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究壮医药线点灸联合甲氨蝶呤对佐剂关节炎大鼠NF-κB/IκB信号通路的影响,为壮医药线点灸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佐剂关节炎大鼠模型,并分为正常对照组(NC)、关节炎模型组(RA)、甲氨蝶呤组(MTX)和壮医药线点灸联合甲氨蝶呤组(CT)。观察并评估大鼠关节炎指数; 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TNF-α和IL-1β的含量; q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滑膜组织中P65、I-k Bα、TNF-α、IL-1β和COX-2的表达。结果:与RA组相比,MTX组和CT组均能显著降低关节炎指数(P 0. 05),且CT组显著低于MTX组(P 0. 05);与RA组相比,MTX组和CT组大鼠血清中TNF-α和IL-1β含量均显著下降(P 0. 05),其中CT组下降更为显著(P 0. 05 VS MTX); MTX组和CT组大鼠关节滑膜组织中P65、TNF-α、IL-1β和COX-2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 0. 05 VS RA),I-k Bα显著上调(P 0. 05 VS RA),且MTX组和CT组相比差异亦具有显著性差异(P 0. 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联合甲氨蝶呤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大鼠关节炎症状,且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NF-κB/IκB信号通路,从而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和环氧化酶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范文强  吕书龙  马玲  吴洁  付冬冬  王培山  李利  梁舒 《中草药》2019,50(16):3866-3871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并分析安全性。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甲氨蝶呤(0.4mg/kg)组和雷公藤甲素低、中、高剂量(0.1、0.2、0.4mg/kg)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以II型胶原诱导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待造模成功后,从第3周开始,各组分别ig给药,每天1次,连续4周。比较各组大鼠足爪肿胀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和CD4+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百分比,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镜下观察踝关节组织病理形态,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IL-10、IL-17、TNF-α、VEGF、IFN-γ、TGF-β表达水平。结果病理切片显示模型组大鼠踝关节内滑膜细胞显著增生,有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新生毛细血管,骨小梁变细,软骨表面侵蚀严重。其余各组组织内病变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给药后,甲氨蝶呤组、雷公藤甲素各剂量组大鼠关节肿胀度和关节炎指数较给药前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甲氨蝶呤组、雷公藤甲素各剂量组CD4+Foxp3+Treg和CD4+CD25+Treg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甲氨蝶呤组、雷公藤甲素各剂量组大鼠血清IL-10、TGF-β水平升高,IL-17、TNF-α、VEGF、IFN-γ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甲氨蝶呤组、雷公藤甲素各剂量组大鼠踝关节组织IL-10、TGF-β表达明显增多,IL-17、TNF-α、VEGF、IFN-γ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对照组或模型组比较,甲氨蝶呤组、雷公藤甲素各剂量组血清ALT、AS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氨蝶呤组与雷公藤甲素高剂量组比较前述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甲素能够明显改善II型胶原诱导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关节肿胀情况,作用机制与促进IL-10、TGF-β表达,增加Treg细胞比例,抑制IL-17、TNF-α、VEGF、IFN-γ表达有关,并且无明显肝毒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三痹汤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内的病理变化及关节滑膜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调节活化蛋白(RANTES)、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介素-17(IL-17)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三痹汤高剂量组、三痹汤中剂量组、雷公藤对照组,每组12只,除空白对照组外余4组均用弗式完全佐剂诱导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造模后8d开始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连续给药21d。于实验期间每周对各组大鼠进行关节炎症评分;治疗结束后处死大鼠,取双侧膝关节滑膜组织,光镜下观察关节滑膜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关节滑膜TNF-α、MCP-1、RANTES、TGF-β、IL-17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造模后各组大鼠关节滑膜组织炎性改变严重,经三痹汤或雷公藤治疗后,病理改变明显改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三痹汤高剂量组原发足于第3周后、继发足于第2周后关节炎症评分明显减少(P0.05);与雷公藤对照组比较,三痹汤高剂量组于第2周时继发足关节炎症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组大鼠滑膜TNF-α、MCP-1、RANTES、TGF-β和IL-17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三痹汤中、高剂量和雷公藤能下调滑膜组织中TNF-α、MCP-1、RANTES、IL-17表达,上调TGF-β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雷公藤对照组比较,三痹汤中剂量组MCP-1表达明显增高(P0.05),TGF-β、IL-17表达明显降低(P0.05),三痹汤高剂量组RANTES、IL-17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三痹汤通过下调关节滑膜TNF-α、MCP-1、RANTES、IL-17表达,上调TGF-β表达,从而抑制细胞炎性因子,减轻关节肿胀及滑膜细胞增生,进而延缓关节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刺山柑果风湿止痛贴对类风湿关节炎(RA)大鼠血清TNF-α、IL-1β、VEGF水平以及滑膜组织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RA软骨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和刺山柑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足跖底部注射完全弗氏佐剂复制RA模型。