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79例胃癌内镜及病理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1993年1月至1998年3月,我院共检查胃镜8718例,检出胃癌379例,现报告分析如下。1.一般资料:379例中,男275例,女104例,年龄21~98岁,中位数60.7岁,379例胃癌中青年人胃癌25例,中老年胃癌354例。2.胃癌部位:贲门215例(其中青年人胃癌4例,并发食管癌1例),胃底20例,胃体61例,胃角30例(其中青年人胃癌9例),胃窦53例(其中青年人胃癌12例)。胃癌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复发4例,食管癌食管中下段及贲门切除术后残胃复发癌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毕Ⅱ型术后残胃癌…  相似文献   

2.
我院1980年1月至1987年7月共收治胃癌876例,其中35岁以下青年人胃癌59例,占6.7%,70岁以上高龄者胃癌31例,占3.5%。均经胃镜活检及手术病理证实。59例青年人胃癌与同期31例高龄胃癌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其各自临床、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老年人胃癌癌前变化的胃癌发病率,确定老年人发生胃癌的危险因素. 方法 完成随访的287例对象入选时平均年龄(79.44±11.69)岁,其中男204例,女83例.在1980年1月至2009年6月期间胃镜病理诊断为胃癌癌前变化,每隔1~3年随访胃镜及活检.对发生胃癌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 结果 入选对象胃镜病理诊断萎缩性胃炎177例,肠化生75例(其中Ⅰ型36例,Ⅱ型20例,Ⅲ型19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35例.随访共发现胃癌21例,胃癌发生率为7.32%,年平均发生率0.75%.其中继发于萎缩性胃炎4例,胃癌发生率为2.26%,年平均发生率0.23%;Ⅰ型肠化生1例,胃癌发生率为2.78%,年平均发生率0.29%;Ⅱ型肠化生1例,胃癌发生率为5.00%,年平均发生率0.51%;Ⅲ型肠化生6例,胃癌发生率为31.58%,年平均发生率3.25%;低级别上皮内瘤变9例,胃癌发生率为25.71%,年平均发生率2.65%.有吸烟史、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Ⅲ型肠化生分别是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 老年人胃癌癌前变化的胃癌年平均发生率为0.75%,吸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Ⅲ型肠化生是老年人发生胃癌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老年人胃癌癌前变化的胃镜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胃黏膜上皮内瘤变(IEN)患者开展胃镜的定期随访和筛查胃癌的研究,探索提高临床胃癌检出的有效性。[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4年12月间,经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为胃黏膜IEN患者505例,其中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EN)465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EN)40例,进行定期随访、胃镜复查及病灶活检病理学检查,病理学证实胃癌或有确切病灶的HGIEN者行外科、腹腔镜手术或内镜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切除标本作病理学检查及胃癌分期。[结果]505例胃黏膜IEN患者经平均21.33个月的随访以及平均3.88次的胃镜复查,共检出胃癌81例,检出胃癌占全组的16.0%,其中早期胃癌51例,占检出胃癌的63.0%;进展期胃癌22例,占检出胃癌的27.2%。另外经胃镜活检病理检出的8例胃癌失访。465例LGIEN患者,检出胃癌57例(12.3%),其中早期胃癌38例(66.7%);40例HGIEN患者,检出胃癌24例(60.0%),其中早期胃癌13例(54.2%)。[结论]通过对胃黏膜IEN患者的定期胃镜随访及病理活检,能有效提高胃癌的检出率,尤其能够在LGIEN中筛查出漏诊的胃癌患者;具有确切病灶的HGIEN者,手术病理证实大多为胃癌患者,因此对胃黏膜IEN患者的定期复查必须实施制度化管理。  相似文献   

5.
背景:胃癌预后较差与确诊时多处于中晚期相关,因此早期筛查对于降低胃癌死亡率至关重要。目的:比较日本胃癌筛查评分和新型胃癌筛查评分对早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筛查作用。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8年12月上海某社区居民。入选者接受胃镜检查、行日本胃癌筛查评分和新型胃癌筛查评分,采用ROC曲线评估两种评分方法对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筛查价值。结果:共纳入292例受试者,检出胃癌2例(0.7%),癌前病变9例(3.1%)。根据日本胃癌筛查评分,低危、中危、高危组分别为263例(90.1%)、27例(9.2%)、2例(0.7%);根据新型胃癌筛查评分,低危、中危、高危组分别为214例(73.3%)、75例(25.7%)、3例(1.0%)。两种评分的高危、中危组胃癌及其癌前病变检出率均明显高于低危组(17.2%对2.3%,P=0.000; 10.3%对1.4%,P=0.000)。两种评分方法具有中度一致性(κ=0.561,P=0.011)。日本胃癌筛查评分筛查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455和0.915,新型胃癌筛查评分分别为0.727和0.751。结论:两种胃癌筛查评分方法具有中度一致性。新型胃癌筛查评分对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筛查价值较高,高危组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低危组。  相似文献   

