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究复方甲亢片联合甲巯咪唑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免疫功能及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巯咪唑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甲巯咪唑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甲巯咪唑治疗,联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甲亢片联合甲巯咪唑治疗。比较两组免疫功能及甲状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CD3+、CD4+、CD4+/CD8+、促甲状腺激素高于甲巯咪唑组,CD8+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均低于甲巯咪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甲亢片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效果较好,有助于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及甲状腺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尿毒症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应用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例尿毒症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片(25~50μg/d)跃期补充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FT3、FT4、h-TSH、Alb、肾功能(SCr、BUN)、血常规(HGB、HCT)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FT3、FT4、Alb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均P〈0.05),h-TSH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FT3、FT4、Alb、h—TSH较治疗前均无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尿毒症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效果显著.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益甲汤结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脾肾阳虚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性2019年1~12月收治的167例脾肾阳虚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组,将采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的83例患者归为对照组,将采用益甲汤结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的84例患者归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甲状腺体积及峡部厚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和游离甲状腺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促甲状腺激素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甲状腺体积、峡部厚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肾阳虚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采用益甲汤结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降低甲状腺体积、峡部厚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温肾方药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大鼠甲状腺功能及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并分析该影响是否有剂量依赖性,该方药与西药甲状腺片合用是否效果更好。方法:实验于2005-04/05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科技实验中心完成。①选用清洁级健康成年Wistar大鼠60只,雌雄各半。②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正常饲养。给予其余50只大鼠每天灌胃0.4g/L他巴唑混悬液1.35mL(2.7mg/kg),持续45d。第46天,将造模后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甲状腺片组、温肾方小剂量组、温肾方大剂量组、温肾方合甲状腺片组,每组10只。③模型组:灌胃9.0mL/kg生理盐水;甲状腺片组:灌胃9.0mL/kg甲状腺片混悬液穴上海市实业联合集团长城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51001,40mg/片;用生理盐水配成0.4g/L混悬液雪;温肾方小剂量组:灌胃9.0mL/kg半硫丸悬液(半硫丸,主要成分为硫磺;将硫磺和豆腐以1∶1.5的比例进行炮制;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药剂科制为胶囊,用生理盐水配成30g/L混悬液);温肾方大剂量组:18.0mL/kg半硫丸胶囊混悬液;温肾方 甲状腺片组:灌胃9.0mL/kg甲状腺片混悬液和9.0mL/kg半硫丸悬液,1次/d,共15d。④15d后取大鼠颈部血液,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水平。⑤各组计量结果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q检验。结果:大鼠6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温肾方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大鼠甲状腺功能的影响:各治疗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0.01),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0.01)。温肾方大剂量组、甲状腺片组、温肾方 甲状腺片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水平明显高于温肾方小剂量组(P<0.01),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低于温肾方小剂量组(P<0.05~0.01)。温肾方 甲状腺片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水平明显高于其他治疗组及模型组(P<0.01),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低于其他治疗组及模型组(P<0.05~0.01)。②温肾方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除温肾方小剂量组对雄性大鼠促黄体生成素、雌性大鼠促卵泡激素外,各治疗组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除温肾方大剂量组雌性大鼠促黄体生成素、孕酮外,温肾方大剂量组、甲状腺片组、温肾方 甲状腺片组大鼠血清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水平均明显高于温肾方小剂量组(P<0.05~0.01);其中温肾方 甲状腺片组与其他治疗组比较,均差异明显(P<0.05~0.01)。结论:温肾方可调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血清性激素水平,改善甲状腺功能,且该作用存在剂量依赖性,温肾方与甲状腺片合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比较不同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左甲状腺素用药剂量不同分为大剂量组32例、变化剂量组35例和小剂量组33例。大剂量组予维持25μg剂量治疗,变化剂量组予初始剂量12.5μg治疗,2周后逐渐增加;小剂量组予维持12.5μg剂量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三组甲状腺体积、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变化剂量组TSH水平高于大剂量组、小剂量组,甲状腺体积低于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小剂量组TSH水平高于大剂量组,甲状腺体积低于大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化剂量组及小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大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12.5μg左甲状腺素作为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初始剂量,后期逐渐增加剂量可更好的控制甲状腺体积,调解TSH水平,同时控制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腹泻8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腹泻(甲亢腹泻)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82例甲亢腹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甲亢腹泻合并症的发生率随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病情加重而增加.结论 甲亢腹泻合并症临床并不少见,临床误诊、漏诊率均较高,应引起重视.