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评价盐酸哌罗匹隆联合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用氯氮平350450mg/d治疗2个月;治疗组患者用哌罗匹隆16450mg/d治疗2个月;治疗组患者用哌罗匹隆1624mg/d+氯氮平片20024mg/d+氯氮平片200250mg/d治疗2个月。分别在患者治疗前、2、4、6、8周用PANSS量表进行评分,TESS量表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哌罗匹隆+氯氮平的有效率(73.5%)与氯氮平的有效率(17.6%)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哌罗匹隆+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好、安全性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哌罗匹隆与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CCMD-3 诊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哌罗匹隆与阿立哌唑口服治疗,观察8 周.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减分率评定疗效,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时,哌罗匹隆组与阿立哌唑组在有效率、PANSS评分和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哌罗匹隆与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均好,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哌罗匹隆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哌罗匹隆与奥氮平治疗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哌罗匹隆组和奥氮平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0.0%和83.3%,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6.6%和5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哌罗匹隆组在嗜睡、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方面比奥氮平组发生率低.结论 哌罗匹隆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且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哌罗匹隆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8例)和对照组(72例),分别给予国产哌罗匹隆及利培酮治疗,在治疗后第2、4、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治疗前后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及一般病理症状,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各时点实验组与对照组组内PAN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组间PANSS评分及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但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哌罗匹隆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功能相似,但哌罗匹隆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哌罗匹隆与维思通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分别用哌罗匹隆和维思通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64例,疗程8周。采用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lS-RC)、韦氏记忆量表(WM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及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MMSE)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同时检测两组的血清泌乳素、体重等。结果治疗8周后哌罗匹隆组显效率为60.5%,总有效率为90.7%;维思通组分别为58.1%和88.3%,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哌罗匹隆组的肌强直、震颤、静坐不能等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低于维思通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闭经、泌乳、体重增加、月经推迟的发生率明显少于维思通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哌罗匹隆组血清泌乳素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而维思通组则显著高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两组的WAIS-RC、WMS、WCST及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哌罗匹隆与维思通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均有良好疗效,能有效的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哌罗匹隆组的不良反应低于维思通组,更适于年轻女性及肥胖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哌罗匹隆具有疗效和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小、改善率高、依从性好,全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哌罗匹隆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哌罗匹隆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6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哌罗匹隆和利培酮治疗8周.采用PANSS.CGI.TESS,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及器械检查评定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结束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86.67%.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PANSS量表总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副反应均较小,哌罗匹隆组更少引起催乳素升高(P<0.05).结论 哌罗匹隆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与利培酮相当,不良反应轻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7.
卢业武  舒代明  张平 《中外医疗》2010,29(30):116-116
目的了解盐酸哌罗匹隆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4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盐酸哌罗匹隆治疗,疗程8周。采用PANSS量表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盐酸哌罗匹隆有效率为82.5%,不良反应轻。结论盐酸哌罗匹隆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效,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8.
陈汉华 《中外医疗》2012,31(35):1+3-1,3
目的比较哌罗匹隆与奎硫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2009年3月—2011年9月间收治的8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哌罗匹隆治疗组和奎硫平治疗组,每组各41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哌罗匹隆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1%,喹硫平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哌罗匹隆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2%,喹硫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哌罗匹隆与奎硫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确切,哌罗匹隆和临床疗效咯优于奎硫平是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盐酸哌罗匹隆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随机方式分为A组和B组,各31例.A组患者使用盐酸哌罗匹隆治疗、B组患者使用阿立哌唑进行治疗.8周之后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治疗情况进行评价,同时记录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A组痊愈率为25.81%、有效率为77.42%.B组患者中痊愈率为22.58%、有效率为74.19%.A组和B组患者的痊愈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通过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成效,对比治疗前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A组和B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盐酸哌罗匹隆治疗精神分裂症与阿立哌唑的疗效相当,也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哌罗匹隆片与舒必利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7月‐2014年11月收治的86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各43例。A组采取哌罗匹隆片治疗,B组使用舒必利片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阴性症状量表(SA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4、8和12周末SAN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60%,明显较B组46.51%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必利与哌罗匹隆片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均有良好疗效,但是哌罗匹隆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13.
14.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15.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Beckman Immage全自动特种蛋白分析仪对糖尿病组、高血压组、心脏病组患者进行了m-Alb测定,同时与健康组结果作对比。结果m-Alb检测糖尿病组为3.7±5.26mg/dl,高血压组为7.5±8.18mg/dl,心脏病组为7.8±3.76mg/dl,健康组为0.66±0.48mg/dl,各试验组m-Alb增高百分率为糖尿病组48.9%,高血压组37.5%,心脏病组26.9%。结论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进行m-Alb检测,可以监测病程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80例局限于小腿或手或足的银屑病。均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因部位比较特殊。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使皮疹形态发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变化,常看不到典型损害,因而误诊为神经性皮炎,湿疹,慢性皮炎及癣等。作者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