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缺氧再复氧损伤后组织因子(TF)基因转录和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的HUVEC随机等分成为正常对照组、缺氧再复氧组、反义寡脱氧核苷酸转染组(AS/TF组)、正义寡脱氧核苷酸转染组(S/TF组)和错配寡脱氧核苷酸转染组(Sc/TF组)。设计合成针对人TF的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S/TF),同时设计TF的正义寡脱氧核苷酸(S/TF)的错配寡脱氧核苷酸(Sc/TF)作为对照。用SuperFectTransfectionReagent(SF)作载体,将AS/TF、S/TF和Sc/TF分别转染AS/TF组、S/TF组和Sc/TF组HUVEC,正常对照组和缺氧再复氧组HUVEC只加SF,不转染任何寡核苷酸。将缺氧再复氧组、AS/TF组、S/TF组和Sc/TF组HUVEC培养24h后,充入氮气,缺氧条件下培养2h,正常条件下培养1h,完成缺氧再复氧模型的制作。收集各组HUVEC,用发色底物法检测HUVEC表面TF的活性,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UVEC中的TF抗原(TF:Ag)。并用膨胀裂解法分离细胞核,进行细胞核连缀反应(Run-onreaction)后,Bio-dot狭线印迹杂交检测HUVEC中的TFmRNA。结果与未经缺氧再复氧的正常对照组HUVEC相比,经过缺氧再复氧的HUVEC表面TF活性明显增强(P<0.001),细胞裂解液中的TF:Ag也显著增多(P<0.001),AS/TF组HUVEC的TF活性和TF:Ag的增加幅度低于缺氧再复氧组、S/TF组以及Sc/TF组(P<0.05-0.01)。体外细胞核连缀反应后,Bio-dot狭线印迹杂交显示,HUVEC缺氧再复氧后TF基因的转录增强,AS/TF组HUVECTFmRNA的转录弱于缺氧再复氧组、S/TF组和Sc/TF组。结论HUVEC缺氧再复氧后,TF基因的转录和表达均显著增强,针对TF的反义寡脱氧核苷酸能够明显抑制HUVEC缺氧再复氧损伤后TF基因的转录和表达。提示TF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对于因TF水平升高所致的血栓性疾病可能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38抑制剂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的影响。方法将44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9只)、缺血组(15只)、缺血再灌注组(10只)和干预组(10只)。对照组大鼠只暴露心脏,缺血组大鼠制备心肌缺血模型,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干预组大鼠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前30 min注射p38抑制剂SB20358(100μg·kg-1),其余操作均与缺血再灌注组一致。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及心肌组织中p38、c-Jun氨基端激酶(JNK)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水平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大鼠心肌组织中未检测到p38、ERK1/2和JNK蛋白。缺血组缺血60、90 min时大鼠心肌组织中p38蛋白水平显著高于缺血30 min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时间点,干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p38蛋白水平显著低于缺血组和缺血再灌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缺血再灌注组和干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p38蛋白水平逐渐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缺血和再灌注时间延长,缺血组大鼠心肌组织中ERK1/2和JNK水平略有升高,缺血再灌注组和干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ERK1/2和JNK水平略有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APK中p38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但JNK和ERK1/2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丙泊酚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MI/R)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250-300g雄性SD大鼠,制备大鼠MI/R模型[3],给以45 min缺血和2 h、4 h再灌注.根据实验目的,将45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n=15).假手术组(sham组)在冠状动脉前降支(LAD)下穿线,但不结扎,其余操作与其他各组相同;单纯MI/R组(MI/R组)大鼠接受MI/R处理;丙泊酚组(P组)大鼠接受MI/R处理,在再灌注期间给以0.42 mg/(kg·h)丙泊酚.再灌注结束后采用DNA原位末端缺口标记技术(TUNEL)测定心肌细胞凋亡比例,免疫组化法测定心肌细胞内抗凋亡分子Akt、Bcl-2和促凋亡分子p38 MAPK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丙泊酚组MI/R诱导的心肌组织的凋亡明显降低(P<0.05).免疫组化的结果显示,丙泊酚组肌内Akt和Bcl-2的形成增加,p38 MAPK的水平降低(P<0.05).结论 本实验结果提示丙泊酚对MI/R后的心肌组织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它的这种作用与其对Akt、Bcl-2和p38 MAPK的影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川芎嗪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30只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IR)组、川芎嗪预处理组(LI).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心肌TNF-α和IL-6水平;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38MAPK蛋白的表达.