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婴幼儿母乳喂养是我国数千年来的优良传统.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母乳喂养率有所下降,而爱婴医院的创建有效地扭转了这一局面.为评价本社区1996年创建爱婴医院后对改善婴幼儿健康状况的促进作用,现对本社区1996年及2001年体弱儿发病情况调查、分析、评价如下.  相似文献   

2.
3.
体弱儿437例管理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弱儿管理是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儿保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和内容.现将近四年来由湖州市妇幼保健院儿保门诊筛检出来的437例体弱儿管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体弱儿230例管理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本区体弱儿的发生情况及基层医院对体弱儿管理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探讨更好的针对体弱儿的管理方法。【方法】 对2008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在本院儿保门诊进行管理的体弱儿资料进行汇总,并录入SPSS 16.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 230例体弱儿病例中,先天性心脏病76例(占33.04%),营养性缺铁性贫血56例(占24.35%),早产或出生低体重48例(占20.87%),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体弱儿发生率分析,流动儿童明显高于本地儿童,并且2009年流动儿童的体弱儿发生率也比2008年高。【结论】 了解基层医院对体弱儿管理重点、难点所在,做好围生期保健工作,加强婴幼儿营养指导,降低体弱儿的发生率,提高体弱儿童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幼儿园教育受到社会各界人士越来越多重视,特别是幼儿园体弱儿的管理,这与我国改革进程不断推进、人们健康意识不断提升存在一定关系.幼儿园要定期安排幼儿进行体检,检查结果显示部分幼儿会出现发育缓慢、过度肥胖、贫血等情况,幼儿园要针对这部分儿童予以有效管理,这对于保证幼儿未来健康成长等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金湖县体弱儿童管理状况,为系统规范管理体弱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6-2020年金湖县儿保门诊发现的0~3岁体弱儿,了解其疾病分类和分布情况,并对其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20年,金湖县系统管理0~3岁婴幼儿11671人,筛出体弱儿1037例,体弱儿发生率8.89%,结案率9...  相似文献   

7.
目的是探讨中医保健对体弱儿防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千林山居社康中心管理的0~36月儿童18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0名。两组儿童均进行常规儿童保健与指导,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中医保健指导,观察6个月,对比两组儿童体弱儿的发病及矫正情况。结果 6个月内研究组新发体弱儿6例,发病率为6.67%,对照组新发体弱儿15例,发病率为16.67%,研究组儿童体弱儿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7,P0.05)。研究组20例体弱儿矫正18例,矫正率达90.00%,对照组20例体弱儿矫正12例,矫正率为60.00%。研究组体弱儿的3个月内矫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0,P0.05)。研究组20例体弱儿6个月来罹患其它疾病3例,占15.00%,对照组10例,占50.00%,两组患者其它疾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84,P0.05)。研究组儿童家长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80.00%)高于对照组(4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85,P0.05)。结论中医保健可以降低儿童体弱儿的发病率、提高体弱儿的及时矫正率,还可以减少体弱儿的常见疾病的患病率,同进提高儿童家长儿童保健知识的知晓率,有利于体弱儿的管理和儿童保健工作开展和提高儿童保健康工作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9.
目的为降低儿童死亡率,确保《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的实施,搞好6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尤其是0~3岁体弱儿专案管理.方法对186例体弱儿进行专案管理,针对体弱儿的临床表现,制订不同的干预措施,定期分析、评价.结果低出生体重、Ⅱ°以上营养不良纠正率分别为98.80%和92.00%,中度以上缺铁性贫血、活动性佝偻病均取得满意疗效.结案率分别为98.00%和91.12%.结论广东沿海地区虽阳光充足,人民生活水平较高,但儿童佝偻病、贫血、营养不良的发病率仍居高不下,主要是由儿童缺少户外活动,挑食、偏食、不合理饮食习惯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对体弱儿管理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探讨更好的针对体弱儿的管理方法,提高体弱儿筛查率和结案率。方法将2003年1月113至2006年12月31日从宁波市基层医院转诊的547例体弱儿进行综合分析,资料录入SFSS 11.5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547例转诊病例中,转诊原因为疑有先天性心脏病(21.0%),活动性佝偻病(12.8%),脑损伤综合征(12.2%),其他慢性病(11.5%),疑有发育性髋关节异常(DDH)(11.0%)等。115例疑有先天性心脏病者中,确诊60例,其中室间隔缺损及多种畸形先心病最多。印例疑有发育性髋关节异常中,确诊8例(13个关节)髋关节脱位及7例髋关节发育不成熟。结论体弱儿管理要健全管理制度。建立转诊体系,保证转诊渠道通畅,了解基层医院体弱儿管理重点、难点所在,针对性培训。  相似文献   

11.
