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分析听力筛查未通过的新生儿听力损失的高危因素,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对复筛未通过的新生儿在出生后3月内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仪、声导抗、诊断型耳声发射进行听力障碍的诊断。 【结果】 43 568例新生儿复筛未通过者802例,进行初次诊断者660例,其中256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含分泌性中耳炎导致的传导性听力损失),重度聋在听力筛查儿中的发生率为1.45‰。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在听力损失组与听力正常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χ2=57.18,P<0.001)。1∶1配对的病例对照多因素分析显示听力损失家族史是听力损失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听力筛查未通过的新生儿中,约一半听力损失伴有分泌性中耳炎,听力损失家族史是新生儿听力损失高危因素,应加强妇幼保健宣教。  相似文献   

2.
闫瑰娟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7):3817-3819
目的:了解新生儿先天性听力障碍发病率,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影响因素及有效的听力健康管理。方法:正常新生儿生后48h利用耳声发射进行初筛,未通过者42天后复筛;高危儿生后42天初筛,未通过者1个月后复筛;正常新生儿及高危儿两次均未通过者,进行脑干听力诱发电位测试明确诊断。结果:正常新生儿听力初筛率99.27%,复筛率98.26%;高危儿初筛率98.25%,复筛率90.47%。正常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阳性率9.79%,复筛阳性率6.24;高危儿听力初筛阳性率18.84%,复筛阳性率15.29%。24822例进行听力筛查的新生儿中听力障碍发病率2.78%,干预率62.00%。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诊断和干预是一个系统工程,早发现、早干预可降低因聋致残。重点随访高危儿、定期追踪、有效的管理可提高复筛率与干预率。但应注意听力筛查的假阴性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石家庄地区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临床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河北省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临床方法,了解河北省新生儿听力损失的发病状况,以便制定适合河北省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实施方案,提出听力损失的婴幼儿的早期干预措施。方法;应用畸变诱发性耳声发射(DPOAE)对4 229例出生后2~4天的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者于生后6周复筛,对复筛未通过者,于生后3个月左右采用多频稳态听觉诱发反应(ASSR)测听技术进行听力学诊断。对有听损失高危因素者于6个月~3岁之间每半年监测1次听力变化。结果:自2003年10月~2005年11月,两家医院可供听力筛查的新生儿数为4 552例,实际接受初筛查4 229例,新生儿初筛率为92.9%;初筛通过3 685例,需复筛的共544例,实际复筛人数516例,通过477例,门诊复筛率为94.85%。复筛未通过例数39例。确诊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失23例。由本组资料显示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失在筛查儿中的发病率为5.44‰(单耳和双耳)。单耳听力损失在筛查儿中的发病率为3.08‰,双耳听力损失在筛查儿中的发病率为2.36‰。初筛的阳性率为12.86%。假阳性率为12.38%,两步筛查后的阳性率为0.92%,假阳性率为0.38%。本组未发现假阴性病例。结论;通过应用畸变产物诱发耳声发射技术(DPOAE)、ASSR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以及听力学诊断,可早期发现有听力损失的新生儿,及早提出医学意见,并早期进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耳声发射技术在基层医院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和意义。方法自2007年5月~2010年12月应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对我院产科出生的5620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于出生后1~7d初筛,初筛未通过者在出生后42天行复筛,复筛仍未通过者,于生后3个月时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查进行诊断。结果初筛通过率为93.4%(5250/5620),初筛未通过率6.6%(370/5620),复筛率72.7%(269/370),复筛通过率98.1%(264/269),复筛未通过率1.9%(5/269),经ABR诊断为听损伤者3例。结论耳声发射技术是快捷灵敏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工具,可广泛应用于基层医院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对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损失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桂林市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方法和模式.方法 应用丹麦产Madsen Capeila耳声发射仪对我院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选取1 200例同时运用瞬态耳声发射(TEOAE)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出生3~5天初筛,其中一种方法未通过者42天两种方法同时复筛,复筛未通过者3个月脑干诱发电位(ABR)诊断,异常者在6个月时再次复查ABR,两次ABR未通过者为听力损失.结果 1 200例中初筛时有978例两种方法同时通过,有148例同时未通过,有36例仅TEOAE未通过,有38例仅DPOAE未通过;复筛时有188例两种方法同时通过,有25例同时未通过,有5例仅TEOAE未通过,有4例仅DPOAE未通过;有7例3个月内ABR未通过,至6个月时再次复查ABR,最后确诊不同程度听力损失3例,听力损失发病率2.5‰.