结果:LI组与IR组比较,TNF-α、IL-6均显著降低(P<0.01),p38MAPK蛋白阳性表达显著减弱(P<0.01).结论:川芎嗪可降低p38MAPK的活性,抑制TNF-α和IL-6的表达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标本配穴预处理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钙稳态、心肌氧化应激和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并从p38MAPK信号通路的角度分析其作用机制,为临床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方法提供新的理论探讨和实验基础。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预处理组、抑制剂预处理组和电针+抑制剂预处理组。假手术组大鼠开胸后暴露心脏不做其他处理,模型组大鼠行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术,电针预处理组大鼠于造模前1周行电针内关穴、足三里穴治疗,抑制剂预处理组大鼠于造模前注射p38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SB203580,电针+抑制剂预处理组大鼠电针预处理1周后于造模前注射p38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SB203580。5组大鼠经相应处理后处死取材,测定大鼠心肌细胞相关钙稳态、心肌氧化应激和炎症细胞因子指标。结果模型组大鼠的Na~+-K~+-ATP酶、Mg~(2+)-ATP酶、Ca~(2+)-ATP酶、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心肌丙二醛(MDA)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假手术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制剂预处理组、电针预处理组和电针+抑制剂预处理组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配穴预处理能够维持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的钙稳态,提高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抑制心肌炎症反应,进而明显减轻缺血再灌注对心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6.
p38MAPK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MMP-9表达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孝文  吴小候  余晓东  李俊 《重庆医学》2007,36(14):1368-1370
目的 探讨p38MAPK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后MMP-9表达的调控情况及它们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组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各组实验大鼠血清肌酐水平的变化,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p38MAPK、MMP-9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各组血清肌酐水平升高,缺血45min再灌注,24h达高峰(P<0.01).MMP-9蛋白在假手术组呈少量散在表达或不表达,缺血45min再灌注6h有少量表达,再灌注12、24h及72h呈阳性表达,在24h达高峰(P<0.01);p38MAPK蛋白在假手术组呈少量散在表达或不表达,缺血45 min,再灌注6、12h及24 h呈阳性表达,12h达高峰(P<0.01).p38MAPK,MMP-9蛋白的表达与血清肌酐水平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肾缺血再灌注可激活p38MAPK,活化的p38MAPK可以上调MMP-9蛋白的表达,可能促进了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方法 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18只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心肌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缺血预处理组及假手术组,每组6只.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各组大鼠的血清和心肌组织中一氧化氮(NO)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大鼠的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 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血清NO水平为(46±11)μmol/L,心肌缺血再灌注组为(66±18)μmol/L,心肌缺血预处理组为(45±11)μmol/L,心肌缺血再灌注组的血清NO水平与假手术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心肌缺血预处理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大鼠心肌组织NO水平为(21.4±5.3)μmol/mgprot,心肌缺血再灌注组为(30.2±3.3)μmol/mgprot,心肌缺血预处理组为(25.6±2.9)μmol/mgprot,心肌缺血再灌注组的心肌组织NO水平与假手术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心肌缺血预处理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大鼠心肌组织中MMP-2阳性细胞百分比为(30.4±2.2)%,心肌缺血再灌注组为(44.2±6.3)%,心肌缺血预处理组为(25.2±4.5)%,心肌缺血再灌注组与假手术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心肌缺血预处理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缺血预处理可通过减少NO生成和MMP-2表达,降低糖尿病大鼠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8.
