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 正常的血钾浓度对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及新陈代谢非常重要,诸多因素可致血钾降低,其中药物是导致血钾降低的原因之一。除常见的利尿剂和皮质激素可引起低血钾外,近年来临床上又发现一些药物可导致低血钾,本文就此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于长水 《齐鲁药事》2006,25(4):250-252
血钾浓度对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及新陈代谢尤为重要,诸多因素可致血钾降低,其中药物是导致血钾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钾经肾脏或消化道排泄增多,或钾向细胞内转移,使血钾浓度低于3.5mmol·L-1时称为药源性低钾血症。除常见的利尿剂和皮质激素可引起低血钾外,近年来临床上又发现一些药物可导致低血钾,本文就此作一概述,现报告如下:1常见致低钾血症药物及其机制1.1促进钾排出的药物1.1.1利尿剂和脱水剂:排钾性利尿剂是引起药源性低钾血症的最常见药物。高效利尿剂如呋塞米、依他尼酸、布美他尼等,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苄氟噻嗪、环戊噻嗪等,…  相似文献   

3.
药源性高、低血钾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萍  边强 《药学进展》2001,25(4):245-247
患肾功能损害或钾代谢异常者易发生药源性高、低血钾症,特别是肾钾分泌受损者.这里主要讨论可引起药源性高、低血钾症的药物及其临床表现症状.高血钾症状定义为血清或血浆钾水平大于5.3 mmol/L,低血钾症则为血清钾浓度小于3.5mmol/L.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血钾导致的心电图情况。方法选择辽宁省盘锦市第一人民医院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低血钾致房室阻滞的病例9例,对低血钾致房室阻滞导致的不良后果进行总结。结果补钾治疗后,血钾在正常范围内,在数小时至两天内所有病例阻滞程度均有所减轻或心电图恢复正常。结论低钾影响心肌细胞的电生理功能,由低钾所致的房室阻滞是可逆转的,纠正低钾可以明显改善低钾引起的房室阻滞。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介绍沙丁胺醇降血钾作用的机理,并以辨证观点论述沙丁胺醇降钾作用的两面性:治疗高钾血症和发生低血钾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 沙丁胺醇主要通过激动β2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增加细胞膜Na%^+-K^+-ATP酶活性,促进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降低血钾浓度。沙丁胺醇的降钾作用一方面可用来治疗高钾血症,另一方面沙丁胺醇用作临床其他应用时可能发生低钾血症药物不良反应及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
临床常见一些患者因禁食导致钾摄入不足,或因恶心呕吐、胃肠减压、出汗等引起低血钾。静脉滴注氯化钾以纠正低血钾是临床常用的处理方法,但易引起输液局部疼痛,给患者带来不适,影响药物疗效或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降低补钾浓度、减慢输液速度、改用口服补钾等均有诸多不便给治疗效果带来一定的影响。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  相似文献   

7.
96例老年心血管病人低血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金汤  陈琳 《江西医药》1997,32(6):321-322
就我院内科住院60岁以上老年心血管病人低血钾96例进行分析,引起低血钾的基本病因主要是肺心病,高血压病、高心病。提示易引起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紊乱及使用利尿剂的病人常导致低血钾症。对低血钾与心电图U波的关系,低血钾与心律失常,利尿剂与血钾以及老年人低血钾的特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注射用甘草酸二胺、复方甘草酸单胺、异甘草酸镁在病毒性肝炎治疗中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钾的影响。方法:分析1100例采用上述3种药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患者的血钾水平值,并进行组间比较分析;比较不同性别、年龄、体质量患者之间低血钾发生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各组在治疗前、后血钾平均水平值无明显变化,复方甘草酸单胺组、甘草酸二铵组的患者血钾水平值降低,其发生率分别为5.07%(36/710)和5.75%(16/278);异甘草酸镁组无低血钾发生;经统计学分析,异甘草酸镁组血钾水平值明显低于复方甘草酸单胺组和甘草酸二铵组;女性患者的发生率高于男性,体质量低于60k患者血钾水平值明显高于60k以上患者;并随年龄的增长发生率增高,其差导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甘草酸制剂对患者血钾水平值无明显影响,异甘草酸镁组致低血钾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复方甘草酸单胺组和甘草酸二铵组,低体质量的女性患者易导致低血钾,治疗中应密切关注血钾水平值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组织灌注不足以及低氧血症常导致乳酸性酸中毒;正常的组织灌注和氧合情况下发生乳酸性酸中毒较为少见,但一些药物的应用却可导致血乳酸增加或伴有血钾降低,如沙丁胺醇,国内外仅见少数个案报道[1-2],临床上极易误诊、误治。现将我科1例患者围术期雾化吸入沙丁胺醇而导致血乳酸增加并血钾降低的诊治经过予以报道。  相似文献   

10.
深静脉高浓度补钾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钾是机体重要的矿物质之一,可参与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神经肌肉组织的兴奋性及维持心脏的正常功能。低血钾是临床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血钾低于3.5mmol/L定义为低血钾,我科采取深静脉持续泵入15%的氯化钾的方法,使血钾水平在短时间内达到或接近正常值,通过临床观察均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1.
林飞克 《江西医药》2010,45(12):1209-1210
目的 提高低血钾对房窒传导阻滞的认识.方法 分析我院收治的8例低血钾致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低血钾患者在18h内血钾水平恢复正常,随血钾水平上升,症状改善,四肢肌力恢复,传导阻滞消失.结论 低血钾可引起房室传导阻滞(A-VB),在严密监测条件下快速补钾可使房窒传导阻滞恢复.  相似文献   

