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省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2年6月1日~7月15日,辽宁省妇幼保健系统对5个市的城乡、集体和散居40826例5岁以下儿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进行了营养不良调查。结果中重度低体重、消瘦、发育迟缓3种表现类型的营养不良患病率分别为1.8%、1.8%、5.1%;各年龄组3种类型患病率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小年龄组患病率高于大年龄组;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中西部农村地区儿童的营养状况,于2010年10-11月对新疆、山西、甘肃和青海4省(自治区)项目地区1241名3岁以下儿童的营养状况进行调查. 1.对象与方法:资料来源于卫生部-嘉道理慈善基金会"农村社区健康促进"项目(Ⅱ)2010年终线调查数据.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4省(自治区)的16个项目县随机抽取42个项目乡镇,再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从42个项目乡镇各抽取2个村,共调查84个村(新疆42个,山西18个,甘肃和青海各12个).检查各村3岁以下儿童的身高、体重、血红蛋白(Hb),不得少于15人;共调查有效样本儿童1241人.  相似文献   

3.
我国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状况及变化趋势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分析2002年我国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状况及1992-2002年十年间的变化趋势。方法:利用“1992全国营养调查”和“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中的体格测量资料,采用WHO/NCHS推荐的身高标准体重参考值作为评价标准,应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2-2002年间,我国城市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由1992年的19.1%降为2002年4.9%,农村由35.0%降为14.3%;城市低体重率由18.0%降为7.8%,农村由10.1%降为3.8%。  相似文献   

4.
西藏农村3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西藏自治区农村地区3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为改善西藏自治区儿童营养状况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 采用人口比例抽样法获得调查对象.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6个地区15个项目县72个乡镇的1513名儿童母亲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以年龄别身高Z评分(HAZ)、年龄别体重Z评分(WAZ)和身高别体重Z评分(WHZ)作为儿童营养状况的评价指标.结果 项目地区儿童生长迟缓(HAZ<-2)、低体重(WAZ<-2)和消瘦(WHZ<-2)的患病率分别为33.9%,16.5%和3.4%.不同地区及性别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不同.男童低体重患病率明显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海拔4500m以上,生长迟缓和低体重的患病率分别达36.5%和19.1%.结论 西藏农村地区3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应根据影响儿童营养状况的相关因素采取干预措施.改善儿童营养状况,降低各种营养不良患病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人体测量法评估中国西部40个县3岁以下儿童的营养状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和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法,获得7252名3岁以下儿童,以身长和体重作为衡量儿童营养状况的指标,采用Z值法以WHO/NCHS参考人群为标准评估该儿童群体的营养状况。结果年龄别身高(HA)Z值的标准差波动在1.10~1.30,年龄别体重(WA)Z值的标准差波动范围较大在1.06~1.40,特别是对1岁以内的儿童。与WHO/NCHS参考分布相比,该儿童群体的HAZ值和WAZ值显著左移约1个单位,身高别体重(WH)Z值左移约0.4个单位,生长迟缓、低体重和消瘦的总患病率分别为23.0%、22.6%和7.5%,各地区县儿童的营养不良患病情况差异较大。营养不良患病情况在出生后3月龄内较低,其生长迟缓的患病率为5.9%~9.0%,低体重患病率为1.1%~3.5%,6月龄后患病率迅速上升,在15月龄左右达到20%~30%,此后有所下降但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低体重与生长迟缓和消瘦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815和0.636(P<0.01),发育迟缓与消瘦间没有发现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40个县儿童的整体营养状况受到了不良影响,意味着该地区儿童的营养不良不仅仅是个别或部分儿童的健康问题,相对于WHO/NCHS参考人群营养不良患病率较高,低的HA可能是该地区儿童的主要问题。