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分析楚雄彝族农村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108例楚雄彝族地区农村的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医院自制调查问卷对患者的复发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及相应措施.结果:彝族农村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疾病对家庭经济的负担、自行中断药物治疗、减药或不规则服药;药物耐药性的产生;饮酒生活习惯;应激心理生活事件;家庭监护缺失和不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因素较为复杂,具有一定的个体化,同时也有共同点;家庭监护,社会支持,服药依从性、心理及物质支持应是预防农村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关键.在精神分裂症的管理和治疗中应加强对治疗依从性和其他复发相关因素的重视,加强患者家属的精神卫生知识和对患者的管理和照顾;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加强其心理干预;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尽可能的融入生产生活中.  相似文献   

2.
<正>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高肇事/肇祸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重性精神疾病,治疗依从性好坏是影响精神分裂症复发的重要因素。精神药物治疗的非依从性是患者病情复发的首要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能够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精神分裂症的复发率,避免和减少致残率,减少其肇事/肇祸率。第一招:加强用药指导不少研究资料显示,精神病知识掌握情况、药物副反应、药物数量均能影响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由于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大部分恢复,可进行简单交谈,因此,要向患者及家属  相似文献   

3.
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了精神分裂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的相关影响因素也被密切关注着。本文检索pubmed、中国知网、百度学术文献数据库,总结已发表的近几年关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就精神分裂症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生活习惯以及抗精神病药物等因素对代谢综合征的影响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6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时期收集一般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对照组),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所有纳入患者进行多方面特点分析对比,总结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典型临床表现.结果:观察组初始疗效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有家族史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慢性症多于对照组;有擅自停药史患者观察组显著多于对照组;病前性格偏内向或外向观察组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首发年龄更低、未经系统治疗时间更长、社会支持系统维度评分更低(p<0.05).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典型表现有幻视、思维贫乏、影响妄想、强迫症状和情感障碍.结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特点有幻视、影响妄想、思维贫乏、强迫症状和情感障碍,同一般精神分裂症病例相比,难治性患者年龄更小、未经系统治疗时间更长、初始治疗效果更差、有阳性家族史、多存在擅自停药史、社会支持系统少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使用决策树模型与logistic回归模型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决策树模型与logistic回归模型回顾性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病程较长、发病年龄过早、阴性评分过高、总积极因素评分过低及症状评分过高均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的独立危险因素。由决策树模型可得,病程、发病年龄、阴性评分、症状评分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病程的影响最为显著。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的影响因素众多,决策树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互为补充,可从不同方面描述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发生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订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天津市参保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费用构成及其影响因素,为控制住院费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天津市2003-2007年参保住院患者资料库中随机抽取精神分裂症患者18 182例,对其住院费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天津市2003-2007年参保精神分裂症患者人均住院费用为(3 014.59±745.31)元;其中一级医院为(1 986.94±538.79)元;二级医院为(2 181.92±503.85)元;三级医院为(3 861.22±738.29)元;参保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住院费用中床位费、药品费、检查费、治疗费、材料费和其他费用依次占15.41%、5.04%、22.60%、52.37%、0.27%和4.3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大、医院级别高、住院天数多、治疗费和材料费比重大,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费用越高;曾住院次数多的患者住院费用越低。结论年龄、医院级别、住院天数、曾住院次数、治疗费和材料费比重是天津市参保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精神分裂症患者产生孤独感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产生孤独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孤独感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对17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产生孤独感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精神分裂症患者产生孤独感的危险因素。结果婚姻状况、家庭经济状况、住院环境、是否公费医疗、患者总病程、住院次数、发病情况、情感体验、受歧视经历是患者产生孤独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否公费医疗、患者总病程、受歧视经历是产生孤独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无公费医疗、有受歧视经历和病程长的患者更易产生孤独感,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能减少精神分裂症患者孤独感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服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与社会支持之间的现状,以期探索提高患者康复状况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和领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PSSS)对江苏省监狱管理局江北医院的111例服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结果:111例患者社会功能总分为(21.55 ± 6.72)分,处于中度缺陷水平;领悟社会支持总分为(60.69 ± 5.01)分,处于较低水平;服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系数为0.342(P < 0.05)。结论:服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偏低,且社会支持与社会功能水平呈正相关。在服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过程中,应重视社会支持对服刑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怜悯、病耻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4月本院5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中文修订版自我怜悯量表及中文修订版Link量表评估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怜悯、病耻感的现状。通过回顾分析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抑郁程度、状态焦虑、特质焦虑、领悟社会支持及压力反应,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怜悯、病耻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中文修订版自我怜悯量表的自我评定中,SCS-C总分为86.72±16.34;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中文修订版Link量表的自我评定中,病耻感总分为110.28±19.03。抑郁(r=-0.522,P0.001)、状态焦虑(r=-0.493,P0.001)、特质焦虑(r=-0.629,P 0.001)、领悟社会支持(r=-0.721,P0.001)及压力反应(r=-0.421,P0.001)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怜悯成显著的负相关;抑郁(OR=2.369,P0.001)、状态焦虑(OR=3.426,P0.001)、特质焦虑(OR=3.126,P0.001)、领悟社会支持(OR=3.785,P0.001)及压力反应(OR=1.935,P0.001)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影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病耻感较高且自我怜悯感较低。其中患者的抑郁程度、状态焦虑、特质焦虑、领悟社会支持及压力反应都显著地作用这两个方面。因此社会和家庭应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给予更多的关注,从而提升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怜悯感并降低病耻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及影响健康教育结果的因素。方法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在常规用药的情况下,治疗组给予健康教育8周。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和社会功能进行疗效评定;治疗后对影响治疗组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健康教育8周后,治疗组SDSS、NOSIE及社会功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因职业、受教育程度、家庭关系的不同,健康教育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有肯定的疗效,但多种因素可影响健康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吉林省长春市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为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线索.方法 收集病例资料,对患者住院时间的数据进行正态化处理后,利用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对可能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时间的变量进行单因素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确诊时间、受教育程度、氯氮平治疗、职业与收入、居住环境、维思通治疗、性别、妄想症状和起病诱因等9个因素(P<0.05).结论 加强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时间的因素控制,可以缩短其住院时间,有利于减轻国家和精神分裂症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并研究精神康复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本院2018年1月—12月接收的4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40例患者均接受精神康复治疗,分析精神康复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治疗后,患者精神康复作业治疗效果评分高于治疗前;精神康复松弛治疗效果评分高于治疗前;简单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高于治疗前;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loan digital sky survey,SD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康复治疗能提高精神康复作业治疗效果和精神康复松弛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与社会功能,进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为预防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精神科2005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治疗的352例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对可能影响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采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感染352例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76例,感染率为21.59%;以下呼吸道为主占51.76%,其次为上呼吸道占23.53%;分离到病原菌153株,肺炎克雷伯菌占26.80%;年龄、性别、病程、住院次数、住院天数、电休克治疗、自我照顾、体质量指数等8个因素与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率高,应积极控制精神症状、防治躯体并发症、合理使用药物、控制体质量、减少电休克治疗,是防治精神分裂症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因素。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的方法对9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近期社会功能进行预测,以期早期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干预,起到预防和延缓衰退的效果。结果:精神分裂症的近期社会功能受病情、病程和受教育水平的影响,即病情越重、病程越长、受教育水平越低,社会功能缺陷越重。结论:针对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的干预应从控制病情和教育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康复医院-社区-家庭无缝对接护理干预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择84例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表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则采用康复医院-社区-家庭无缝对接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精神分裂症康复效果;精神分裂症疾病知识认知、用药依从性评分;护理前后康复效能PSP评分、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生存质量评定量表LQOL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精神分裂症康复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精神分裂症疾病知识认知、用药依从性评分比对照组好,P0.05;两组护理之前康复效能PSP评分、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生存质量评定量表LQOL评分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康复效能PSP评分、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生存质量评定量表LQOL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康复医院-社区-家庭无缝对接护理干预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生存质量均有提升作用,是一种理想的护理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肇事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的生活质量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用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调查表及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等对81例因肇事而住于广州市公安局精神病管治院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随机选取同期在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一普通男病区患者79例为对照组。结果住广州市公安局精神病管治院肇事肇祸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低于住普通病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其生活质量总分与病程、住院时间呈正相关,与社会支持总分利用度呈负相关。结论诸多因素可影响肇事肇祸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正>自知力又称自省力或洞悟力,是指患者对自己的精神病状态的认识能力[1]。精神分裂症患者大多没有自知力,不会主动求医治疗。自知力在临床诊断、服药治疗依从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探讨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我们进行了如下研究。  相似文献   

