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脑胶质瘤患者全长新基因的获得及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基因芯片技术获取正常成人脑组织与人脑胶质瘤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并对其中一条基因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抽提正常成人脑组织与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mRNA来制备探针,经杂交、洗涤后,通过计算机观察两者表达谱的差异情况,对507E08克隆子进行了Northern印迹、原位杂交、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染色体定位。结果 通过4次基因芯片筛选,获得15条与胶质瘤相关的新基因,经Northern印迹证实507E08基因在人正常脑组织中低表达,而在人脑胶质瘤中高表达。原位杂交得到相同的结果。BLASTn和BLASTx分析显示,507E08基因为全长新基因,长度为2002bp,共编码203个氨基酸。本基因命名为人核糖体蛋白L14.22。该基因定位于14号染色体上D14S1066和D14S265Marker之间。结论 用基因芯片筛选正常脑组织与人脑胶质瘤差异表达的基因,具有样品用量少,高质量,高速度,高敏感等特性。507E08基因可能是与人脑胶质瘤形成有关的一条全长新基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组织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tPA)及其抑制剂-1(PAI-1)的表达,旨在了解其与人脑胶质瘤恶性生物学行为间关系,探讨其在人脑胶质瘤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增强化学发光蛋白印迹法,测定人脑胶质瘤手术切除标本41例和颅脑外伤10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的tPA及PAI-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tPA蛋白在高级别脑胶质瘤中呈低表达,在低级别的人脑胶质瘤中呈高表达,而正常脑组织中亦有表达。正常脑组织和低、高级别脑胶质瘤组间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A蛋白表达与脑胶质瘤病理级别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PAI-1蛋白则随着脑胶质瘤级别升高表达水平逐渐升高,而在正常脑组织中水平极低甚至不表达。正常脑组织组、低级别组脑胶质瘤及高级别组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I-1蛋白表达水平与脑胶质瘤病理级别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PAI-1蛋白的高表达反映脑胶质瘤恶性生物学行为;tPA蛋白高表达可能是人胶质瘤组织分化良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小鼠衰老相关新基因Arzc的克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鉴别和克隆与小鼠衰老相关的新基因.方法采用改进的差异显示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DDRT-PCR)技术分析正常老化和年轻BALB/C小鼠大脑皮层mRNA的差异表达,差异显示的新表达序列标签(EST)经Northern杂交验证后,作为出发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设计引物,以小鼠大脑皮层总RNA的反转录产物为模板通过PCR克隆全长cDNA.结果差异显示分析共获得表达差异明显的EST 42条,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其中29条为已知基因cDNA片段,13条可能为新EST.对新EST进行Northern杂交验证后,对确证在正常老化鼠皮层表达明显下调的1个EST,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克隆全长cDNA,得到1个新的1 382 bp的cDNA序列,命名为Arzc,获得GenBank注册号AY344585.该序列含有1个261 bp的开放阅读框,推测的编码多肽包含86个氨基酸残基,与噬菌体编码的重组酶/整合酶的一段氨基酸序列有较高同源性.结论鉴别并克隆到一个可能与小鼠衰老相关的新基因Arzc.  相似文献   

4.
