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为了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丙戊酸(VPA)、曲古抑菌素(TSA)对K562细胞和HL-60细胞的抗肿瘤作用以及它们同全反式维甲酸(ATRA)之间的协同效应,采用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以及集落抑制试验等方法观察VPA,TSA以及全反式维甲酸(ATRA)在不同浓度或不同组合条件下对HL-60细胞和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细胞化学染色、分化抗原检测、细胞周期测定、联合NBT与MTT还原试验计算A(NBT)/A(MTT)值等方法分析细胞的分化或凋亡特点.结果显示,在体外培养体系中,VPA对HL-60细胞的IC50值低于对K562细胞的IC50值.ATRA能明显增强VPA、TSA对HL-60细胞以及VPA对K562细胞集落形成的抑制.HL-60经VPA处理后出现粒系表型,NBT还原率增加,CD11b表达增强,而K562细胞未显示分化迹象.结论:VPA和TSA抑制HL-60细胞增殖,VPA诱导HL-60细胞向粒系分化,这些作用均能被ATRA增强;VPA和TSA对K56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较弱,不能诱导K562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丙戊酸(valproic acid,VPA)对白血病HL-60细胞诱导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采用细胞毒性试验(CCK-8法)观察不同浓度VPA在不同作用时间对HL-60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荧光显微镜检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并观察VPA作用后HL-60细胞端粒酶亚单位h-tert基因、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和caspase-3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VPA呈剂量依赖性抑制HL-60细胞增殖(r=-0.87).,诱导细胞凋亡;同时,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明显下降,促凋亡蛋白BAX表达上调,caspase-3活性增强,h-tert mRNA表达逐渐下降,HL-60细胞的凋亡率与h-tert mRNA表达呈负相关。结论:VPA可抑制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VPA可能通过下调h-tert mRNA、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表达及增强caspase-3活性而发挥抗白血病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体外感染是否可引起早幼粒细胞的增殖、分化抑制、诱导其凋亡,并探讨其作用机制。采用hCMV AD169株体外感染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HL-60,用PCR检测hCMV DNA,用形态学观察、DNA片段化检测及Annexin V/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等方法分析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表明:hCMV AD169株在体外能明显抑制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HL-60的生长,抑制程度与病毒感染滴度呈剂量依赖关系;PCR检测发现病毒感染组HL-60细胞中有hCMV IEA的表达;形态学观察和DNA片段化检测证实了细胞凋亡的存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HL-60细胞凋亡率随培养液中病毒浓度的加大和感染时间的延长而增高,二者呈依赖关系。结论:hCMV AD169株在体外可直接感染HL-60细胞;hCMV AD169株在体外感染HL-60细胞后,可抑制HL-60细胞的分化和增殖;hCMV AD169株体外感染HL-60细胞后可诱导其凋亡,且凋亡率与病毒剂量及作用时间呈依赖性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大萼香茶菜甲素(macrocalyxin A,MA)对白血病细胞系HL-60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MA处理HL-60细胞,锥虫蓝染色、MTT比色法观察对HL-60细胞增殖的影响;以细胞形态学、DNA含量及细胞周期分析、Annex-in-V/PI双标记和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等分析细胞凋亡;通过细胞表面抗原CD11b、CD13、CD14,NBT试验和细胞形态学检测MA诱导HL-60细胞的分化作用;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cl-2、Bax、P53、Fas表达和线粒体膜蛋白、线粒体跨膜电位(△Ψm)的变化.结果 HL-60细胞经MA作用后,MA呈时效及量效性地抑制HL-60细胞增殖,24、48、72 h的IC50值分别为8.76、7.17、7.14μg/ml;形态学出现典型的凋亡细胞特征,亚G1期细胞和Annexin-V/PI标记阳性细胞显著升高;细胞发生部分分化,CD11b表达增加,NBT阳性细胞增多;MA诱导HL-60细胞凋亡和分化过程中,Bcl-2、Fas、P53表达无明显变化,Bax、线粒体膜蛋白表达显著增加,Bax/Bcl-2比值升高,线粒体膜电位(△Ψm)下降.结论 MA能抑制HL-60细胞增殖、诱导HL-60细胞向粒系分化、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与上调bax基因和bax/bcl-2比值、提高线粒体膜通透件和下调线粒体膜电位等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伐他汀对耐阿霉素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系HL-60/ADM糖酵解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耐阿霉素白血病细胞HL-60/ADM,给予不同浓度阿伐他汀处理后,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葡萄糖消耗实验检测白血病细胞糖酵解活性,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TEN、p-m TOR、PKM2、HK2、P-gp、MRP1蛋白的表达;将PTEN-si RNA转染至HL-60/ADM细胞后,进一步采用上述方法检测PTEN低表达对阿伐他汀调节HL-60/ADM细胞凋亡及糖酵解代谢的影响。