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常规LASIK术后早期近视患者点扩散函数变化规律.方法 抽取2008-03~07到广西视光中心接受常规LASIK手术的35例近视患者(共70只眼),其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16~36岁;屈光度-0.50~-10.50DS(等效球镜).采用美国VISX公司生产的WaveScan波前像差仪对所有患者进行波前像差检测,收集每位患者常规LASIK术前、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共六个时间点的点扩散函数数据.将点扩散函数数据按检测时间分组后,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采用One-way 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法比较六组间点扩散函数值的差异.结果 35例近视患者术后早期的波前像差检测结果 显示,点扩散函数值在术后各检测时间点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波动性.点扩散函数值在术后各时间点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的点扩散函数值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LASIK手术可显著改善近视患者的视觉质量,术后早期近视患者的点扩散函数值维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常规LASIK术后早期近视患者波前像差变化规律.方法 抽取2008-03~07在广西视光中心接受常规LASIK手术的35例近视患者,其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16~36岁;屈光度-0.50~-10.50 DS(等效球镜).采用美国VISX公司生产的WaveScan波前像差仪对所有患者进行波前像差检测,收集每位患者术前、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共六个时间点的波前像差数据.将波前像差数据按检测时间分组后,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采用One-way 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Game-Howell方法(方差不齐)或LSD法(方差齐性)比较六组间波前像差成份的差异.结果 总像差:(1)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均不相同(P=0.000);(2)术后各时间点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彗差:(1)术前与术后1 d无差异;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间两两比较均无差异;(2)术前及术后1 d分别与术后其他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球差:(1)术前与术后1天、1周、6个月无差异;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两两间比较均无差异;(2)术前与术后1个月、3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术后1 d与术后其他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总高阶像差、三叶草像差在术前、术后各时间点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常规LASIK可明显减少总像差,但术后早期近视患者的总像差维持相对稳定,仅球差和彗差有所波动.  相似文献   

3.
对366例667眼中、低度近视及散光患者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术前屈光度球镜-3.86±1.27D(-1.50~-6.00D),散光-1.13±0.72D(-0.25~-2.50D).术后对患者的视力、屈光度、角膜屈光力K值、角膜中央厚度及眼内压随访观察6个月.结果98.50%眼裸眼视力≥1.0,100%眼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相同;屈光度球镜+0.49±0.31D(-0.25~+1.00D),散光-0.45±0.21D(0~-0.75D);角膜屈光力K值较术前平均下降4.23±1.85D;角膜中央厚度比术前平均薄38.51±19.32μm;眼内压读数较术前平均下降0.52±0.12kPa.术中无严重并发症.术后3个月屈光度稳定.认为LASIK是治疗中低度近视及散光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合并老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LASIK术治疗近视合并老视患者30例60眼,平均等效球镜(-5.25±2.25)D。手术切削量依年龄、职业、本人要求等不同因素,参考验光调节力及ADD指标,一般使用ADD值的1/2~2/3。分别在术后1d、1周、1月、3月、6月检查远视力、近视力、屈光度和阅读能力,比较术前术后变化。结果术后第1天远视力明显提高,近视力无明显降低,无明显阅读困难及视疲劳。术后6个月时60眼远视力为0.8~1.2。结论LASIK手术是治疗近视合并老视患者较理想的手术,绝大多数患者术后不用戴眼镜能胜任日常工作和生活。但手术技巧和手术参数仍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5.
白燕慧  张明昌 《山东医药》2011,51(50):25-26
目的观察波前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和常规LASIK治疗近视后术眼6mm瞳孔直径下球差的变化情况。方法行波前像差引导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36例(71眼,试验组),行常规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36例(71眼,对照组),术前及术后1、3个月用Zywave波前像差仪测量6mm瞳孔直径下术眼的球差。结果术前及术后1、3个月球差均方根值(RMS)试验组分别为0.13±0.11、0.30±0.05、0.32±0.01,对照组分别为0.14±0.12、0.38±0.09、0.41±0.01,两组术前比较P〉0.05,各组手术前后比较、两组术后比较P〈0.05。结论LASIK术后术眼球差持续上升,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比常规LASIK在减少球差上升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6.