12.
体外循环术后因大量利尿剂的应用造成肾脏丢失水份 ,术前禁食水 ,还有大剂量青霉素在肾脏排除时作为阴离子可增加K 的排出 ,以上原因均可造成低血钾或临近低血钾。钾是生命必需的电解质之一。人体总钾量为 44~45mmol/kg ,钾为细胞内液主要阳离子 ,细胞外液只占2 % ,血  相似文献   

13.
Graves病甲亢低血钾倾向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Graves病 (GD甲亢 )患者低血钾倾向 (血钾≤3.7mmol/L)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 :对378例GD甲亢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1)无突眼无甲状腺肿 (甲肿 )的患者低血钾倾向大于有突眼和(或)甲肿的患者 (P<0.01)。(2)无周期性麻痹的GD甲亢患者中 ,女性低血钾倾向性显著大于男性 (P<0.01)。(3)GD甲亢男性患者血钾与24h尿钾无直线相关关系 ,而女性低血钾倾向患者补钾后血钾与24h尿钾呈直线负相关 (P<0.01)。(4)GD甲亢患者低血钾倾向与血FT3、FT4 水平和24h尿钙无关。结论 :突眼和甲肿体征均不明显的患者更易发生低血钾倾向。关于低血钾的发病机制 ,男性可能和肾外因素 ,如甲亢周期性麻痹有关 ,单一的血清甲状腺激素升高并不能解释其低血钾的原因 ;而女性则可能与肾小管受损、肾脏排钾有关  相似文献   

14.
50例低血钾患者舌象观察分析福建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陈淑容,朱明对低血钾患者的舌象进行临床观察,发现其舌质、舌苔变化与血钾正常患者有明显差异,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采用501型分析仪测定我院呼吸、消化、泌尿、神经系统以及肿瘤住院患者血钾。观察组(血钾...  相似文献   

15.
李凤美  赵让 《医药导报》1998,17(1):24-24
高血压是常见病,是脑、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药物降压能降低脑卒中、左心衰、肾衰的发生率与死亡率。近年来国外推崇高血压“阶梯治疗”方案.可以根据病情轻重给药,通过联合用药提高疗效,减少了副作用。现就一些常用抗高血压药的不良反应及对策简述如下: 1 利尿降压药 利尿药曾作为梯级治疗方案中的一级首选药物,但近年发现有不少缺点及潜在性危险。如长期使用可使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增高,高密度脂蛋白下降,增加冠心病的危险,约35%的患者治疗后可发生低血钾,室性异位搏动次数增加,糖耐量降低、血糖升高,并加重其他降压药的低血压反应。长期应用排钠利尿药时,宜加用p—阻滞剂。氢氯噻嗪宜用最小有效剂量,以减少电解质平衡失调和反射性肾素-醛固酮血浓度增高,对长期服用或可能发生低血钾者需补钾盐或给保钾利尿药,补充钾  相似文献   

16.
钾代谢紊乱可使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患者发生许多严重问题。低血钾可引起心肌收缩无力、严重心律紊乱或诱发毛地黄药物中毒;高血钾可引起心搏骤停而突然死亡。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期间钾丢失(即血清钾明显降低)已是公认的事实,但体外循环手术后患者尿中排钾量个体差异甚大,且钾测定  相似文献   

17.
血清钾浓度正常值为3.5~5.5mmol/L,平均4.2mmol/L。通常以血钾<3.5mmol/L作为低血钾指标[1]。但是,血钾降低,并不一定表示体内缺钾,只能表示细胞外液中钾浓度降低,而全身缺钾时,血清钾亦不一定降低。  相似文献   

18.
<正> 临床使用的药物中,有很多能直接或间接地使血清钾升高而导致高血钾。本文从药物的副反应角度,对引起血清钾升高的药物作一综述,供临床参考。 一、保钾利尿剂:这类药物能阻止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泌钾,而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的钾约占肾脏泌钾的90%,使用不当可导致高血钾。其作用机理分为:(一)直接拮抗盐皮质激素,如安体舒通,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介绍以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为首发症状的甲亢性周期性麻痹(THPP)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10年我科收治的28例以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为首发症状的THPP的临床资料及诊治情况。结果诱发因素有饱餐或饮酒、上呼吸道感染、或无诱因。多在夜间发病。发病平均年龄29.5岁,男性居多75%(21/28)。均以发作性双下肢对称性进行性麻痹为首发症状来诊,28例均合并血钾降低,补钾和抗甲亢治疗后好转。结论临床上遇到青年或中年男性以低钾周期性麻痹就诊,不论有无诱因和典型的甲亢症状,均应查甲状腺功能,以免延误治疗。治疗上补钾、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及消除诱因能防止THPP的发作。  相似文献   

20.
临床上由于各种原因(如腹泻、纳差、大量出汗及使用排钾药物等)引起低血钾症,往往需要补钾纠正,多采用口服补钾法。但氯化钾片对胃刺激性大,且血钾浓度不稳定,而肠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