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运用系统复杂性研究方法论,对温病的膜原学说进行多层次、多视域研究,旨在揭示膜原证候学发生原理,膜原的形态定位,膜原的生理功能与病理机制,膜原的证候状态。邪伏膜原证的类证分型,探索狭义膜原与广义膜原的内涵,廓清膜原与少阳、三焦的半表半里证关系结构,功能层次,为现代临床的感染性疾病,烈性传染病,甲型H1N1尤其是江南、岭南、两广区域的湿热类温病、湿热疫疠之一"邪伏膜原证"的辨证论治模式提供可借鉴的有效资源。  相似文献   

2.
运用系统复杂性研究方法论,对温病的膜原学说进行多层次、多视域研究,旨在揭示膜原证候学发生原理,膜原的形态定位,膜原的生理功能与病理机制,膜原的证候状态。邪伏膜原证的类证分型,探索狭义膜原与广义膜原的内涵,廓清膜原与少阳、三焦的半表半里证关系结构,功能层次,为现代临床的感染性疾病,烈性传染病,甲型H1N1尤其是江南、岭南、两广区域的湿热类温病、湿热疫疠之一"邪伏膜原证"的辨证论治模式提供可借鉴的有效资源。  相似文献   

3.
"膜原",古人将其亦称"募原"。始见于《黄帝内经》[1]。古代医家对膜原部位的认知相对含糊,给现代临床辨治带来诸多不便。现代膜原证辨治,其发展方向趋于多样化,理论运用范围也被扩展。本文就膜原的概念、部位,邪伏膜原证的治疗及其传变与吴氏达原饮的组方规律进行阐述。1"膜原"概念、部位及功能“膜原”一词,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膜原”,指病邪在人体内所潜伏的场所。  相似文献   

4.
浅析达原饮的运用及其类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达原饮见于明代医家吴又可所著《瘟疫论》 ,是治疗瘟疫初起邪伏膜原的要方 ,且是治疗湿邪内伏膜原证的要方。湿邪内伏膜原证 ,可表现为往来寒热 ,或壮热 ,或低热 ,也可不发热而恶寒 ,头身痛 ,胸胁痞满 ,恶心呕吐 ,纳呆 ,脘痞倦怠 ,尿少 ,便秘或不爽 ,苔多白厚腻 ,脉濡滑或数。吴又可在解释达原饮方义时说 :“槟榔能消能磨 ,除伏邪 ,为疏利之药 ,又除岭南瘴气 ;厚朴破戾气所结 ;草果辛烈气雄 ,除伏邪盘踞 ;三味协力 ,直达其巢穴 ,使邪气溃败 ,速离膜原 ,是以为达原也。”以槟榔、厚朴、草果为君臣 ,其余药物佐使而已。“三味协力 ,直达其巢穴…  相似文献   

5.
卢红蓉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7(12):1070-1072,1075
通过总结膜原学说研究进展,发现目前在膜原概念、生理、病理、病证研究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概念方面有膜原有名无实说和有名有实说两种观点,前者认为膜原有其名无其位、无其实,解剖学上无相关解剖位置;后者认为膜原或为膜状组织、或为筋膜组织、或为各种结缔组织,参与体液循环与气化,防御病邪。在病证方面,多认为膜原证以湿热之邪居多,且湿重于热,也有不同观点,认为凡邪气均可留伏膜原。目前研究也有不足之处,今后研究要从正确理解”膜原”的构词结构、深化膜原病证的性质认识、加强膜原理论临床运用研究等几个方面进一步深化膜原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6.
吴又可借助于膜原提出温疫初起,不同于伤寒表证,提出治法为达原饮促邪溃败。邪客膜原(达原饮证)本质是中焦的湿遏热伏重症,舌诊可见舌质暗红或舌质紫绛,以舌上苔白厚腻如积粉为标志性症状。吴又可治疗疫病,第一步是用辛温燥烈的达原饮、三消饮疏利气机,促邪溃败,将湿遏热伏传变为单纯的热证,目的只是治疗疫病初起的邪客膜原证,并非治疗疫病的主方。三消饮较达原饮,更能体现吴又可的临床思维。第二步是依据邪气溃败后的传变选择相应的治法,里传入胃用大承气汤攻下,表传用白虎汤清解里热,才是治疗的重点。因此吴又可认为治法全在后段功夫,始终着眼于促邪溃败和逐邪外出。吴又可治疗疫病的临床思维对治疗中焦湿遏热伏证具有较强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1病因、病位、病机的探讨膜原之词首见《内经·疟论》,其言:“邪气内薄五脏,横连膜原.”吴又可《温疫论》首揭湿秽时疫之病“邪伏膜原”之旨,其云:“邪自口鼻而入,所客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伏脊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内经所谓横连募原是也.”其后,温病学家续畅其意,如叶天士云:“时令湿热之气,触自口鼻”则“募原先病”,由募原分布三焦;薛生白云:“湿热之邪……邪由上受,……病多归膜原”,“湿热阻遏膜原”;俞根初云:“所伏之邪,在膜原则……病多湿温”,何连臣云:“凡湿火疟……其邪必伏于膜原.”.  相似文献   