结论 耳声发射是适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一种快速、无创、简便的方法,瞬态耳声发射(TEOAE)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筛查通过率无显著差异,可早期发现听力损失新生儿,早期干预,其适宜时机为出生后3~5天,42天复筛有利于降低筛查假阳性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早期发现和诊断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失。方法:新生儿出生3~5天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进行初筛。未通过者及有听损伤高危因素的于42天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和快速脑干反应进行复筛;异常者于3个月时用听性脑干反应进行第1次诊断,仍异常者6个月用听性脑干反应和多频稳态反应第2次确诊;有听力损失的采取干预措施并进行随访。结果:初筛时正常儿未通过率为16.8%、高危儿为38.2%;42天复筛阳性率为13.4%;3个月接受第1次诊断的有388例,其中222例(362耳)结果异常;6个月接受诊断的有107例,其中91例(157耳)异常;天津市先天性耳聋发病率为1.9‰左右。结论:先天性听力损失是新生儿先天性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因此开展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势在必行。由于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造成复筛率低,跟踪、随访情况差,因此加强宣传减少漏筛尤为重要。真正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提高聋儿生活质量,减少社会和家庭的负担。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1 268例听力筛查初筛通过婴儿的随访情况,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者随访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于新生儿期听力筛查通过的新生儿1 268例,均于湖北省妇幼保健院门诊听力体检复查,未过者对其病史、临床表现、听力学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 268例初筛通过者中复查通过者1 250例,未通过者18例; 18例小儿中确诊分泌性中耳炎者15例,神经性听力损失2例,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异常1例。结论对于新生儿听力筛查阴性者,要警惕分泌性中耳炎及迟发性听力损失的发生,尤其对高危儿应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西城区3799例新生儿听力筛查和追踪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筛出听力障碍异常儿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促进其言语-语言的发育。【方法】采用国际上公认的耳声发射法,用畸变耳声发射仪或瞬态诱发耳声发射仪进行筛查。【结果】2008—2009年西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健科访视3 994例新生儿,3 799例出生后在产科或满月时进行了听力筛查,初筛率为95.12%,初筛通过率为90.63%;356例初筛未通过儿童中326例进行了复筛,复筛率为91.57%,确诊听力损失7例,本组资料显示新生儿听力损失在筛查儿中的发病率为1.84‰。【结论】全面普及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十分必要,可以早期发现听力损失儿童,早期干预,有利于婴幼儿语言发育。  相似文献   

9.
7040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评价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获得新生儿听力损失发病的初步资料。方法 :新生儿出生 3~ 4天及出生 4 2天分别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仪 (DPOAE)进行普遍听力初筛复筛 ,复筛未通过者脑干诱发电位 (ABR)诊断 ,异常者在 6个月时再次复查 ABR,两次 ABR未通过者为听力损失。结果 :住院期间筛查新生儿 70 4 0例 ,1次通过 5 76 7例 ,通过率 81.9% ,4 2天再次复查 5 731例 ,通过 5 6 0 4例 ,通过率 97.8%。未通过者 3个月内 ABR检查 114例 ,有 4 8例未通过 ,至 6个月时再次复查 ABR,有 36例转为正常 ,最后确诊不同程度听力损失 12例 ,听力损失发病率 1.70‰。结论 :DPOAE是目前新生儿听力筛查理想的检测方法 ,住院期间普遍听力初筛和出生4 2天普遍复筛有利降低筛查假阴性和假阳性 ,两次 ABR确诊有利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辖区农村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了解听力状况,发现听力障碍的高危因素,提出有效的干预对策。方法用丹麦产耳声发射仪,于出生48小时后进行听力筛查,对初筛未通过者于出生42天内应用耳声发射仪和MB11型听觉脑干诱发电位仪分别进行测试,如复筛仍未通过者于婴儿3个月内到指定的听力诊断机构进行确诊,分析高危因素。结果对2008~2009年度在我院出生的1401例农村新生儿听力初筛,1102例通过,通过率为78.66%,未通过率为21.34%,其中单耳未通过率为9.92%,双耳未通过率为11.35%;复筛266例,复筛率88.96%,复筛通过率97.74%,6例确诊为听力障碍,本辖区农村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病率为4.28‰。结论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有利于早期发现听力损害,早诊断,早治疗,是一种简便、可行、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黄秀花  吴起武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7):4223-4224
目的:探讨新生儿听力损失的发生情况,以便早期干预、治疗。方法:采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对在广东医学院附属陈星海医院出生的新生儿2 234例进行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者于42天复查,复筛未通过者转诊儿童听力诊断指导中心使用听性脑干反应(ABR)进行听力损失诊断。结果:应接受听力筛查新生儿2 550例,实际筛查2 234例,其中正常组2 137例,高危组97例,初筛率87.61%(2 234/2 550),初筛通过率93.2%(2 082/2 234),复筛通过率97.67%(2 182/2 234),比较正常组与高危组的初筛通过率和复筛通过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确诊先天性双耳听力损失2例,检出率为0.94‰(2/2 137),占筛查新生儿总数的0.89‰(2/2 234)。结论:新兴工商业镇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率及转诊率低,先天性听力损失检出率低可能同初筛率低和转诊率低有关。  相似文献   

12.
