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些成年妇女患上了慢性宫颈炎,一时半刻没能治好,便担心自己的毛病会不会通过性行为传染给配偶,要不要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疾病,包括宫颈阴道部炎症及宫颈管黏膜炎症。因宫颈阴道部鳞状上皮与阴道鳞状上皮相延续,阴道炎  相似文献   

2.
正常的阴道壁内和宫颈鳞状上皮覆盖部(宫颈外口以外)一般不含有腺体。阴道腺病是阴道壁和阴道部宫颈的表面或黏膜下结缔组织内出现腺上皮或者腺黏液分泌物。过去认为此病甚少见,近年来才发现它是一种常见病,多见于青春发育后的女性。阴道腺病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可能与胚胎时期母体服用大量己烯雌酚等因素有关。通常本病没有症状,如果病变范围广泛,  相似文献   

3.
宫颈癌是女性的大敌,在我国居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首位。组织学分类为鳞状细胞癌(约占95%),及腺癌(仅占5%),故人们常说的宫颈癌即指宫颈鳞癌。 宫颈下部约1/3突入阴道内,称阴道部,内腔称宫颈管。宫颈上皮由宫颈阴道部的鳞状上皮与宫颈管的柱状上皮共同组成,两者交接部位于宫颈外口,称为原始鳞—柱交接部。但其并非恒定不变,青春期、生育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阴道镜对妊娠期阴道流血患者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5例非产科原因阴道流血的患者进行了电子阴道镜检查,分析其镜检特征。结果正常转化区19例,其中宫颈炎伴活动性出血9例,宫颈炎无活动性出血10例;宫颈蜕膜异位3例;低度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5例;高度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1例;宫颈赘生物17例,其中7例坏死,3例湿疣样改变。结论妊娠期不规则阴道出血原因复杂,阴道镜检查能较快判断其宫颈病变性质,指导临床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细胞粘附分子E-钙粘蛋白、β-环连蛋白、上皮细胞粘附分子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种细胞粘附分子在正常宫颈上皮、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①E-钙粘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从正常宫颈鳞状上皮、CIN至宫颈鳞状细胞癌逐渐下调;②β-环连蛋白的异常表达率从正常宫颈鳞状上皮、CIN至宫颈鳞状细胞癌逐渐增高;③上皮细胞粘附分子的过表达率从正常宫颈鳞状上皮、CIN至宫颈鳞状细胞癌逐渐增高;④E-钙粘蛋白的阳性表达下调及β-环连蛋白的异常表达与上皮细胞粘附分子的过表达相关,可能在宫颈癌变过程中起协同作用。结论:E-钙粘蛋白、β-环连蛋白、上皮细胞粘附分子参与了宫颈鳞状细胞癌的恶性转化过程,可做为宫颈鳞状细胞癌癌变过程中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6.
宫颈癌是指发生在宫颈阴道部或移行带的鳞状上皮细胞及宫颈管内膜的柱状上皮细胞交界处的恶性肿瘤.在女性肿瘤疾病中,宫颈癌的发生率仅次于乳腺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阴道微环境中IL-4、IL-12的表达与宫颈病变发生发展的相关性,为宫颈病变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13例、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33例、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患者63例、正常对照妇女6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阴道灌洗液中IL-4、IL-12的浓度及其比值。结果正常对照组、LSIL组、HSIL组、宫颈癌组阴道微环境中IL-4的浓度、IL-4/IL-12的比值逐渐升高,而IL-12的浓度逐渐降低,各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阴道微环境中IL-4、IL-12的水平及IL-4/IL-12比值与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IL-4的升高及IL-12的降低均可促进宫颈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常宫颈及宫颈癌组织中干细胞标记物表达情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表皮干细胞标记物P63与CK17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及浸润性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而为宫颈及宫颈癌干细胞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宫颈正常鳞状上皮20例、浸润性宫颈鳞状上皮癌30例中P63与CK17的表达情况,结果采用χ2检验。结果:宫颈正常鳞状上皮中P63与CK17阳性细胞表达于宫颈基底层,宫颈癌组P63与CK17阳性细胞位置上移,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63与CK17表达于正常宫颈基底层的宫颈储备细胞,因此宫颈储备细胞可能为宫颈干细胞,同时P63与CK17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呈数量上的上升趋势及位置上的上移趋势,因此推断P63与CK17可能为宫颈及宫颈癌干细胞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9.
<正>宫颈癌是指发生在宫颈阴道部或移行带鳞-柱交界处的恶性肿瘤[1],是女性中死亡率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大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因此早期筛查及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筛查宫颈癌较为常用的方法为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宫颈癌中以宫颈鳞状细胞癌最为常见,大量的研究显示,其发生发展过程与肿瘤标志物——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有密切的关系[2]。本  相似文献   