6.
青年人胃癌35例临床内镜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1972年1月~1992年1月,我院胃镜检查发现35岁以下胃癌35例,占同期胃镜检出胃癌(644例)的5.42%。本组男24例,女11例。弥漫型胃癌20例,溃疡型胃癌15例,其中早期胃癌2例(5.71%)。手术切除率37.2%,5年生存率11.4%。青年人胃癌预后差的主要原因:①在组织学类型上,分化差或弥漫型胃癌居多;②多数病人确诊延误。为了改善其预后,应重视青年人胃癌的早期诊断。本文讨论了青年人胃癌与胃溃疡的关系以及十二指肠溃疡与胃癌共存问题。强调对青年人胃溃疡患者应积极进行胃镜与病理学追踪检查;在胃镜检查时,如发现十二指肠溃疡,仍需对整个胃部进行仔细检查。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64年至1984年共收治胃癌1552例,其中30岁以下的青年人胃癌共54例,占同期住院胃癌的3.48%与国内报道青年胃癌发病率1.8~6.5%基本相符。本文仅就54例青年胃癌的临床特点作简要的分析和小结。54例青年胃癌中有40例(74%)经病理证实,另外14例也经手术探查、胃镜或钡餐等检查证实.一、性别、发病年龄与病程的关系:54例中男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CD1D基因在胃癌组织及胃液中的甲基化异化情况,探讨其对胃癌诊断及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 月至2018年8月海南省肿瘤医院内镜中心诊治的77例胃癌及慢性胃炎患者.胃癌组37例,包含早期胃癌15例和进展期胃癌22例.胃炎患者40例,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20例)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组(20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胃癌诊断中运用X线胃精细钡气造影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81例为研究对象,术前对其进行X线胃精细钡气造影检查,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X线胃精细钡气造影检查,患者81例中,诊断为胃癌或者疑似胃癌70例,其中浸润型胃癌10例(14.29%),蕈伞型胃癌15例(21.43%),为溃疡型胃癌45例(64.29%);6例诊断为良性胃溃疡或者糜烂性胃炎;漏诊5例(6.17%),诊断胃癌的准确率为86.42%。结论在胃癌的临床诊断中,运用X线胃精细钡气造影检查,可以使检出率提高,有助于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0.
赵向玲  冉庆  张魄 《内科》2009,4(4):562-563
目的探讨男女患胃癌的概率,各年龄组胃癌的检出率及胃癌分布情况。方法经胃镜检查16364例,对确诊胃癌86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年总检出率为5.28%。864例胃癌患者中男性631例,女性233例,男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常规胃镜检查胃癌的早期诊断率低.胃癌的检出率无明显下降和增高趋势。男性患胃癌概率高于女性(P〈0.05).青年人(〈30岁)女性略高于男性(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成年人的胃癌检出率明显增加。胃下部癌多于胃上部癌。  相似文献   

11.
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癌P53和Fas的表达意义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胃癌是多种癌基因多阶段途径协同作用的结果,幽门螺杆菌(Hp)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协同致病因子,我们观察了Hp阳性的胃癌组织的P53和Fas抗原的表达,探讨Hp在胃癌发生中与某些因素的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996/1997本院手术切除胃癌25例,分2组,甲组:Hp阳性胃癌9例,男6例,女3例,年龄29岁~76岁,平均49.7岁,胃癌部位在窦部8例,贲门1例。乙组:Hp阴性胃癌16例,男14例,女2例,年龄29岁~81岁,平均53.5岁,胃窦部12例,胃体、贲门各2例。 1.2 方法胃癌组织标本常规制作,Hp检测用胃粘膜快速尿素酶试验和胃粘膜切片HE染色查菌。P53和Fas检测用免疫组化染色法,链霉菌抗生物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法)进行,Fas抗体、P53抗体和S-T试剂盒由美国Zymed和Santa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胃镜胃癌检出率,并对胃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对2008年至2010年在我院经胃镜并经病理诊断为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确诊为胃癌的病例670例,检出率为5.21%,其中40岁以上628例(93.73%),男女之比为3.86∶1.670例胃癌患者中,常食咸菜、腌制食品及高盐饮食者670例、占100%,吸烟360例,占53.73%,长期饮酒237例,占35.37%.本组胃癌检出部位依次为胃窦373例(55.67%),贲门140例(20.90%),胃体112例(16.72%),全胃或大部分胃45例(6.72%).本组胃癌中幽门螺杆菌(Hp)阳性406例,阳性率60.60%.结论 胃癌胃镜检出率及Hp感染阳性率高,好发于胃窦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占绝大多数,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根除Hp,少食咸菜、腌制食品,戒烟限酒,可有效减少胃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超声对胃溃疡和胃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8月我院门诊收治的80例胃镜诊断为胃溃疡和胃癌的患者,其中胃溃疡患者45例,胃癌患者35例,再将其行超声诊断检查,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超声对胃溃疡诊断的正确率为93.3%,其中检出胃角部溃疡30例(71.4%),胃大弯5例(11.9%),胃小弯7例(16.7%);对胃癌诊断的正确率为91.4%,其中检出弥漫浸润型胃癌20例(62.5%),局限溃疡型胃癌12例(37.5%)。结论超声对胃溃疡和胃癌诊断具有较高的符合率,其与胃镜检查相比,在检查胃角部、胃大弯及胃小弯溃疡和检出弥漫浸润型胃癌及局限溃疡型胃癌上准确率较高,且更加地简便、低廉、无创伤,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胃癌局部淋巴结肥大细胞计数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老年人胃癌局部淋巴结肥大细胞计数及其意义张友元,张志华,张子俊,肖和平,邢寿富黄石市第三医院1985~1994年间经组织学确诊的老年人胃癌76例,青年人胃癌58例。随机抽取老年人胃癌50例,青年人胃癌30例,取其局部淋巴结手术标本保存蜡块。老年组男性...  相似文献   

