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芪栀消炎颗粒的镇痛作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研究芪栀消炎颗粒的镇痛作用.方法芪栀消炎颗粒(16、8、4 g·kg-1·d-1,7 d) ig,采用小鼠扭体法、小鼠福尔马林实验、小鼠热水缩尾法及小鼠热板法.结果芪栀消炎颗粒可明显抑制小鼠扭体反应,抑制小鼠福尔马林实验Ⅱ相反应,可延长小鼠热水缩尾时间和热板舔足反应潜伏期,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芪栀消炎颗粒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且对化学性刺激模型的镇痛效果较物理性刺激模型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当归补血汤的镇痛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当归补血汤的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扭体法、小鼠热水缩尾法、小鼠热板法及小鼠福尔马林实验。结果 当归补血汤 (2、4g·kg-1·d-1,3d ,ig)可明显抑制小鼠扭体反应 ,抑制小鼠福尔马林实验Ⅱ相反应 ,明显延长小鼠热水缩尾和热板舔足反应潜伏期。结论 当归补血汤具有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3.
芍芪多苷的解热镇痛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芍芪多苷的解热镇痛作用。方法通过大鼠酵母致热法研究芍芪多苷的解热作用;通过小鼠热板法、扭体法和福尔马林法研究芍芪多苷的镇痛作用。结果芍芪多苷21.3 mg/kgig 1h后可显著抑制酵母诱导的发热大鼠体温的上升,21.3、42.5、85 mg/kgig 2h后各组均可显现降低致热大鼠体温的效应;芍芪多苷120mg/kgig在热板实验中可延长小鼠的舔足潜伏期,30、60、120mg/kgig可显著抑制小鼠的扭体反应,60、120 mg/kgig可减少福尔马林实验第2时相小鼠舔咬注射足的时间。结论芍芪多苷对酵母致热大鼠具有解热作用和一定的镇痛作用,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白芷总挥发油(EOAD)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热板法、小鼠扭体法观察EOAD的镇痛作用。结果 EOAD(0.05、0.1、0.2 mg/kg)可明显抑制小鼠扭体反应数(P〈0.01),也可明显延长小鼠热板舔足反应潜伏期(P〈0.05)。结论 EOAD对物理、化学伤害性刺激的镇痛作用确切,作用维持时间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 5 -氨基水杨酸 (5 ASA)的主要药效学。方法 镇痛试验采用小鼠热板法及扭体法 ;抗炎试验采用小鼠耳片法、蛋清诱导大鼠足肿胀模型。结果  5 ASA片剂 3种剂量 (75、15 0及 30 0mg·kg-1,ig× 3d)对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度及蛋清诱导的大鼠踝关节肿胀度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以上剂量还可明显抑制小鼠扭体反应 ,大剂量还可延长小鼠热板的舔足反应潜伏期。结论  5 ASA片剂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三奇  顾宜  方坤泉  薛克昌 《医学争鸣》2004,25(14):1302-1304
目的:研究右酮洛芬葡辛胺盐(dexketoprofen octylglucamine salt,DKOS)的解热镇痛作用.方法:镇痛实验采用小鼠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2种模型;解热作用采用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和伤寒、副伤寒菌苗诱导的兔体温升高2种实验模型.结果:DKOS(10,20和40 mg/kg)可明显提高小鼠热板痛阈值;DKOS(2.5,5.0和10.0 mg/kg)可明显减少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及延长扭体反应出现的时间;DKOS(5,10和20mg/kg)对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体温升高及DKOS(2.5,5.0和10.0 mg/kg)对伤寒、副伤寒菌苗诱导的兔体温升高均有明显的降温作用.结论:DKOS具有良好的解热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7.
银杏叶总黄酮镇痛作用及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目的 研究银杏叶总黄酮(TFG)镇痛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镇痛实验采用甲醛法、热板法、温浴法、扭体法;血清和脑组织匀浆中NO、PGE2、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采用比色法.结果 ip TFG可显著抑制福尔马林致小鼠疼痛反应;延长小鼠舔足潜伏期并减少小鼠扭体反应数.icv TFG50 mg·kg-1可明显抑制小鼠温浴法缩尾反应潜伏期;TFG100mg·kg-1可降低小鼠血清和脑组织MDA、PGE2含量,并能升高脑组织中NO的含量.结论 TFG具有明显镇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GE2合成和脂质过氧化及促进脑组织一氧化氮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8.
