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通过测定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外周血淋巴细胞上清液(PBLS)中细胞因子(IL-2、TNF-a、IFN-g、IL-4)水平,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机体内免疫系统失衡的机理,及上述几种细胞因子对SLE的诊断价值。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PHA刺激前后)中IL-2、TNF-α、IFN-γ及IL-4水平。结果:SLE患者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TNF-α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略有降低;IFN-γ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IL-4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轻度升高。结论:SLE患者体内存在Th1/Th2细胞因子的比例失衡,即产生Th1型细胞因子减低,产生Th2型细胞因子的细胞增加,Th1/Th2比例向Th2极性偏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复发性流产(RSA)患者绒毛和蜕膜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2(TIPE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 (IL-10)的表达变化及探讨复发性流产发生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RSA组)和33例正常早孕人工流产者(对照组)的绒毛和蜕膜组织中TIPE2、TNF-α和IL-10的表达。结果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及蜕膜组织中TIPE2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IPE2蛋白水平与IL-10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IL-10有利于妊娠,而TNF-α升高不利于妊娠,TIPE2蛋白可能通过与细胞因子的相互调控作用影响Th1/Th2平衡导致流产发生。  相似文献   

3.
反复自然流产的免疫抗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反复自然流产与免疫抗体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0例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流产组)患者血清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卵巢抗体(AovAb)、抗心磷脂抗体(AcAb)和抗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AhcGAb)的含量,以非妊娠期健康育龄妇女30名为对照组。结果:流产组AsAb阳性率为26.94%,EmAb阳性率为43.10%,AovAb阳性率为31.26%,AcAb阳性率为47.03%,AhcGAb阳性率为49.0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上述5种免疫抗体可干扰卵的发育成熟、排卵、受精、胚泡着床和胚胎发育等过程,与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复发性流产诊治中检测生殖免疫抗体的临床价值及意义展开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复发性流产患者80例作为探究组,选择周期进行孕前检查的80例女性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女性开展生殖免疫抗体检测,并对两组的检测结果展开观察与评析。结果探究组抗HCG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抗卵巢抗体、抗精子抗体五项指标抗体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探究组不同年龄段的生殖免疫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殖免疫抗体检测能够帮助复发性流产女性找到准确的流产因素,采取相对应的治疗措施,降低流产的发生率,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5.
<正>常妊娠依赖于母体内细胞因子参与的免疫调控以产生母胎免疫耐受。近年来研究发现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患者体内存在Th 1/Th 2型细胞因子失衡现象,正常妊娠是以Th 2细胞免疫为主,RSA则以Th 1细胞免疫为主。任何影响Th 1/Th 2细胞比例的因素均可导致流产。随着对细胞因子研究的进展,发现传统Th 1/Th 2细胞模式不能完全解释母胎免疫耐受机制,由此提出了Th 1/Th 2/Th 17及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模式。研究发现Th 17/Treg比例失衡,影响母体外周血及子宫蜕膜局部细胞因子间的网络平衡,导致流产发生。针对细胞因子的免疫调节治疗(如淋巴细胞免疫治疗、IVIG、TNF-α抑制剂等)可调整T细胞亚群比例及其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本文将对Th 1/Th 2/Th 17及Treg模式与RSA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陈延斌  吕祺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0):1524-1525
目的:探讨女性不孕及流产患者与自身5种免疫抗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金标免疫斑点法检测247例不孕及流产患者血清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hCGAb)、抗滋养层细胞膜抗体(ATA)及抗透明带抗体(AZPA)。选择75例正常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这5项抗体的阳性率。结果:不孕流产组AsAb、EMAb、hCGAb、ATA、AZPA的阳性率分别为47.4%、49.8%、22.7%、23.9%、29.9%,明显高于对照组(5.3%、5.3%、4.0%、2.7%、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Ab、EMAb、hCGAb、ATA、AZPA与不孕及流产有密切相关性,检测这5项抗体对不孕及流产的病因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的复发性流产(RSA)患者外周血T细胞分化情况及Th1和Th2细胞的效应细胞因子IFN-γ和IL-4在基因转录水平的表达,初步探索TPOAb阳性(TPOAb+)的RSA患者机体的免疫状态。方法依据TPOAb结果将RSA的患者分为TPOAb+的RSA患者和其他原因RSA患者。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布,用RT-PCR技术检测IFN-γmRNA和IL-4 mRNA。结果分别与正常对照组和其他原因的RSA组相比,TPOAb阳性的RSA组患者CD3~+T细胞、CD4+T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例显著升高(P0.05);TPOAb+的RSA组患者IFN-γmRNA表达量显著上调,IL-4 mRNA的表达量则显著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OAb阳性的RS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化失调,CD4~+T细胞分化增多,免疫功能状态过度,并且其Th细胞在分化成Th1和Th2过程中存在向Th1方向分化偏移和极化的Th1/Th2失衡。  相似文献   

8.
