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合并肺栓塞(PE)患者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670例老年CAP患者,根据CT肺动脉造影(CTPA)结果将CAP患者分为CAP合并PE组及单纯CAP组,对比两组一般临床资料、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等情况。结果 CAP合并PE组平均年龄比单纯CAP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常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P合并PE组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单纯CAP组(P<0.001);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对老年CAP合并PE的诊断有一定价值,且两者联合对老年CAP合并PE的诊断价值更高。结论 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在老年CAP合并PE的临床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D-二聚体检测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152例疑诊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D-二聚体表达水平及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急性肺栓塞患者D-二聚体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急性肺栓塞患者(P〈0.01);APE患者D-二聚体的诊断敏感性为91.0%(71/78),特异性为83.8%(62/74).结论 D-二聚体检测对急性肺栓塞诊断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80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及46例健康体验者(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肺癌组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肺癌组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与病理类型、TNM分期之间无明显关系。治疗缓解组较初治组和复发难治组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均有下降(P〈0.05)。结论检测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可用作判断其体内高凝和纤溶状态,预测其血栓发生的危险程度,估计病情发展状况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及C反应蛋白(CRP)变化评定肺栓塞疗效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2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67例肺栓塞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其分为高危、中危、低危3个亚组;选取同期65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受检者Fg、D-D及CRP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Fg、D-D及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3个亚组随危险程度的加重Fg、D-D及CRP均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g、D-D和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Fg、D-D及CRP变化对于评定肺栓塞的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定量测定血浆D-二聚体在肺栓塞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燕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1):1691-1692
目的探讨快速检测血浆D-二聚体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VlDAS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检测D-二聚体在急性PE患者和对照组(非PE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急性PE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VlDAS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D-二聚体测定法可作为PE的敏感、快速、廉价的初步筛选指标,值得在急诊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回顾性分析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探讨肺癌患者高凝状态的临床特征.方法 检测223例肺癌初治患者血浆D-D及FIB水平,按性别、年龄、类型、分期进行分组比较并比较化疗前后D-D、FIB水平.结果 223例患者中D-D水平升高129例(57.8%),FIB水平升高97例(43.5%);伴有远处转移的患者142例,D-D水平升高100例(70.4%),FIB水平升高74例(52.1%).D-D、FIB水平在不同性别、年龄分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分型分组中,腺癌组D-D水平较鳞癌组、小细胞癌组明显升高(P<0.05),鳞癌组FIB水平较腺癌组高(P<0.05).非小细胞肺癌中,随着分期的升高,D-D水平相应升高(P<0.05),Ⅳ期患者D-D水平较Ⅲ期患者高(P<0.05),各分期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细胞肺癌中,广泛期D-D、FIB水平较局限期高(P<0.05).化疗后,有效组(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D-D、FIB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稳定组无明显变化(P>0.05);进展组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结论 肺癌患者普遍存在高凝状态,以腺癌、晚期,尤其是伴有远处转移者明显.化疗缓解时高凝状态有所缓解,进展时高凝状态较前加重,因此D-D、FIB可以作为评估化疗疗效的间接指标,也可以作为监测肺癌高凝状态变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电图与D-二聚体在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诊治的经肺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急性肺栓塞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另外选取同期在我院治疗的经X线及细菌学检查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53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心电图、D-二聚体诊断,探讨心电图、D-二聚体对急性肺栓塞患者诊断价值。结果心电图检测对急性肺栓塞患者检测阳性率为93.10%,显著高于对慢性支气管炎检测阳性率(P0.05);D-二聚体检测对急性肺栓塞患者检测阳性率为89.66%,显著高于对慢性支气管炎检测阳性率(P0.05)。结论心电图与D-二聚体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均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患者纤维蛋白原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方法分析29例经临床确诊为肺栓塞患者与30例健康人群分为两组,对纤维蛋白原、血浆D-二聚体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肺栓塞患者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与健康人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检测对肺拴塞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血浆D-二聚体(D-dimer)及纤维蛋白原(Fg)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房颤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房颤患者116例,其中非瓣膜性房颤66例,瓣膜性房颤50例,另设健康体检者95例为对照组,均于清晨空腹采肘静脉血测定血浆D-dimer、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Fg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房颤患者血浆D-dimer、Fg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房颤患者与正常人之间PT和APTT差异均无差异(P>0.05);瓣膜性房颤患者的D-dimer高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P<0.05);左心房内径≥40mm的患者D-dimer、Fg水平显著高于左心房内径<40mm的患者(P均<0.01)。结论 PT和APTT两项指标不是房颤患者高凝状态的敏感指标。房颤患者血中D-dimer和Fg水平升高与房颤有关,说明房颤存在血栓前状态(Prothrombrotic state,PTS)。通过检测血浆D-dimer和Fg水平,有助于了解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危险程度,从而加强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Wells评分联合D-二聚体检查,对肺栓塞进行急诊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可疑肺栓塞患者均记录年龄、性别、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和体征、危险因素、基础疾病,根据Wells量表对其评分,低度(Wells评分2分),中度(Wells评分2~6分),高度(Wells评分6分),同时检查D-二聚体,筛查出疑诊急性肺栓塞(APE)患者。参照CTPA的确诊结果,统计APE的符合率。结果:低度可能性组APE符合率40.0%,中度可能性组64.3%,高度可能性组94.1%。结论:急诊科应用Wells评分系统联合D-二聚体检查筛查APE,对高度可能性组患者,在没有禁忌情况下,立即给予抗凝治疗,必要时溶栓以抢救生命;而对低度可能性组患者,应加做D-二聚体检查进行二次筛查,若同时D-二聚体500μg/mL,则应按APE诊治流程筛查APE并给予治疗。  相似文献   

