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伟伟 《心电学杂志》1990,9(4):223-224
应用经食管左心房调搏技术对16例病人进行心房程序扫描早搏刺激检测房室结前向传导功能。结果发现房室传导间隙现象6例,其中房室传导双间隙现象1例。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房室结加速传导对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影响,对27例突发突止的心悸患者作食管心房调搏检查.结果有9例患者具有房室结加速传导,S-R间期仅轻度延长.诱发出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方法与无房室结加速传导患者具有完全不同的刺激方式.认为当食管心房调搏起搏频率≥200次/min;房室仍是1:1传导,应采取连续期前收缩刺激或Burst刺激,以促发心动过速,防止遗漏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诊断.  相似文献   

3.
自从希氏束电图(HBE)问世后,各种裂隙现象均有报告,Damato将房室传导裂隙现象分为6型,室房传导裂隙现象分为2型,现结合文献讨论如下。 一、房室传导的裂隙现象 (一)Ⅰ型裂隙现象 当程序刺激的联律间期缩短时,首先出现H—V阻滞,当联律间期进步缩短时,由于房室结近端传导延缓,而使H—V恢复传导。图1A、B、C进行心房程序刺  相似文献   

4.
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是利用食管与左心房解剖密切的关系,经食管间接起搏心房来进行无创性心脏电生理检查。心房是此项检查的首要参与者,如果期前刺激无法激动心房,而以起搏心房为根本的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就失去了有效起搏心脏的基础,无法得到正确的电生理结果。本文报道2例房室结双径路患者,由于其有效不应期短于心房,在房室结双径路进入有效不应期前,心房已进入有效不应期,使得房室结双径路传导现象被掩盖,具  相似文献   

5.
报告应用经食管心房调搏 S_1S_2程控扫描刺激,利用 S_1S_2间期、R_2图形变化和程控扫描中前后 S_2R_2的相互关系,共诊断出房室传导的裂隙现象10例。对裂隙现象的诊断进行了讨论,提出应注意和房室旁路、室内差异性传导相鉴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食管心房调搏术测定房室传导系统的电生理参数来判断房室传导功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心动过缓测窦房结、房室传导功能和心动过速查因的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行食管心房调搏检查.入选者均于术前行常规及动态心电图,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5个半衰期.并对74例经食管心房调搏房室传导功能降低的患者,进行阿托品试验,试验前后对照分析.结果 食管心房调搏对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其中69例静推阿托品后显著改善,仅5例静推阿托品后无明显改善,而植入起搏器治疗.并有1例静注阿托品后诱发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结论 食管心房调搏可在早期发现并鉴别诊断功能性和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房室结双径路中慢径传导伴蝉联现象的心电图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分析30例房室结双径路经食管心房分级递增起搏中慢径传导伴蝉联现象的心电图改变。结果慢径传导伴蝉联现象可表现为慢径连续1∶1传导及快-慢径交互下传和文氏周期中慢径多比例传导。结论慢径传导伴蝉联现象的心电图表现对诊断房室结双径路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传导系统中的空隙现象近年来报道较多,但在房室结双路径中慢径路内的空隙现象国内外鲜见报道,现将我们所见2例报道如下。 例一 女性患者,13岁。因患风湿热住院给予抗风湿治疗。患者无明显心悸、胸闷等症状,心电图、胸片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正常。为了解窦房结及房室结功能而做食管心房调搏检查。采用S_1S_2程控刺激法从舒张晚期进行递减扫描(步长10ms)。S_1S_2为500ms时,S_2R_2为  相似文献   

9.
刘崇素  山路  刘蓉 《心电学杂志》2002,21(4):243-243
患者男性,45岁。因阵发性心悸5年,加重2月就诊。心悸突发突止,每次持续数s至数h不等。体检:一般情况可,BP120/80mmHg,心率80次/min,心律齐,未闻杂音,两肺无殊。常规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图略)。食管电生理检查示用药前程控扫描,房室传导曲线两次跳跃中断,分别相差160、110ms,为房室结三径路传导现象,未诱出心动过速。静注阿托品1mg后,房室传导曲线跳跃中断现象消失。以S1190次/min刺激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频率约187次/min,未见P波,R—R间期分别为0.33、0.36、0.32、0.40s交替出现,大致可分为0.32—0.33s、0.36—0.40s两组长短R—R间期,且交替出现。部分QRS波群较宽大畸形,为心室内差异性传导(图1)。食管心房标测仍呈心动过速,但频率与R—R间期交替现象与前图略异,逆行P波重叠于QRS波群终末部,心房逆行激动呈中心型。以S1250次/min高频刺激能终止发作。临床诊断:房室结三径路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10.
食管心房调搏法诊断房室结加速传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管心房调搏法诊断房室结加速传导刘少稳,杨延宗,林治湖房室结加速传导(EAVNC)是一种电生理现象,由于房室结递减传导性能减退而呈现传导加速,在快心房律时,会有很快的心室率。EAVNC首先由Gallagher(1976)给予明确定义。心内电生理检查有...  相似文献   