15.
陈英  洪亮 《山东医药》2011,51(34):42-42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45例胃癌组织(胃癌组)和20例正常胃组织(对照组)中的HER-2。结果胃癌组17例、对照组1例HER-2表达阳性,两组HER-2阳性表达率比较,P〈0.05。HER-2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HER-2表达增高,HER-2可能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胃癌及胃癌高危患者胃液中α1-抗胰蛋白酶(AAT)浓度,探讨胃液中AAT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入选165例胃癌及胃癌高危患者的胃液,所有入选者行胃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胃液中AAT浓度,根据胃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将研究对象进行分组,胃癌组30例,消化性溃疡组62例(包括胃溃疡2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1例),胃炎组73例(包括慢性非萎缩性胃炎2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48例),对照组为健康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共28名。比较各组胃液中AAT浓度高低,确定其用于胃癌诊断的最佳临界值,评价胃液中AAT检测用于胃癌诊断的价值。结果胃癌组胃液中AAT浓度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消化性溃疡组胃液中AAT浓度高于对照组和胃炎组,低于胃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胃炎组与对照组胃液中AAT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AAT浓度检测用于胃癌诊断的效果评价:敏感度为83. 3%、特异度为98. 8%。结论胃癌患者胃液中AAT浓度显著升高。胃液中AAT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较大,可以考虑作为胃癌标志物用于胃癌筛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癌基因ERBB2在胃癌组织中过表达情况,并与临床资料进行对比观察。方法65例不同病理类型的胃癌组织及25例正常对照组织进行ERBB2过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其表达结果与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5例胃癌中ERBB2过表达者8例,占12.3%(8/65);而癌旁正常胃组织未见ERBB2过表达(P〈0.01)。其中肠型胃癌7例,占该型胃癌的16.3%(7/43);弥散型胃癌1例,占该型胃癌的4.5%(1/22);两者相差显著(16.3%vs4.5%,P〈0.01)。ERBB2过表达与胃癌TNM分期相关联,TNM分期越差者,其阳性率越高。结论ERBB2在胃癌中存在过表达,且在不同病理类型的胃癌中所起作用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8.
胃癌患者血清leptin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瘦素(1eptin)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分为胃癌组(94例)、胃癌术后组(86例)及正常对照组(150例)三组,检测血清Tc、TG及leptin含量。结果胃癌组及胃癌术后组血清TC及leptin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胃癌术后组血清TC及leptin均较胃癌组降低(P均〈0.05)。结论leptin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其作用机制与促进胃癌组织中新生血管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农村地区症状性筛选胃癌,尤其是早期胃癌的重要性和可能性。方法2001年1月至2006年6月间在上海市南汇区航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主诉为上腹隐痛饱胀不适的2 717例开展胃镜筛查胃癌研究。结果胃镜活检病理证实食管癌6例(0.22%),胃癌73例(2.69%);手术病理证实进展期胃癌66例(占检出胃癌的90.42%),其中7例未发现转移,59例发现转移;早期胃癌7例(占检出胃癌的9.58%)。结论加强胃癌知识宣传,加强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内镜下对早期胃癌的识别能力,农村基层医疗单位亦能检出一定数量的早期胃癌。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miR-45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胃癌相关临床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18例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和胃癌旁组织,应用RT-PCR技术检测miR-451的表达水平(以U6为对照),并分析其与胃癌相关临床因素的关系。结果与胃癌旁组织相比,miR-451在胃癌组织中明显下调(P<0.05)。其中上调6例,下调12例,下调比率66.67%(12/18)。miR-451的表达水平与胃癌的分化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TNM分期、Borrmann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无明显相关。结论 miR-451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并与胃癌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表明其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