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精神病患者的攻击行为常突然发生、难以防范,可使受害者的身心受到严重伤害,历来是精神卫生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分析国外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原因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3点可借鉴的经验:开发适合我国的研究工具;探究医(护)患双方的观点;多角度分析原因,并研究变量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何旻彦 《智慧健康》2023,(33):73-76+81
目的 分析在精神病患者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攻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7月本院接受治疗的69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双盲法分组,为实验组(n=34)与参照组(n=35),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攻击行为评分(语言攻击、财产攻击、自身攻击、体力攻击)、自知力与治疗态度评分(入院第1d、入院第14d、出院前1d)、生活质量评分、攻击行为发生率。结果 护理前,比较患者的攻击行为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攻击行为评分、攻击行为发生率相比于参照组较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自知力与治疗态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参照组较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应用于精神病患者中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谢多英 《中国保健营养》2012,(18):3649-3650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原因,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有效降低攻击行为带来的伤害。方法对我院精神科的6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发生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其原因,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结果精神病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主要原因有:被害妄想20例,占33.33%,命令性幻听18例,占30%,情绪不稳10例,16.67%,思维紊乱6例,占10%,要求得不到满足4例,占6.67%,药源性反应2例,占3.33%。结论被精神症状所支配,是造成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产生的主要因素,及时识别发生攻击行为的先兆和及时控制冲动的行为的发生,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并降低攻击行为带来的伤害。  相似文献   

4.
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42例住院精神病患者出现攻击行为的发生率、攻击对象、常见疾病、诱因等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针对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诱因及特点,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重性精神疾病是指精神活动严重受损,导致对自身健康状况或者客观现实不能完整辨认或者无法控制自身行为的精神疾病.重性精神疾病发病时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时常发生伤人、杀人、自残事件,有的发病时甚至向自己的亲人下手.重性精神病患者既是高危人群,也是弱势群体,他们的生活状况已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如何加强重性精神病人的管理,控制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发生,预防精神病人肇事肇祸,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6.
张志玲  范明秀 《现代保健》2012,(11):156-157
目的:探讨防范住院精神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应对策。方法:对农七师精神病院近10年109例住院精神患者的住院病历和交班报告等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文化较低、病前性格稳定性差、既往有攻击行为、病期较短、有幻觉、妄想、无自知力、易激惹、年轻力壮患者易产生攻击行为;强制住院的男患者和夜班也是住院精神患者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加强病房管理,针对性地进行干预,是预防攻击行为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精神病患者肇事杀人或自杀的事件屡见报道,大量研究表明,50%以上的自杀死亡者主要是精神疾病患者,精神病患者的自杀危险性比一般人群高出3~12倍。因此,加强对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康复干预是广大精神卫生工作  相似文献   

8.
攻击行为是指毁坏自己、他人或客体的任何行为,攻击行为的极端形式称为暴力行为,可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其发生与额叶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中枢5-羟色胺(5-HT)能系统的低下以及遗传、代谢等方面的变化密切相关。精神障碍患者攻击行为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严重危害社会。因此,对精神障碍患者攻击行为的控制极为重要。在精神科临床工作中,抗癫痫药主要用于治疗癫痫发作,  相似文献   

9.
全世界有4,000多万严重的精神病患者。各国精神病发病率均有不断上升趋势。我国精神病患病率为5‰~7‰。精神病作为现代社会一大公害,它对社会物质财富的损害十分可观。据1977年接任的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卫生部主任 Sartorius  相似文献   

