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寻找孕产妇死亡率下降的相关影响因素,总结、推广有效的保障母婴安全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06~2010年孕产妇死亡的所有个案及评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2010年孕产妇死亡率下降。35岁以上孕产妇生育死亡风险系数增高。直接产科原因和可以避免、创造条件可以避免的死亡率减少。结论:2006~2010年金华市孕产妇死亡率(尤其是外来孕产妇死亡率)显著下降,提示了一系列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毕青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0):4709-4710
目的:了解沧州市2006~2010年孕产妇死亡率及主要死亡原因,提出干预措施,以减少孕产妇死亡,保护母婴健康。方法:对沧州市妇幼卫生监测网络收集的2006~2010年的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近5年孕产妇死亡率呈波动趋势,死亡原因前3位为羊水栓塞、产后出血、甲型H1N1重症流感。结论:加强孕产妇保健工作,特别是加强农村妇幼系统建设力度,提高产科医护人员全科专业知识以及各种孕产期危重症的抢救水平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推广连云港市降低孕产妇及婴儿死亡率的主要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0年连云港市孕产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结果:连云港市孕产妇、5岁以下儿童及婴儿死亡率从2006年的13.06/10万、8.45‰、7.33‰分别降至2010年的1.49/10万、2.67‰、2.28‰,呈逐年下降趋势,且趋势明显(P<0.01)。结论:连云港市针对降低孕产妇及婴儿死亡率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成效显著,从源头上控制了两个死亡率升高的趋势,经验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沙吾连  周慧  董玉梅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6):3721-3723
目的:为了解乌苏市11年来孕产妇死亡率、死因和实施国际合作项目、母亲安全项目效果,分析总结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工作中的经验与不足,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出改进措施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5~2005年孕产妇死亡率资料,年报质控调查资料,年报数据卡册资料整理,从居住地区、经济文化、死亡地点、死亡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11年中乌苏市共死亡孕产妇18例,平均死亡率为87.67/10万。实施项目前的孕产妇死亡率为192.70/10万,而实施项目期间1996~2000年的孕产妇5年平均死亡率为88.36/10万,项目结束后的2001~2005年的孕产妇5年平均死亡率为69.26/10万。结论:实施"母亲安全"项目和儿基会合作项目,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提高产科质量,坚持转诊会诊制度,提高住院分娩率,增强对高危孕产妇应急处理能力是我市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武汉市常住人口孕产妇死亡率的主要因素,提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对武汉市2001~2010年孕产妇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1~2010年武汉市孕产妇死亡率为15.91/10万,10年间孕产妇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死因前4位分别为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羊水栓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可避免死亡主要与个人家庭知识、技能、态度及医疗保健机构知识、技能和管理等有关。结论:武汉市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后还要加强孕产期保健系统管理、加强产科建设、提高产科质量、强化健康教育、推行孕产妇保健顾问制、切实落实农村孕妇住院分娩补助等措施,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干预措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梁燕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5):3483-3485
目的:通过对孕产妇死亡资料的分析,探讨孕产妇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和死亡相关因素,以便制定有效地干预措施,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2001~2006年广东省茂名地区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6年来茂名市孕产妇死亡率比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低,产科出血为首位死亡原因,妊娠合并内科病第二位,羊水栓塞为第三位。结论:应加强政府支持力度、强化妇幼保健管理、提高各级医疗保健机构高危妊娠诊治水平及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提高住院分娩率,可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杨少萍  张丹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9):1419-1421
目的:探讨武汉市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6~2010年武汉市49例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评审和分析。结果:2006~2010年武汉市流动人口孕产妇平均死亡率50.08/10万,孕产妇死亡率逐年上升,孕产妇死亡的前3位原因依次为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科出血;83.67%的流动人口死亡孕产妇是可以避免死亡和创造条件可以避免死亡的。文化程度较低、家庭经济收入不高、计划外妊娠、未按规范进行产前检查、个人家庭保健意识缺乏是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因素。结论:坚决严格执行《母婴保健法》,依法行医,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孕产期保健系统管理,提高围产期保健服务水平,加强健康教育是降低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孕产妇死亡率、死亡原因,制定相应干预措施,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北京市西城区2006-2010年户籍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年内西城区户籍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为16.15/10万,死亡原因以间接产科原因为主,西城区户籍孕产妇死亡主要与医疗保健因素尤其医疗保健人员的知识技能、管理有关。结论加强人户分离孕产妇的保健管理,提高产科技术人员的水平,提高妊娠合并症的综合救治能力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朝阳区孕产妇死亡因素,为制订提高孕产妇保健管理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相关政策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朝阳区2001~2006年孕产妇管理和孕产妇死亡进行死因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6年内户籍孕产妇死亡率为16.13/10万,前3位死因依次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脑出血、异位妊娠;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为4/10万,前3位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合并内科疾病、羊水栓塞。结论:提高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的质量和数量,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和危重症抢救,可进一步降低朝阳区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孕产妇死亡与支持性指标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住院分娩、新法接生和产前检查与孕产妇死亡的关系。方法:利用2001~2006年全国22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1 000个"降消"项目县有关统计数据与孕产妇死亡人群监测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001~2006年全国"降消"项目县住院分娩率、新法接生率和产前检查率呈上升趋势,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住院分娩、新法接生、产前检查均与孕产妇死亡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住院分娩、新法接生和产前检查对孕产妇死亡均有影响,可将这些指标作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支持性指标。  相似文献   

11.