阳性药组和刺山柑组分别以伤湿止痛膏和刺山柑果风湿止痛贴外敷,模型组以同样方式予以空白凝胶膏剂外敷,正常组不干预;各组均连续干预21 d(3个疗程),观察大鼠AI指数评分、足爪容积和热痛阈,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TNF-α、IL-1β和VEGF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滑膜组织中MMP-9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造模后大鼠均出现炎症表现和热痛阈降低,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和VEGF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MMP-9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和刺山柑组的关节炎症和热痛阈敏感均明显改善,且刺山柑果风湿止痛贴的消肿作用起效更快(7 d),并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VEGF水平和滑膜组织中MMP-9蛋白的表达(P0.05),而阳性药组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刺山柑果风湿止痛贴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消炎止痛作用可能与降低血清TNF-α、IL-1β、VEGF水平,抑制滑膜组织MMP-9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姜酚胶丸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关节滑膜细胞NF-κB信号表达及炎症因子TNF-α、IL-1和IL-1β影响的研究。方法将6周龄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姜酚胶丸治疗组和雷公藤多苷对照组,每组10只。制备CIA模型,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关节滑膜细胞NF-κB/P65、IκBα表达,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TNF-α、IL-1、IL-1β表达情况。结果 1姜酚胶丸治疗组及雷公藤多苷对照组可下调CIA大鼠滑膜细胞NF-κB/P65、IκBα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2姜酚胶丸治疗组及雷公藤多苷对照组可下调CIA大鼠血清TNF-α、IL-1、IL-1β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姜酚胶丸可通过降低CIA大鼠关节滑膜细胞NF-κB/P65、IκBα信号蛋白表达,显著下调CIA大鼠血清致炎因子TNF-α、IL-1、IL-1β表达,达到缓解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复方雷公藤外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雷公藤外敷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两组采用Ⅱ型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大鼠模型,雷公藤外敷组于首次免疫后第14天起,大鼠双后肢给予复方雷公藤外敷剂0.50 g/(kg·d)外敷,每天1次,连续28天,模型组、正常组不给予处理。每周测量各组大鼠后足体积,实验结束时检测血清及滑膜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1(Ang-1)含量以及滑膜组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蛋白表达,并进行关节病理检测。结果模型组大鼠后足体积、血清(除VEGF外)及滑膜组织各细胞因子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滑膜组织p-ERK1/2表达亦升高(P0.05或P0.01),关节病理切片显示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关节软骨及关节面严重破坏,骨实质侵蚀,结构紊乱。而复方雷公藤外敷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和Ang-1水平降低,滑膜组织中各细胞因子水平及mRNA表达下降,p-ERK1/2表达降低(P0.05或P0.01);病理显示复方雷公藤外敷有良好的抑制滑膜组织增殖、减少炎症细胞浸润、延缓骨与软骨破坏的效果。结论复方雷公藤外敷剂可能通过降低关节炎滑膜组织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减弱ERK通路活化,从而抑制滑膜组织增殖、减少滑膜中血管新生和血管翳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姜酚对牛II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周龄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姜酚组和雷公藤多苷组,每组10只。制备CIA模型,观察姜酚对CIA大鼠关节病理、关节炎指数的变化及对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1β(IL-1β)表达的影响。结果姜酚能够抑制CIA大鼠踝关节肿胀,降低关节炎指数,并能降低血清TNF-α、IL-1及IL-1β水平,减轻关节滑膜细胞增生、滑膜层及滑膜下层淋巴细胞浸润,其疗效与雷公藤多苷组相当(P>0.05)。