陈艳雯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1):1709-1711
目的:应用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标准(JCI标准)开展"持续改进,保证安全"的标准和要求,进一步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方法:应用JCI标准,对11 150例孕产妇做好产前监测、产时监护、产儿麻醉科合作,迅速反应,快速进入新生儿抢救程序,应用临床资料和临床科研方法总结分析产时11 150例孕产妇分娩发生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在监测的11 150例孕产妇中,新生儿窒息123例,新生儿窒息率为1.10%。结论:产科应用JCI标准,建立相应的制度、流程,不断改进完善产时监护和产儿科配合制度,就能率先在全国范围内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窒息产科相关因素17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产科相关因素及防治策略,提高产科医疗质量和水平。方法:运用临床科研资料收集的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1月~2008年4月间在产科分娩的179例新生儿窒息病案资料,分析归纳新生儿窒息相关的产科因素,分娩方式的选择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结果:脐带因素、胎位及产程异常是引起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因素。自然分娩与剖宫产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统计分析无差异。阴道助产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较前两者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加强产前及产时胎儿监护,早期发现与新生儿窒息相关的产科因素,把握分娩时机,恰当选择分娩方式,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抢救技术是降低因产妇因素引起的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广州市产科资源对新生儿窒息及重度窒息发生率的影响 ,总结进一步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重度窒息发生率的行政干预措施。方法 :对全市各产科医院的分娩量、产、儿科床位、 MICU、 NICU、产床数、产、儿科技术人才及设备资源等变量进行分层聚类分析 ,将特征相似的产、儿科资源合并 ,最终选择代表产科资源特征的 5类变量 ,将所有产科医院进行样品聚类。结果 :将 14 4所产科医院分 6类 ,描述各类医院特征 ,其中新生儿窒息及重度窒息发生率均最高的一类共 6所产科医院 ,其医院规模最小、技术力量不足、助产技术服务需求低。而新生儿窒息及重度窒息发生率均最低的一类共 6 3所产科医院 ,其产科资源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的一组相似。结论 :要进一步降低广州市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可对重点医院进行技术指导 ,进行必要的医疗资源调整及投入。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窒息新生儿的血清心肌酶活性变化,探讨新生儿窒息血清心肌酶活性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观察组为笔者所在医院46例窒息足月新生儿,对照组为同期46例健康足月新生儿,胎儿娩出后均进行出生后Apgar评分,测定脐血血清中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心肌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脐血血清AST、LDH、CK、CK-MB、α-HBD的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脐血血清心肌酶活性检测可作为判断新生儿窒息缺氧的客观指标,窒息新生儿心肌酶活性检测可反映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及严重程度,用于早期诊断治疗,预防病情恶化并改善新生儿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使用空氧混合仪(nCPAP)面罩正压给氧的效果。方法:对128例新生儿窒息分别给予空氧混合仪面罩吸氧和鼻导管吸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空氧混合仪面罩吸氧较之鼻导管吸氧抢救新生儿窒息显效快,可有效地预防窒息加重,减少窒息并发症的发生,明显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结论:空氧混合仪面罩吸氧抢救新生儿窒息效果优于鼻导管吸氧。  相似文献   

16.