梁宏焕  覃清华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2):5037-5040
目的:了解玉林市孕产妇死亡情况,为制定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要求填写孕产妇死亡报告卡,每年由市卫生局组织专家进行死亡评审,对2005~2010年孕产妇死亡报告卡、调查资料、评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10年孕产妇平均死亡率为19.41/10万,2007年最低,为13.26/10万,2005年最高,为35.09/10万。2005~2007年孕产妇死亡率逐年下降,2008年死亡率开始上升,2010年有所下降。结论:从死因构成看,产科出血导致的死亡居于第1位,占31.67%。6年孕产妇死亡原因排位前3位分别是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内科合并症。应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李丽榕  李健  苏妙玲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3):3237-3239
目的:分析厦门市近10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和变化趋势,为降低全市孕产妇死亡率制定有关的政策与措施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厦门市1997~2006年的孕产妇死亡资料及评审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1997~2006年厦门市常住人口活产数131947,常住人口孕产妇死亡26例,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37例,平均孕产妇死亡率19.70/10万。10年间,孕产妇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死亡原因前4位依次为: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羊水栓塞、妊高征。结论:工作重点应放在流动人口密集地及贫困农村地区,加强高危人群的管理,提高群众自我保健和接受保健意识,打击非法行医,采取综合措施来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提升妇幼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保证"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以下简称"降消项目")在我市的顺利实施,根据《吉林省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管理方案》、《2010年吉林省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通化市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管理方案》、《2010年通化市降低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银川市辖区2001~2010年孕产妇死亡规律及死亡原因,制定相应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通过对2001~2010年银川市的孕产妇死亡率、死亡原因、死亡孕产妇地点等方面进行回顾分析,寻找其规律性。结果:银川市辖区2001~2010年孕产妇死亡率呈平稳下降趋势;前4位死亡原因分别是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羊水栓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死亡孕产妇中流动、贫困孕产妇,经产妇,计划外妊娠所占比例较大。结论:提高各级医疗保健机构高危妊娠诊治水平和重视程度,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实施孕产妇保健统一管理,统一发放母婴健康手册,落实贫困救助政策,进一步提高流动孕产妇的管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张乔英  安勇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1):4896-4898
目的:分析平凉市孕产妇死亡原因,提出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总结分析该地区2005~2010年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年报表、漏报调查、个案分析及孕产妇死亡评审资料。结果:平凉市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胎盘滞留、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2005~2010年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为56.08/10万,2010年最低为37.35/10万。77例死亡孕产妇中可避免死亡55例,占71.43%,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9例,占11.69%。结论:死亡率有很大下降空间。通过发展经济,增加群众收入;加强医院管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严肃认真开展孕产妇死亡评审工作,总结经验教训;实施综合措施,保证产科急救绿色通道的畅通;开展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是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的重点环节。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孕产妇2006--2010年死亡资料进行分析,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孕产妇保健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6—2010年黑龙江省孕产妇死亡水平及其死亡原因进行分析。结果5年来,黑龙江省孕产妇死亡率呈逐步下降趋势,波动在30.86/10万~22.30,10万之间,我省因产科出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比例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羊水栓塞引起的孕产妇死亡比例增加。在乡镇卫生院分娩的比例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在区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分娩的比例逐年上升,在县级和省市级以上医院死亡的比例增加。黑龙江省孕产妇死亡率处于较低水平。结论通过加强产科建设与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提高对危重孕产妇的识别能力和救治能力,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来宾市2004~2006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探索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采用回顾性统计调查分析方法,对来宾市2004~2006年孕产妇死亡情况资料及评审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三年孕产妇死亡率分别是78.01/10万,58.32/10万,23.63/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偏高。可避免的死亡11例,占26.63%;创造条件可避免的死亡24例,占58.54%。结论:来宾市孕产妇死亡率仍有很大的下降空间,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今后将加强产科建设,落实孕产妇系统管理,强化住院分娩,加大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实行计划生育,对贫困孕产妇实施救助资金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包头市近9年内孕产妇死亡监测情况和死因变化趋势分析,掌握孕产妇主要死因及其相关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包头市2001~2009年全市的孕产妇死亡卡、死亡调查附卷进行检查分析。结果:2001~2009年全市活产总数153 251例,其中包括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44例,死亡率28.71/10万;产科出血为死亡原因的首位,其次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栓塞占死亡原因的第2、第3位。结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重点在农牧区边远地区及流动人口,应提高对流动人口的围产保健及其系统的管理,提高产科质量,增加"降消"项目的地区。  相似文献   

19.
陈小利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9):4137-4138
目的:寻找更加有效的干预措施,确实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2001~2006年济源市全市孕产妇死亡的家庭情况及孕期、分娩过程进行详细调查,写出详实的病例调查分析。结果:2001~2006年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69.12/10万,孕产妇死亡率较高,有所波动,与发达地区有较大差距。产科出血仍居死亡原因的首位。结论:采取各种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承德市10年孕产妇死因结构变化及相关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云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2):1644-1645
目的:探讨承德市近10年孕产妇死因结构及相关因素,制定干预措施,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承德市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的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近10年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44.60/10万,有逐年下降趋势。死亡前4位原因为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羊水栓塞。结论:加强孕产妇保健工作,尤其是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力度,积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关心和支持母婴安全工程,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强医疗保健人员的知识技能培训,提高急救和服务能力,使"降消"项目工作与"新农合"相结合,实施贫困救助,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