结果:CCK-8结果显示,阿伐他汀呈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抑制HL-60/ADM细胞增殖(r=0.872,r=0.936),10μmol/L阿伐他汀干预24 h后HL-60/ADM细胞增殖活性下降最明显,增殖活性降至(32.3±2.18)%。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阿伐他汀诱导HL-60/ADM细胞凋亡,该作用呈浓度依赖性(r=0.796),10μmol/L阿伐他汀对HL-60/ADM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最强,细胞凋亡率达到(48.78±2.95)%。葡萄糖消耗实...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观察小檗碱对人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的增殖、凋亡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表达的影响。选用HL-60细胞体外培养,在不同浓度的小檗碱(6-96μg/ml)作用下,应用CCK-8法检测小檗碱对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L-60细胞的凋亡水平及细胞周期的分布;用RT-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VEGFR2 mRNA及VEGFR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小檗碱能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呈浓度和时间依赖关系。随着小檗碱浓度增加,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同时VEGFR2 mRNA和VEGFR2蛋白表达减少。结论:小檗碱可抑制HL-60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改变HL-60细胞周期,下调VEGFR2 mRNA及VEGFR2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塞来西布(Celecoxib)对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AML)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诱导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Celecoxib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L-60细胞,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凋亡细胞的百分率和细胞周期变化;QRT—PCR法检测VEGF表达水平。结果Celeeoxib以浓度依赖性方式有效地抑制HL-60细胞增殖,Celecoxib增加G0/G1期HL-60细胞百分率,降低S、G2期HL-60细胞百分率;Celecoxib能以浓度依赖性方式诱导HL-60细胞凋亡。当Celecoxib浓度大于40μmol/L时,随着Celecoxib浓度增高,HL-60细胞VEGF-mRNA的表达逐渐降低,呈浓度依赖性变化。结论Celecoxib对HL-60细胞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增殖抑制可能在于阻断了细胞周期的进行,降低VEGF活性可能是其诱导凋亡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二乙酰己二胺治疗高危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探讨癌细胞诱导分化剂二乙酰己二胺(CAHB)对高危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查明其在体外对HL-60细胞的作用及可能机制.高危型MDS患者8例,给予CAHB治疗2个疗程,用药前后计数骨髓原幼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比例.在体外试验中用MTT法检测CAHB对HL-6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CAHB时HL-60细胞表面CD11b和CD14分化抗原表达的影响,Annexin V/PI双染色法检测CAHB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作用,FCM检测CAHB对HL-60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8例患者用CAHB治疗后.骨髓的原幼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比例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造血系统毒副反应主要是血小板减少.MTT检测发现,HL-60细胞经1、2、3、4 mmol/L CAHB作用72小时后,HL-60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并且该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HL-60细胞分别经1、2、3、4 mmol/L CAHB作用72小时后,CDIlb的阳性表达率为(22.39±3.97)%、(33.12±4.46)%、(49.25±5.27)%和(78.05±5.66)%,与空白对照组的(5.89±2.9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D14的表达在各组细胞中均为阴性,这表明CAHB可诱导HL-60细胞向成熟粒细胞系分化,并且该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HL-60细胞经1、2、3、4 mmol/L CAHB作用72小时后,其凋亡率(Annexin /PI-)仅较空白对照组略有增加.