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不同提取方法对水蛭、土鳖虫、蜈蚣抗凝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提取方法以及酸、碱、反复冻融对水蛭等3种中药抗凝活性的影响。方法以TT为指标,考察不同提取方法,以及酸、碱和反复冻融法对水蛭、土鳖虫、蜈蚣提取液中抗凝物质的影响。结果冷浸法抗凝活性明显优于煎煮法和冻融法,其抗凝活性不受pH影响,经酸碱处理后TT无明显变化(P〉0.05),土鳖虫、蜈蚣提取液的凝血酶时间与冻融次数无关(P〉0.05),水蛭凝血酶时间易受冻融次数影响(P〈0.05)。结论3种提取方法以冷浸法提取最优,酸碱和反复冻融影响其药抗凝活性。  相似文献   

2.
全蝎不同部位抗凝活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采用不同提取方法比较全蝎不同部位的抗凝活性.方法 用凝血酶时间(TT)为指标,测定全蝎不同部位水提醇沉和冻融法提取液的抗凝血活性.结果 水提醇沉法全蝎凝血酶时间长于冻融法,两种提取方法中,各部位的凝血时间比较是蝎尾>蝎全体>蝎身.结论 全蝎抗凝活性成分提取方法中水提醇沉优于冻融法,抗凝活性成分主要集中于蝎尾.  相似文献   

3.
僵蚕抗凝活性成分的稳定性和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僵蚕提取液的抗凝活性成分的稳定性和提取工艺。方法以凝血酶时间(TT)为指标,考察僵蚕提取液中抗凝物质对酸、碱、热及反复融冻的稳定性;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其蛋白含量为指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僵蚕的提取工艺。结果僵蚕水提液的抗凝活性成分对酸、碱、热及反复融冻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僵蚕水提液的凝血酶时间与蛋白质含量成正相关(P<0.01);以蛋白质含量作为指标,僵蚕用8倍量水润湿15 min,提取2次,每次30 min,即为水煎提取优化工艺。结论为僵蚕抗凝活性成分的水煎提取和后续分离的样品处理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全蝎中无机阳离子对全蝎抗凝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凝血酶时间为指标,分别在全蝎提取液中加入相应不同浓度的无机阳离子,考察其对全蝎抗凝活性的影响。结果加入无机阳离子后,明显缩短了全蝎的凝血酶时间(P<0.01)。结论铵离子等无机阳离子对全蝎提取液抗凝活性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土鳖虫提取液对家兔抗凝血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观察土鳖虫提取液对家兔抗凝血作用的影响。方法 (1)体内实验给家兔灌胃土鳖虫提取液5d后,测定白陶土部分凝血酶时间(K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2)体外实验体外测定土鳖虫提取液对家兔血浆KPTT、PT、TT及抗凝血酶Ⅲ(AT—Ⅲ)的影响。结果 土鳖虫提取液在家兔体内、外均能使血浆KFTT、PT及TT延长,其作用随土鳖虫提取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强,抗凝活性不依赖于AT—Ⅲ。结论 土鳖虫提取液具有明显的抗凝作用,可能是对凝血酶发挥的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6.
僵蚕抗凝活性及其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对僵蚕不同部位抗凝活性及其主要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 ,为僵蚕的质量控制和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用凝血酶时间 (TT)和经典化学方法为指标测定生、制僵蚕以及制僵蚕的不同部位的抗凝血活性大小以及总氮、铵态氮、蛋白质和草酸铵的含量。结果制僵蚕的抗凝活性、蛋白质和草酸铵含量均大于生僵蚕。制僵蚕不同部位凝血酶时间和蛋白质含量比较 ,其顺序是 :透明胶状物 >全药 >僵蚕皮 >绿褐色物。结论生、制僵蚕以及僵蚕不同部位抗凝活性和蛋白质等成分含量不一致 ,建议根据用药目的选择生、制僵蚕 ,作为抗凝药物应用时 ,可选择制僵蚕或其某一个或几个部位  相似文献   