11.
52例肺栓塞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的变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对 52例肺栓塞患者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和D 二聚体进行测定 ,发现治疗有效者纤维蛋白原有明显下降 (P <0 .0 5) ,无效者则有上升趋势 ,而D 二聚体在治疗 2 4h后下降 ,其中有效者下降明显 (P <0 .0 5) ,结果表明 ,纤维蛋白原和D 二聚体的变化对肺栓塞疗效判定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群中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浓度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多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 (AS)与凝血状态密切相关〔1〕。本文在老年人群中调查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D 二聚体 (D D)和纤维蛋白原 (Fib)浓度。1 对象与方法选择 2 0 0 0年 1 0月~ 2 0 0 2年 3月住院老年患者 ,符合WHO冠心病 (CHD)诊断标准 ,1 5 3例为CHD组 ,男 1 42例 ,女 1 1例 ,平均年龄 ( 68.1± 7.9)岁 ;其中陈旧性心肌梗死 (OMI) 43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 2 1例 ,稳定型心绞痛 (SAP) 89例。经头颅CT和临床检查确诊陈旧性脑卒中 1 1 6例 ,为脑血管病组 ,男 1 0 5例 ,女 1 1例 ,平均年龄 ( 68.5± 8.9)岁 ;其中陈旧性脑…  相似文献   

13.
邸亚芹 《临床肺科杂志》2013,(11):1986-1988
目的 探讨AECOPD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64例AECOPD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以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64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的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水平较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相比,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水平有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 COPD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联合检测两者在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可反映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对该病的临床检测与治疗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D—二聚体(DD)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即反映体内的纤溶活性,又反映凝血活动。纤维蛋白原(Fg)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参与凝血过程,是血栓的主要成份,因此DD和Fg被认为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之一。我们检测了126例冠心病(CHD)患者DD和Fg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COPD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检测122例按病情严重程度分期、分度的COPD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分析比较各组间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差异.结果 COPD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急性加重期明显高于稳定期(P<0.05).在75例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中,轻、中、重、极重度患者其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间相互比较(P<0.05).结论 COPD患者存在血液高凝状态,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加重,对其监测和预防性使用抗凝、溶栓剂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血浆D-二聚体和血气分析测定在肺栓塞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肺栓塞患者78例为肺栓塞组,另选取本院同期进行常规健康体检人员78例为正常组,检测比较两组受试者血浆D-二聚体和血气分析指标[血氧分压(PaO_2)]。结果肺栓塞组PaO_2≤60 mm Hg者所占比例高于正常组,PaO_2>60 mm Hg者所占比例低于正常组(P<0.05)。肺栓塞组血浆D-二聚体阳性且PaO_2≤60 mm Hg者所占比例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联合血气分析检测可有效提高肺栓塞患者的临床检出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对COVID-19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81例住院治疗的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与COVID-19预后相关性.结果 共回顾收集281例住院治疗的COVID-19患者,其中男性157例,女性124例,年龄24-97岁,平均56.7±13...  相似文献   

18.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与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Clauss法及乳胶免疫比浊法检测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增加,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逐渐增高(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D-二聚体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423,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对判断脑梗死的发生及病情轻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联合D-二聚体及Wells评分在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03月-2019年03月收治的疑似APE患者64例,入院后结合CT肺动脉造影(Computed tomograghic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筛选出APE组26例,非APE组3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血清HGF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应用Wells评分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分,以三级评分法确定低度可能、中度可能、高度可能组患者。结果APE组患者血清HGF水平(772.75±257.27)pg/mL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1.53(0.91,1.75)mg/L明显高于非APE组(480.47±152.51)pg/mL、0.67(0.47,0.84)mg/L,(t=﹣5.201,Z=﹣4.31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Wells评分,高度可能组、中度可能组与低度可能组分别有14例、41例、9例,各组经CTPA诊断为APE患者分别为11例、14例、1例。ROC曲线分析示:以CTPA阳性诊断为金标准,HGF及Wells评分单独应用对诊断APE具有较高特异度,但灵敏度偏低;而D-二聚体对诊断APE灵敏度较高而特异度较低。当HGF与D-二聚体或Wells评分联合应用时,其对APE诊断的诊断效能、灵敏度与特异度均得到明显提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GF、D-二聚体、Wells评分均可作为临床上APE检测的特异性指标,当HGF与D-二聚体、Wells评分联合应用时,对APE的临床诊断具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