8.
邪伏膜原证pattern/syndrome of pathogen hidden in the pleurodiaphragmatic interspace:a pattern/syndrome marked by episodes of chills and fever at fixed hours,severe headache and generalized pain,distension and oppression in the chest and hypochondriac regions,vomiting of phlegmatic substance,and white powdered coating of the tongue  相似文献   

9.
达原饮方出自《温疫论》。方由槟榔、原朴、草果、黄 芩、知母、芍药、甘草,七味药组成。是明代著名温热学家 吴又可创立的治疗温病初起,邪伏膜原之名方,用于邪伏膜 原之温疫和疟疾,能治疗类似流感表现的胸脘痞满,心烦懊 恼、头眩口腻、咳嗽不爽的疾湿阻于膜原证。兹举2例如 下。 例1:男,49岁,农民,1999年11月6日发病,恶寒发 热,体温39.4℃,咽喉肿痛,咳嗽痰多,在本村注射安痛 定、柴胡注射液,口服银翘解毒丸、安乃近、病毒灵片等。 热势稍退而诸症未除于13日就诊,仍恶寒发热,下午、夜 间尤甚,体温39℃,周身酸痛,咳嗽痰多而稠,胸膈满闷,  相似文献   

10.
膜原证与达原饮类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原(亦称募原),是中医学术界经常讨论的话题之一。膜原不属五脏六腑,也不是某个器官,没有对应的经络,因而膜原证难以用八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直接统领。纵观吴又可创立膜原证候以后,温病学派崛起,直到现代外感热病学说发展,膜原证候已成为外感热病中不可缺少的证候类型,并见诸于某些内伤杂病中。而治疗膜原证的主方———达原饮,也被广泛应用于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膜原证候的治疗。但我们也看到,不同时代、不同医家论述的膜原证候,无论在临床表现上,还是在所属病种上,都较吴又可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在治疗用药上,也在达…  相似文献   

11.
脾胃湿热理论在肾脏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肾脏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与湿热有着密切的关系。湿热的产生是以水湿为基础的。水湿可以自外而入,亦可以由内伤而生;水湿蕴蓄不化,日久化热,热与湿合,而成湿热之证。脾胃功能在三焦水液代谢中所起的作用最为明显。从肾脏病形成来看,由内伤脾胃而致脾胃湿热者为多,大多数慢性肾病患者多见有中焦湿热之象;在肾功能损害以至肾衰竭的发展过程中,多因湿热之邪留于三焦,影响脾胃的运化、腐熟功能,而逐渐产生以脾胃功能失调为主要表现的症状。调理脾胃是肾病非常重要的治疗法则之一。  相似文献   

12.
《内经》卫气散行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卫气在人体之中的散行进行探讨,指出卫气散行,主要是指以络脉与膜原为主要循行途径的卫气而言,不仅有散而不收、持续布散于外的活动特点,同时还有循环往复,即"散而可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慢性胃炎胃镜象与中医证型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观察101例慢性胃炎胃镜象与中医"脾胃湿热证"、"脾胃气虚证的关系",显示两证均可见于各型胃炎,而两者对比脾胃湿热证中浅表性胃炎所占为多(P<0.01);脾胃气虚证则萎缩性胃炎为多(P<0.05)。表明脾胃湿热证与浅表性胃炎关系很密切,而脾胃气虚证与萎缩性胃炎关系较密切,且前者似与炎症反应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慢性胃炎的中医常见证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慢性胃炎(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CSG和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中医临床常见证型分布。方法:搜索阅读慢性胃炎证型分布相关的大量医学期刊文章,对其中证型分布归类总结,找出所占比例较大的证型即主要常见证型。结果:肝胃不和型在慢性胃炎的证型分布中所占比例最大,其余主要常见证型是:脾胃虚弱型、脾胃湿热型、脾胃虚寒型和胃阴不足型。  相似文献   

