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燕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96,23(5):225-228
近些年来,发现许多微生物,如风疹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人类微小病毒B19及支原体在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些外来的抗原通过激活CD4亚群的寡克隆,导致关节的滑膜炎症。 相似文献
2.
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免疫发病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桂梅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96,23(5):228-231
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全身性结缔组织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带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抗原-HLA-TCR在发病中相互关联,通过病理性免疫反应及所释放的一系列细胞因子介导免疫损伤,类风湿因子的出现加重病理损伤过程。本文从病理性免疫反应细胞因子的作用,启动因子,机体因素三方面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细胞免疫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探讨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JRA)细胞免疫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研究方法:检测不同病其JRA患儿29例次,其中活动期14例,治疗后8例;缓解期7例。健康儿童19例为正常对照。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MTT比色法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研究结果:活动期OKT3、OKT4、OKT4/OKT8和IL-2均明显降低;短期治疗后改变不明显;缓解期OKT4、 相似文献
4.
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免疫发病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全身性结缔组织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抗原-HLA-TCR在发病中相互关联,通过病理性免疫反应及所释放的一系列细胞因子介导免疫损伤,类风湿因子的出现加重了病理损伤过程。本文从病理性免疫反应及细胞因子的作用,启动因子,机体因素三方面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斌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95,22(5):239-242
传统的“金字塔”疗法治疗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已逐渐被否认,趋向早期应用改变病程的药物,甚至早期使用联合化疗,本文综述非甾醇类抗炎药物,改变病情药物,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等治疗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适应症,临床研究状况及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1971年~1992年住院治疗的44例幼年型类负湿性关节炎,描述了其临床表现和主要实验室检查及X线所见,44例入院时确诊本病24例,余者均误诊,治疗上本组病例分3组进行观察,以阿斯匹林和消炎痛疗效最好。 相似文献
7.
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金字塔"疗法治疗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已逐渐被否认,趋向早期应用改变病程的药物,甚至早期使用联合化疗。本文综述非甾醇类抗炎药物、改变病情药物、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等治疗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适应症、临床研究状况及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心脏损害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JRA)心脏损害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85例JRA患儿临床特征及实验室资料。结果 JRA患儿心脏损害发病率为28.1%(24/85),其中心肌病变17例(20.2%),心包炎6例(7.1%),心律失常5例(5.88%)。结论 JRA所致心脏损害并非少见,超声心动图对JRA心脏损害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 探讨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与血清IgG亚类改变的关系。 研究设计 病例对照研究。 患者和其它参与者 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儿共16例,男8例,女8例。年龄5~13岁。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5~13岁,均为健康儿童。 处理方法 用多克隆抗体单向免疫扩散法测定血清IgG、IgM、IgA浓度;用双向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中IgG亚类。 结果 5~9岁对照组和观察组血清IgG分别为9.90±2.15和14.10±6.169/L(t=3.832,P<0.01),IgA为1.04±0.33和0.99±0.61g/L(t=0.357,P>0.5),IgM为1.47±0.36和1.50±0.65g/L(t=0.200,P>0.5)。10~13岁对照组和观察组IgG、IgA、IgM与此相近。5~9岁对照组和观察组IgG_1分别为5.501±0.976和9.715±3.746g/L(t=5.046,P<0.01),IgG_2分别为2.664±0.765和2.715±0.909g/L(t=0.146,P>0.05),lgG_3分别为0.517±0.167和0.828±0.578g/L(t=2.132,P<0.05),IgG_4分别为0.300±0.093和0.596±0.632 g/L(t=2.074,P>0.05)。10~13岁观察组IgG_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儿体内IgG水平显著增高,IgG亚类也明显增高,活动期患儿IgG_1IgG_3和IgG_4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感染及免疫功能紊乱与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JRA)发病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30例JRA患儿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30例JRA中全身型占63.3%(19例);病原检出率达56.7%(17/30例),病毒为第1位,依次为EB病毒(EBU)、柯萨奇病毒(CVB)、乙肝病毒(HBV),细菌以溶血性链球菌及肠道球、杆菌为主,同时检出2种及3种病原各1例;活动期C反应蛋白(CRP)明显升高(P<0.01),免疫球蛋白IgG、Ig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D8^ 增高(P<0.05),CD3^ 、CD4^ /CD8^ 比值显著降低(P均<0.01),CD4^ 无显著变化(P>0.05),自然杀伤细胞(NK),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活性明显降低(P均<0.001)。结论:持续感染反复抗原刺激可能破坏了机体的免疫自稳,启动病理性免疫应答,与JRA的发生发展有关。JRA患儿机体自身免疫监控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1.
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40例临床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2~1997年我科共收治结缔组织病患儿260例,其中确诊为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40例,占15.4%。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资料与结果 一、临床资料 男18例,女22例,男女比例为1:1.2。年龄6~13岁,平均年龄9岁。农村29例,城市11例。受累关节数≥4个者10例(25.0%),受累关节数≤4个者10例(25.0%),高热、间歇热、类 相似文献
12.