结论姜酚对CIA大鼠关节炎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NF-α、IL-1和IL-1β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姜黄素对佐剂型关节炎模型大鼠膝关节腔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及对滑膜组织核转录因子-kB(NF-kB)表达的影响,探讨姜黄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左侧足趾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制作成RA动物模型,经过姜黄素治疗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膝关节腔液TNF-α和IL-1β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检测NF-kB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RA模型组大鼠关节腔液TNF-α和IL-1β含量升高,膝关节滑膜组织NF-kB的表达增加;经过姜黄素治疗后以七指标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姜黄素能下调滑膜细胞NF-kB的表达与活性,降低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治疗RA.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风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抗血管新生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甲氨蝶呤组、雷公藤多苷片组、新风胶囊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弗氏完全佐剂建立佐剂关节炎大鼠模型。造模后第19天,新风胶囊组给予新风胶囊溶液2.4 g/kg灌胃,雷公藤多苷片组给予雷公藤多苷片溶液10 mg/kg灌胃,均每天1次;甲氨蝶呤组给予甲氨蝶呤溶液3mg/kg灌胃,每周1次;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予1.0g/kg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各组均灌胃30天。比较各组大鼠足跖肿胀度、关节炎指数及滑膜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进行滑膜微血管密度(MVD)计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足跖肿胀度、关节炎指数升高,滑膜组织MVD计数、VEGF、HIF-1α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甲氨蝶呤组、雷公藤多苷片组及新风胶囊组大鼠足跖肿胀度、关节炎指数降低,滑膜组织MVD计数、VEGF、HIF-1α表达显著降低(P0.05或P0.01);并且新风胶囊组HIF-1α较甲氨蝶呤组、雷公藤多苷片组降低明显,VEGF较甲氨蝶呤组降低明显(P0.05)。结论新风胶囊通过降低大鼠滑膜组织VEGF、HIF-1α的表达发挥抑制滑膜血管新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痹痛灵颗粒对胶原诱导类风湿性关节炎(CIA)大鼠关节原代滑膜细胞的影响。[方法]通过测量Ⅱ型胶原诱导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的足踝体积和关节肿胀评分,并对CIA大鼠原代滑膜细胞增殖能力的检测及滑膜细胞培养上清液IL-1β、TNF-α含量的测定,观察痹痛灵颗粒对滑膜细胞及滑膜细胞培养上清液IL-1β、TNF-α含量的影响。[结果]痹痛灵颗粒高、中剂量组大鼠滑膜细胞增殖小于模型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痹痛灵颗粒高、中、低剂量组与雷公藤多苷片组的细胞培养液中IL-1β、TNF-α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结论]痹痛灵颗粒通过抑制CIA大鼠滑膜细胞病理性增生,降低滑膜细胞培养液中IL-1β、TNF-α水平,对胶原诱导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产生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火针点刺放血对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滑膜组织中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探讨火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火针组、西药组,于大鼠右踝关节注射0.1m L尿酸钠混悬液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火针点刺右踝关节肿胀最高处"阿是穴",共治疗3次。足容积法测量大鼠右踝关节肿胀度;ELISA法测定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踝关节肿胀度,滑膜中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1);火针组、西药组造模后96h踝关节肿胀度较模型组降低(P0.01),治疗后火针组和西药组大鼠滑膜中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5,P0.01),火针组、西药组大鼠滑膜中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火针可降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中IL-1β、IL-6、TNF-α的含量,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关节滑膜中的IL-1β、IL-6、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问荆合剂对II型胶原诱导大鼠关节炎模型IL-1β和TNF-α及滑膜的影响。方法采用II型胶原诱导大鼠关节炎模型,以雷公藤多苷作对照,通过对大鼠的关节肿胀指数、外周血IL-1β和TNF-α和关节滑膜的病理变化及含药血清对滑膜细胞增殖的观察,探讨问荆合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部分作用机理。结果问荆合剂能显著减轻大鼠关节肿胀指数、显著降低外周血IL-1β和TNF-α、减轻关节滑膜病理改变、抑制滑膜细胞的增殖。结论问荆合剂抑制IL-1β和TNF-α及抑制滑膜细胞的增殖是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大鼠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和滑膜组织VEGF、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50只Wistar大鼠造模,成模大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青蒿琥酯组、甲氨喋呤(MTX)组,每组10只,另设正常对照组10只,排水法测定治疗前后各组大鼠的足爪容积,HE染色、光镜下观察踝关节病理变化并计算病理积分,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VEGF、bFGF水平,RTA法测定血清中TNF-α、IL-1β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滑膜组织中VEGF、bFGF的表达。