李贵南  李军  刘琴  周勇  杨慧  张慧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3):5179-5181
目的:探讨普通新生儿病房患儿听力损伤发生情况、病因及转归。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0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普通新生儿科病房住院患儿采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结合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进行常规听力筛查(日龄满1周后进行),对有听力损伤患儿出院后进行常规随访6个月以上或BAEP正常。结果:4 121例住院患儿完成听力筛查4 012例,筛查出听力损伤205例(5.12%)。耳声反射的假阴性率为46.83%(96/205),假阳性率为14.92%(568/3 807)。听力损伤的原因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55例(26.83%)、缺氧缺血等各种原因所致脑损伤58例(28.29%)、宫内感染(CMV、梅毒等)26例(12.68%)、遗传代谢性疾病及先天性疾病10例(4.88%)、原因不明56例(27.32%)。205例听力损伤患儿完成随访149例,6个月时仍异常30例(疾病构成为高胆红素血症15/46例,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或其他原因致脑损伤3/44例,宫内感染8/21例,其他4/38例,遗传代谢性疾病及先天性疾病患儿均未完成随访),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0,P=0.001)。再经两两比较发现高胆红素血症组与宫内感染组间以及各种原因性脑损伤组与其他组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对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的两组给予合并再行χ2检验示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5,P=0.000)。结论:新生儿病房住院患儿听力损伤发生率远高于普通新生儿;耳声反射因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均较高,对住院患儿常规进行BAEP检查十分必要。高胆红素血症、各种原因所致脑损伤、宫内感染是常见病因;随访结果说明高胆红素血症、宫内感染所致听力损伤康复治疗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3.
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听力损害及听力筛查方法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玲  黄红艳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0):3160-3162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听力的影响,比较两种听力检查方法对新生儿听力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新生儿的80耳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检查,对听力检测异常的患儿在3~6月龄进行复检;分析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听力异常的发生及异常程度的相关性。结果:高胆组〔血清未结合胆红素(USB):268~583.1μmol/L〕新生儿BAEP异常明显高于对照组(USB<256μmol/L),二组BAEP初筛异常发生率分别为57.5%和15.0%;高胆组1/2以上的BAEP异常为中重度而对照组均为轻中度,6个月内复查高胆组仍有10.0%的耳未通过BAEP检查而对照组完全通过。BAEP异常组的USB显著高于BEAP正常组〔(317.08±108.25)vs(208.41±48.37)μmol/L,P<0.01〕,但BAEP异常的程度与USB无相关性。DPOAE和BAEP检测听力结果的符合率为78.75%,中重度听力受损二者一致性更好。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引起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改变,但血清胆红素浓度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改变程度缺乏相关性。DPOAE和BAEP联合检查能更准确的评估婴幼儿的听力损失,二者在中重度听力受损的评估上有很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该地区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病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廊坊地区出生的79 450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结果。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进行初筛,初筛阳性者及高危儿42天后采用DPOAE联合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ABR)进行复筛,复筛阳性者采用AABR+ABR+DPOAE+声导抗等听力测试做最后确诊,确定听力障碍的程度和性质。结果:新生儿听力筛查79 450例,初筛率92.5%;初筛通过69 122例,通过率87.0%;复筛8 125例,未通过975例,阳性率12.0%;确诊201例,总发病率2.5‰,其中轻度听力损伤108例,中度听力损伤56例,重度37例。