单独使用WA时解释要谨慎,因为它无法区分生长迟缓或低体重。准确收集年龄数据和准确测量身长体重是运用人体测量法评估儿童营养状况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根据《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主要目标之一 ,要求到 2 0 0 0年将 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以 1995年为基数降低 2 5 %的精神 ,1999年 4~ 6月 ,对我省 9个县市 5岁以下儿童进行了抽样调查摸清了营养不良的患病率 ,与 1994年对比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 采用 1994年随机分层抽样调查 9市小于 5岁的 14 44 6例儿童。全省共分四层 :城区、平原、沿海、山区 ,从每层中随机抽 1~ 3个县 (市 )为样本县 ,根据 1994年不同地形各层的营养不良患病率 ,应用公式n =t2 pq/d2 来确定各层样本量。城区 :古楼区 2…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区6~11岁儿童营养不良状况Z分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上海市区小学生营养不良流行现状。 【方法】 ①收集上海市 12个区 3 1所小学 2 5 981名学生 (男 13 2 2 0 ,女 12 761) 1999年 5月测得的身高、体重及出生年月资料。②采用标准差单位法即Z分法作营养状况评估 ,凡身高和体重测量值的Z分值在 < 2和≥ 3之间为中度 ,凡 < 3为重度。 【结果】 ① 6~ 11岁男女童HAZ分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 0 .0 3± 1.16、0 .0 3± 1.15 ,WAZ分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 0 .2 6± 1.2 3和 0 .2 1± 1.2 4,WHZ分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 0 .2 2± 1.2 3和 0 .2 0± 1.2 8。②男女童中、重度生长迟缓分别共有 474例 (3 .8% )和 44 4例 (3 .5 % ) ,两者性别差异无明显性 (χ2 =0 .3 4,n’ =1,P =0 .5 6) ;男童中、重度体重低下率为 0 .2 % ,明显低于女童 0 .4% (χ2 =12 .73 ,n’=1,P =3 .6× 10 4) ;男女童中、重度消瘦分别有 61例 (0 .5 % )和 85例 (0 .7% ) ,有明显性别差异 (χ2 =4.48,n’ =1,P =0 .0 3 4)。③男女童中生长迟缓合并体重低下者分别有 15例和 3 3例 ;体重低下合并消瘦者分别有 2例和 13例 ;3种营养不良同时存在者分别有 2例和 6例。 【结论】 上海市区 6~ 11岁男女童按Z分法评估 ,显示急性慢性中、重度营养不良流行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西藏自治区1~5岁藏族儿童营养不良流行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与规模成比例的PPS方法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抽样方法在西藏自治区抽取1 975名1~5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儿童生长迟缓、低体重和消瘦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9年西藏自治区1~5岁藏族儿童营养不良的总患病率为29.97%,其中生长迟缓率、消瘦率和低体重率分别为18.02%、4.51%和8.15%。低出生体重与儿童生长迟缓(OR=2.545,95%CI:1.626~3.983,P䥺Symbol|@@0.001)、消瘦(OR=2.522,95%CI:1.254~5.072,P=0.009)和低体重(OR=3.147,95%CI:1.860~5.324,P䥺Symbol|@@0.001)均呈现正相关;与居住地海拔䥺Symbol|@@3 500 m的儿童相比,居住地海拔≥4 500 m的儿童更易患生长迟缓(OR=2.535,95%CI:1.672~3.842,P䥺Symbol|@@0.001)和低体重(OR=2.290,95%CI:1.328~3.949,P=0....  相似文献   

9.
我国4种类型农村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状况及其变化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2002年我国农村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状况及1992~2002年间的变化情况。方法利用“1992全国营养调查”和“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中的体格测量资料,采用1978年WHO推荐的身高标准体重参考值作为评价标准,应用SAS8.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国一类农村、二类农村、三类农村和四类农村的生长迟缓率分别为12.4%、15.4%、11.5%和29.3%,低体重率分别为7.4%、8.7%、5.4%和14.4%。我国农村5岁以下儿童中度迟缓率由1992年的20.5%降为2002年的12.0%,重度迟缓率由1992年的14.5%减至2002年的5.2%;2002年中度低体重率为8.0%,与1992年相比下降了47.7%,2002年重度低体重率仅为1.3%,比1992年下降了72.3%。  相似文献   

10.
