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研究和设计战场医疗救护信息采集系统。方法: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和ZigBee协议技术,对战场医疗救护信息采集系统的内外部网络结构、系统模型、软件模块流程、硬件构成等进行了研究设计。结果:该系统能在500 m范围内利用体温、脉搏等传感器监测收集人员生命体征信息,通过网络上传数据。结论:该系统具有低成本、低功耗、抗干扰等优势特点,对指挥员掌握战斗人员生命状态情况和战场火线及时搜寻救护伤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设计一种基于ZigBee无线技术的ICU病房实时监护系统。方法:对该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设计,阐述了生理数据采集及无线传输模块、监护基站和监护中心站的功能设计.并介绍了实现该系统的开发环境及关键技术。结果:该系统采用ZigBee无线技术,可方便患者的治疗,且监护基站和中心站可有效辅助医生诊断治疗。结论:该系统以ZigBee无线通信技术作为生理参数采集的通讯技术。非常适合组建ICU病房监护的前端无线传感网络,可以大大减少危重患者身上的电缆连线,便于对患者进行各种治疗,且该系统的监护基站和中心站可全面、准确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医疗、护理情况,方便监察病情的进展,提供医疗、护理策略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设计并实现一套定位算法仿真平台,应用于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患者体温采集系统中。方法:对仿真平台进行需求分析与设计,使用VC++实现该仿真平台,并且利用该仿真平台对于距离无关的算法进行仿真。结果:通过改变不同的仿真参数,对算法定位精度进行比较,证明该平台可以作为定位算法选择测试工具。结论:该算法仿真平台提供了可视化界面,用户能够简单有效地对算法进行测试比较。  相似文献   

4.
无线式病房体温监测仪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设计一种无线遥测式电子温度计,可以使医护人员在不接触患者的情况下监测患者的体温.方法:该系统以新型单片机MSP430F413为核心;温度采集传感器采用热敏电阻;模数转换时利用单片机内的比较器和定时器进行斜边A/D转换;无线通讯部分使用NRF2401芯片;系统与计算机之间采用串行通信方式进行通讯.结果:该系统在-40~85℃范围内工作,在体温范围内精度达到0.1℃.结论:该系统可以准确地测量体温,同时通过无线通讯方式把数据传送到接收端,再通过串行通讯方式传递给计算机.计算机记录体温变化曲线提供给医护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医疗监护网络。采用CC2430芯片构成无线网络节点,完成测量数据的采集和传输,并通过网络协调器、PC机和Internet网络进行远距离数据传输。以心电信号测量为例,介绍了传感器节点设计及测量结果。该网络可以应用于家庭以及医院病房,构成远程的家庭、社区以及医院的医疗监护系统。  相似文献   

6.
基于ZigBee的无线传输脉搏检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芳  吴效明 《医疗卫生装备》2009,30(6):21-22,25
目的: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输脉搏检测系统。方法:由CC2430控制单元将脉搏传感器采集到的人体浅表动脉处的搏动信号通过模拟电路的预处理,经数模转换后得到数字信号,再将转换后的数字信号传给控制和显示单元中的信息处理单元.进行处理和显示,同时将数据通过ZigBee无线通讯单元发送到上位机,由上位机存储数据,供医护人员检索和回放。结果:实验表明,此系统能够对人体的脉搏信号进行实时采集,同时可通过ZigBee无线网络进行实时、安全、可靠的通信。结论:该检测系统通过运用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通过人体随身携带的无线终端采集到脉搏数据.使采集系统具有移动性,因此能广泛适用于健康运动监测、医院移动监测等领域。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实现医院病区护理的智能化、自动化,减轻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减少陪护需求,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方法利用Zigbee技术在医院病房布置无线传感器网络,患者佩戴集成各种生理信号传感器的无线监护腕表,通过监护主机实现对患者的实时智能化监护和管理。结果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能够有效的实现医院病区的护理智能化和自动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改善传统的人工检测体温方式,研制实时监测人体体温并记录在大容量MicroSD卡上的体温采集系统。方法:利用无线单片机CC2430和温度传感器组成温度采集系统,检测人体体温并将数据记录在大容量卡上。结果:可以实时地采集人体温度数据并储存在大容量卡上。结论:长期记录人的体温为进一步研究飞行人员的工作能力状态鉴定基础,并提供大量的有用数据。该系统可以广泛地使用在普通人群中,特别是患者。长期记录患者体温,能提供医生有用的参考信息,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该系统佩戴方式简单,操作方便,实时性很强,应用领域广。  相似文献   