本文所提甲亢腹泻诊断标准有助诊断.甲亢腹泻治疗的根本在于甲亢病情的控制,同时加用小剂量咯哌丁胺有助于迅速改善腹泻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加小剂量甲巯味唑联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2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加小剂量甲巯味唑)42例和对照组(甲巯味唑)40例,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和血清中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TF4)、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变化情况,以及副作用,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FT3/FT4也减低到正常范围,TSH增加,差异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无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加小剂量甲巯味唑联合治疗甲亢能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并减少甲巯味唑用量及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小剂量甲状腺片治疗高脂血症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东华 《临床荟萃》1995,10(23):1099-1100
1993年5月~1994年5月,我们用小剂量甲状腺片治疗高脂血症4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4):4684-4685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小剂量~(131)I联合丙硫氧嘧啶治疗;治疗组采用小剂量~(131)I联合甲巯咪唑治疗。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甲状腺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总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小剂量~(131)I与甲巯咪唑联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一次高剂量和多次小剂量~(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79例甲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131)I的治疗剂量分为高剂量组(39例,给予一次高剂量~(131)I)与小剂量组(40例,多次小剂量~(131)I),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甲状腺功能及早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结果高剂量组的总有效率(94.87%)与小剂量组的总有效率(9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_3)、总甲状腺素(TT_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时两组FT_3、FT_4、TT_3和TT_4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TSH水平均明显上升(P0.05);高剂量组的FT_3、FT_4、TT_3和TT_4水平均高于小剂量组(P0.05),TSH水平低于小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早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38.46%)高于小剂量组(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剂量~(131)I治疗甲亢均可取得显著疗效,但多次小剂量~(131)I治疗甲亢后早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131Ⅰ对青壮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青壮年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200例,依据给药剂量分为小剂量组(n=110)和常规剂量组(n=90),比较两组131Ⅰ治疗后的近期疗效.结果 小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1年治愈率分别为81.82%(90/110)和86.67%(78/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早发甲状腺功能减低率为2.73%(3/110)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的10%(9/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年复发率分别为4.55%(5/110)和2.22%(2/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131Ⅰ治疗青壮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既可以达到明显的疗效,又可以降低早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治疗过程中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1998年5月~2004年5月收治的20例重度甲亢患者进行治疗,按治疗后出现皮质醇增多的症状与否,分为有症状组与无症状组,分别测定血清皮质醇(F)、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并行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判断肾上腺皮质功能状态.结果:有症状组与无症状组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前血清F、AcT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后有症状组血清ACTH、F下降明显,与无症状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程长、重度甲亢患者的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在甲亢控制后有一过性增高,提示临床对重度甲亢需要用皮质激素者应持慎重态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仙羊壮肾汤联合小剂量十一酸睾酮治疗中老年勃起功能障碍(ED)临床疗效。方法选2010年9月~2012年8月就诊于南昌市男科医院男科的152例中老年E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6例)与对照组(76例)。治疗组采用仙羊壮肾汤联合十一酸睾酮治疗,对照组采用十一酸睾酮治疗。结果临床总有效率、国际勃起功能问卷-5(IIEF-5)评分及血总睾酮(TT),治疗组均优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药联合小剂量十一酸睾酮治疗肾阳虚型中老年勃起功能障碍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甲状腺疾病是内分泌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类,所占比例约为80%左右。甲状腺功能检测的结果是临床诊断中经常需要参考的数据。为此,作者对2010~2011年在本院经甲硫咪唑治疗的28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刺激激素(TSH)、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测定值进行观察,探讨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变化及相关性,为临床提供客观指标,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接受舒尼替尼治疗的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变化规律,评价舒尼替尼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2008 年6 月至2010 年4 月37 例转移性肾细胞癌接受舒尼替尼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2 例患者于基线及每个治疗周期第28 天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对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2 例患者接受舒尼替尼的中位治疗时间为7 个周期(10.5 个月),共18 例(81.8%)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减低,其中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低14 例(63.6%),临床甲状腺功能减低4 例(18.2%),予左旋甲状腺素片替代治疗;6 例(27.3%)患者出现一过性亚临床甲状腺毒症后转为甲状腺功能减退,无持续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甲状腺功能减低的风险随舒尼替尼用药时间延长而增加,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中位时间为3 个周期(1 ~7个周期).治疗3 个周期内,50.0%(11/22 例)的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4 ~6个周期时,约72.7%(16/22 例)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结论 舒尼替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较高,程度可较严重,应引起临床重视.舒尼替尼相关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可以用激素替代进行治疗,因此应避免舒尼替尼减量或停药.  相似文献   

16.