Q值引导的个体化LASIK治疗近视86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期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手术86例(172眼),其中右眼(观察组)行Q值引导一个体化LASIK切削程序,左眼(对照组)行标准LASIK切削程序,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观察两组术后裸眼视力、Q值及视觉生活质量满意度。结果两组术后裸眼视力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术后Q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视觉生活质量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认为Q值引导的个体化LASIK治疗近视具有安全稳定、预测性强、患者视觉质量较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飞秒激光制瓣与机械板层刀制瓣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 LASIK)术后泪液TNF-α水平与干眼的关系。方法选取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的LASIK手术患者25例、50眼(飞秒组),机械板层刀制作角膜瓣LASIK手术患者35例、70眼(机械板层刀组),观察两组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干眼症状、泪膜破裂时间( BUT)、SchirmerⅠ试验及泪液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术后均出现干眼症状,并于术后3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飞秒组术后BUT变化微小,两组BUT 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 SchirmerⅠ值在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1周泪液TNF-α水平显著升高( P<0.05),术后3个月TNF-α水平恢复至术前水平,但两组间在不同时间点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ASIK术后干眼与TNF-α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关;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干眼症状与体征较轻,但与TNF-α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虹膜识别定位非球面切削模式LASIK治疗近视散光对术眼角膜非球面形态和波前像差的影响。方法近视性散光眼患者97例,采用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49例98眼)采用非球面模式切削LASIK治疗,对照组(48例96眼)采用传统palnoscan模式LASIK治疗,两组均在虹膜识别定位下进行准分子切削。采集术前和术后6个月患者视力、屈光度、角膜屈光力(K值)、角膜非球面指数(Q值)和波前像差数据,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的球镜度、柱镜度、瞳孔直径6.0 mm时的总体波前像差均方根值(WFRMS)、高阶像差均方根值(HOARMS)、四阶球差均方根值(4thSRMS)与术前相比,P均<0.01;实验组瞳孔直径6.0 mm时的HOARMS、4thSRMS小于对照组,两组相比,P均<0.05。结论与标准LASIK相比,虹膜识别定位下非球面切削模式LASIK治疗近视性散光对术眼角膜非球面形态、四阶球差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术后屈光回退的相关因素。方法 LASIK术后发生屈光回退并行二次手术的有69眼,按屈光度分为A组(-3.0D以下)、B组(-3.0~-6.0D)、C组(-6.0~-9.0D)、D组(-9.0以上)4组,将4组患者两次治疗前后的屈光度、间隔时间、激光切削量、中央角膜厚度的变化等相关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A、B、C、D各组回退发生率分别为0.21%、 0.61%、1.47%、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屈光回退度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屈光不正度数越大,术后屈光回退程度就越高。结论 LASIK治疗近视术后的屈光度回退与术前屈光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角膜地形图引导超声乳化治疗2型糖尿病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散光及泪膜稳定性。方法术前存在角膜散光的2型糖尿病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80例(80眼),随机分为A、B组,各40例(40眼)。A组采用常规上方透明角膜切口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B组在角膜地形图引导下作切口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IOL植入术,术后l周及3个月复查角膜地形图并观察泪膜改变情况。结果角膜垂直散光失量J0和水平散光失量P,A组术前与术后1周相比,P<0.01,与术后3个月相比,P>0.01;B组术前与术后l周和3个月相比,P均<0.01。两组术后1周泪膜破裂时间(BUT)明显缩短,与术前相比,P均<0.05,但B组BUT较A组明显延长(P<0.05);术后3个月,两组BUT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P均>0.01)。结论对于合并角膜散光的2型糖尿病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在角膜地形图引导下作切口行超声乳化联合I0L植入术可以部分矫正患者术前的角膜散光,并可以较早稳定泪膜,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