哌嗪类新化合物(97—9—G4)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哌嗪类新化合物1,6-二(4-苯乙基-1-甲基-1-哌嗪基)己烷二溴化物(97-9-G4)的镇痛作用、机理及成瘾性.方法通过醋酸扭体模型、热板实验及纳洛酮拮抗研究镇痛活性及机理;利用小鼠竖尾实验观察药物的成瘾性.结果 97-9-G4 5 mg/kg(sc)即可有效抑制小鼠扭体反应(P<0.05),ID50为8.8 mg/kg;sc 40 mg/kg、icv 2.5 μg/kg均可明显延长热板实验的舔足阈(P<0.05);纳洛酮可拮抗其镇痛活性;sc 160 mg/kg不出现竖尾反应.结论97-9-G4具有明显的镇痛活性,主要作用部位在中枢,其镇痛活性可被纳洛酮拮抗,初步认为其成瘾性较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夏天无胶囊剂及口服液的镇痛作用 ,并与夏天无片剂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小鼠热板法及扭体法 ,观察夏天无胶囊剂、口服液及夏天无片剂的镇痛作用。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夏天无胶囊剂、口服液及夏天无片剂均能显著延长小鼠热板反应痛阈值 ( P<0 .0 5 ,0 .0 1) ,其作用于 ig后 30~ 6 0 m in达高峰 ,维持 12 0 min;ig后 30min镇痛的 ED50 分别为 18.85 ( 13.98~ 2 0 .94 ) m g/ kg,19.98( 11.4 5~ 2 5 .5 8) mg/ kg及 5 4 .6 1( 4 1.71~ 71.5 0 )mg/ kg。与对照组比较 ,夏天无胶囊剂、口服液及夏天无片剂亦能明显抑制小鼠扭体反应 ( P<0 .0 1) ,ig后 30~ 4 0min 镇痛的 ED50 分别为 13.99( 7.6 0~ 19.2 7) mg/ kg,15 .5 3( 7.30~ 2 0 .0 8) m g/ kg及 4 4 .0 5 ( 2 5 .32~ 76 .6 5 )mg/ kg。结论 夏天无胶囊剂及口服液具有与夏天无片剂相似的镇痛作用 ,且镇痛作用强于夏天无片剂  相似文献   

10.
4—乙酰氨基苯酚—二正丙胺基醋酸酯盐酸盐ip 300mg/kg、150mg/kg,iv 120mg/kg能明显抑制小鼠扭体、足跖刺激和热板法的痛反应(P<0.05,R<0.01),ip 300mg/kg还可明显减少小鼠自发活动(P<0.001),提示注射给药有镇痛和镇静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通过小鼠醋酸扭体和大鼠福尔马林炎性痛模型评价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的镇痛抗炎作用。【结果】在小鼠醋酸扭体模型上,与空白组相比,尾静脉给予20、40和80 mg/kg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Flurbiprofen Axetil Injection,Flu-A)均能够显著抑制小鼠扭体次数,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在大鼠福尔马林炎性痛模型上,Flu-A(40和80 mg/kgi,.v.)能够显著降低大鼠的缩足次数和右足足肿胀程度,表现出较好的镇痛抗炎作用。此外,Flu-A在80mg/kg剂量下的镇痛强度与阿司匹林相当。【结论】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具有一定的镇痛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环十五酮900mg/kg灌胃明显抑制小鼠耳壳二甲苯致肿。600mg/kg灌胃对大鼠足跖注射1%角叉菜0.1ml或鲜蛋清0.1ml致肿,也有明显消肿作用。用小鼠扭体法(皮下注射224、400、712mg/kg)、甲醛法(腹腔注射300mg/kg)和热板法(腹腔注射500mg/kg)测试,均证实环十五酮提高痛阈。镇痛时间比度冷丁、氨基比林长。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扭体、热板及足跖刺激法,对碘杂环-64(HCI-64)的镇痛作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8mg/kgHCI-64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有抑制作用(P<0.05),并能显著提高由热和电刺激所致的小鼠痛阈值(P<0.05及P<0.01),其痛阈提高率与消炎痛近似,5mg/kgHCI-64则无镇痛作用。HCI-64ipED_(50)为8.997mg/kg。结果提示:HCI-64可能为麻醉性镇痛药。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ntinociceptive effects of Riluzole administered intraperitoneally in three hyperalgesia model of mice. Methods: Antinociceptive tests in C57BL mice were investigated with formalin test,acetic acid induced writhing test and tail-immersion test. The effects of intraperitoneally Riluzole 2 mg/kg ,4 mg/kg and 8 mg/kg on the pain threshold were observed. Result: We found that i.p. treatment with Riluzole (4 mg/kg and 8 mg/kg) blocked the second phase flinching behavior compared with vehicle (P 〈 0.05), but not during the first phase in the formalin test. In addition to the formalin test, Riluzole at different dose (from 2 to 8 mg/kg) attenuated acetic acid induced writhing response when compared to vehicle group (P 〈 0.05). In the tail-immersion test, Riluzole at the highest dose (8 mg/kg) caused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ail flick response latency as compared to vehicle animals or compared with Baseline (P 〈 0.05). Conclusion: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glutamate release inhibitor Riluzole can attenuate nociceptive behavior and has differrent antinociceptive characteristic according to the various pain models.  相似文献   

15.
