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本文综述本校传染病学教研室1955-1995年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内容包括10余种传病与寄生虫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其中以华支睾吸虫病、姜虫病等有广东特色的传染病以及伤寒、痢疾、病毒性肝炎等影响人民健康最普遍的传染病为重点。反映了建国以来各个时期本教研室对防治这些传染病所作的贡献。所取得的成果,相当一部分通过多年来的验证,已获得广大传病工作者所认同或列为常规,部分已获得部委级奖励。现在重温这些成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中山市综合医院就诊者华支睾吸虫病感染情况及流行趋势,为制定华支睾吸虫病防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依照《中山市华支睾吸虫病监测方案,》通过对到医院消化中心(内科、小儿内科、肝胆外科)就诊的与华支睾吸虫病相关病人进行肝吸虫病监测,采集粪便样本采用改良加藤氏粪检法调查。结果 2007年1月~2009年12月监测三年共发现肝吸虫感染病449例,检出率26.9%。结论监测医院就诊者华支睾吸虫病检出率较高,人群分布差异明显,全市加强华支睾吸虫病监测,有针对性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3.
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乙肝疫苗对乙肝病毒标志阴转的疗效观察(摘要)张仙居1衣立渊1张敏21993年2月~1994年6月,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ARA-AMP)联合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按1990年上海全国肝炎会议诊断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奉化市1955—2004年传染病的发病和病谱的变化趋势。方法利用50年传染病发病资料,计算各年代平均发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分析不同年代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及趋势。结果50年间传染病年平均发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分别下降91.60%、99.24%和91.23%。呼吸道、肠道和虫媒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的发病率分别下降96。14%、87.54%和99.44%。血源及性传播性传染病发病率上升了35.13%,其构成比达48.22%。淋病、乙肝和肺结核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62.98/10万、51.48/10万和46.88/10万。疫苗针对的传染病被有效控制。HIV/AIDS、霍乱O139和大肠杆菌O157:H7等病例不断发生。结论血源及性传播疾病持续上升,肠道传染病居高不下,新的传染病不断发生,已成为奉化市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分析保山市2005~2008年主要肠道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保山市2005~2008年报告的伤寒和副伤寒、甲型肝炎、痢疾等主要肠道传染病病例资料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2008年保山市共发现伤寒和副伤寒、甲型肝炎、痢疾等主要肠道传染病3171例。发病总体上呈逐年下降趋势。各年发病率分别为44.25/10万、32.25/10万、32.99/10万、20.95/10万,平均发病率是33.55/10万。结论保山市主要肠道传染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对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三种主要肠道传染病仍应加强防治。应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同时加强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监测、监督管理,把好病从口入关。  相似文献   

7.
某些社会困素对肠道传染病发病率的影响阮立顺王明荣束毅姚彤(扬中市卫生防疫站扬中212200)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伤寒与副伤寒(以下简称“三病”)是江苏省扬中市居民的主要法定传染病,占肠道传染病的绝大多数(本市无阿米巴痢疾)。本文根据扬中近10a...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辽阳市1955—2007年肠道传染病疫情的流行特征,为政府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xcel2000和SAS8.2软件,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辽阳市1955—2007年报告的肠道传染病主要病种进行分析。结果辽阳市1955—2007年主要肠道传染病发病病种为痢疾、伤寒、霍乱、脊髓灰质炎和甲肝,年均发病率范围分别在14.28/10万-342.79/10万、0—37.40/10万、0—1.27/10万、0.1—8.55/10万和1.59—55.11/10万。肠道传染病死亡率50年代为1.53/10万,进入21世纪无死亡病例报告。结论自1955年辽阳市报告肠道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痢疾是左右大疫情和肠道传染病疫情的主要病种。肠道传染病防制虽然取得显著成绩,但仍然是辽阳市应重点防制的传染病病种。  相似文献   

9.
肝吸虫病的CT诊断(附4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肝吸虫病的CT表现,探讨CT对肝吸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粪便检查或手术病理证实的40例肝吸虫病患者CT表现及临床资料,其中男34例,女6例,CT平扫40例,增强扫描31例。结果40例的CT表现均见肝内胆管扩张,尤以肝包膜下末梢胆管小囊状扩张为特征性表现。结论肝边缘部胆管细枝状、小囊状扩张为肝吸虫病CT特征性表现;肝内结节、斑片低密度灶与炎性肉芽肿及胆管周围炎有关。肝吸虫病具有特征性CT表现,CT是肝吸虫病早期诊断有效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疾控检测平台检测寄生虫感染疑似病例血清抗体,为医院诊疗寄生虫病提供技术依据。方法采用寄生虫病诊断标准的ELISA方法,对深圳市、区属医院送检的华支睾吸虫、日本血吸虫、广州管圆线虫及棘球蚴病疑似病例血样进行血清抗体Ig G检测。结果深圳市、区属医院896份寄生虫病疑似病例血清样本4种寄生虫抗体总阳性率为14.1%(126/896),其中深圳市、区属医院血样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3.6%(100/734)、16.0%(26/162),抗体阳性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6,P0.05);华支睾吸虫、日本血吸虫、广州管圆线虫及棘球蚴的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6.2%(38/234)、17.8%(48/269)、11.6%(22/189)、8.8%(18/204)。结论深圳市存在华支睾吸虫、日本血吸虫、广州管圆线虫及棘球蚴病病例,应加强寄生虫病防治的宣传、监测和管理。  相似文献   

