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425例住院老年病人死亡病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425例老年住院病人死亡原因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我院2002~2006年5年间老年住院死亡病案425份,对其病死率、死因构成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死因构成的前5位分别是肿瘤、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疾病,占87.1%.结论 加强死因顺位前5位疾病的防治工作,以降低老年住院病人的病死率,提高老年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死亡病人的性别、年龄构成、主要死因的分布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统计我院2008~2009年住院病人死亡病例378例,根据国际疾病《ICD-10》分类原则进行分类,采用SPSS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我院378例死亡病例中,男性病死率高于女性病死率,15-44岁和60岁以上是高峰死亡年龄段,分别占16.9%和67.0%。前五位死因顺序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损伤和中毒是我院住院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应加强其防治工作,降低住院病死率,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1一般资料在我科住院病人中,自1994年5月~1997年12月的42个月中,共死亡老年患者136人,经总结分析,显示出了老年死亡原因的特点。136例死亡病人中.男120例,女16例,年龄60~92岁。2结果2.1通过对136例病人进行死因分析,统计出了前六位主要死亡原因,见表1。表1136例病人主要死亡原因(前六位)2.2136例病人中,对死于恶性肿瘤的病人进行厂大析,统计出了死亡人数占前六位的恶性肿瘤,见表2。表2136例病人中死于恶性肿瘤的类型(前六位)3讨论从统计结果看,老年人死亡原因中占前三位的分别是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这与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中青年住院病人死亡原因及疾病构成。方法利用我院病案统计室病案首页信息,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的分类原则进行检索、汇总统计,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20~59岁中青年住院病人的年龄结构、性别比、死因顺位。结果在1244例死亡病例中,中青年病死率集中在50~59岁共584例,占总死亡人数的46.95%,男性多于女性,对生命危害排在前三位的疾病是循环系统、恶性肿瘤以及损伤与中毒;占总死亡人数的70.1%。结论掌握中青年住院病人死亡原因,加强死亡前三位疾病的防治,提高生命质量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陈楚玉 《新中医》2020,52(4):200-203
目的:收集2008-2017年广州市某中医院的死亡病例数据,分析不同期间死亡病例的年龄构成、死因顺位及其变化趋势。方法:运用Excel 2007和SPSS20.0进行数据汇总和统计分析。分析2008-2017十年间死亡病例的死因顺位、年龄构成及两个期间死因顺位和年龄构成比的变化趋势。结果:该中医院2008-2017年10年间总死亡人数为5 801人,其中男3 527人,占60.80%;女2 274人,占39.20%;男女性别比例为1.55∶1。2008-2012年与2013-2017年各年龄组死亡人数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401,P<0.05)。2008-2017年该院前5位的死因依次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损伤中毒和外因,前5位死因的人数占总体死亡人数的88.71%。2008-2012年60~79岁与80岁以上的死因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105,P<0.05)。2013-2017年60~79岁与80岁以上的死因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2.520,P<0.05)。结论:80岁以上死亡病例构成比逐年增加,肿瘤、循环呼吸系统死因占比上升,一方面原因可能是人们生活水平和老年人保健意识的提高,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医院的服务体系和诊疗技术的逐步完善。因此有必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做好健康教育,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某医院2010-2013年住院患者死因构成及变化趋势,为医院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该院2010-2013年全部住院死亡病例,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编码(ICD-10)进行分类,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3年该院住院病人死亡229人,其中男性病死率为3.74‰,女性为1.81‰,男性病死率高于女性(P<0.05).4年间,肿瘤逐渐超过了损伤和中毒成为了该院住院病人第二大死亡原因;住院病人病死率为2.80‰,平均发展速度88.93%,平均增长速度-11.07%,总体呈下降趋势.结论:调查病例中男性病死率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的危险暴露率高有关;死亡住院病人主要为66岁以上人群,降低老年人的病死率是今后医院发展和医疗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病死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逐渐超过损伤和中毒,成为更加主要的致死原因,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  相似文献   

7.
《科学养生》2008,(5):45-45
贵州省疾控中心公布了2004~2005年该省城市与农村疾病监测点的死因调查情况,脑血管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及损伤中毒成为城市和农村居民死亡的前5位原因。  相似文献   