异氟醚预处理延迟相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目的:探讨异氟醚预处理延迟相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将30只健康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随机均分成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2.0%异氟醚预处理组(预处理组).假手术组吸入100%氧气2 h,24 h后仅行左冠脉套线而不阻断160 min,I/R组吸入100%氧气2 h,24 h后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阻断40 min,再灌注120 min,预处理组吸入2.0%异氟醚 100%氧气2 h,24 h后处理同I/R组.各组分别于左冠前降支阻断前20 min(T1)、左冠前降支阻断20 min(T2)、左冠前降支阻断40 min(T3)、心肌再灌注1 h(T4)心肌再灌注2 h(T5)5个时点抽取颈内动脉血测定血浆中TNF-α含量.再灌注结束后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免疫印迹法测心肌p38MAPK活性水平,同时用伊文思蓝和TTI染色法测心肌梗死面积.结果:与I/R组比,预处理组p38MAPK表达降低(P<0.05),心肌梗死面积减少(P<0.05),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减轻,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异氟醚预处理延迟相通过抑制心肌p38MAPK的活性,减少TNF-α生成来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依布硒啉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及与MAPK通路的相关性。 方法 将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对照组(IR-Control)、依布硒啉+缺血再灌注组(Ebselen+IR)和依布硒啉组(Ebselen)。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通过HE染色观察及组织学损伤评分评价各组心肌凋亡坏死情况,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IL-6、组织TGFβ1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各组MAP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 相较于缺血再灌注对照组,依布硒啉预处理后显著降低了再灌注所导致的心肌坏死、炎症和水肿,在组织学损伤评分上分值更低,依布硒啉预处理显著降低了缺血再灌注所造成的TNF-α上升(P<0.05)及IL-6、TGFβ1的上升(均P<0.01)。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的JNK和p38的磷酸化水平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加,p-JNK上升了0.34±0.06,p-p38上升了0.42±0.10,p-ERK1/2下降了0.35±0.07,均P<0.001。缺血再灌注+依布硒啉组则减轻了由缺血再灌注所造成的磷酸化JNK和p38的上升与ERK1/2水平的降低,p-JNK下降了0.17±0.05(P<0.001),p-p38下降了0.16±0.03(P<0.01),p-ERK1/2提高了0.09±0.02(P<0.05)。 结论 依布硒啉处理可有效发挥心肌缺血再灌注保护作用,其具体机制可能与MAPK通路调节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异氟烷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 MAPK)水平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90只,体重270~390 g。腹腔注射硫代仲丁巴比妥钠150 mg/kg麻醉后,阻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2 h,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取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n=10),于缺血前CON组静脉注射0.9%生理盐水;SB组经3 min静脉注射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 1.5 mg/kg;DMSO组经3 min静脉注射SB203580溶剂DMSO 0.2 mL;ISO组吸入1.0MAC异氟烷30 min后停止吸入15 min;SB+ISO组和ISO+SB组分别在吸入异氟烷前即刻和吸入异氟烷后即刻静脉注射SB203580 1.5 mg/kg。再灌注2 h后采用氯化硝基四氮唑蓝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取剩余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n=6),CON组、SB组、ISO组、SB+ISO组和ISO+SB组所有处理同前。缺血前即刻、再灌注后2 h即刻取心肌标本,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p38 MAPK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CON组比较,SB组、ISO组、SB+ISO组和ISO+SB组心肌梗死面积降低(P<0.05)。再灌注后的CON组和ISO组p38 MAPK水平高于缺血前CON组(P<0.05)。结论 异氟烷预处理和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对心肌有保护作用,但p38 MAPK未参与异氟烷预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多种非病毒载体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在舌鳞癌细胞内的表达情况,评价各载体的转染效率及其对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pEGFP-N1评估阳离子脂质体、聚酰胺-胺型树枝状高聚物(PAMAM-D)以及SuperFect纳米微粒在舌鳞癌Tca8113细胞中的转染效率;绘制生长曲线,计算细胞的相对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与凋亡.