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综述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股骨假体旋转评估研究进展,以减少假体旋转不良导致的术后并发症。方法查阅近年TKA术中股骨假体旋转定位参考轴线的基础及临床研究相关文献,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股骨假体旋转不良可造成屈曲间隙不平衡和髌骨轨迹不良,术前应采用不同方法确定股骨假体旋转力线,并通过影像学技术及计算机导航技术进行手术前后评估,保证股骨假体的旋转位置良好,使术后膝关节功能获得最大程度的恢复。结论近年发展了多种手术技巧和新技术以确定股骨假体旋转力线,临床应用并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综述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远端旋转力线定位标志的研究进展。方法广泛查阅近年国内外股骨远端旋转力线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若假体旋转力线对位不良将导致诸如髌骨脱位、弹响、磨损、髌前疼痛等多种髌股关节并发症。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确定股骨假体旋转力线的方法较多,常用方法包括股骨上髁轴线、前后轴线、股骨后髁线、屈曲间隙平衡技术、计算机导航技术等。正确选择旋转力线,对减少术后并发症和降低假体翻修率均至关重要。目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选择合适的参照轴以保证股骨假体旋转力线对位的准确性仍有争议。结论股骨假体旋转力线是影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预后极其重要的环节。确定股骨假体旋转力线的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前CT扫描对全膝关节置换(TKA)中股骨假体旋转力线精确确定的作用。方法将200例(252膝)TK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①经验组(64例):TKA术中根据术者触摸外科股骨上髁轴线联合Whi-teside线联合确定股骨假体外旋角度;②CT扫描组(136例):术前CT扫描确定股骨后髁角,术中采用可调外旋定位器复制CT确定的外旋角度,其余TKA手术操作相同。两组术后均行CT扫描确定股骨假体旋转不良角度并对其绝对值进行比较。结果经验组TKA术后股骨假体旋转不良角度为2.8°±0.14°,CT扫描组为1.2°±0.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8,P<0.01)。经验组股骨假体旋转不良率为32.1%,CT扫描组为1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7,P<0.01)。结论术前CT扫描确定股骨远端后髁角可以有效提高TKA手术股骨假体旋转力线,方法简单、有效、重复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0):1895-1898
[目的]探讨CT扫描技术检测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对髌股关节轨迹不良股骨旋转截骨角度确定的作用。[方法]将72例(74膝)TKA中髌股关节轨迹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CT扫描组35例(36膝):术前CT扫描确定股骨后髁角,术中采用CT确定的股骨后髁角进行股骨外旋截骨,其余TKA手术操作相同;(2)对照组37例(38膝):术中采用与后髁轴线呈固定外旋3°进行股骨外旋截骨,两组术后均行CT扫描分析股骨假体旋转不良角度并对其绝对值进行比较。[结果]术后随访时间24120个月,平均53.6个月。CT扫描组KSS功能评分从术前的平均35分提高到术后平均81分;对照组KSS功能评分从术前的平均34分提高到术后平均83分,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CT扫描组:TKA术后股骨假体旋转不良角度为1.4°±0.06°,对照组为2.5°±0.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8,P<0.01)。CT扫描组股骨假体旋转不良率为12.5%,经验组为2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58,P<0.01)。[结论]术前CT扫描确定股骨假体旋转参考轴,可用于指导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旋转截骨角度,有效提高TKA手术股骨假体旋转力线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股骨髁间截骨膝关节假体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自2005年5月2010年10月本科行TKA术的患者107例(122膝)。使用深盘型后稳定假体62例(72膝),使用桩柱型后稳定假体45例(50膝)。对比两组术前、术后KSS评分、功能评分、测量膝关节ROM。[结果]两组术后与术前的KSS评分、功能评分、膝关节RO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KSS评分、功能评分、膝关节RO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深盘型后稳定假体组有1例,术后出现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经过一期骨水泥旷置,3个月行二期翻修;桩柱型膝关节假体组有1例术中发生股骨外髁骨折,术中及时发现给予螺钉内固定,1例术后7个月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给予钢板内固定术,患者均痊愈出院。两组术后随访X线片观察膝关节假体位置、力线、固定性能等均显示良好,无松动、透亮线等异常表现。