8.
马俊英  王娟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5):130+129-130
目的:了解住院死亡病例的基本特征,研究该院的死因疾病顺位。方法:以2004~2013年死亡病例病案首页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以病案首页出院第一诊断作为分类病种,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整理、汇总、分析。结果:近10年来,某院住院病人病死率为0.69%;男性病死率高于女性;61岁以上各年龄段的住院病人病死率居高,其中81岁以上病死率高达1.33%。威胁人群健康的主要是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损伤和中毒。结论:提高本院的诊疗水平,进行健康宣教,提倡积极乐观的心态,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从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院2005~2009年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构成.方法:根据我院每个年度上报的住院病人疾病分类报表,对其疾病构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05~2009年期间住院病人计26748例次,前10位疾病人数为13727例次,占住院病人数的51.3%.前10位疾病构成依次为:外伤、高血压、阑尾炎、肺心病、妊娠分娩、糖尿病、脑中风、胆囊结石、慢支肺气肿、肿瘤.结论:加强前10位疾病的防治工作,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我院2001-2005年住院病人疾病构成以及近5年住院疾病谱前10位的变化,为医院医疗和预防工作提供引导信息,更好地改进医院医疗结构,现将我院近5年的住院病人疾病构成及变化进行统计及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医院的统计资料显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方式的变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疾病谱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即从急性传染性疾病为主,转变为慢性疾病为主。而多数慢性疾病目前只能控制,无法治愈。通过对慢性疾病病因的讨论,提出一些预防及治疗措施建议。方法:对2002—2007年病人死因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计算病死率及疾病死因构成。结果:住院死亡人数前5住疾病依次为损伤中毒、恶性肿瘤、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结论:解决影响健康的不利因素,加强疾病的监测,改善医疗卫生条件;进行疾病防治宣传,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我院2009-2011年的急诊科综合病区所有非肿瘤住院病人的死亡病例进行分析,以了解其主要死亡原因,找出病人的主要死亡病种,为疾病防治和医院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的急诊科综合病区所有非肿瘤住院病人的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死亡顺位的前3位为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和脑血管系统疾病,男性病死率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死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结论:应加强对各种慢性疾病的防治,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身体筛查,尽量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死亡率,延长寿命.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肺炎56例临床总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肺炎是引起老年人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占老年人直接死因的首位,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并且降低病死率。现将我院1999~2002年收治的56例老年肺炎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情况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4.
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6月—2007年6月行外科手术治疗的97例65岁以上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7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前有63例(65%)并存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肺部疾病、低蛋白血症、贫血、肝硬化或脑梗死等老年常见病,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8%(27/97);死亡2例,病死率2%。手术前有并存疾病者术后发生并发症22例,发生率为35%;术后死亡2例,病死率3%。34例手术前无并存疾病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发生率15%;无死亡病例。结论手术治疗是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主要手段,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住院病人疾病构成,为临床防治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近9年住院病人进行疾病分类排位和年龄、性别构成进行分析。结果:2002—2010年疾病前5位类别9年来都保持不变,妊娠分娩和产褥期并发症有明显靠前的趋势,2005—2010年一直排首位,作为2002年排首位的损伤和中毒类别排位近几年有所下滑;主要收治病人以年青人居多,15~30岁年龄段占53.64%;男女性别比:100:98.6(男性为100)。结论:及时准确掌握住院病人疾病构成及排位,有利医院合理配备人员、设备,有重点、有计划地进行医疗救治。  相似文献   

16.
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5 a来武鸣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原因,探讨干预措施。方法对武鸣县2005—2009年358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死因结构及有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武鸣县5 a来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平稳态势。5岁以下儿童死因前5位:先天性异常(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占29%)、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占22%)、意外死亡(占19%)、出生窒息(占11%)、小儿肺炎(包括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占9%)。5 a来新生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总数的67%。结论降低5岁以下儿童病死率的关键在于降低新生儿病死率。重点是加强婚前医学检查率和产前诊断技术水平,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加大孕期保健及医学干预措施力度,减少早产发生,加强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积极推广产、儿科适宜技术,减少儿童意外发生,提高小儿危重肺炎抢救成功率,从而降低儿童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尤其是急性加重期是引起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及劳动力丧失和死亡的重要慢性呼吸道疾病,是内科常见急危重症,患病率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COPD的死亡率居所有死因的第4位,且有逐年加重趋势。1992年我国北部和中部地区对102230农村成人进行调查显示,COPD的患病率占15岁人群的3%,其中的老年人群更多。回顾分析我院近5年患者资料,  相似文献   

18.
为充分了解我院住院病人的疾病构成,更合理的配置卫生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新医疗技术、新项目,引进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为加强疾病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为医院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了参考。现对本院2007—2009年住院病人(前十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在老年人中,肺炎是感染相关疾病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居总死亡率的第5位。随着社会发展,人口老龄化日益显著,其发病率和病死率也呈上升趋势。现对我院2008年8月-2009年7月收治的48例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便能进一步提高老年肺炎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20.
某中医医院2006~2008年住院病人疾病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通过对该院2006~2008年的住院病人疾病构成、病种及收治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从中找出该院中医优势和医疗特点. 方法:对该院2006~2008年的住院病人计算前10位病种分类构成. 结果:前10位疾病占出院人数的93%.结论:通过分析,发现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对了解疾病发病规律和预防控制疾病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抓好医院单病种管理,提高医院业务管理和医疗质量管理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