18.
164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劳动能力与婚姻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641例符合法定婚龄(男22岁、女20岁)以上的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劳动能力与婚姻状况的相关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良好劳动能力的结婚率高,丧失劳动能力的则结婚率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婚姻状况受劳动能力的影响不大;同时在具有相同劳动能力的状况下,女性的结婚率均显著高于男性;各年龄组的资料也显示同样结果。提示劳动能力与婚姻状况的相关性,并对此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正>在当今社会中,精神分裂症已经是最为常见的重性精神疾病,好发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病程多迁延不愈。精神分裂症患者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影响很大,并且治疗难度较大,给自身和家人的生活带来了不利影响。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有很多,一般分为五种,第一就是妄想,这也是精神分裂症中最常见的症状,最多见的妄想是被害妄想和关系妄想,可见于各年龄层,病人会认为别人会害自己,他人的一举一动都暗  相似文献   

20.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多种认知缺陷,报道最多的是注意障碍、工作记忆和执行功能受损等.目前研究显示认知缺陷是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和疾病预后的重要因素.寻找新的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缺陷的方法成为当前精神疾病治疗学研究的重点之一.但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缺陷如何影响社会功能障碍尚不清楚,故正确评测及了解患者的认知缺陷与社会功能的关系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用认知矫正治疗与威斯康星卡片测验(WCST)为工具,探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对社会功能的影响,以及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