[结论]两种不同术式股骨髁间截骨膝关节假体行TKA临床疗效满意,术后膝关节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股骨远端屈曲角度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股骨假体矢状位力线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1月,收治35例35膝股骨远端屈曲角度(distal femoral flexion angle,DFFA)>6°的患者并行TKA手术,参照Oswa...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五合一股骨截骨技术和Deluxe-ps型假体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近期疗效.方法 2008年10月至2009年12月,应用股骨五合一截骨法采用Deluxe-ps型膝关节假体行TKA手术20例,25膝.对照组为同期应用传统股骨四合一截骨技术,采用Depuy P.F.C.Sigma型膝关节假体行TKA手术17例,22膝.术中测量五合一截骨后各平面夹角和股骨远端前后径距离,计算各角度、距离与对应假体设计参数的差值.术后X线片测量两组外翻角、股骨假体屈曲角以评估股骨侧假体位置.采用KSS评分和功能评分、膝关节ROM评估两组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结果 两组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6~20个月,平均12个月.本组五合一截骨后各平面夹角、股骨远端前后径距离与对应假体设计参数的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前、术后随访KSS评分和功能评分、膝关节RO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随访KSS评分和功能评分、膝关节RO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X线片评定假体位置、力线、固定性能等均显示良好,其中外翻角、股骨假体屈曲角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初次TKA手术采用五合一股骨截骨技术和Deluxe-ps型假体术后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已成为骨科手术中普及率最高的术式之一[1],最大程度恢复膝关节功能,实现假体遗忘和长期使用是病人和关节外科医生的共同追求.假体旋转、尺寸匹配及下肢力线是术后关节舒适度和远期寿命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导航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下肢旋转对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比分析计算机导航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与标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对假体旋转对线、术后下肢力线、假体位置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对照组采用标准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导航组采用计算机导航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CT测量两组患者术后股骨假体旋转角、胫骨假体旋转角、假体的联合旋转角及假体之间的相对旋转角;X线片上测量两组下肢冠状面力线,假体在冠状位、矢状位的位置.记录术后6周、6个月的膝关节活动范围、KSS评分、Oxford评分及髌股关节评分.结果 对照组和导航组术后股骨假体平均旋转角分别为1.51°±3.55°和-0.63°±3.04°,假体联合旋转角为2.85°±4.07°和0.28°±3.43°,假体之间的相对旋转角为1.44°±4.55°和-0.43°±2.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胫骨假体旋转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X线片测量结果显示,导航组下肢冠状面力线、股骨假体冠状面位置优于对照组.功能评分显示,术后6周导航组优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导航可以避免假体旋转不良,改善下肢旋转对线及冠状面力线,有助于术后早期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正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目前治疗膝关节重度骨性关节炎的常用手术方法之一,但有随访发现,接受TKA的患者髌骨不稳发生率为55%~72%。TKA术后髌骨不稳多由术中胫股关节力线恢复欠佳引起的,包括股骨旋转、股骨髁前后径、胫骨旋转、胫骨后倾角、胫股角等因素,髌股关节异常可能会引起髌骨滑迹异常、假体磨损、膝前痛及膝关节活动受限等并发症。笔者就胫股关节对线不良可能导致的髌股关节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TC-Dynamic膝关节假体在膝关节置换中的应用.[方法]自2005年10月~ 20l0年12 月,采用TC-Dynamic膝关节假体行TKA共40例(50膝)与Depuy P.F.C.Sigma膝关节假体行TKA 40例(45膝)进行临床对比研究.对比两组术前、术后KSS评分、功能评分、Feller评分、测量膝关节ROM、术后膝前疼痛及髌骨弹响.[结果]两组术后与术前的KSS评分、功能评分、Feller评分及膝关节RO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KSS评分、功能评分、Feller评分、膝关节ROM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用时TC-Dynamic膝关节假体较Depuy P.F.C.Sigma膝关节假体组平均少10 min.TC-Dynamic膝关节假体组膝前疼痛1例(1膝),髌骨弹响1例(1膝),Depuy P.F.C.Sigma膝关节假体组膝前疼痛2例(2膝),髌骨弹向3例(3膝).两组术后随访X线片观察膝关节假体位置、力线、固定性能等均显示良好,无松动、透亮线等异常表现.[结论]使用TC-Dynamic膝关节假体行TKA临床疗效满意,术后膝关节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12.
