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0例(50颗牙)慢性牙髓炎和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25颗牙),治疗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采用多次根管治疗,术后3个月复查评价疗效,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治疗组疼痛反应程度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牙髓炎和根尖周炎临床疗效好,并发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一次法和多次法根管治疗对老年牙髓炎和根尖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150例老年牙髓炎和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多次法根管治疗的对照组(n=75)和一次法根管治疗的观察组(n=75)。术后分析疼痛、肿胀和化脓情况,X线检查根尖愈合情况,评价治疗的疗效和成功率。结果治疗7 d后,两组术后疼痛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牙龈肿胀和化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随恢复时间增加,两组牙龈肿胀和化脓情况均好转。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最终观察组治疗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次法根管治疗老年牙髓炎和根尖周炎患者的效果总体优于多次法根管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一次法和多次法根管治疗老年人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该院2010年2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126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将其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多次法根管治疗,观察组采用一次法根管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患牙在术后1 w内发生疼痛的情况以及在术后随访12个月时的疗效.结果 术后7d两组患者发生疼痛的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12个朋,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一次法根管术治疗慢性老年性根尖周炎与多次根管治疗术临床疗效相同,且不会加重患者术后疼痛,且较多次根管治疗术疗程短、费用低,省时省力,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热牙胶垂直加压法根管充填治疗老年慢性牙髓炎及根尖周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老年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患者124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62例,给予热牙胶垂直加压法根管充填治疗,对照组62例,行冷牙胶侧方加压根管充填处理,评估根管填充效果,并持续观察2年,评估近期疗效。结果观察组牙根管充填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治疗12个月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且观察组治疗18个月及2年后治疗效果保持良好,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老年慢性牙髓炎及根尖周炎实施热牙胶垂直加压法根管充填干预效果良好,减少患者复发风险,提升牙体愈合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糊剂用于一次性根管治疗对老年慢性根尖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老年慢性根尖周炎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AH Plus糊剂进行根管充填,B组采用Vitapex糊剂进行根管充填.观察对比一次性根管术后两组急性反应、菌落培养计数和治疗效果.结果 一次性根管治疗1 w后,A...  相似文献   

6.
刘超 《山东医药》2000,40(5):60
我们用甘油 -氢氧化钙复合剂作为根管消毒剂 ,对158例慢性牙髓炎和根尖周炎患者进行治疗 ,并与 110例常规组对照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实验组 (甘油 -氢氧化钙作为消毒剂 )男 77例 ,女 81例 ,年龄 6~ 71岁 ;上下颌恒牙 8888除外 ,主要为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方法 :1开髓、去冠髓扩根 ,2取双氧水与 0 .9%生理盐水冲洗根管 ,甘油 -氢氧化钙复合剂暂封 2周 ;3叩 (- )行永久根管充填术。对照组 (即甲醛甲酚根管消毒组 ) ,男 56例 ,女54例 ,年龄 5~ 70岁 ;亦为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结果 :1临床结果 :两组症状均消失 ,咀嚼功能良好 ,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声波和手用器械联合预备感染的后牙根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29例慢性根尖周炎的155颗后牙,随机分为实验组:76颗,163个根管,用MM1500声波手机及其配套的Rispisonic锉针,结合手用不锈钢K型锉预备根管;对照组:79颗,168个根管,单纯手用不锈钢K型锉预备.两组均用甘油-氢氧化钙糊剂根管内封药消毒,符合根充条件即行根管充填.对两组的疗程次数,根管治疗期间急症发生率,根管充填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疗程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急症发生率、根管充填质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声波器械结合手用器械预备感染的后牙根管,其虽不能提高根管充填质量和减少EIE的发生,但能减少治疗感染根管的疗程次数,具有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牙髓炎或根尖周炎而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的77例患者,共81颗牙,135根根管.随机分为两组,Ⅰ组采用指感+X线诊断丝测量法测定工作长度,Ⅱ组采用根尖定位仪Raypex 5测量工作长度.测量根管充填后充填末端至根尖末端的距离.发现两组充填末端至根尖末端距离的测量值无统计学差异,进一步分组比较,两组前牙、双尖牙及磨牙的测量值、活髓牙与坏死牙髓的测量值均无统计学差异.提示根尖定位仪Raypex 5可以取代指感+X线诊断丝测量法用于根管工作长度测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Vitapex糊剂、牙胶尖充填根管治疗慢性瘘管型根尖周炎的疗效.方法 将618例(618牙)慢性瘘管型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4例354牙和对照组264例264牙.两组患牙均先采用开髓、拔髓、扩根管、3% H2 O2冲洗消毒等常规治疗措施,然后再行瘘管通过术.治疗组用Vitapex糊剂和牙胶尖一次性充填根管,对照组采用氧化锌和牙胶尖一次性充填根管.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1年后评价疗效,治疗组治疗成功285牙、有效58牙、无效11牙,总有效率97.17%;对照组分别为166、76、22牙和91.66%.两组总有效率相比P<0.05.结论 Vitapex糊剂、牙胶尖充填根管治疗慢性瘘管型根尖周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老年病人磨牙非手术根管治疗(NSRC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牙体牙髓科门诊因牙髓炎、根尖周炎需要行NSRCT的病人参与本次临床试验,分为老年组和青年组,每组190例。经NSRCT后随访3年,评估2组临床疗效及疼痛缓解情况。结果 2组牙髓炎、根尖周炎NSRCT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牙髓炎、根尖周炎的疼痛缓解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RCT治疗老年人磨牙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目的 了解医院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谱动态变化,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本院从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间临床样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试验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 所分离出的1125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耐药率最低的是美罗培南(33%).铜绿假单胞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有显著性变化.结论 本地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有显著性变化,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动态监测其耐药谱变化是防止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率攀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是目前中国成人心脏病住院和死亡第一位原因,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医疗条件的发展,心脏康复知识的普及,冠心病患者康复意识逐渐提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运动锻炼。  相似文献   

16.
17.
重视对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Li YS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4):265-26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人口寿命明显延长。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我国65岁以上人口在1997年约为8000万,预计2020年将达到2亿。人口老龄化使得老年疾病成为重要的社会和医学问题,其中认知功能障碍尤为突出,表现为发病和患病率高、社会家庭负担重和患者生命质量差。欧洲2000年的流行病学统计表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是脑卒中的1.5-3.0倍,患病率分别是脑卒中和帕金森病的2-4倍及4-6倍。我国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痴呆的患病率与欧美发达国家相当,65岁以上人群的痴呆患病率为7.5%,  相似文献   

18.
19.
20.
Cognitive vitality is one of the determining factors of autonomy in the elderly. Aging is often accompanied by important changes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which may lead to cognitive decline. Several factors seem however to modulate the effect of aging on cognition. For instance, older adults who engage in regular physical activity have better performances in tests implying decision-making process, memory and problems solving. This article draws up a portrait of normal aging while being interested in the impact of the physical fitness on cognition in the elderly. Although further researches are needed to elucidate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physical fitness enhance cognition in old age,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improving physical fitness leads to better performances in tasks assessing a diversity of cognitive domains. Moreover, the impact of physical fitness appears to be heterogeneous, being of greater amplitude in tasks that tap executive functions. It thus seems that physical training could serve to enhance and maintain cognitive vitality in older adul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