10.
目的:家庭护理照顾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7月我院康复期精神病病人78例,在康复期进行家庭护理。结果:78例康复期精神病患者中28例患者(35.9旧社会功能完全恢复,重新回单位工作或重新就业;21例患者(26.9徇社会功能基本恢复,能协助亲属料理家务,从事力所能及劳动;19例患者(24.4岣病情稳定,生活能完全自理;仅有10例患者(12.8响病情反复再次住院治疗。结论:精神病患者的家庭护理做得好,不但可以降低精神病的复发率、延缓精神衰退,而且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精神残疾、减轻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回顾分析121例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冲动、伤人等攻击行为.引起同行高度重视,减少攻击发生.方法 统计2002-10-2009-10住院患者中,共计121例对医护人员实施了攻击行为.结果 护士受到攻击人数大于医生人数(P<0.05).发病期攻击行为82例,2个月内攻击行为61例.结论 加强专科知识培训,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加强重点环节管理可预防和减少患者攻击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12.
抗精神病药物是一种能影响人的精神活动的药物,它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目前精神病的治疗在急性阶段还是以药物为主,但由于其用药量大,时间长,在患者接受药物治疗期间,抗精神病药物可因种类、剂量或患者个体不同而产生许多的不良反应,有些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或出现难以恢复的后遗症。在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所服药物的特点,严密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准确无误地记录和反映病情,积极采取措施处理,最常见不良反应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和精神行为特点,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7年8月至201 1年10月间连续在我院老年病专科门诊就诊的老年痴呆患者共62例,其中AD患者32例,VD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ourth Edition DSM-IV)的关于AD和VD的诊断标准.应用简易精神状态评定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和世界卫生组织-加利福尼亚大学听觉词语学习测验(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Angeles,auditory verbal learning test WHO-UCLA AVLT)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应用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对患者精神行为症状进行评估.结果 AD患者记忆能力尤其是延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明显较VD患者差;AD患者语言能力[(4.62±2.33)分]较VD患者[(7.39±3.12)分]损伤更为明显;VD患者在注意力方面[(1.10±1.31)分]损伤较AD患者[(1.83±1.31)分]严重.AD患者更多地表现为行为紊乱,易激惹、攻击行为等,其严重程度也较VD患者更深;而VD患者则更多地表现为焦虑、情感障碍.结论 AD和VD患者均存在一定的认知功能损害和精神行为异常,但不同类型的体征有一定差异,可根据这些差异指导临床上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妇科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院自2004年5月~2008年11月对162例住院患者的调查并指导,所有患者沟通交流能力均正常;既往无精神病和意识障碍;无合并循环、呼吸、消化、内分泌、神经、精神等严重疾病。所有患者均明确诊断,知情同意自愿参加调查。  相似文献   

15.
<正>严重精神障碍是指疾病症状严重,导致患者社会适应等功能严重损害,对自身健康状况或者客观现实不能完整认识,或者不能处理自身事务的精神障碍。严重精神障碍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性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6种精神疾病。根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有约1 600万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约780多万[1]。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患病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多民族县精神病患者患病情况,为更广泛深入开展防治精神病及促进精神病康复工作制定政策、采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况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四川省石棉县精神病患病流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针对性措施.结果 确诊的118例精神病患者中,精神分裂症105例,占88.9%;偏执性精神障碍6例,占5.08%;分裂情感性精神病3例,占2.53%;癫痫性精神病3例,占2.53%;精神发育迟滞(重度)1例,占0.9%.结论 石棉县主要精神疾病是精神分裂症,患病构成和全国基本一致.该县应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加强防病、护理、康复知识宣传培训;以促进患者康复,减少精神残疾,降低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基于生物反馈技术的暴力降阶模型干预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20年6月精神病患者120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联合基于生物反馈技术的暴力降阶模型干预,12周干预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PANSS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自杀意图客观强度评分表、护士观察量表、布罗塞特暴力风险评估量表(Bruset violence checklist,BVC)、攻击行为发生率、约束使用率、约束所致不良事件发生率、投诉率、约束所致工伤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12周各量表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12周PANSS量表、HAMA、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自杀意图客观强度评分表、护士观察量表、BVC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12周攻击行为发生率、约束使用率、约束所致不良事件发生率、投诉率、约束所致工伤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改善对精神病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对精神病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措施进行研究、实践。结果增进了护理人员和患者间的护患关系,促进了精神病患者的病情恢复,提高了患者家属的满意度。结论应该对精神病患者实施人性化服务,这不仅是提高医院或科室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社会发展对护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更能促进精神病人的病情恢复,使精神病患的应有基本权益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9.
据有关资料,我国精神病患病率为4‰~10‰,多数患者的早期精神症状未能引起重视,既延误了病人的治疗,也对家庭、社会带来不良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及早发现精神病患者。 1 性格或脾气改变 性格或脾气改变,是许多精神病的早期症状之一。如原先热情合  相似文献   

20.
郊咏 《自我保健》2011,(3):62-63
著名社会学家、教育学家、戒除网瘾专家、华中师范大学陶宏开教授强调:“网瘾肯定不是精神病。”心理或精神紊乱被称为精神疾病,病因多种多样,包括躯体性疾病导致的、神经症等等。精神病一般是指严重的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器质性精神病等。所以,把网络成瘾归属于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是可以理解的,但绝对不是精神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