Chen JX  Lu YC  Ying K  Ding XH  Hu GH  Luo C  Lou MQ  Li Y  Tang R  Xie Y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8):622-627
目的 探讨人脑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相关基因的表达及功能,初步建立基于基因表达谱的胶质瘤分子病理学分类方法。方法 用含13939种人类基因的BioStarH140S型表达谱芯片,以正常脑组织及胶质瘤组织总RNA制备的探针杂交芯片;ScanArray 4000扫描芯片,提取正常脑组织及胶质瘤组织差异基因并行生物信息分析,对部分新基因行Northern杂交、原位杂交等功能研究;Hierarchical聚类对差异基因进行特征提取,进行初步胶质瘤分子病理分类。结果 在正常脑组织与18例不同级别胶质瘤组织中筛选出1200条(8.61%)差异基因,其中395条(2.83%)基因尚未登录GeneBank,胶质组织瘤中348条基因表达上调,852条下调,信息分析与细胞信号传导等多类基因密切相关;Northern、原位杂交显示新基因与胶质瘤密切相关;聚类发现微管相关蛋白、黏附素超家族蛋白、细胞外基质相关基因等与分子分型相关,基于基因表达谱的分子病理分类与依据细胞形态的病理学分类基本一致,且更能反映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内在本质。结论 胶质瘤发生发展存在多类基因表达改变,表达谱芯片对胶质瘤分类具有特异性高、重复性好、样本量少的特点,基因表达谱及相关新基因的发现和分子病理学分类有助于阐明胶质瘤分子病理学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整合素β3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1例人脑胶质瘤及16例正常脑组织中整合素β3蛋白的表达。结果整合素β3在正常脑组织、低度恶性及高度恶性脑胶质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8%、54.5%和84.2%。结论整合素β3蛋白表达与胶质瘤的发生和恶性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在人脑胶质瘤内的分布与表达,并探讨它们与肿瘤病理分级的关系及其在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方法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了5例正常人脑组织和20例胶质瘤样本中BDNF的分布及表达水平.结果 正常人脑和胶质瘤组织内均有BDNF表达,阳性反应物主要位于胞浆.免疫印迹结果显示,BDNF在胶质瘤中的蛋白水平高于正常脑组织(P<0.05),且随肿瘤病理级别的增加BDNF水平逐渐增高 (P<0.05).结论 胶质瘤内的BDNF表达明显高于其在正常脑组织内的表达, 且随病理级别的增高而增加,提示BDNF在胶质瘤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与胶质瘤的病理分级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Chen JX  Lu YC  Hu GH  Sun KH  Luo C  Zhao W  Wu H  Xie Y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8):2704-2710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相关LNX新基因克隆、组织分布和在不同级别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参与胶质瘤信号途径的分子机制。方法构建胎脑cDNA文库并测序获得全长LNX新基因;人多组织文库(MTC)为模板研究LNX的正常人体组织分布;应用含13939种人类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LNX新基因在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Northern杂交验证LNX新基因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酵母双杂交研究与LNX新基因相互作用的蛋白,应用免疫共沉淀方法验证LNX与Numb蛋白和SKIP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人胎脑文库中克隆的LNX新基因长约3.7kb,含1899bp开放阅读框,编码632氨基酸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70000,登录号AF237782;LNX新基因在脑、肾和胰腺中表达较高,在心、胎盘、肺、肝、脾、胸腺和前列腺中也有表达;但LNX在胶质瘤组织中表达均降低,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酵母双杂交筛选到LNX新基因与肿瘤Notch信号途径中的Numb和SKIP蛋白有相互作用,免疫共沉淀发现LNX新基因与SKIP蛋白相互作用,可影响Numb的亚细胞定位,从而影响Notch信号途径Numb结合位点。结论表达谱芯片可快速高效锁定与胶质瘤密切相关的基因和寻找肿瘤标志物,LNX新基因与胶质瘤密切相关,通过Notch信号传导途径参与脑胶质瘤发生发展:可成为胶质瘤潜在的治疗靶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人脑胶质瘤组织中MMP-7和整合素αvβ5的表达,并探讨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8例不同病理分级脑胶质瘤和13例正常脑组织中MMP-7和整合素αvβ5的表达情况,探讨二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MMP-7和整合素αvβ5在脑胶质瘤中阳性表达均高于正常脑组织(P<0.01)。MMP-7蛋白表达水平与脑胶质瘤病理分级正相关(r=0.426,P<0.01);整合素αvβ5蛋白表达与病理分级正相关(r=0.323,P<0.05)。人脑胶质瘤中MMP-7的表达水平与整合素αvβ5的表达水平正相关(r=0.578,P<0.01)。结论 MMP-7和整合素αvβ5表达水平的测定可能有助于早期识别具有高度恶性的人脑胶质瘤并判断其预后。  相似文献   

9.
