毒(human bocavirus,HBoV)在苏州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的流行特征。方法收集6108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住院儿童鼻咽分泌物标本,实时荧光PCR法检测HBoV,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炎支原体(MP),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A型、B型(IVA,IVB)、副流感病毒1~3型(PIV1~3)和腺病毒(ADV)。结果共检出HBoV感染378例(6.19%,378/6108),其中HBoV与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73例(19.31%,73/378)。与HBoV混合感染的前三位病原体分别为RSV(64.38%,47/73),PIV-3(16.44%,12/73),MP(12.33%,9/73)。HBoV感染阳性率在夏秋季分别为9.06%和11.35%,而在冬春季3.52%和2.37%,夏秋和冬春各季之间阳性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1)。HBoV感染在7~12月和1~3岁儿童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1.14%和10.40%,而在0~6月组、3~5岁组、5~6岁组和≥6岁组的阳性率分别为2.83%、4.29%、3.11%和1.97%,7月~3岁患儿与其它年龄组间HBoV阳性率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44.26,P<0.01)。结论人博卡病毒是苏州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苏州全年均存在HBoV感染,以夏秋季高发。HBoV易与其它病原混合感染,尤其是RSV。HBoV感染在7月~3岁儿童中高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合胞病毒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1年4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呼吸合胞病毒下呼吸道感染26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氧疗、雾化吸入及抗病毒、抗菌药物治疗,后将其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的血清IL-4、IL-6、IL-12、CRP、IgE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260例患儿痊愈239例,好转2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9.62%,住院时间为(12.8±2.8)d,治疗后IL-4、IL-6、IL-12分别为(7.55±2.69)、(16.69±7.14)、(56.48±13.39)ng/L,CRP为(6.88±2.39)mg/L,CD8+为(26.52±5.69)%均高于治疗前;治疗后IgE为(808.34±205.30)μg/L,CD3+、CD4+分别为(63.12±5.20)%、(45.58±5.20)%,CD4+/CD8+为(1.68±0.43)%,均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合理治疗,新生儿呼吸合胞病毒下呼吸道感染治疗效果较佳,可显著改善炎性因子及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