痛风灵胶囊镇痛作用及机制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痛风灵胶囊的镇痛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热刺激引起小鼠疼痛反应法、冰醋酸刺激引起小鼠扭体反应法,以及甲醛法引起小鼠足疼痛反应,观察其镇痛作用,并采用甲醛疼痛模型观察其对炎症局部组织中前列腺素(PGE2)的影响.结果 痛风灵胶囊可以明显抑制醋酸导致的小鼠扭体反应,但对热刺激所致小鼠疼痛无明显镇痛作用,对甲醛所致小鼠第二相反应有明显抑制,降低炎症组织中的PGE2含量.结论 痛风灵胶囊对外周性疼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炎症组织中PGE2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6.
穿山甲水提物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穿山甲片水提物的镇痛作用.方法 ①将50只雌性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生理盐水组、盐酸曲马多组、穿山甲片水提物高剂量组(3.00 g/kg)、中剂量组(1.50 g/kg)、低剂量组(0.75 g/kg),每组10只,灌胃给药,采用热板法观察其镇痛作用.②将另50只小鼠按①的分组及给药方法操作,采用醋酸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 穿山甲片水提物各剂量组均能提高小鼠热板法的痛阈值,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山甲片水提取物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对小鼠醋酸所致的扭体反应有抑制作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穿山甲片水提物具有镇痛作用,镇痛效果与剂量成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五虎口服液的止痛抗炎作用及对血瘀动物模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在小鼠热板和扭体反应模型上,观察用药后舔足潜伏期和扭体数改变;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及蛋清致大鼠用足跖肿胀法观察其抗炎作,采用LG-R80全自动血液粘度测试仪测定血瘀大鼠模型全血、血浆的粘度变化。结果 五虎口服液(6.5、13 g/kg(b.w.)和五虎散(6 g/kg (b.w.)均能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并延长小鼠舔足潜伏期;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及蛋清致大鼠足肿胀效应。以上止痛、抗炎作用在服用五虎口服液0.5 h后即可出现,但五虎散在服用1 h后才能观察到。五虎口服液和五虎散均能降低血瘀大鼠的全血粘度及红细胞压积(HCT)。结论 无论口服液还是散剂均有明显的止痛、抗炎作用,并能降低血瘀大鼠的全血粘度及HCT,但新剂型较老剂型在止痛抗炎方面起效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蜈蚣全蝎散(CS)对小鼠的镇痛作用及伴随的毒副作用,为其"功效-毒性"相关性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将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CS 20 mg/kg组(C1组)、50 mg/kg组(C2组)、80 mg/kg组(C3组),不同剂量的CS灌胃,1次/d,连续4 d后,采用醋酸扭体法检测其镇痛效应;采用转棒试验检测小鼠感觉、运动行为改变;采用自主活动能力测试检测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状态改变;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改变,评价CS对小鼠肝毒性的影响。 结果 与对照组小鼠扭体数[(20.3±5.3)次/10 min]比较,各CS给药组小鼠扭体次数减少[分别为(11.8±6.5、7.6±5.7、4.1±2.8)次/10 min],抑制率分别为41.9%、62.6%、79.8%,其镇痛效果呈现剂量依赖性(P<0.05);在小鼠感觉、运动功能及自主活动能力测试中,与对照组比较,各浓度CS对小鼠感觉、运动功能、自主活动次数均无显著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毒性实验检测显示,与对照组血清ALT[(30.3±5.3) U/L]、AST[(19.5±3.7) U/L]比较,C3组小鼠血清ALT[(43.9±6.8) U/L]、AST[(32.8±5.8) U/L]活性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蜈蚣全蝎散对实验小鼠具有剂量依赖性镇痛作用,并且低、中剂量对神经系统无明显影响,但高剂量能引起肝毒性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