7.
以抗凝血活性指标筛选水蛭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蛭是具有抗凝血活性的动物药,报道用抗凝血活性指标筛选其提取工艺的方法和结果,研究表明:水蛭提取液对凝因酶的拮抗作用量效关系明显,凝血酶时间(TT)和药液浓度成正相关,水蛭以0.9%NaCl提取活性最高,正交试验筛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为加4倍量0.9%NaCl溶液,在100℃提取3h。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新鲜冰冻血浆(FFP)融化后在一定时间内再次冰冻,血浆中各种成分的变化.方法 将FFP37℃水浴融化后,测定血浆中各类凝血因子的活性、白蛋白(Alb)总蛋白(TP)含量和胆碱酯酶(CHE)活性;在12h内将其冰冻,在7天后再次融化,测定Alb、TP、CHE和各种凝血因子的活性.结果 FFP再次冷冻后,除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显著变化外(P<0.05),其余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等凝血指标均无明显改变(P>0.05),CHE和Alb、TP也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FFP融化后,如果12h内未输用,可以将其立即冰冻,给PT、Fbg、TT等凝血指标异常的患者使用,或作为普通血浆用于各种需进行血浆置换的患者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最佳的甘草抗氧化活性成分闪式提取工艺.方法 应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结合正交试验设计,以甘草总黄酮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浸膏得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考察甘草抗氧化活性成分闪式提取工艺.结果 最佳闪式提取工艺为90%乙醇,固液比1∶20(g/mL),提取次数3次,每次2min.结论 该工艺提取时间短、提取效率高,是一种简单、快速、实用的甘草抗氧化活性成分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0.
草酸铵延长僵蚕凝血酶时间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草酸铵对僵蚕抗凝作用的影响。方法以凝血酶时间(TT)为指标,用添加法比较不同浓度的草酸铵对僵蚕提取液和凝胶分离液抗凝作用的影响,并以IgTT对草酸铵和僵蚕样品液的浓度进行线性回归处理,考察草酸铵的协同作用。结果添加草酸铵浓度在1.8~21.3mg/ml范围内,对固形物含量15.8~31.6mg/ml的提取液和14.6—29.1mg/ml的凝胶分离液的r丌值增加成正相关。对固形物含量15.8~23.7mg/ml的提取液和29.1mg/ml的凝胶分离液的TT提高有最佳草酸铵浓度(即添加草酸铵浓度为7—14mg/ml或0.05-0.1mol/L)。结论草酸铵对僵蚕提取液、凝胶分离样品的抗凝作用均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鉴定与探讨全蝎抗凝活性成分。方法用不同的展开剂,采用薄层色谱法和纸层析法对全蝎抗凝活性成分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全蝎抗凝活性成分中不含生物碱、糖类、甾体和萜类,含蛋白质和多肽,但在氨基酸的定性检测中,分离得到6个成分的斑点,与14种氨基酸对照品在相同位置上有相同颜色的斑点。结论全蝎抗凝活性成分中含有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多肽。  相似文献   

12.
菲牛蛭素体内外抗凝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广西菲牛蛭中提取的两种菲牛蛭素--菲牛蛭素A(Bufrudin A,BA)和菲牛蛭素B(Bufrudin B,BB)在人体外及动物体内的抗凝作用.方法:观察菲牛蛭素在人体外及动物体内对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的影响.结果:在体内外实验中,BA、BB均能明显延长活化部分APTT、PT及TT,但两者的三个指标有明显差异性,其中BA对TT的作用最显著,BB则对PT的作用更强.结论:广西菲牛蛭中的抗凝物质BA、BB在体内外均有较强的抗凝活性.  相似文献   

13.
正交试验法优选苓桂术甘汤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苓桂术甘汤的水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对苓桂术甘汤中肉桂酸含量及干膏得率的影响。结果优选出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的水,提取2次,每次1h。结论该提取工艺由于稳定、合理、可行,可用于苓桂术甘汤中有效成分的提取。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妇科养荣片的提取工艺.方法:水提取正交实验.结果:提取次数(A)提取时间(B)对浸膏得率和芍药苷的转移率有显著性影响.结论:提取2次,第一次提取加10倍水,煎煮时间为2.5 h,第二次加8倍量的水,煎煮2 h为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夜间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夜间睡眠低氧的治疗作用,并间接评价噻托溴铵对夜间睡眠低氧的疗效。方法:选择存在夜间睡眠低氧的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0例)给予吸入噻托溴铵(18 μg,每日午后1次)联合夜间氧疗(2 L/min),对照组(20例)给予单纯夜间氧疗(2 L/min),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检测夜间睡眠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肺功能。结果: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Nocturnal mean SaO2,MSaO2)、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Nocturnal minimum SaO2,MmSaO2)、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O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Percentage of FEV1 in the predicted value,FEV1%Pred)、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深吸气量(Inspiratory capacity,IC)、呼气峰值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Percentage of 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 in the predicted value,PEF%Pred)显著提高;对照组MSaO2、MmSaO2、PaO2、SaO2明显升高,而FEV1、FEV1%Pred、FVC、IC、PEF%Pred则无明显改变;2组夜间血氧饱和度小于9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T90)显著降低;观察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明显降低,而对照组PaCO2则明显升高。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MSaO2、MmSaO2、PaO2、SaO2明显提高,T90、PaCO2显著降低,FEV1、FEV1%Pred、FVC、IC、PEF%Pred显著提高。结论:噻托溴铵联合夜间氧疗能显著改善COPD夜间睡眠低氧,并优于单纯夜间氧疗;噻托溴铵也能改善COPD夜间睡眠低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选消炎止咳贴的提取工艺,方法:以麻黄碱和黄芩甙的含量为考究批标,对提取工艺进行L9(3^4)试验,结果:影响提取效率的因素大小顺序是:A〉D〉C〉B(A:乙醇浓度;B:乙醇用量;C:提取时间:D:提取次数)。结论:用3倍量的80%的乙醇提取3次,每次提取2小时,为比较理想的提取工艺,其浸膏竿膏率和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