此结果提示在1-4 mmol/L浓度下,CAHB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作用很微弱.HL-60细胞经1、2、3、4 mmol/L CAHB作用72小时后,随药物浓度的增加,G0/G1期细胞的比例逐渐增加,而S期和G2/M期细胞的比例相应地逐渐减少,这表明CAHB能阻滞HL-60细胞于G0/G1期,并且该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结论CAHB对MDS有减少原幼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作用,该治疗作用可能主要是通过诱导分化实现的,在治疗浓度时无诱导凋亡的作用,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可能是CAHB诱导分化的基础.用药后血小板减少的副作用可能与CAHB的抑制造血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Embelin对HL-60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Embelin处理HL-60细胞,采用MTT法绘制生长曲线,通过Annexin V/PI 复染及JC-1染色,观察Embelin对HL-60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33、CD34、CD11b和CD14表达的变化.在对HL-60细胞研究的基础上,选择9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者的骨髓进行相应的研究.结果 Embelin对HL-60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且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24 h的,IC50值为429.98 μmoL/L.33.97 μmol/L的Embelin作用HL-60细胞3 d,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 显示CD11b、CD14阳性细胞率均升高(P值均<0.01);339.67 μmol/L Embelin作用于HL-60细胞后12、24及48 h的特异性凋亡率分别为(9.23 ±0.05)%、(25.86 ±0.30)%和(39.03±0.07)%,10.19、33.97、101.90、339.67及1019.02 μmol/L Embelin作用于HL-60细胞24 h后特异性凋亡率分别为(0.07±0.03)%、(7.43±0.30)%、(14.01±0.01)%、(25.52±0.03)%和(39.15±0.01)%,其诱导凋亡的作用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33.97 μmol/L的Embelin作用于ANLL 患者骨髓细胞3 d,3例M3患者骨髓细胞表面分化抗原出现显著性改变;339.67 μmol/L的Embelin作用患者骨髓细胞24 h,9例均发生凋亡.结论 亚细胞毒浓度的Embelin可诱导HL-60细胞向单核细胞分化;高浓度的Embelin对HL-60细胞具有增殖抑制及促进凋亡的作用.其促进凋亡的机制与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亚细胞毒浓度的Embelin对体外培养的M3患者骨髓细胞具有促进分化的作用;339.67 μmol/L的Embelin对ANLL骨髓细胞具有促进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丙戊酸钠(VPA)诱导髓系白血病细胞分化相关的分子标志物。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分化抗原的表达,采用实时定量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凋亡相关蛋白、活性氧簇(ROS)相关蛋白及组蛋白甲基化调控蛋白的表达。结果:VPA较低剂量(1 mmol/L)即诱导HL-60细胞分化,K562细胞对VPA诱导分化不敏感。VPA诱导细胞分化作用与组蛋白乙酰化基础水平及药物处理后调变间无显著相关性,VPA诱导分化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凋亡相关蛋白、ROS相关调控蛋白的表达无影响。VPA诱导分化效应与细胞不同HDAC表达水平相关,K562细胞高表达HDAC6,对VPA诱导分化不敏感,且经VPA处理后细胞组蛋白K9甲基化水平较HL-60细胞明显提高。结论:VPA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的作用可能与细胞HDAC6的低水平表达及组蛋白K9甲基化水平调控有关,而与组蛋白乙酰化基础水平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ROS相关调控蛋白等无关。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用细胞培养技术观察了氯化锂对HL-60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不同浓度的氯化锂(5-20mmol/L)对HL-60细胞的液体悬浮培养细胞数以及集落形成和~3H-TdR掺入均呈剂量依赖式抑制;应用NBT还原试验发现氯化锂能诱导HL-60细胞分化。从氯化锂处理的HL-60细胞中提取总RNA,应用RT-PCR检测c-myc 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经氯化锂处理的HL-60细胞c-myc表达,与未处理的HL-60细胞的c-myc比较有明显降低,说明c-myc在白血病细胞增殖、分化中起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探索正常人骨髓成纤维细胞样基质细胞(HFCL)对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分化影响的分子机理。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NBT还原实验和CD11b、CD14、CD13、CD33细胞表面抗原的测定检测细胞的分化;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HL-60细胞与HFCL细胞共培养前后基因表达谱的改变,并采用半定量RT-PCR、Northernblot对芯片结果进一步验证。