10.
慢性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疾病,多为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宫颈后,病原体侵入而引起感染,宫颈阴道部鳞状上皮层厚,对炎症抵抗力强,而宫颈管粘膜柱状上皮层薄抵抗力弱,病原体侵入宫颈粘膜即柱状上皮覆盖部分,加之宫颈粘膜皱襞多,病原体潜藏,感染不易清除,形成宫颈炎,  相似文献   

11.
宫颈糜烂时需取下宫颈组织作病理切片。如果结果为“宫颈鳞状上皮非典型增生”,那么,这种病变的性质如何?如何治疗?下面简要介绍一些这方面的知识。 宫颈鳞状上皮非典型增生指宫颈鳞状上皮明显增生,尤其是基底部细胞增生活跃,层数增多,它在性质上已不同于正常细胞,为良性上皮向癌方向发展的一个中间过渡阶段。基本特征是细胞既具有癌的特征——异形性,又保持了正常组织的分化能力。部分鳞状上皮仍有正常的分层结构,基底膜完整;病变部位细胞增生活跃,排列不整齐,细胞核增大,深染,大小形态不一,染色质增多、粗大,核分裂相增多,细胞浆相对减少,常含空泡,这种状态又称间变。可分为轻、中、重三  相似文献   

12.
铁迎春 《中国保健》2009,(21):826-826
1病例资料患者,36岁,阴道分泌物增多1年,色黄、无味、无外阴瘙痒,二便正常,无阴道阵发性排液。于20余天前在市妇幼保健站行妇科检查,见宫颈肥大,中度糜烂,无其他异常。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提示:宫颈黏膜中度慢性炎症,明显鳞状上皮化生,上皮灶状CINI级。未经治疗,于2009年4月来我中心就诊。专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阴道畅,少量淡黄色分泌物,宫颈肥大,Ⅱ度糜烂,出血阴性,举痛阳性。子宫中前位,常大,质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局部中晚期宫颈癌的价值及宫颈癌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对106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的二维声像图及CDFI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局部中晚期宫颈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声像图表现具有特征性:宫颈增大、宫颈部低回声肿块、正常宫颈管结构消失、宫颈外浸润性肿块等图像改变;宫颈肿块内异常丰富彩色血流,呈“火球样”改变;而早期宫颈癌宫颈无明显增大及特异性改变;宫颈部肿块内血流动脉阻力指数平均0.41。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局部中晚期宫颈癌病变范围、是否周围侵犯、肿块的血供情况等具有较大诊断价值,可作为局部中晚期宫颈癌治疗前常规的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绝经后宫颈病变患者阴道乳杆菌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特点,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月因出血和白带异常就诊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门诊并行阴道镜活检的78例绝经后女性,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及宫颈鳞状细胞癌(SCC)组。选取同期病理诊断为正常宫颈上皮或慢性宫颈炎的绝经后女性30例为对照组。检测阴道pH值、阴道微生物群及HPV。结果 4组女性阴道菌群检测排名前10位的分别为:惰性乳杆菌、格氏乳杆菌、弯曲乳酸杆菌、无乳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HMSC034A12链球菌、人型支原体、粪肠球菌、纤毛菌、詹氏乳杆菌。绝经后女性阴道菌群中以乳杆菌属的惰性乳杆菌为主,对照组、LSIL组、HSIL组及SCC组中惰性乳杆菌所占比例分别为14.84%、1.17%、0.27%及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96,P<0.05)。总乳杆菌16S rRNA表达量与绝经后宫颈病变进展呈负相关(r=-0.365,P<0.05)。结论 绝经后女性阴道乳...  相似文献   