李文鹏  丁勇 《实用骨科杂志》2022,(11):1002-1006+1048
<正>膝关节骨关节炎作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已成为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1]。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骨关节炎、恢复膝关节功能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膝关节置换术分为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kneearthro plasty,TKA)和单髁置换术(unicom partmentalkneearthro plasty,UKA),由于TKA缓解疼痛和功能恢复方面具有可预测性、持久性和有效性[2],长期以来被认为是膝关节置换的主要方式。但有研究发现,在膝关节骨关节炎中85%是孤立性内侧腔室病变[3],仅置换股骨内侧髁就可以极大缓解疼痛、恢复关节功能。同时也许多研究表明,与TKA相比,UKA具有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运动功能恢复好、术后早期临床评分更高的优点[4-6]。因此UKA再次得到重视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便携式导航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与常规人工TKA对术后下肢机械轴线和假体力线的影响。 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咨迅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根据纳入标准(测量了下肢力线的便携式导航辅助和常规初次TKA临床研究)和排除标准(膝关节内外翻畸形大于15°、术侧髋关节异常),收集所有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和非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截止日期为2018年5月,由两名评价员独立筛查文献、提取资料和方法学质量评估,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软件Rev Man 5.3.0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一共纳入11篇临床文献(4篇随机对照试验,7篇非随机对照试验),分析1 334膝,其中导航组641膝,常规组693膝。Meta分析结果显示:导航组下肢机械轴线偏离±3°离群个数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 =0.57,95%CI(0.43,0.76),P<0.05],而冠状面股骨假体力线[RR =0.45,95%CI(0.20,1.06),P =0.07]、冠状面胫骨假体力线[RR =0.67,95%CI(0.41,1.11),P =0.12]、矢状面股骨假体力线[RR =1.03,95%CI(0.72,1.46),P =0.89]、矢状面胫骨假体力线[RR =1.13,95%CI(0.62,2.07),P =0.69]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便携式导航辅助TKA恢复下肢机械轴线的精准性优于常规人工TKA,但两者在恢复冠状面和矢状面假体植入位置准确性方面无差异;上述结果尚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及多中心随机试验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对晚期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和下肢力线的影响。方法对45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57膝)行TKA治疗,采用疼痛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KSS关节及功能评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采用SF-36评分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摄双下肢全长片评估下肢力线。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48~60(54±4)个月。1例术后5个月发生膝前痛,行股四头肌肌力锻炼后缓解。随访期间所有膝关节假体位置良好,未见骨溶解、假体松动或下沉。末次随访时,VAS评分、ROM、KSS关节及功能评分、SF-36评分、下肢力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KA是治疗晚期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可以缓解疼痛,纠正畸形,恢复下肢力线,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球轴型旋转铰链膝关节假体重建股骨远端骨缺损的可行性及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及天津市天津医院收治的13例股骨远端原发肿瘤患者和3例膝关节周围假体置换术后翻修患者资料, 男8例、女8例, 年龄(43.3±17.8)岁(范围15~71岁)。13例股骨远端肿瘤患者中, 骨肉瘤6例、骨巨细胞瘤5例、平滑肌肉瘤1例、软骨肉瘤1例;3例假体置换术后翻修患者中, 肿瘤型假体术后无菌性松动2例、表面人工膝关节假体周围骨折1例。设计并制作球轴型旋转铰链膝关节假体重建16例患者肿瘤切除或假体翻修术后股骨缺损。术后定期随访, 复查X线片评估下肢力线, 采用中文版36条简明健康调查量表(36-item short-form, SF-36)评价术后生活质量, 应用美国骨骼肌肉系统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 MSTS)93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估肢体功能。结果 16例患者均顺利安放假体, 除2例行全股骨置换患者外, 其余14例患者肿瘤切除后骨缺损长度(18.2±11.7) cm(范围8.6~47.1 cm)...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MRI测量探讨股骨远端各旋转轴线的关系,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股骨远端旋转力线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苏浙地区健康汉族成人106例,膝关节共197个。对所选膝关节行MRI平扫,在MRI横断面图像上进行定位参照轴线,包括外科经股骨上髁轴线(STEA)、临床经股骨上髁轴线(CTEA)、前后轴线(APL)及股骨后髁轴线(PCL)。对轴线参数股骨后髁角(PCA)、髁扭转角(CTA)及前后轴线的垂线与后髁轴线的夹角(PAPA)进行测量。比较各角度不同性别、不同侧别均数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PCA平均为3.56°±0.26°,CTA平均为6.35°±0.72°,PAPA平均为4.08°±0.22°。不同性别、侧别的PCA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侧别的CTA、PAPA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MRI测量确定股骨远端轴线参数是一种可靠的方法,不同性别、侧别PCA相对恒定,STEA可作为TKA中股骨远端假体旋转参照力线。  相似文献   

17.
