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研究应用大剂量抑肽酶在长时间体外循环中对于出血量、输血量及血小板的影响.方法:选取两组病例各30例,一组应用抑肽酶作为实验组,另一组不用抑肽酶作为对照组,观察它们在CPB术中、术后总输血量、总引流量,分别记录其术前、术后血小板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总输血量、总引流量较对照组减少(均P<0.05),有显著性差异;两组病例术后血小板均较术前减少(均P<0.001),而两组病例术前、术后血小板比较无差异(均P>0.05).结论:在长时间CPB中应用大剂量抑肽酶能明显减少输血量,但对血小板数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后路小切口微创分期技术在脊柱侧凸矫形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3月在阿克苏地区维吾尔医医院门诊就诊的脊柱侧凸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后路小切口微创分期技术进行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口技术进行手术。对2种手术方法在脊柱侧凸矫形中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各种参数、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3.3%,实验组优于对照组(x2=4.201,P〈0.05);实验组术后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后路小切口微创分期技术在脊柱侧凸矫形中较传统切口手术有明显的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短期大剂量米非司酮口服用于子宫肌瘤术前治疗对术中出血及手术时间的影响。方法给25例临床诊断为子宫肌瘤、有手术指征且拟定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口服大剂量米非司酮100mg/d,共5天,第6天手术,选择临床情况相似的子宫肌瘤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记录手术时间,计量术中出血量。结果服用米非司酮组与对照组比较,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且服药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缩短(P<0.05)。结论短期大剂量米非司酮口服用于子宫肌瘤术前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手术难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脊柱侧凸矫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6例脊柱侧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两组均实施后路小切口微创分期术,对照组行常规CT或X线辅助手术治疗,观察组行术前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以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置钉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平均置钉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术后,观察组的终末融合后侧凸主侧凸冠状位Cobb角低于对照组,初次平均矫正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前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脊柱侧凸,可有效提升手术效果,更好地恢复脊柱生理弯曲,提高矫形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钱普健  林钢 《现代医院》2006,6(2):34-34
自1961年Harrington手术应用于临床,人类开始对脊柱侧弯进行手术加器械矫形至今已有40年历史。1984年,CD器械的临床应用开创了脊柱侧凸三维矫正的先河。近年来,新的三维矫形器械使得脊柱侧凸矫形效果有了明显改善,克服了断棒、脱钩、神经并发症高、矫正度明显丢失等问题,中华长城脊柱矫形内固定系统与TSRH.CD.ISOLA等90年代以后出现的脊柱矫形内固定系统属同一水平内植物,设计上适合亚洲人种,特别是青少年的解剖数据。本院自2003年3月起应用中华长城脊柱矫形内固定系统矫正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畸形12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王世杰  谢延坤  李斌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2):3509-3511
目的:评估氨甲环酸和半量抑肽酶在儿科先心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90例先心患儿随机分为3组,手术中分别接受半量抑肽酶(抑肽酶组30例)、氨甲环酸(氨甲环酸组30例)或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30例)。抗纤溶药物有效性评价指标包括: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输血例数比例、血制品用量;安全性评价指标包括:术后肾功能不全发生率、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病死率。结果:半量抑肽酶组及氨甲环酸组术后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药物止血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量抑肽酶组和氨甲环酸组间在输血例数比例、输血量、术后气管拔管时间、肾功能障碍、神经系统并发症、ICU滞留时间及住院病死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先心手术中应用半量抑肽酶和氨甲环酸是安全的,二者有相近的抗纤溶作用,均能明显减少术后出血、抑制纤溶亢进。  相似文献   

7.
《临床医学工程》2015,(5):574-575
目的分析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应用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70例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单下肢机能恢复率和双下肢机能恢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应用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功能性个体化脊柱侧凸治疗(FITS)稳定练习联合矫形操在脊柱侧弯康复训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2021年4月收治的脊柱侧弯患者86例,简单随机分组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予以矫形操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FITS稳定练习,持续干预至患者出院。在干预前后,采用脊柱测量尺、脊柱侧凸研究学会22项问卷量表(SRS-22)、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患者的科布(Cobb)角角度、生命质量、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Cobb角角度及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RS-22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FITS稳定练习联合矫形操在脊柱侧弯康复训练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改善脊柱侧弯症状,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观察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疗效并作分析比较.方法:挑选100例脊柱创伤患者并根据收治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给予对照组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给予研究组行微创手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手术相关指标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而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创伤患者应用微创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术中相关指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而且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疾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微创小切口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效果及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300例脊柱创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脊柱功能、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的SFI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脊柱创伤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改善脊柱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产后即时饮食护理对减少产后出血的影响,寻找减少产后出血、提高母乳喂养率及降低产妇死亡率的护理新模式,以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2年10月在我院住院自然分娩的3 000名产妇为研究对象,将自宫口开大3 cm开始接受产后即时饮食护理的1 500名产妇为实验组,将按传统模式护理或产后即时饮食护理不到住的1 500名产妇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在年龄、孕产次、新生儿体重、骨盆测量值和头盆评分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分别观察两组产妇子宫收缩情况,测量产后2h内阴道出血总量,比较两组产妇出血情况.结果 实验组产妇产后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实行产后即时饮食护理,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危险,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某院手术部位感染(SSI)暴发流行的调查与控制方法。方法对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并采取干预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结果2012年6-8月该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312例,发生SSI 7例,SSI发病率为2.24%。2009-2012年同期Ⅰ类切口SSI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012年SSI发病率最高。通过病例调查,医院感染管理科分析感染可能原因,并与骨科沟通,提出7项整改要求;骨科制定18项SSI防控细则并切实执行。后续追踪结果显示,2012年9-11月,该科SSI发病率为0.38%,回落至正常水平,此次SSI流行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对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具有重要意义;和临床科室对监测数据进行科学分析,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措施,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70例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疼痛程度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与骨水泥注入量均低于对照组,术后伤椎增加高度高于对照组,术后1 d、 3 d、 7 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CRP、 PCT及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机体炎性状态,降低术后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4.