9.
多参数监护仪体温传感器的性能测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温传感器为医学临床诊断提供患者的体温信息,是多参数监护仪的重要参数,在医学仪器的研制和医学实验中占有重要地位。运用模拟方法对多参数监护仪体温传感器进行性能测试,经性能指标分析,在不同的温度范围内体温传感器的线性度是不同的,温度在35℃~42℃的范围内体温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线性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设计一个基于ZigBee技术的医疗设备使用状态无线监测系统,实现医疗设备使用状态的在线监测,为使用率统计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方法:建立医疗设备功耗与其使用状态的数学模型,通过数据采集终端实现医疗设备功耗数据的实时采集,采集的数据由ZigBee无线网络发送至服务器进行存储并结合所建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医院健瑞监护仪M8000和飞利浦V60呼吸机功耗进行测试,所测数据能够通过ZigBee无线网络实时准确的传输到服务器端;实验结果显示,所建模型有较好的适用性,使用时长统计精确度较高。结论:系统实现了医疗设备使用状态的在线监测,同时能够准确统计医疗设备使用时长,为医疗设备使用率统计提供准确的数据来源,对推动医院数字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ZigBee的多参数监护仪无线组网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基于ZigBee无线传输的多参数监护系统无线组网设计技术。方法:使用集成电路CC2430的异步串行接口接收多参数监护仪的监护数据,控制CC2430的ZigBee无线传输通道将监护数据发送到中央控制系统。结果:成功实现了8台6参数监护仪的监护数据实时传输,测试表明无线传输电路没有对监护数据产生干扰。结论:ZigBee无线组网技术可以成功应用于无线组网的多参数监护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并设计了基于ZigBeePRO和3G技术的低功耗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系统由含zigBeePRO节点的便携式远程医疗监测设备、ZigBeePRO-3G网络和远程医疗监护系统平台组成。便携式监测设备实时采集的生命体征数据,如血压、脉搏等,经ZigBeePRO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通过集中器的3G模块发送到远程医疗监护系统平台;远程医疗监护系统平台的数据处理系统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并及时反馈给医务人员进行分析处理。本系统的应用可以使被监护人有更多的自由活动空间,可以使患者在家里或社区得到有效地远程医疗诊断和监护。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一种基于zigBee协议的无线传感网络系统,系统采用Mcu+RF的方案设计,以ATmegall28L作为传感器节点的Mcu,cc2420作为RF射频模块。采集节点具有6个通道可获取病人的生理参数和环境数据,然后将这些数据传输到接收节点,再通过Rs232接口连接到Pc。终端设计的I丑hview程序可以对采集的多种生理参数进行显示、存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建立一种卫勤物资仓储温湿度的情景感知模式。方法采用ZigBee 和GPRS技术,温湿度监测终端节点采集到的数据经路由节点和无线网关,由GPRS模块转发到远程监控中心和手机短信终端,以实现仓储温湿度的感知、预警功能。结果 ZigBee 网络自动组网,远程监控中心软件、手机短信终端通信运行正常,预设温湿度警报点和数据记录正常工作。结论本系统成功建立了卫勤物资储存环境的实时感知管理模式,实现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分布式卫勤物资储存环境情景感知体系。  相似文献   

15.
智能家居的医疗监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医疗监测与智能家居技术相结合,构建具有医疗监测服务功能的智能家居系统,医疗场所由医疗中心转移到家庭,使普通大众享受贴身、专业和舒适的医疗服务。方法:利用ZigBee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构建家庭网络的医疗监测系统,实现人体心电、血氧饱和度、血压等生命体征参数的连续、实时、动态检测,研究智能家居的综合健康管理模式,与智能家居的安防报警、智能监控、家居控制相结合。结果:为用户提供独立、健康、安全、方便、持续的人性化健康保健服务。结论:智能家居的医疗监测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均已试制,技术指标能够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6.
由ZigBee无线网络技术将采集到的胎儿心电信号以射频方式发送和接收,再利用软件MATLAB将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并显示。该系统实现了社区内胎儿心电的远程无创监护,社区医疗人员可直观地实时监测胎儿的心电。  相似文献   

17.
介绍一种具备实时健康监护和简单医疗服务功能的自主机器人系统的设计。本系统将生理参数检测.传输和实时定位集成在若干便携的无线节点上,具有低成本、低功耗,易于配置维护等优点。室内环境下的实验验证了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