结果给药后,青蒿琥酯组与MTX组均能降低大鼠的足爪肿胀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蒿琥酯组与MTX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蒿琥酯组、MTX组光镜下踝关节病理改变,包括炎细胞浸润、滑膜增生、软骨破坏程度均较模型组减轻,青蒿琥酯组、MTX组的滑膜病理积分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而青蒿琥酯组与MTX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血清VEGF、bFGF、IL-1β、TNF-α水平和滑膜组织VEGF、bFGF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用药后血清VEGF、bFGF、IL-1β、TNF-α水平和滑膜组织VEGF、bFGF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5)。结论青蒿琥酯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具有显著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血管新生相关因子VEGF、bFGF、IL-1β、TNF-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透骨血竭散外敷对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PF级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透骨血竭散组,每组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予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造模法建立RA模型。确定造模成功后第2天开始进行药物干预,阳性对照组予扶他林软膏外敷,透骨血竭散组予自制透骨血竭散外敷,连续14d,正常组、模型组不予处理。观察各组大鼠关节红肿情况;腹主动脉取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滑膜免疫组化分析重组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清载脂蛋白-1(ApoA-1)的阳性表达。结果:各造模组大鼠每周模型关节炎指数(AI)评分均≥6分,均有明显的RA临床症状和病理学改变;模型组IL-1β、TNF-α的表达量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透骨血竭散组大鼠IL-1β、TNF-α表达量降低,透骨血竭散组低于阳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滑膜APOA-1 mRNA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对照组、透骨血竭散组VEGF mRNA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透骨血竭散组低于阳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骨血竭散外敷可通过抑制IL-1β、TNF-α及VEGF mRNA的表达量发挥治疗RA的作用,其对滑膜APOA-1的表达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RA大鼠模型;分别测定RA大鼠足跖肿胀度、关节炎指数、全血比粘度(WBV)、血浆比粘度(PV)、血清IL-1、PGE2和TNF-α水平以及大鼠滑膜组织中IL-17和TNF-α的表达。结果姜黄素可缓解RA大鼠的足跖肿胀度和关节炎指数(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姜黄素处理使RA大鼠WBV和PV下降(P0.05或P0.01),抑制IL-1、PGE2和TNF-α的表达(P0.05或P0.01),下调滑膜组织中IL-17和TNF-α的表达(P0.01),但作用不及阿司匹林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姜黄素具有抗RA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RA大鼠异常的血液流变性以及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木瓜醇提取物(CFE)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大鼠模型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CFE低、中、高剂量组及雷公藤多苷片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分别从每只大鼠右后足跖皮内注入完全弗氏佐剂0.1 mL,复制RA模型。灌胃给药,CFE低、中、高剂量组剂量分别为0.15,0.30,0.60 g·kg~(-1)·d~(-1),雷公藤多苷片组的剂量为0.009 g·kg~(-1)·d~(-1),正常组及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蒸馏水,每天1次,连续30 d。观察大鼠足肿胀度、炎症指数、脏器指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滑膜组织病理变化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关节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及死亡因子(Fas)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足肿胀度、炎症指数显著升高(P0.01);血清中的促炎因子IL-1β,IL-6,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1),抗炎因子IL-10显著降低(P0.01),滑膜组织中Bcl-2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CFE中、高剂量组足趾肿胀程度及炎症指数显著降低(P0.01),CFE各剂量组滑膜组织增生及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减轻,血清中的促炎因子IL-1β,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抗炎因子IL-10明显升高(P0.05),Bax,Fas的表达量升高,Bcl-2的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CFE能够降低RA关节炎症程度,具有较好的抗RA功效,这可能与CFE诱导的关节滑膜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中成药》2017,(3)
目的研究寒痹方(黄芪、制川乌、全蝎、蜈蚣、地龙)对佐剂型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建立佐剂型大鼠RA模型后,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阳性组,宝光风湿液(羌活、独活、川芎等)阳性组,寒痹方低,高剂量组,测量大鼠足跖容积和肿胀度。ELISA法检测血清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HE染色检查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滑膜组织中白介素-17(IL-17)和TNF-α的表达。结果寒痹方可显著缓解RA大鼠的足跖肿胀。与模型组相比,寒痹方可显著缓解RA大鼠的滑膜腔炎症,下调血清及滑膜组织中IL-1β和TNF-α的表达,抑制淋巴细胞增殖。以上指标在低、高剂量寒痹方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寒痹方整体效果与宝光风湿液相当,但不及地塞米松。结论寒痹方具有较强的抗RA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淋巴细胞增殖以及降低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8.