王凤敏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8):2767-2768
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母婴高危因素,探讨该地区围产期母婴保健重点。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对2009年1~12月该院产科分娩的新生儿窒息母婴高危因素进行统计。结果:该年度产科分娩数9 632人,新生儿窒息157例,窒息发生率1.63%。新生儿窒息患儿均有围产高危因素,其中母亲因素占24.84%,胎儿新生儿因素占66.24%,胎盘脐带因素占25.48%,产时因素占24.84%。新生儿窒息中胎儿新生儿病因占第一位,其中早产儿91例、低出生体重儿85例,其他过期产儿、双胎、巨大儿、先天畸形儿共13例。重度窒息7例,发生率0.07%。孕29周3例,孕35周、体重1 300 g 1例,孕34周、胎盘早剥、脐带过细1例,2例先天畸形(先天性肺发育不良、胸腔积液)患儿。结论: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已成为该地区新生儿窒息的首要原因,早产儿复苏应成为复苏培训重点。先天畸形为新生儿重度窒息的主要因素,复苏过程中警惕先天畸形的存在可改善预后、防范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7.
何珊  罗文芳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3):3631-3633
目的:探讨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47例新生儿,出生时均行脐动脉血气分析和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分为≥8分组、4~7分组和≤3分组,按组分析脐动脉血气相关数据。结果:脐动脉血pH、PO2、PCO2及BE与Apgar评分呈现明显的相关性;在不同评分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7.20和pH值>7.25,在不同评分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脐动脉血气分析是一项客观、可靠的检查指标,能够弥补传统Apgar评分的不足,提高新生儿窒息的诊断率和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近似人类新生儿窒息的病理过程的新生鼠窒息心肌损伤模型,观察心肌细胞凋亡及使用三七总皂甙(TPNS)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方法:出生7天SD大鼠88只,雌雄不拘,随机分为对照组(n=8只),窒息组(n=40只),窒息+TPNS(n=40只)。将大鼠分别放入55ml的磨口瓶中,瓶内放入0.005kg的钠石灰,待大鼠安静后,窒息组,窒息+TPNS组塞紧瓶塞0.5h,取出吸氧120min后,放回母鼠身边继续喂养,分别于窒息后6h、24h、48h、72h、7天后处死;对照组放入55ml的磨口瓶中0.5h不塞瓶塞,取出吸氧120min后放回母鼠身边继续喂养,6h后全部处死。采用TUNEL法测定心肌细胞凋亡,每组各随机抽取一个标本做电镜片HE染色的光镜病理片。结果:①窒息组、窒息+TPNS组各时段的心肌病理切片有明显的心肌细胞坏死,炎性细胞浸润和出血;电镜切片下有心肌细胞线粒体普遍肿胀,细胞核肿胀,染色质边集,肌纤维融合,Z线不清,线粒体空泡,脊模糊稀疏;对照组光镜和电镜病理切片均正常;②窒息组,窒息+TPNS组各时段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明显统计学差异;③窒息组各时段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窒息+TPNS组(P<0.05)。结论:窒息时心肌细胞凋亡率上升是心肌损伤的一种形式;使用三七总皂甙后能明显减轻心肌细胞凋亡率,提示三七总皂甙对窒息所致心肌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109例新生儿窒息产科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12月109例新生儿窒息病例,比较不同年份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差异及各种产科因素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结果:新生儿窒息为综合因素所致,胎儿因素中以胎儿窘迫、早产儿、脐带异常为主;母体因素中以重度子痫前期、产前出血、胎膜早破为主;分娩因素中以宫缩乏力、胎位异常、阴道助产为主。用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特别是早产儿窒息发生率逐年下降,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孕期保健,及早发现异常,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适时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终止妊娠;加强产儿科合作,提高助产和复苏技术,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第二产程连续胎心监护干预新生儿窒息的效果。方法:将该院2008年诊治的孕产妇368例遵照知情同意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180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胎心监护,观察组188例采用第二产程连续胎心监护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2.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二产程连续胎心监护干预能够有效防止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