结果发现,HL-60细胞与HFCL细胞共培养后,G0/G1期细胞明显增多,S期细胞减少;NBT阳性细胞增高,CD11b和CD14的表达增多,并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基因表达谱改变的研究发现,在与HFCL细胞共培养后,HL-60细胞中582个基因表达上调,1323个基因表达下调。结论:HFCL细胞能诱导HL-60细胞部分分化,并能明显改变HL-60细胞的基因表达谱,为研究基质细胞与白血病细胞之间的相互关系及重要信号分子传导途径或cross-talk等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c-myb在髓系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中所起的调控作用,合成了与c-myb mRNA翻译起始区域互补的一段反义寡脱氧核苷酸(18bp),将其作用于白血病细胞系HL-60细胞,观察到细胞生长抑制率平均为55%。经过c-myb反义寡脱氧核苷酸片段作用HL-60细胞,c-myb mRNA的表达不能被RT-PCR方法检测到,而在未加反义序列组和加随机序列组细胞中则能检测c-myb的表达。NBT染色后在Wright-Giemsa细胞涂片上可观察到未经处理和随机序列处理的95%HL-60细胞处于未分化阶段,经过c-myb反义寡脱氧核苷酸作用后的细胞中NBT阳性细胞占50%,部分细胞出现分化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第三代维甲类化合物(E)4[25,6,7,8tetrahydro5,5,8,8tetramethyl2naphthalenyl1propenyl]benzoicacid(Ro137410)对人白血病细胞系HL60的影响。方法:应用剂量反应曲线,台盼蓝排斥法,光镜、电镜,凋亡细胞检测试剂盒以及硝基四氮唑蓝还原能力等测定观察Ro137410对HL60细胞的作用。结果:Ro137410能明显抑制HL60细胞增殖,并同时诱导HL60细胞的凋亡和分化。结论:Ro137410作用于HL60细胞后可使HL60细胞发生凋亡和分化,其诱导的分化作用比同等浓度的全反式维甲酸弱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探讨六亚甲基二乙酰胺(HMBA)对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分化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应用MTT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HMBA在不同时间点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Wright—Giemsa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运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分化抗原CD11b的表达,并进行细胞周期分析,半定量RT—PCR分析c-myc、mad1、p21、p27、hTERT、HDAC1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HL-60细胞经不同浓度(0.5、1、2mmol/L)HMBA处理后细胞增殖受到较明显的抑制,并随时间延长、剂量增大抑制作用明显增强。HL-60细胞经2mmol/L HMBA处理后,细胞形态学上趋于分化成熟,细胞停滞于G0/G1期;CD11b表达显著增高;c-myc、hTERT mRNA表达显著下调,mad1、p21、p27mRNA表达显著上调,而HDAC1 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HMBA能诱导HL-60细胞分化,其分子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c-myc/mad1开关引起p21、p27上调,并且下调hTERT mRNA表达,与HDAC1活性抑制无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维甲酸(RA)对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分化作用与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CDK)活性变化的相关性。方法用5×10-6mol/L全反式维甲酸(ATRA)或芳维甲(AE)处理HL60细胞1~4天,在观察细胞生长、四氮唑蓝(NBT)还原实验以及细胞周期分析的基础上,用组蛋白H1激酶活性分析技术检测CDK2的活性,免疫沉淀法分析结合于CDK2和CDK4上的相应的细胞周期素(cyclin)E和D的量。结果HL60细胞在ATRA或AE作用下,细胞增殖减慢,对NBT的还原能力明显增强,90%左右的细胞被阻滞在G1/G0期;在G1到S期转换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cyclinE/CDK2的活性显著下降,结合于CDK4上的cyclinD1的量减少。结论RA抑制HL60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分化可能与CDK2和CDK4的活性下降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Mcl-1基因在HL-60细胞对全反式维甲酸耐药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髓系白血病-1(Mcl-1)基因在HL60细胞对全反式维甲酸(ATRA)耐药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少量、递增、反复ATRA诱导HL-60细胞,建立ATRA耐药细胞系HL60/ATRA;利用鸡尾酒法制备Mcl-1基因的小片段干扰RNA(SmallinterferenceRNA,siRNA),并通过脂质体介导将其导入HL60/ATRA细胞;Westernblot检测Mcl-1蛋白在细胞中的表达;MTT实验、NBT还原反应实验、TUNEL免疫组化染色法分别检测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情况。结果HL60/ATRA细胞Mcl1蛋白相对灰度值为0.624±0.127,较野生型HL60细胞(相对灰度值为0.162±0.127)明显高表达,并可耐受100nmol/L的ATRA,而不发生分化、凋亡[凋亡率为(1.0±0.5)%];Mcl1siRNA导入HL60/ATRA细胞后,Mcl1蛋白表达下调(相对灰度值为0.267±0.086),恢复对ATRA的敏感性[凋亡率为(18.5±4.5)%]。结论Mcl1基因可能参与了HL60细胞ATRA耐药的形成;抑制Mcl-1基因可能成为一种新的逆转ATRA耐药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