系统评价雷公藤多苷(甙)片单独或联合甲氨蝶呤(MTX)、来氟米特(LEF)使用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或动物模型体内促炎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为临床应用和相关基础研究提供参考。该研究通过系统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收集相关临床或动物实验研究,采用风险评估工具进行研究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文献的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或描述性分析。在检索到的1 709篇文献中,该文最终纳入3篇临床研究和12篇动物实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在RA患者体内,与单用MTX相比,雷公藤多苷(甙)片联合MTX能进一步降低外周血TNF-α(SMD=-8.88,95%CI[-10.77,-6.99],P0.000 01)、IL-1β(P0.000 01)、IL-6(SMD=-8.63,95%CI[-10.57,-6.69],P0.000 01)的表达水平;与单用LEF相比,雷公藤多苷(甙)片联合LEF未能进一步降低外周血TNF-α(P=0.20)、IL-1β(P=0.17)、IL-6(P=0.31)的表达水平。在RA动物模型体内,与模型组相比,雷公藤多苷(甙)片能降低外周血(SMD=-1.39,95%CI[-1.77,-1.02],P0.000 01)、关节液(P0.000 01)及足爪研浆(P=0.02)TNF-α的表达水平,并降低外周血IL-1β(SMD=-6.29,95%CI[-9.64,-2.93],P=0.000 2)表达水平;与单用MTX相比,单用雷公藤多苷(甙)片降低关节液TNF-α(P=0.42)、IL-6(P=0.08)表达水平的作用相当,雷公藤多苷(甙)片联合MTX能进一步降低关节液IL-6(P=0.000 1)表达水平;与单用LEF相比,雷公藤多苷(甙)片降低外周血TNF-α(P=0.16)、IL-1β(P=0.32)、IL-6(P=0.12)表达水平的作用相当,雷公藤多苷(甙)片联合LEF能进一步降低外周血TNF-α(P=0.008)、IL-1β(P=0.02)、IL-6(P0.000 1)的表达水平。因此,雷公藤多苷(甙)片联合MTX使用能进一步降低RA患者的外周血促炎细胞因子表达水平;雷公藤多苷(甙)片单用能够降低RA动物模型外周血及关节局部的促炎细胞因子表达水平;雷公藤多苷(甙)片联合MTX或LEF使用能进一步降低RA动物模型的外周血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因纳入文献的限制,该结论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类风湿关节炎模型,予以壮医药线点灸干预,观察治疗效果,并进一步探讨其对大鼠关节滑膜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佐剂关节炎大鼠模型,予以甲氨蝶呤(MTX组)、壮医药线点灸(ZHM组)和两者联合(CT组)干预。观察并评估大鼠关节炎指数和肿胀度;HE染色观察关节滑膜病理变化;TUNEL染色观察大鼠关节滑膜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滑膜组织中Bcl-2/Bax的表达。结果 MTX组(P0.05)、ZHM组和CT组(P0.05)大鼠关节炎系数相比于关节炎模型组(RA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CT组降低最为显著,ZHM组与MTX组相比差异亦具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显示MTX组、ZHM组和CT组大鼠滑膜衬里层细胞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与RA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MTX组(P0.05)、ZHM组(P0.05)和CT组(P0.05)与RA组相比细胞凋亡数量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T组和ZHM组与MTX组比较,细胞凋亡现象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TX组(P0.05)、ZHM组(P0.05)和CT组(P0.05)与RA组相比大鼠关节滑膜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显著下调,Bax显著上调,CT组和ZHM组与MTX组相比Bcl-2下调、Bax上调均更为显著,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佐剂关节炎大鼠症状,联合甲氨蝶呤使用效果更为显著;而且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Bcl-2信号通路调控关节滑膜细胞凋亡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风湿痹痛方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大鼠血清细胞因子及滑膜组织Fas/Fas L m 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足部皮内注射牛Ⅱ型胶原乳化剂方法建立CIA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组和风湿痹痛方低、中、高各剂量组,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14 d。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和关节炎评分;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15、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含量;RT-PCR检测滑膜组织Fas、Fas L的m 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风湿痹痛方中、高剂量组大鼠足部关节炎评分和血清IL-15含量显著降低,TGF-β1含量显著升高(P0.01),风湿痹痛方高剂量组Fas m RNA表达显著降低,Fas L m 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风湿痹痛方对CIA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Fas/Fas L凋亡系统,诱导滑膜组织细胞凋亡,抑制滑膜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