泉州市6月~7岁儿童营养不良与贫血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泉州市儿童营养不良与贫血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泉州市6月~7岁儿童进行体格检查、测量体重和身高,并检测血红蛋白。结果:营养正常、体重低下、生长迟缓及消瘦儿童贫血患病率分别为14.26%、46.41%、43.27%及44.12%。随贫血程度加重,各型营养不良患病率显著增加。结论:儿童营养不良和贫血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南山区2607名0~5岁儿童进行了生长发育状况调查,采用了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作为评价指标,用标准差记分评价法与1985年我国九市男女身高、体重测量值为参照人群进行比较,以分析南山区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结果显示肥胖、中、重度低体重、发育迟缓3种表现生长偏离类型的检出率分别为1.38%、2.84%、3.49%。0~1岁组的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于其它年龄组;常住儿童肥胖发生率明显高于暂住儿童,达3.03%,提示肥胖已日益成为儿童生长发育偏离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傣族、基诺族、布朗族的7岁以下儿童地中海贫血(地贫)和G6PD缺乏症的流行病学现状。方法:对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勐海、勐腊县的傣族、基诺族、布朗族的7岁以下儿童共2 781例,进行血液分析、红细胞脆性试验、Hb电泳、G6PD荧光斑点试验,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调查的地区地贫发生率33.7%,其中β-地贫发生率17.3%,α-地贫发生率16.4%。β-地贫发生率基诺族居首(28.9%),各民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α-地贫以傣族居首(22.0%),布朗族和基诺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民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α-地贫、β-地贫各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地区傣族的β-地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α-地贫勐海与勐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一地区不同民族α-地贫、β-地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表明筛查地贫有价值的指标为:MCV、RDW、靶形细胞、脆性试验。G6PD缺乏症发生率2.2%,男童大于女童。结论:地贫和G6PD缺乏症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傣族、基诺族、布朗族的7岁以下儿童中属高发,其发生率在所调查的不同民族及地区有统计学差异。该调查为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少数民族进行遗传咨询及进行地贫和G6PD缺乏症的预防提供了有价值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解我区城区3~6岁在园幼儿营养不良的患病情况,研究分析营养不良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观察营养矫治效果。方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0~6岁儿童身高、体重参考值及评价标准》对营养不良进行诊断,问卷调查各种病因。结果:3~6岁幼儿营养不良的患病率,低体重为1.03%,发育迟缓为1.25%,消瘦为0.04%。各型营养不良患病率较低,与性别、年龄差异不大,但与既往病史、父母文化程度、出生体重、辅食添加及饮食结构不合理等因素相关。结论:营养不良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越早进行干预,矫治效果就越好。  相似文献   

14.
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表明,我市儿童出生体重超出九省市初生儿.随后各年龄组儿童体格发育处于较低水平.7岁以下男童体重及身高达均值率分别为44.98%.43.78%;女童则为44.06%.40.47%.经单因素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影响儿童体格发育的因素有父母身高、母亲职业、入托情况、儿童营养以及反复呼吸道、肠道感染、贫血等疾病因素.提出促进儿童体格发育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及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福建省10个县市的17196例0-5岁儿童进行营养不良调查。以年龄的体重分度并按全国九市男童标准衡量。结果显示:(1)福建省营养不良患病率轻度为24.67%,中度6.21%,重度0.92%,因地理位置、经济状况的不同,城市、平原、沿海山区各层的营养不良患病率由低到高,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2)0-5岁营养不良患病率变化趋势为0-8个月较低,8-18个月最高,尔后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宝鸡市区7~18岁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及营养现况,为改善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宝鸡市区7~18岁27 114名儿童青少年,测量身高和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依据2009年九省/市数据制定的标准评估营养情况。