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 (JRA)是儿童时期一种常见的风湿类疾病 ,临床分为系统型、多关节炎型和少关节炎型。由于本病病因不甚明了 ,起病方式、临床表现多样 ,治疗和疾病转归亦不尽相同 ,而引起人们日益广泛关注。现将我院1999年5月至2001年7月门诊及病房诊治的24例JRA患儿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情况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24例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患儿 ,所有患儿都详细询问临床表现、治疗情况及家族史 ,全面查体 ,并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血沉 (ESR)、C -反应蛋白 (CRP)、血清类风湿因子 (RF)、抗核抗体…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JRA)合并感染时的病原,对临床表现拟诊为并发感染的24例JRA,进行了27次血培养;12次骨髓培养,对血培养阴性的18例,用间接发免疫荧光抗体法和试管凝集法进行了军团菌的检测;所有病例进行了1~3年的结核感染监测。在3/27例次血培养阳性,12次骨髓培养均无细菌生长;6/18例军团菌检测阳性;2例并发结核。提示JRA合并感染时,军团菌和结核感染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6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65例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JRA)病例在发热、皮疹、肺炎、胸膜炎、心包炎、心肌受损、虹膜睫状体炎等方面的临床特点,介绍了实验室检查的WBC、ESR、IgG、RF等指标的特征,分析了采用免疫抑制剂、非甾体类药、中药等药剂的剂量、用药时间和疗效,并对传统治疗方案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 JRA)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措施,为JRA诊治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收集本院2002年12月-1210年11月90例JRA患儿的临床资料,对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案、随访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JRA患儿90例中,男65例,女25例;年龄9个月~14岁,其中≤3岁13例,>3~7岁23例,>7~14岁54例.2.全身型JRA 59例(65.6%), 多关节型JRA 17例(18.9%),少关节型JRA 14例(15.5%);3种类型病例≤3岁分别为10例、2例、1例,>3~7岁分别为18例、3例、1例,>7~14岁分别为31例、12例、11例,不同年龄组与JRA各类型发病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0.05).3.JRA临床症状较复杂,以发热、关节肿痛、淋巴结大、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全身型JRA 6例伴浆膜腔积液,4例伴肺部浸润;未发现虹膜睫状体炎.4.类风湿因子(RF)、抗核抗体(ANA)及HLA-B27阳性率分别为7.8%、8.9%和24.4%;血常规、ESR、CRP、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等检查异常.5.单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治疗18例,72例予NSAIDs+甲氨蝶呤(MTX)或柳氮磺胺吡啶(SASP),体温控制不佳加用糖皮质激素,87例症状减轻.6.共随访26例患儿,随访5个月~6a.规则治疗组6例,无症状及关节畸形;不规则治疗20例(17例自行停药,3例不规则治疗),15例无症状,3例仍有反复发热,2例遗留关节畸形.结论 1.JRA是儿童时期较常见的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密切相关的慢性关节炎,在婴幼儿、学龄前期、学龄期均可见到全身型、多关节型、少关节型.2.JRA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特征,强调排除其他系统疾病.辅助检查用于除外其他疾病及了解疾病活动性,但无确诊意义.3.JRA应长期规范联合治疗,不规范治疗可能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16.
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 (juvenilerheumatoidarthritis,JRA)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虽尚未完全明了 ,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CD+ 4 T细胞功能异常在JRA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有资料提示JRA的免疫损伤主要由I型辅助性T细胞 (TH1)介导 ,但也有人发现不同病期或不同临床亚型其TH 细胞优势克隆不同[1 4] 。为进一步阐明JRA患儿TH 细胞亚群功能特征 ,本研究通过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体外诱生γ干扰素(IFN γ)、白细胞介素 4 (IL 4 )水平 ,对JRA患儿TH1/TH2应答状态及与临床相关性进行分析。对象和方法1 对象 :(1)JRA组 :1996年 6月~… 相似文献
17.
全身型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18例随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全身型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JRA)的预后 ,探讨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 ,回顾性分析了临床资料 ,并进行了1年~11年的随访。结果显示 ,缓解8例 (占44.44 % ) ,死亡2例 ,残疾4例 ,反复发作4例 ,致死致残率为33.33 % (6/18例 ) ,未缓解率为56.56 % ;缓解组与未缓解组在发病年龄上差异无显著性 (P>0.05) ,而在关节外症状严重程度 (如 :发热和皮疹持续时间、淋巴结和肝脾肿大程度 )、末梢血白细胞计数、血沉以及早期采用的治疗方案上 ,两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5)。提示JRA(全身型 )的预后较差 ,发热和皮疹持续时间越长 ,淋巴结和肝脾肿大的程度越重 ,预后越差 ;早期采用小剂量强的松、非甾体抗炎药和甲氨喋呤/中药治疗方案 ,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JRA)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两家医院 38例患儿随机分为用阿斯匹林 +强的松对照组及布洛芬 +甲氨喋呤 (MTX)治疗组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病情变化。结果临床分析表明发热、关节痛和皮疹为JRA的三大主要表现。以布洛芬和MTX作为一线治疗药物与强的松 +阿斯匹林相比 ,前者具有缓解率高 ,复发率低 ,副作用少 ,耐受性好等优点。结论 MTX与布洛芬合用作为JRA的一线药物 ,值得临床尤其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
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外病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JA)关节外病变的临床特点及对策。方法:总结分析我院1997-1999年住院并确诊为JRA的123例病人的关节外表现和对策。男49例,女74例,多关节型32例,少关节型46例,全身型45例。结果:JRA的关节外病变发生的频率依次为:发热86.2%,浅表淋巴结肿大61.6%,贫血61.0%,皮疹45.5%,肝脏肿大22.8%,心脏增大14.6%,心包积液13.8%,中枢神经系统受累5.7%,肺间质病变4.9%,胸腔积液4.1%,少见的关节外症状有小颌畸形2例,眼部损害3例,皮下结节1例。与病情活动性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指标中血沉、C反应蛋白、血小板多数增高。JRA的系统损害通常为自限性,但可复发,针对这些关节外损害可使用激素,一般在数周或数月内即可减停。结论:临床对JRA的关节外表现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