[结果]第5代(G5)PAMAM-D的转染效率明显高于第2代(G2)PAMAM-D(42.1%vs 19.4%,P=0.003),与SuperFect和脂质体转染组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42.1%vs35.9%和42.1%vs47.7%,P>0.05).G5 PAMAM-D对细胞的生长增殖无明显影响(P>0.05),而脂质体转染组细胞的生长增殖受到明显的抑制(P=0.001),细胞凋亡水平升高(P=0.01).[结论]G5 PAMAM-D载体安全低毒,转染效率高,是一种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新型纳米载体基因转移系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构建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介导短发夹RNA(shRNA):干扰组织因子(TF)在胰岛表达.方法 设计并合成四对单链寡核苷酸(ss oligo),经变性退火为双链寡核苷酸(ds oligo)插入穿梭质粒pENTR/U6载体,测序正确后经脂质体介导入成人胰岛,通过实时定量RT-PCR方法筛选对TF沉默效果最佳穿梭质粒pENTR/U6-shRNA,然后与腺病毒骨架质粒行同源重组.筛选出正确重组子,用293A细胞包装出表达TF-shRNA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并测定其病毒滴度.通过实时定量RT-PCR腺病毒沉默TF效果予以检测.结果 测序结果提示所构建的pENTR/U6-shRNA质粒正确,并从四对ds oligos筛选出对组织因子沉默效果最佳的穿梭质粒pENIR/U6-shRNA,经同源重组后成功构建了介导shRNA-TF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转染胰岛后,通过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发现shRNA-TF腺病毒感染胰岛后对TF mRNA的沉默效果4 d后达最佳效果,为54.29%(P<0.05 vs NC).结论 成功构建的介导shRNA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可以体外抑制胰岛细胞中组织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抗肿瘤多价转移因子对肿瘤患者NK及LAK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制备并观察抗肿瘤多价转移因子(M-TF)对肿瘤患者NK及LAK活性的影响。方法:分别用肝癌细胞悬液,胃癌细胞悬液免疫山羊,取其淋巴组织均匀浆透析法制备肝癌特异性转移因子(HCC-STF)和胃癌特异性转移因子(GC-STF),用肝癌,胃癌及大肠癌混合细胞悬液免疫山羊,制备M-TF。比较其理化性质及对肿瘤患者NK及LAK活性的影响。结果:三种转移因子理化性质十分相似,肽类,核苷酸类物质及氨基酸俯含量相近。HCC-STF能明显增加肝癌患者NK,LAK活性及LAK细胞对肝癌7721细胞的特异细胞毒作用,GC-STF能明显增加胃癌和大肠癌患者NK,LAK活性及LAK细胞对胃癌7901细胞的特异细胞毒作用,M-TF能显著增加肝癌,胃癌及大肠癌的NK,LAK活性及LAK细胞对7721和7901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其增加效果与HCC-STF及GC-STF比无明显差异。结论:M-TF具有免疫调节性强,抗肿瘤谱广的特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激动剂(非诺贝特)对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的组织因子(TF)表达和促凝血活性(PCA)的影响。方法用非诺贝特预处理THP-1细胞,分别用流式细胞术(FCM)和改良组织因子凝血时间法(TiFaCT)检测LPS刺激下THP-1细胞的TF蛋白表达水平和TF-PCA。结果非诺贝特抑制LPS诱导下THP-1细胞的TF蛋白表达上调,并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LPS诱导下的TF-PCA增加(F=62.79,P〈0.05)。50μmol/L和100μmol/L浓度的非诺贝特分别使TF-PCA下降到LPS组的29%和25%。结论PPARα激动剂抑制LPS诱导的单核细胞TF蛋白表达和TF-PCA,这可能是PPARα激动剂减少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并发症的机制之一,并在血栓性疾病的防治中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现代免疫学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研究和发展,同时,也促使人们研究、试制和生产更理想的免疫生物制剂。牛脾转移因子是其中的一种。其理化和生物学指标均能达到或超过人脾转移因子,初步临床试用已获得满意的疗效。而且,牛脾转移因子的材源充足、价格便宜、生产工艺简单,更无污染HBV之危险。因此认为,本研究所提供的方法具有实用价值,预料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纳米微粒介导耐药基因mdr-1、mrp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ASODN)转染对多药耐药乳腺癌MCF-7/ADR细胞的影响.方法 采用纳米微粒介导mdr-1、mrp-ASODN转染耐药细胞株MCF-7/ADR,RT-PCR、Western blot检测转染48 h后细胞耐药基因mdr-1、mrp的表达;MTT法检测经转染后MCF-7/ADR细胞对阿霉素(ADR)、表柔比星(epimbicin)、5-氟脲嘧啶(5-FU)和紫杉醇(paditaxel)的敏感性.结果 纳米微粒介导mdr-1、mrpASODN转染48 h后,MCF-7/ADR细胞的mdr-1、mrp在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上均显著降低(P<0.05);细胞对ADR、表柔比星、5-氟脲嘧啶和紫杉醇的耐药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耐药基因反义寡脱氧核苷酸能在体外抑制耐药基因的表达,从而提高细胞的药物敏感性;纳米微粒具有较好的体外介导反义寡脱氧核苷酸转染效果.  相似文献   

17.