<正>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是目前治疗膝关节疾病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疗效确切,术后膝关节功能良好,适用于各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关节重度病变。TKA后常见的并发症有假体松动、感染、假体周围骨折、假体磨损、膝关节活动受限等,其中假体周围骨折尤其是股骨髁上骨折是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0.3%~2.5%[1]。股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治疗方式很多,对于较为严重的病例,肿瘤式假体翻修已成为重要的手术方法,本科室收治1例假体周围骨折病例,应用肿瘤式假体翻修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对于终末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与之带来的膝关节僵硬、疼痛、功能丧失以及下肢力线的异常改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非手术治疗往往无效,从而需要手术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终末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可明显缓解疼痛症状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2]。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准确地恢复患者下肢力线对于术后缓解疼痛症状、恢复膝关节功能和延长假体使用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就全膝关节置换术下肢机械力学对线、运动力学对线和矢状面对线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术后最常见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危险因素包括女性、骨质疏松、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神经肌肉疾病、认知障碍、药物相关(服用皮质类固醇)、肥胖、高龄、感染、假体周围骨溶解、膝关节强直、股骨前皮质切迹等。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TKA术后假体周围骨折中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最常见, 发生率为0.3%~2.5%。Lewis和Rorabeck分型是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最常用的分型方法, 该分型提出了假体松动的概念, 并强调了进行翻修手术的必要性。其他还有Su分型、通用分型系统以及Rhee分型, 最新的分型为2022年提出的Kim分型。TKA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策略包括非手术治疗、外固定技术、单钢板固定、双钢板固定、髓内钉固定以及翻修TKA和股骨远端置换术。通过检索并分析TKA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相关文献, 以期更好地指导TKA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深盘型假体对全膝关节置换初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2006年6月~2012年1月,本组应用深盘型垫片假体行TKA的76例(97膝)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2~6年,平均4.2年,其中女65例,男11例;年龄55~78岁,平均65.8岁;选择男女共76名志愿者,年龄在18~42岁之间,平均30.5岁,随机左右膝。对比TKA组术前、术后KSS评分、功能评分、膝关节ROM、股骨后髁偏心距;对比TKA组与志愿者组膝关节从伸直位到最大屈曲位时股骨相对于胫骨前后移动的距离。结果 TKA组手术前后膝关节KSS评分、功能评分及膝关节RO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股骨后髁偏心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KA组膝关节从伸直位到最大屈曲位时股骨相对于胫骨向后移动距离之差(6.24±2.45)mm。志愿者组膝关节伸直至最大屈曲位时股骨相对于胫骨向后移动距离之差(10.87±1.49)m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术后出现伤口浅表感染,经处理后痊愈。1例术后出现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经二期翻修痊愈出院。术后随访X线片观察膝关节假体位置、力线、固定性能等均显示良好,无松动、透亮线等异常表现。结论使用深盘型膝关节假体行TKA术,初期临床疗效满意;TKA组术后膝关节伸直至最大屈曲位时股骨相对于胫骨后移距离较志愿者组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