11.
心脏传导系统的任一部位都有可能发生传导阻滞,其中最常见的是房室传导阻滞,从其心电图表现看,有时不仅局限于房室交接区,还涉及心房或心室内传导阻滞,曾统称为心脏阻滞.目前认为,房室传导阻滞是指窦性激动自心房传向心室的过程中传导延缓,或部分甚至全部激动不能下传的现象.这种由于某个部位不应期异常延长所致的房室传导阻滞是病理性的;而由于正常不应期所致的房室传导阻滞则是生理性的,称为生理性房室传导阻滞,并非本文所指的房室传导阻滞,两者临床意义也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2.
房室结双径路是引起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的电生理基础,其电生理特征主要为当快 径路发生传导阻滞时,激动改从慢径路传导时形成 的跳跃现象.如能显示跳跃现象,就能证实双径路的 存在[1].我们注意到在临床电生理检查中,心房分级 递增刺激时,S-R 间期突然延长>60ms的现象屡见不鲜,诊断房室结双径路传导也沿用了此标准.本文旨在探讨心房分级递增刺激时S-R 间期突然延 长>60ms 对房室结双径路传导现象的诊断价值以 及其与单纯的房室结传导延缓即房室文氏传导的区别点.  相似文献   

13.
基础起搏周长对心房和房室传导系统不应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心房基础起搏周长(BCL)对心房、房室传导系统和旁道前向传导不应期的影响.方法 对30例患者行食管心房调搏检查,测定三个不同心房BCL下心房、房室传导系统功能和有效不应期,以及静脉注射普罗帕酮后起搏周长对不应期的影响.结果 随着心房BCL的缩短,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和旁道前向传导有效不应期及房室传导功能不应期(AVFRP)逐渐缩短(P<0.05和0.001),房室传导时间和有效不应期延长(P<0.05),房室结快、慢径路有效不应期无改变.注射普罗帕酮后心房BCL的改变对AERP和AVFRP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心房BCL可影响房室传导系统的不应期和传导性,这一作用与交感神经兴奋时的改变不同,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后房室传导系统不应期不受心房BCL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心脏房室交界区双(多)径路传导的形态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房室交界区 (AVJ)是指心脏传导系在心房与心室之间的连接部分 ,形态学将其分成 :①房室结 (AVN) ,②房室束(AVB ,包括穿部与未分叉部 )和③房室结心房扩展部三部分[1,2 ] 。心房程序刺激的实验发现 ,当刺激频率增加到一临界值时 ,刺激时间缩短 5~ 10ms,房室传导时间突然延长超过 6 0ms,据此推测房室间截然不同的传导时间是分别通过两条径路传导的 :慢径路传导时间长而不应期短 (α径路 )、快径路传导时间短而不应期长 (β径路 ) [3 ,4 ] 。双径路 (房室结双径路 )是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的基础。临床上AV…  相似文献   

15.
房室传导呈伸缩样改变一例郭应军(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百色533000)临床资料及电生理分析患者男性,65岁。因反复发生阵发性心悸8年于1995年2月16日行食管心房电生理检查。体表12导联心电图正常。行S1S2程序早搏刺激,S1S1基础刺...  相似文献   

16.
房室传导空隙现象(Gap Phenomena)是指心动周期某个时限内出现的房性激动不能传入心室,这一时限称为空隙区,而较早或较晚发生的房性激动却能下传。这种现象可以发生在前向或逆向的房室传导过程中。空隙现象具有与超常传导相似的心电图表现,属于“伪超常期传导”的一种。现就其发生机理、类型及其隐现因素等作一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房室传导功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芳  李莉 《心电学杂志》1999,18(2):83-84
为了解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的房室传导功能,用食管电生理检查观察窦房结功能正常者86例、窦房结功能低下者40例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者109例的房室传导功能.结果显示:3组的文氏型阻滞点、2:1阻滞点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将窦房结功能障碍者的窦房结恢复时间与文氏型阻滞点、2:1阻滞点作相关分析,结果均无相关性(P>0.05).认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的概率较低,植入起搏器前应作食管心房调搏检查房室传导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18.
束支空隙现象及其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经食管程控心房调搏法(S_1S_2),在276例受试者中观察到束支空隙现象15例(5.4%)。结果显示空隙期时限10~100ms,平均36.7±23.8ms,空隙期中束支阻滞图形呈完全性和不全性者各占1/3,余1/3则由不全性至完全性或由完全性至不全性衍变。束支阻滞图形多呈右束支阻滞,因房室结转慢径路传导而恢复者有11例(73%)。表明:房室结慢径路传导是本现象的重要显现条件;空隙期中束支传导并未完全中断,其机理可能是因两束支不应期不等引起的不同遗传导所致。  相似文献   

19.
刘元明  李盛贵 《心电学杂志》1993,12(2):81-81,122
对13例疑有房室传导功能低下的患者,用经食管心房调搏进行植物神经阻滞试验。同一病人用药前后对比观察结果发现,植物神经对房室传导的影响较大,在植物神经阻滞后判定房室传导功能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房室结双径路 1∶2房室传导的电生理特性。方法 分析诱发 1∶2房室传导的条件 ;测定患者的基础AH、HV、心房有效不应期、房室结快径有效不应期、快慢径传导时间之差等电生理参数 ,与无 1∶2传导者对比分析。结果  11例有 1∶2传导者基础AH 5 0~ 80 (6 0 9± 7 0 )ms,HV 35~ 40 (38 6± 2 3)ms;心房有效不应期 130~ 2 40 (194 5± 31 4)ms,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房室结快径有效不应期 7例短于 2 2 0ms,其他 5例分别为 40 0、380、32 0、2 80、2 40ms。快、慢径传导时间之差为 30 0~ 740 (4 99 0± 12 1 8)ms,显著大于对照组。房性早搏、心房期前刺激、心房快速刺激、窦性搏动、房室结多径路发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时以及心室期前刺激等 6种方式可诱发 1∶2房室传导。结论 房室结远端共同传导通路的不应期短于快、慢径传导时间之差 ,是发生 1∶2房室传导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