结果 除10~至12~岁,男生身高显著高于女生(P<0.05);各年龄段男生体重均显著高于女生(P<0.05);除15~、16~岁,各年龄段男生BMI值显著高于女生(P<0.05)。男生14岁、女生12岁后身高显著高于全国水平,而10岁前全国水平高于本地男、女生身高(P<0.05);男生10岁后、女生各年龄段体重均显著高于全国水平(P<0.05);各年龄段男、女生BMI均值显著高于全国水平(P<0.05)。生长迟缓、低体重、消瘦、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2.6%、1.5%、9.1%、13.7%和8.5%,男生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女生(P<0.05)。各学龄组间生长迟缓、低体重、消瘦和肥胖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宝鸡市区儿童青少年存在营养双重负担,超重/肥胖率高于营养不良1.6倍,应有针对性的防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2013年中国0~5岁儿童营养不良现况及分布特点。  方法   利用2013年中国0~5岁儿童和乳母营养健康状况监测数据,对32 862名0~5岁儿童进行分析,结果用2010年国家统计局的人口数据进行复杂加权计算。  结果   2013年中国0~5岁儿童低体重率为2.5 %,其中男童为2.6 %,女童为2.4 %;大城市、中小城市、普通农村、贫困农村分别为1.3 %、1.7 %、2.3 % 和5.1 %;低体重率在不同月龄组、四类水平地区上存在差异。中国0~5岁儿童生长迟缓率为8.1 %,其中男童为8.7 %,女童为7.4 %;大城市、中小城市、普通农村和贫困农村分别为2.7 %、4.4 %、7.5 % 和19.0 %;生长迟缓率在不同月龄组、城乡、四类水平地区存在差异。中国0~5岁儿童消瘦率为2.0 %,男童和女童均为2.0 %;大城市、中小城市、普通农村和贫困农村分别为2.4 %、1.4 %、2.2 % 和2.7 %;消瘦率在不同月龄组、城乡、四类水平地区存在差异。低体重率、生长迟缓率和消瘦率均表现为低收入水平家庭的儿童高于高收入家庭。  结论   中国0~5岁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率均存在城乡、不同收入水平、不同月龄组的差异,农村、特别是贫困农村地区儿童的营养不良状况依然需要关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NCHS/WHO标准为参照人群,以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身高别体重为评价指标,用Z评分法分别对1990年、1995年北京市5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及营养状况抽样调查资料进行评价,并分析比较两次调查资料。结果显示5岁以下儿童体重低下、生长迟缓、消瘦3项指标患病率1995年均比1990年下降,下降幅度分别为61.38%、54.19%、44.02%。3项指标各年龄组Z评分均值有所增加(除6~11月龄外),提示1995年北京市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比1990年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宁波市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宁波市7岁以下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为改善儿童生长发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整群抽样调查宁波市64038名7岁以下儿童,测量其身高和体重,与2006年WHO推荐的年龄别身高(HFA)和年龄别体重(WFA)比较,并对1月龄以上的儿童测定其血红蛋白。结果参照WHO推荐的HFA和WFA标准,宁波市7岁以下儿童的超重和肥胖总发生率为5.17%,体重低下发生率为4.93%,生长迟缓发生率为8.81%,1月龄~7岁儿童的贫血患病率为5.32%,其中6~8月龄组的婴儿贫血患病率高达25.00%。结论宁波市7岁以下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亟需改善,尤其是6~8月龄组的婴儿贫血患病率较高,需要加强家长的喂养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北京市7岁以下儿童的体格发育状况。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调查北京市从出生到不满7周岁城区和郊区的汉族健康儿童的体格发育状况,包括体重、身高、坐高、头围和胸围,调查共分22个年龄组,共调查17 522人。 【结果】 生后前3个月体重每月增加0.99~1.16 kg,身高每月增加3.6~3.8 cm,此后增长速度减慢;城区和郊区的体格发育各项指标平均值之间存在差异,集中于大年龄组。多数年龄组儿童体重、身高、坐高平均值高于中国九市儿童平均水平,头围、胸围与中国九市调查结果基本相同。北京市城区儿童绝大多数年龄组体重、身高均高于WHO标准,郊区儿童较小年龄组大多超过了WHO标准,而较大年龄组多数与WHO标准多没有差异。 【结论】 北京市儿童体格发育生长模式符合正常儿童体格生长的规律;儿童体格发育城郊差异仍然存在;总体上北京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在国内处于较高水平;北京市儿童体重、身高高于2006年WHO公布的新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