秦伟  杨玲芳 《职业与健康》1999,15(10):18-18
抗心磷脂抗体(anticavdiolipin Antibodies ACA)是一种自身抗体,常见于各种自身免疫病及抗磷脂综合症患者中,有报道,该抗体与复发性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症及反复自然流产(RSA)的关系密切,本院近来对100例反复自然流产的患者进行ACA检测,结果发现,ACA在RSA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28.0%)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检测对象 反复自然流产(流产次数2~5次)患者100例,均来自临床确诊,年龄25~40岁,其中早期流产(妊娠<12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抗精子抗体(antisperm antibody,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anti-endometrial antibody,EmAb)、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y,ACA)及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的检测在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4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就诊并诊断为RSA的患者473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无任何不良孕产史的已生育健康女性152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对象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AsAb、EmAb、ACA,用免疫印迹法测定ANA。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AsAb、EmAb、ACA和ANA检出阳性率分别为20.08%、15.22%、23.04%、20.71%和3.95%、1.97%、5.26%、4.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ANA谱中抗双链DNA抗体(double stranded DNA antibody,dsDNA)、抗Ro-52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50%、4.23%和1.3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流产次数患者AsAb、EmAb、ACA及AN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AsAb、EmAb、ACA及ANA联合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1.46%和15.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单一AsAb、EmAb、ACA及ANA检测阳性率与4种抗体联合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Ab、EmAb、ACA及ANA与RSA具有相关性;AsAb、EmAb、ACA与ANA联合检测诊断RSA的价值优于单独检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复发性流产诊治中检测生殖免疫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索分析。方法:选8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为观察组,同期80例孕前检测女性为对照组,给160例女性临床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对其生殖免疫抗体进行检测,对比两组女性的生殖免疫抗体阳性率。结果:经临床对比发现,观察组各项抗体阳性检测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一个以上抗体阳性检测率达到56.25%,明显高于对照组18.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ACA-IgG的阳性检测率最高,AsAb和AEMAb的阳性检测率最低。女性患者年龄越大复发性流产发病率就越高。结论:抗心磷脂抗体是生殖免疫抗体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对诊治复发性流产具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稽留流产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稽留流产的相关因素,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陕西省妇幼保健院妇保门诊的50例稽留流产患者(研究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选择要求终止妊娠的正常早孕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记录其基础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结果 ①两组基础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②女性激素比较:研究组血清孕酮较对照组显著减低(t=6.54,P<0.05),血清睾酮较对照组显著升高(t=3.65,P<0.05),两组血清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催乳素和雌二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③免疫抗体和感染因素比较:研究组抗心磷脂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和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阳性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χ2分别为18.96、10.17、4.70,均P<0.05),抗精子抗体、抗卵巢抗体和抗透明带抗体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研究组宫颈分泌物支原体和衣原体阳性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χ2分别为3.97、7.36,均P<0.05).结论 稽留流产与黄体功能不足、免疫和感染因素有关,患者需治疗病因后妊娠,以避免稽留流产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抗透明带抗体的表达和Th1/Th2细胞因子的改变在卵巢早衰(POF)和不孕症患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ELISA法检测21例POF、20例不明原因不孕症和20例健康女性的血清中抗透明带抗体的表达、IFN-γ、IL-4和IL-10水平。结果:POF组和不孕组血清中抗透明带抗体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OF组和不孕组血清中IFN-γ/IL-10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不孕组IFN-γ/IL-4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抗透明带抗体的表达和Th1/Th2细胞因子比值增高在POF及不孕症妇女的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复发性流产(RSA)病因复杂多样,其中50%~60%与免疫因素相关~([1-2])。近年来将免疫因素引起的复发性流产分为自身免疫和同种免疫,其中自身免疫异常包括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抗核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等,同种免疫异常目前考虑与NK细胞亚群平衡失调、Th1/Th2平衡失调、保护性抗体和/或封闭抗体异常等密切相关~([3])。其治疗以抗凝治疗为主,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反复自然流产(RSA)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机体免疫状态.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007年8月~2011年10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142例RSA患者和102例正常妇女进行心理状况调查,并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Th1(IFN-Υ)和Th2(IL-4)细胞因子水平.