结论:对新生儿进行听力普遍筛查,可早期发现听力异常,及时给予干预,减少听力损害的发生,促进言语发育,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攀枝花地区180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攀枝花市中心医院自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出生的180例新生儿的听力筛查资料,待新生儿出生后的3至7d进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技术(DPOAE)初次筛查,待出生42d后再次进行DPOAE与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的复筛,筛查结果有1项以上未通过者给予听力学检查诊断(后续确诊,与此项研究无关).结果 初筛组新生儿共180例,均接受了DPOAE听力检查,其初筛通过者164例,占91.11%,未通过者16例,占8.89%;复筛组新生儿158例,复筛率为87.78%,其中初筛通过者行复筛未通过率为4.17%,初筛未通过者行复筛也未通过率为14.29%,初筛和复筛均未通过者合计8例,占5.06%.攀枝花地区180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显示,听力缺失的检出率为1.67%(3/180).结论 听力缺失的患儿需给予早期有效的干预治疗,从而达到促进新生儿语言发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王强  吴琼  钟连华  王敏  金伟  段宏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7):2213-2215
目的探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与听性脑干反应(ABR)联合应用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可行性。方法应用Bio-logic自动耳声发射仪对2968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经3次筛查不合格的新生儿应用GSI诱发电位仪进行检查,并随机抽样60例120耳新生儿连续进行1~5d跟踪筛查。结果2968例新生儿有2852例分别于出生的1~5d及5d~1个月(提前出院而延筛),经1~3次DPOAE筛查通过,通过率为96.09%。116例未通过,经ABR检测有5例不合格,假阳性率为3.74%。出生在第2天、第3天通过率相差显著(P<0.01),第3天以后通过率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POAE测试具有方便、快速、无创、客观等优点,筛查时间以生后第3天及3d以后为宜。但其只能反映耳蜗功能,不能用来诊断听神经或中枢听觉通路病损,同时由于假阳性率较高,对未通过DPOAE筛查者不能立即作出听力损伤的结论。ABR测试为比较可靠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工具,联合DPOAE和ABR听力筛查技术,使其相互补充,能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精确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听力筛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听力筛查模式及影响听力筛查的因素。【方法】 对NICU新生儿在病情稳定后及出生42d时常规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仪(DPOAE)进行听力初筛和复筛,初筛同时调查每个新生儿的出生史、家属史、母亲妊娠史、父母社会阶层等。复筛未通过者ABR检查,ABR检查异常者在6个月时再次复查ABR,经两次ABR检查异常者确诊为听力损失。所有资料均录入计算机,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NICU新生儿287例,初次筛查通过223例,通过率77.7%;复筛227例,通过213例,通过率93.8%;3个月内ABR检查14例,通过11例,未通过3例在6个月时再次ABR检查,最后确诊听力损失2例,听力损失发病率7.0‰,其中1例初筛通过。初筛通过率右耳高于左耳,女婴高于男婴,足月儿高于早产儿,出生体重2500g以上者高于2500g以下者,单胎高于多胎,日龄小于6d者高于6d以上者。【结论】 全体NICU新生儿均应成为听力监测的对象,两次常规筛查是NICU合适的筛查模式。影响DPOAE筛查的因素有性别、孕周、出生体重、胎数,疾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先天性听力损失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中的发病情况,探讨较为科学而可行的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及早期诊断模式。方法 对NICU中673例新生儿进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筛查,所有新生儿于1月后作第2次筛查,2次筛查仍未通过者于3~6月龄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查予以诊断。结果 共筛查673例高危新生儿,初筛结果阳性164例,阳性率为24.4%。复检599例,复检率89.0%,复检阳性37例,阳性率为6.2%。37例患儿于3~6月龄进行ABR检查,确诊有听力障碍18例,其中有2例听神经病患者,5例轻度听力损失患儿与中耳积液有关。673例高危新生儿中听力障碍发病率为2.67%。 结论 NICU中高危新生儿是听力障碍的高发人群,建议DPOAE联合新生儿听力筛查仪(automat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ABR)作为该人群的听力筛查模式;NICU新生儿听神经病的发病率比较高,特别是高胆红素血症与听神经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所以要做好NICU患者的跟踪随访和定期的听力学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