11.
总结160例60岁以上老年性病毒性肝炎的病毒类型,并与100例20~35岁年龄组肝炎进行对照。近年老年性肝炎组有以下特点:①仍以乙型肝炎为主(占33.8%);丙型及戊型肝炎各占23.2%及16.3%,较青年组多见;②重叠肝炎病毒感染多(28/160例,占17.5%),占老年组重症肝炎32.1%。重叠感染中慢性肝炎基础以乙型肝炎为主,丙型肝炎少见,重叠感染中急性肝炎以戊型及丙型多见;③临床类型以急性肝炎、慢性重症肝炎、肝炎肝硬化多见;急性肝炎中以戊型肝炎为主,而慢性重症肝炎、肝炎肝硬化以乙型肝炎为主。④丙型肝炎中86.4%及重叠感染中42.9%有输血制品或(和)手术史。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53例经临床与肝活检病理诊断为重症病毒性肝炎病例,采用美国Abbott试剂盒检测甲肝IgM抗体,乙肝表面抗原、抗体,e抗原、抗体,核心抗体及其IgM抗体;同时用英国“NOCTCH”试剂盒检测Delta抗原、总抗体及IgM抗体。发现甲肝病毒感染2例(4%);乙肝病毒感染最多,27例(51%);丙肝病毒次之,21例(39%);丁型肝炎病毒1例(2%);甲、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及CMV病毒所致各1例。  相似文献   

13.
采用以重症病毒性肝炎(重肝)病人入院后首次实验室测定值为基线于病程中动态比较分析影响重肝病人预后的各顷指标的方法,对57例住院死亡的重肝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初步认为:胆红素量及其上升速度、凝血酶原活动度、总胆固醇、白蛋白和血小板进行性下降;胆凝交叉现象与重肝病情呈正相关。上述指标在病程中的升降对于预后判定意义甚大。GPT活性值,胆酶分离现象与重肝病人病情不相平行。白蛋白浓度对短期内死亡病例的预测意义亦较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隆林各族自治县近6年各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情况、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县2004年至2009年各型病毒性肝炎的疫情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县6年来报告各型病毒性肝炎病例共736例,人群发病率为33.11/10万,男性高于女性。其中甲肝127例,乙肝503例,丙肝45例,未分型肝炎60例,戊肝仅在2009年发现1例。肝炎病例高发年龄在25~34岁年龄组,农民和学生发病人数占64.54%,肝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该县病毒性肝炎特别是乙型肝炎的防治任务仍然严峻,重点应放在农民和学生群体。  相似文献   

15.
应用酶联免疫反应(ELISA)方法,检测了广西地区368例临床各类肝病病人血清的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结果表明,各类肝病的抗HCV阳性率为38.3,%。在急肝、慢迁肝、慢活肝、重肝、肝硬化和肝癌中,抗HCV阳性率分别为15.8%(3/19)、23.1%(6/26)、21.2%(7/33)、37.5%(3/8)、44.4%(28/63)和42.9%(94/219)。抗HCV阳性率有随肝病慢性化而增高的趋势,肝硬化和肝癌的抗HCV阳性率明显高于急性或慢性肝炎患者(P<0.005),且发现HBsAg阴性肝病者的抗HCV阳性率明显高于HBsAg阳性患者。对肝癌患者的调查分析表明,HCV和HBV感染在性别、城乡、民族、文化水平等人群特征分布一致。抗HCV阳性的肝癌患者平均年龄较HBsAg阳性患者高11岁左右。  相似文献   

16.
采用固相酶联免疫技术对51例肝脏疾病患者血清进行检测,以观察血清层粘连蛋白(LN)含量在肝病中的变化。结果发现肝癌(20例)、肝硬化(16例)病人血清LN水平明显增高,而急性肝炎患者(15例)并无明显升高,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因而提示,血清层拈连蛋白含量与肝脏疾病慢性纤维化,癌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用ELISA法检测了急慢性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的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结果表明,肝炎后肝硬化、急肝急性期、慢肝活动期均高于正常对照(P<0.001)。急肝急性期与恢复期相比,慢肝活动用与稳定期相比差别均有显著性(P<0.001)。慢肝恢复期和对照组相比差别亦有显著性,各型急肝之间差别无显著性。慢性乙肝血清SIL-2R可用于肝炎病情的监测,疗效观察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ELISA法检测了急慢性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的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结果表明,肝炎后肝硬化、急肝急性期、慢肝活动期均高于正常对照(P<0.001)。急肝急性期与恢复期相比,慢肝活动用与稳定期相比差别均有显著性(P<0.001)。慢肝恢复期和对照组相比差别亦有显著性,各型急肝之间差别无显著性。慢性乙肝血清SIL-2R可用于肝炎病情的监测,疗效观察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20.
研究慢性病毒性肝病与胃十二指肠粘膜病变的相互关系。内镜检查患者 2 2 9例 ,检查前临床诊断为慢性病毒性肝病组 137例和胃肠病组 92例 ,并进行内镜检查结果比较。慢性病毒性肝病组 (CVH)与胃肠病组 (GEP)的Pu、CSG、EG、GMP比较 ,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慢性病毒性肝病组的GEV、DI、EI、ED和BRG与胃肠病组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在胃十二指肠粘膜病变与病毒性肝病类型的比较中 ,肝炎肝硬化、慢性重症肝炎的GEV、DI、EI、ED、BRG及慢性肝炎重度的EI、BRG、CSG与慢性肝炎 (轻、中度 )比较 ,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慢性病毒性肝病时 ,胃十二指肠粘膜病变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肝功能减退、肝炎病毒在胃十二指肠粘膜病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