①目的 探讨人脑胶质瘤与人脑转移瘤中抑癌基因nm2 3 H1的表达及其在肿瘤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②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方法 ,观察 6例正常人脑组织、18例人脑胶质瘤组织与 12例人脑转移瘤组织中抑癌基因nm2 3 H1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③结果 nm2 3 H1在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低级别胶质瘤 (WHOⅡ级 )高 ,而较高级别胶质瘤 (WHOⅢ级 )低 ,差异有显著性 (F =4 4 .895 ,q =7.4 0 9、4 .839,P <0 .0 1) ;高级别胶质瘤、脑转移瘤和复发性胶质瘤中nm2 3 H1表达水平较低级别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高 ,差异有显著性 (q =4 .5 4 9~ 18.0 0 3,P <0 .0 1)。④结论 nm2 3 H1在正常组织和低级别胶质瘤中可能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生、侵袭的作用 ,而在高级别胶质瘤、复发性胶质瘤和转移性肿瘤中可能具有促进肿瘤细胞增生、侵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CD15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人脑胶质瘤组织和15例正常人脑组织CD151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脑组织CD151的阳性表达率为13.3%(2/15),胶质瘤组脑组织CD151的阳性表达率为69.6%(39/56),胶质瘤脑组织CD15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P<0.05);并且高级别脑胶质瘤组织CD15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低级别胶质瘤(P<0.05).结论:CD151在脑胶质瘤中高表达,且阳性表达率随恶性程度的升高而增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NLRP3在人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按照2007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及分级标准,将所收集的49例人脑胶质瘤组织根据其病理类型分为低级别组(20例)和高级别组(29例),并收集脑外伤后行颅内减压手术切除的正常脑组织10例做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NLRP3在各组人脑胶质瘤及人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NLRP3在正常脑组织中表达不明显,在低级别胶质瘤中表达较少,在高级别胶质瘤中表达明显.NLRP3 mRNA在正常脑组织(1.04±0.52)、低级别组(1.85±1.02)和高级别组(3.36±1.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人脑胶质瘤组织中NLRP3在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均高于正常脑组织(P<0.01).NLRP3的表达与人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人脑胶质瘤中存在NLRP3的异常表达,其表达量随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升高而增加,NLRP3在人胶质瘤的发生和侵袭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检测NLRP3的表达有助于胶质瘤分化程度的判断.  相似文献   

12.
Micro RNA在胶质瘤组织表达差异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建立胶质瘤与正常脑组织micro RNA(miRNA)表达的差异谱,为研究miPNA在胶质瘤癌变机制中的作用提供新线索.方法 收集胶质瘤组织标本6例,正常脑组织6例,Trizol法抽提细胞总RNA,Ambion's miRNA Isolation Kit进一步分离miRNA;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将细胞miRNA与哺乳动物miRNA芯片杂交,采用Lux-Scan 3.0图像软件和SAM version 2.1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胶质瘤与正常脑组织表达的miRNA中有147个存在着明显差异(fold change2.0),其中39个低表达和11个高表达,其中has-miR-21为胶质瘤相关miRNA.结论 胶质瘤较正常脑组织细胞miRNA低表达数多于高表达数,反映其基因表达数量更丰富,细胞代谢和增殖更活跃;部分miRNAs可能参与胶质瘤癌变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3.