黄芩茎叶总黄酮对脑组织缺氧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黄芩茎叶总黄酮 (TF)对脑组织缺氧的保护作用。方法 :小鼠脑缺氧模型采用断头制备。过氧化脂质 (LPO)采用改良 TBA法测定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力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结果 :黄芩茎叶总黄酮 2 0 0、40 0、80 0 mg· kg- 1显著延长小鼠断头后喘息持续时间 ,降低脑组织 LPO的含量 ,提高 GSH- PX活力 ,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 :黄芩茎叶总黄酮对脑组织缺氧有显著保护作用 ,其作用可能与抑制膜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和提高GSH- PX活力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9HTE细胞中观察与RSVNS1基因和M2基因互补的反义硫代寡核苷酸的抗病毒活性。方法:直接观察RSV的致细胞病变作用,用MTT方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结果:1.RSV感染复数(moi)在0.1以上时,培养5天后RSV感染的9HTE细胞全部死亡。2.我们设计的反义核酸能够提高感染细胞的存活率,且呈量效依赖关系。结论:反义硫代寡核苷酸具有较明显的抗病毒活性,为进一步研究新型抗RSV药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人组织因子基因RNA干扰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构建人组织因子基因RNA干扰载体,为达到阻止凝血过程的启动打下基础.方法 利用Invitrogen公司在线软件设计人组织因子基因(NM 001993)干扰片段,合成shRNA序列,再制备双链寡核苷酸(ds oligo),退火后形成的ds oligo双链克隆到pENTRTM/U6载体的粘性末端,连接产物转化到感受态细胞,增菌,质粒DNA小提、测序.将构建的载体转染到脐静脉内皮细胞,应用RT-PCR和免疫荧光验证载体对目的基因的干扰情况.结果 测序证实阳性克隆为pENTRTM/U6-TF-shRNA,转染到脐静脉内皮细胞后组织因子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结论 成功构建出凝血途径的人组织因子基因RNA干扰载体,为研究组织因子基因RNA干扰载体在凝血疾病中的应用提供了稳定的转染细胞载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基质溶解素(matrilysin,MMP-7)反义寡核苷酸对肺腺癌A549细胞体外增殖活性的影响. 方法采用硫代磷酸修饰的MMP-7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 ASODN),通过脂质体导入肺腺癌A549细胞后免疫组化法检测A549细胞MMP-7表达,MTT法检测A549细胞增殖,FCM检测A549细胞周期.结果 相差显微镜下观察A549细胞转染ASODN后细胞体积变小,数目减少.MTT法测细胞增殖活性见不同浓度ASODN均能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在48 h最强.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提示转染ASODN后A549细胞MMP-7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FCM检测显示MMP-7 ASODN可以抑制A549由G0/G1期进入S期.结论 MMP-7 ASODN可以特异性地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株MMP-7蛋白的表达,调控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