结果:RSA患者SCL-90自评总分、总均分、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均分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RSA患者IFN-Υ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IL-4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反复自然流产可以影响妇女的正常心理活动,较差的心理状态干扰机体免疫功能,应该对其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反复流产(URSA)患者Th1/Th2细胞因子失衡关系及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细胞因子体外诱生技术对72例URSA患者和30例正常妇女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诱生培养68h后,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上清液中的Th1(IFN-γ)和Th2(IL-4)细胞因子水平;URSA患者分为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组和常规HCG保胎组,前瞻性研究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前后IFN-γ、IL-4细胞因子变化及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URSA患者IL-4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Th1/Th2比值偏向Th1。经主动免疫治疗后,URSA患者IFN-γ水平降低(P<0.05),IL-4水平升高(P<0.05),Th1/Th2比值降低,偏向Th2(P<0.05)。主动免疫妊娠成功率达到85.71%。结论:URSA的发生可能与Th1/Th2平衡失调有关,主动免疫治疗可以有效纠正Th1/Th2平衡失调,对URSA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赵群力  李毅 《中国公共卫生》2012,28(10):1343-1345
目的 分析复发性自然流产( RSA)弓形虫感染妇女外周血、母-胎界面Th1/Th2细胞因子表达情况,探讨其在RSA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79例RSA育龄期妇女的弓形虫特异性抗体1gG、IgM以及外周血和蜕膜组织液中IL-2、IL-4、IL-10和IFN-Υ等细胞因子水平,同时以45名同期正常早孕并人工流产妇女作为对照.结果 RSA组外周血IgG阳性例数、阳性率(22例、27.85%)和IgM阳性例数、阳性率(10例、12.66%)均明显高于人工流产组(5例、11.11%和2例、4.44%)(x2=4.710、2.113,P均<0.05);RSA新近感染者外周血和蜕膜组织液中IL-2和IFN-Υ等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人工流产未感染妇女,而IL-4和IL10表达水平则明显低于后者(t =2.485 ~3.042;P均<0.01).结论 RSA弓形虫感染育龄期妇女外周血和母-胎界面处具有Th1优势状态表达,这可能是导致RSA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清三种抗体检测及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A)、抗核抗体(ANA)和封闭抗体(BA)联合检测对复发性流产(RSA)的临床应用及意义。方法对67例RSA患者血清进行ACA、ANA和BA三种抗体的检测分析,2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分析其血清ACA、ANA和BA。结果RSA组ACA阳性率为10.44%(7/67),而对照组无一例阳性,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A组ANA阳性率为43.3%(29/67),较对照组1例阳性(5.0%)明显增高(P〈0.05);RSA组BA总阴性率为89.6%(60/67),比较对照组10例(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A、ANA及BA均与RSA有关。对复发性流产患者适时联合检测ACA、ANA和BA,对于临床诊断和指导治疗都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复发性流产(RSA)患者抗精子抗体(AsAb)水平与辅助T型17细胞(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及白细胞介素(IL-10)/IL-17关系。方法:收集2022年1-12月于本院就诊的122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53例女性RSA患者,69例配偶有RSA病史的男性患者;无不良孕产史已生育健康女性40例和配偶无RSA史男性5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纳入对象AsAb水平,Th17、Treg细胞数及IL-10、IL-17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法分析AsAb阳性表达与Th17、Treg、IL-10、IL-17水平关系。结果:RSA组AsAb阳性8例,其中女性2例、男性6例,对照组阳性仅1例男性;RSA组AsAb阳性率(6.6%)高于对照组(1.1%);RSA组Th17(3.29±1.04个)、Th17/Treg(0.82±0.41)高于对照组(2.01±0.65个、0.29±0.46),Treg(4.02±1.34个)低于对照组(6.85±1.59个);IL-10(399.25±67.96 ng/ml)、IL-10/IL-17(1.34±0.25)低于对照组(602...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RSA)者生殖道感染及免疫因子变化。方法:选取RSA患者(观察组)和正常妊娠计划流产者(对照组)各50例为研究对象,检测绒毛和蜕膜组织中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和细菌拷贝数和感染率,检测宫颈分泌物中抗心磷脂抗体(ACA)-IgM和IgG阳性率,检测蜕膜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bax/bcl-2表达。结果:观察组绒毛和蜕膜组织中UU(44.0%、40.0%)、MH(32.0%、30.0%)和细菌拷贝数和感染阳性率(22.0%、20.0%)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宫颈分泌物中ACA-IgM(36.0%)和IgG(40.0%)阳性率高于对照组,蜕膜中IL-6、TNF-α和bax/bcl-2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RSA发生与支原体(UU和MH)感染、细菌感染、ACA表达、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可同时发生且相互关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孕前主动免疫2次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自身免疫性抗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门诊确诊为URSA患者51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患者孕前采用主动免疫治疗2次,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和间接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和自身免疫性抗体的变化。结果 (1)与治疗前相比,主动免疫2次治疗后患者外周血中T抑制细胞(suppressor T cell,Ts)的百分比上升(P0.05);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Th)的百分比与Th和Ts的比值(Th/Ts)下降(P0.05);(2)与治疗前相比,主动免疫2次治疗后患者外周血中CD 3~+T细胞的百分率呈上升趋势,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B细胞的百分比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URSA患者进行主动免疫治疗前自身免疫性抗体均为阴性,2次主动免疫治疗后自身免疫性抗体的阳性率为27.5%(1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主要是抗核抗体转阳。结论 URSA患者孕前进行主动免疫2次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中Ts及Th/Ts比值会发生明显变化。但是主动免疫治疗2次后有超过1/4的患者自身免疫性抗体会被短暂激活并转阳,尤其是抗核抗体较为敏感。因此对孕前进行主动免疫治疗的URSA患者要尽早和及时检测主动免疫效果及自身免疫性抗体转阳率,以便于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