15.
兰晶  任国强  戴飞 《中国妇幼保健》2022,(20):3838-3841
目的 探讨Orai1蛋白及其mRNA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息肉组织、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免疫印迹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及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Orai1蛋白及其mRNA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息肉组织、不同分级的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所得数据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Orai1蛋白及其mRNA在宫颈息肉(蛋白表达量为0.43μg/ml; mRNA相对表达量为2.64)、正常宫颈组织(蛋白表达量为0.23μg/ml; mRNA相对表达量为1.90)和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依次减少,并且其表达量随着该肿瘤的分级升高而下降(高、中及低分化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14μg/ml、0.08μg/ml及0.02μg/ml;高、中及低分化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32、0.58及0.18)。结论 Orai1的表达变化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性相关,该分子有望成为这种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6.
宫颈炎分急性和慢性,其中慢性宫颈炎是妇科门诊最常见的疾患,占总数的50%左右,常见的表现类型有:宫颈糜烂、宫颈肥大、宫颈腺囊肿、宫颈息肉、子宫颈管炎及宫颈外翻等,其中又以宫颈糜烂最多见,公认与宫颈癌有一定联系。对它的防治不容忽视。 宫颈糜烂是指慢性宫颈炎症过程中,宫颈阴道部的鳞状上皮坏死脱落,子宫颈管的柱状上皮增生,向宫颈阴  相似文献   

17.
阴道是女性生殖道的最低段,与外界相通,是性交、月经血排出及胎儿娩出的通道.阴道的上端为阴道穹窿部,包绕宫颈.女性宫颈阴道部与阴道穹窿部的上皮细胞被称为人外宫颈-阴道部上皮细胞.近年来许多研究认为,人外宫颈-阴道部上皮细胞在维持阴道内液体微环境方面有重要的作用[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宫颈高危型HPV持续感染与细菌性阴道病和阴道微生态的相关性。方法在2018年4月-2019年4月于该院妇科进行体检的318例女性中,根据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高危HPV检测及阴道微生态的结果,将纳入研究的女性分为HPV阳性组与HPV阴性组,对HPV阳性组患者持续回访并分析HPV持续感染与阴道微生态的相关性。结果HPV阳性组患者的细菌性阴道病与不同类型阴道炎例数显著高于HPV阴性组(P<0.05);阴道微生态四项指标中,两组患者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阳性组患者白细胞酯酶、唾液酸苷酶、H2O2三项指标的阳性例数与四项指标全部阳性均显著高于HPV阴性组(P<0.05),HPV阴性组阴道微生态正常例数显著高于HPV阳性组(P<0.05);HPV阴性组无病变与不典型鳞状细胞例数显著高于HPV阳性组(P<0.05),两组患者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阳性组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与鳞状细胞癌例数显著高于HPV阴性组(P<0.05)。结论阴道微生态指标的异常变化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呈现相关性,控制微生态的动态平衡,是预防女性生殖道疾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何群双  杨云  赵敏  包磊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4):3423-3425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明确其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病理分级Ⅰ~Ⅲ级)中TGF-β1蛋白的表达,与正常宫颈组织及慢性宫颈炎组织中的表达作定量比较。结果:①正常宫颈组织及慢性宫颈炎组织中TGF-β1表达位于上皮细胞的胞浆内,两组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宫颈鳞状细胞癌中TGF-β1表达位于癌细胞的胞浆内。②宫颈鳞状细胞癌中TGF-β1表达水平明显上升,与正常宫颈组织及慢性宫颈炎组织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③随着宫颈癌病理分级的增加,TGF-β1表达水平逐步上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与TGF-β1的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阴道微环境平衡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危险因素,为宫颈病变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收治的行阴道镜及宫颈组织活检患者,其中确诊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130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80例、宫颈癌30例(宫颈癌组),另选取同期行阴道镜检查排除宫颈病变的15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阴道微生态平衡状态检查、阴道微菌群检测及高危HPV感染筛查,分析不同级别宫颈病变患者阴道微环境指标、阴道病原体感染及高危HPV感染情况,并分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危险因素。结果 宫颈病变组阴道清洁度、菌群多样性、pH值及过氧化氢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宫颈癌组患者上述指标异常率最高;宫颈病变组细菌性阴道炎(BV)、需氧性阴道炎(AV)、滴虫性阴道炎(TV)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宫颈癌组各类型阴道炎检出率最高;各组HPV高危亚型16、18和52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危亚型16检出率最高;阴道清洁度异常(OR=3.543)、菌群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