药物治疗Graves病(GD)的最终目的是纠正免疫功能紊乱,达到甲亢症状长期缓解至治愈。小剂量他巴唑治疗GD取得与常用剂量同样的疗效,但是否应合用甲状腺激素存有争议。本文用单次小剂量他巴唑和/或甲状腺片治疗43例GD,观察对TSH受体抗体(TRAb)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赵海生 《实用医学杂志》2000,16(10):882-882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甲亢 )的外科手术治疗较药物Ⅰ131治疗疗效显著持久 ,为甲亢首选治疗方法 ,但并发症仍不可忽视 ,我院从 1980~ 1999年收治甲亢手术患者 32 0例 ,发生术后并发症者39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2 0例 ,男 74例 ,女 2 46例 ,平均年龄 35岁 ,病程 1~ 15年 ,平均 3年。1 2 方法 全部采用抗甲状腺药物控制病情稳定后 ,均采用Lugol液准备 ,心率控制不理想加用心得安者 19例。手术均采用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双侧甲状腺残留 3~ 5g。术前应用心得安者术后继用 1周 ,术后所有患者仍应用Lug…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23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卜瑞芳 《临床荟萃》1999,14(3):143-143
我院自1988年~1998年9月间共收治甲减患者52例,其中23例入院前曾被误诊过,误诊率高达44.2%。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降低误诊率,现将误诊类型及原因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23例中男3例,女20例,年龄19岁~67岁。误诊时间3月~20年,其中误诊5年以上的7例,先后被误诊为2~3种疾病的6例,有甲状腺手术及~(131)I治疗史者各3例。23例均化验过T_3、T_4、rT_3、FT_3、FT_4、TSH而确诊甲减。均无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史并除外了垂体性甲减。 2 治疗结果 23例中1例因误诊精神分裂症时间近2年,入院后虽用甲状腺片替代治疗,终因粘液性水肿昏迷死亡。余22例分别用甲状腺片或甲状腺素片(L-T_4)替代治疗,开始剂量分别为20mg或25~50μg/d,每隔10~15天增加20mg或25~50Pg,替代剂量甲状腺片40~120mg/d,L-T50~125μg/d。治疗7~14天显效,继续治疗症状、体征明显好转或消失,复查血色素、小便常规、心电图、超声波及甲状腺功能均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临床常见,我们曾研究过治疗甲亢的中成药“甲亢灵”(已由湘潭制药厂投产)。虽在目前治疗甲亢的中成药中效果较好,但对突眼、甲状腺肿的恢复等效果仍不甚理想。于1983—1986年又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进行研究,并设西药组(阳性药物对照组)。中药组(甲亢灵片组)、安慰剂组(对照组)作对照,总结于下。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为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亢 )的较好方法 ,其复发率及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减 )的发生率较用抗甲状腺药物及131碘为低。本院 1988~1998年手术治疗甲亢 12 6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2 6例中 ,男 2 4例 ,女 10 2例。年龄18~ 52岁。病程 6个月至 12年。全组病例均有明显的甲亢症状和甲状腺肿大 ,T3,T4 值明显偏高。有突眼征 82例 ,合并心律失常和心肌损害 12例、早期妊娠1例。全部病例术后经病理检查确诊。原发性甲亢116例 ,继发性甲亢 10例 (含 2例高功能腺瘤 )。1.2 术前准备 ①本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