探讨自体血液回收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脊柱外科行腰椎内固定手术患者40例,对照组红细胞压积(HCT)低于0.30时输库血;血液回收组用自体—3000型血液回收机在术中进行血液回收回输,对患者术前、术后静脉血常规、血液生化检验进行对照比较。结论:血液回收能有效减少术中血液丢失,减少输血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抑肽酶对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期血液保护的效应.方法 将40例行原位背驮式肝移植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20例,抑肽酶组(A组)20例.A组首量1 ×106kU,持续量0.25×106kU/h持续静脉泵注抑肽酶,直至术毕,C组泵注等量0.9%氯化钠溶液.于术前(T1)、无肝期前5min(T2)、新肝期5 min(T3)、新肝期30 min(T4)和新肝期120 min(T5)采集颈内静脉血检测凝血功能,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TIB)、血栓弹力扫描仪(TEG)的反应时间(R)等.记录两组术中总出血量和血浆、血小板、液体输入量,并记录两组回收血洗涤量和红细胞悬液洗涤量.结果 A组患者术中总出血量、回收血洗涤量、红细胞悬液洗涤量及血浆、白蛋白、胶体输入量[(3708±1910)、(1321±488)、(2121±785)、(2568±904)、(200±63)、(3830±897)ml]明显低于C组[(5676±2241)、(2034±734)、(2697±978)、(3725±1374)、(259±83)、(5065±1505)ml](P<0.01或<0.05).两组T1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T5A组的PT、APRR、TT和R均较C组同一时间点缩短(P<0.05或P<0.01).结论 在肝移植术中应用抑肽酶能够有效地改善围手术期期凝血功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异体血及血浆代用品的输注量,具有很好的血液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B超监视妇科手术仪在高危人工流产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用B超监视妇科手术仪行人工流产手术的622例列为观察组,常规人工流产的288例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比较平均手术时间及平均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用B超监视妇科手术仪组较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平均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应用B超监视妇科手术仪组较对照组吸宫不全、穿孔及人工流产综合症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高危人工流产术中应用B超监视妇科手术仪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值得在计划生育门诊手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对2006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0日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156例为实验组,给予后路内固定融合术;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2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前路内固定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及楔变指数。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椎体前后缘高度及后凸Cobb角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采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提高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对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潘鸿磊  邹叶芳  陈洁 《中国公共卫生》2016,32(12):1755-1758
目的 了解脊柱创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临床骨科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江苏省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50例脊柱创伤手术患者病历资料,并对患者在术后半年进行下肢静脉血管彩色超声检查。结果 150例脊柱创伤患者中,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者60例,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0.00%;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有≥2项凝血指标异常、手术时间≥3.0 h、术中失血量≥800 mL、术中进行输血和术后卧床时间≥5 d是脊柱创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脊柱创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高,年龄较大、有多项凝血指标异常、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失血量较多、术中进行输血和术后卧床时间较长的脊柱创伤患者术后更易发生深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19.
An original device for spinal column compression in recumbent patient simulating the load exerted by the body weight in the standing position is described. The device can be used in pediatric orthopedics to simulate the standing posi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the procedure for diagnosis of scoliosis with a bone densitometer.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抑肽酶对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期血液保护的效应。方法将40例行原位背驮式肝移植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20例,抑肽酶组(A组)20例。A组首量1×10^6kU,持续量0.25×10^6U/h持续静脉泵注抑肽酶,直至术毕,c组泵注等量0.9%氯化钠溶液。于术前(T1)、无肝期前5min(T2)、新肝期5min(T3)、新肝期30min(T4)和新肝期120min(Ts)采集颈内静脉血检测凝血功能,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栓弹力扫描仪(TEG)的反应时间(R)等。记录两组术中总出血量和血浆、血小板、液体输入量,并记录两组回收血洗涤量和红细胞悬液洗涤量。结果A组患者术中总出血量、回收血洗涤量、红细胞悬液洗涤量及血浆、白蛋白、胶体输入量[(3708±1910)、(1321±488)、(2121±785)、(2568±904)、(200±63)、(3830±897)m1]明显低于C组[(5676±2241)、(2034±734)、(2697±978)、(3725±1374)、(259±83)、(5065±1505)ml](P〈0.01或〈0.05)。两组T1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T3A组的PT、AFIT、TT和R均较c组同一时间点缩短(P〈0.05或P〈0.01)。结论在肝移植术中应用抑肽酶能够有效地改善围手术期期凝血功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异体血及血浆代用品的输注量,具有很好的血液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