赵永峰  柳琛  逯德胜 《重庆医学》2011,40(13):1316-1318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与胶质瘤恶性度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人脑胶质瘤和6例正常脑组织中MMP-2、VEGF的表达. 结果 MMP-2和VEGF在正常脑组织中均不表达,在各级脑胶质瘤中有不同强度表达,表达强度随脑胶质瘤病理级别增...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应用cDNA芯片技术筛选出的一条全长胰腺癌相关新基因进行鉴定.方法 对应用cDNA芯片技术筛选出的一条全长胰腺癌相关新基因进行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应用RT-PCR和Northern blot检测该基因在12例胰腺癌和癌旁正常胰腺组织以及4种胰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新基因定为于染色体4p15,有一包含501 bp的ORF,拟编码由166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其理论分子量为18 293.23,等电点为8.57.BLASTp分析发现,该蛋白与一种人类假想蛋白FLJ90013同源性大于90%,可能为该假想蛋白家族新成员.RT-PCR显示新基因在12例胰腺癌组织和4种胰腺癌细胞株中均表达,而在正常胰腺组织中未见表达.Northern blot分析得到相同的结果.结论 新基因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胰腺癌诊断和基因治疗的分子靶标.  相似文献   

15.
孙长义  步星耀 《医学争鸣》2005,26(18):1677-1679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在人脑胶质瘤中的作用、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采用RT-PCR及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脑胶质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中骨桥蛋白. 结果:骨桥蛋白在胶质瘤组织细胞中表达,而在正常脑组织细胞中无表达,而且OPN的表达浓度与胶质瘤恶性程度呈正相关. 结论:人脑胶质瘤中OPN的表达与其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LMO3基闪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用半定量方法检测44例人脑胶质瘤组织与12例正常脑组织中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后的LMO3基因表达.结果 LMO3基因在胶质瘤、正常脑组织中均有表达,在低分化胶质瘤中(Ⅲ~Ⅳ级16例)的表达高于高分化胶质瘤(Ⅰ~Ⅱ级28例,P<0.05);在高分化胶质瘤组和低分化胶质瘤组的表达均高于正常脑组织组(12例,P<0.05).结论 LMO3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的分化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测定分析烟碱诱导出现的差异表达片段的序列,观察与烟碱相关的动脉粥样硬化的致病基因。方法 提取以烟碱处理培养的胎儿脐静脉内皮细胞的RNA,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显示差异表达cDNA片段(EST),经Northern 印迹证明并测序,经基因库比较查询。结果 发现60条EST,Northern 印迹证实23条cDNA确属差异表达片段,测序发现11条未见报道同源序列的EST。结论 确定了11条差异表达片段的序列,为全长cDNA筛选和克隆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异常变化在人脑胶质瘤恶性进展相关基因谱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cDNA芯片检测同一患者初发和两次复发的胶质瘤组织与其正常脑组织中差异基因的表达,建立胶质瘤恶性进展相关基因表达语。根据GeneBank检索的资料分析其中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变化。结果 三份肿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两两相比,确立与细胞凋亡相关的差异基因31条,其中包括凋亡抑制基因和凋亡促进基因。结论 多种与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表达异常参与了人脑胶质瘤的恶性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PAI-1)的表达,旨在了解其与人脑胶质瘤恶性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在人脑胶质瘤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及ECL-Westernblot(增强化学发光蛋白印迹法)两种方法测定41例人脑胶质瘤手术切除标本及10例颅脑外伤患者内减压术中切除的正常脑组织标本中的PAI-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PAI-1蛋白则随着人脑胶质瘤级别的升高表达水平逐渐升高,而在正常脑组织中表达水平极低,甚至不表达;正常脑组织组、低级别组人脑胶质瘤及高级别组之间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I-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人脑胶质瘤的病理级别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PAI-1蛋白的高表可达反映人脑胶质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在人脑胶质瘤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家族成员Aurora-B在脑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常规提取41例胶质瘤及11例正常脑组织中总RNA.在总RNA被逆转录成cDNA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比较Aurora-B基因mRNA在胶质瘤组织与正常脑组织中表达差异;随后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验证Aurora-B蛋白在胶质瘤组织与正常脑组织之间的表达差异.结果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在mRNA水平,Aurora-B基因的表达在胶质瘤组织中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免疫组化检测后发现,Aurora-B蛋白在胶质瘤组织细胞核内呈高表达,这与mRNA表达特征相一致.结论 Aurora-B基因mRNA和蛋白在胶质瘤组织中明显高表达,其可能是胶质瘤发病过程中的恶性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