15.
认为脾胃肠湿热是中风湿热证发病率升高的始动因素。基于“脑-脾胃-肠”轴理论,提出中风湿热证病位在脑,但与脾胃、大肠密切相关。湿热致中,易于蒙上,困遏清阳,阻滞气机;湿与热结,易犯中焦;湿热氤氲,易于流下。防治中风,应树立脾胃、大肠脏腑发病观,治以祛湿清热、通腑开窍,方用藿朴夏苓汤、三仁汤、菖蒲郁金汤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胃癌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 of gastric cancer,PLGC)患者体质与证候的关系。方法 运用关联规则的数据挖掘方法,对PLGC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212例PLGC患者的主要年龄段为34~69岁(占84.43%);偏颇体质依次为阳虚质59例、气虚质30例、气郁质23例、痰湿质11例、湿热质8例、阴虚质7例、血瘀质5例、特禀质2例,平和质67例;中医证型依次为脾胃虚弱证75例、肝气犯胃证56例、气滞痰阻证33例、湿热内蕴证23例、痰瘀互结证17例、胃阴亏耗证8例。湿热内蕴证与湿热质,气滞痰阻型与痰湿质,痰瘀互结证与血瘀质,脾胃虚弱证与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密切相关。结论 PLGC患者多为平和质和正虚体质,证型多为脾胃虚弱证和肝气犯胃证,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候演变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互参《伤寒杂病论》和《中医内科学》中黄疸的辨治内容,总结出广义黄疸的病因主要有感受外邪、失治误治、内伤酒食、房劳虚劳;病机以湿邪为主导,涉及疫毒、表邪、湿热、寒湿、虚寒、瘀血、水饮等;临床分型包括湿热疫毒炽盛证(急黄)、湿热内蕴、湿热壅上、寒湿困脾、少阳胆腑郁热、血瘀发黄、表郁发黄、房劳伤肾、水热互结、脾胃虚弱、肝脾不调,共计11个证型,相应治疗方法有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涌吐开壅、温中化湿、和解少阳、活血祛瘀、解表祛湿、宣肺利水、温补中焦、调和肝脾。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抗生素治疗前后中医证型的变化。[方法]观察86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抗生素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天、第6天的舌象及症状变化情况,记录症状及评分。每6天为1个疗程。对新增症状进行统计学聚类分析处理,确定相关的中医证型。用图像软件处理数字舌图,探讨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抗生素治疗前中医证型分布为:风寒证28例,风热证27例,风寒挟湿证12例,风热挟湿证19例;治疗后第3天中医证型分布为:风寒证2例,风热证3例,风寒挟湿证36例,风热挟湿证45例;治疗后第6天中医证型分布为:风寒证2例,风热证1例,风寒挟湿证27例,风热挟湿证56例。聚类分析为湿热蕴脾证和寒湿困脾证2型。治疗后第6天寒湿困脾证与湿热蕴脾证的相同证型评分均和第3天的证型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寒湿困脾证患者舌苔的R、G、B值均低于湿热蕴脾证。[结论]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后多转变为湿热蕴脾证和寒湿困脾证,提示用相应的中医药搭配抗生素使用。  相似文献   

19.
中医认为,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多为七情所伤、饮食不节、劳倦内伤以及外感六淫,导致脾胃虚弱,肝胃不和,升降失常,损伤肠胃。本病病位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临床多表现为虚实夹杂之证。中医辨证以脏腑辨证、八纲辨证相结合,证型常分为肝胃不和(郁热)、脾胃虚弱(寒)、脾胃湿热、胃阴不足、胃络瘀阻等型。治疗在辨证论治选方的基础上,有单、验方治疗,中成药及单味药治疗,以及针灸、穴位外敷等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20.
对155例经胃镜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BRG)的胃脘痛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观察中医证型与幽门螺杆菌(肿)感染及胃粘膜病理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BRG中医证型以实证为主,虚证较少;胃粘膜病理改变中医各证型均以慢性萎缩性炎症较多见(P〈0.01);肿感染以脾胃湿热型及肝胃不和型明显高于脾胃虚寒型(P〈0.01),肿检出率较高,不同于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