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骨筋膜室综合征致慢性腰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背景:目前对骨筋膜室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诊断、治疗以及骨骼肌病理变化还缺乏足够的认识。目的:探讨和介绍腰骶部骨筋膜室综合征致慢性腰痛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骨骼肌的病理变化。设计:非随机、自身对照、回顾性研究。地点和对象:本院收治的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33例,男15例,女18例,年龄18~66岁,平均42.3岁,慢性腰痛时间2~42年,平均27年。方法:采用微创方法行腰骶部竖脊肌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术,术后进行腰、腹肌功能锻炼并进行疗效评价。选择平L3棘突竖脊肌外侧缘微进针点,用自行设计的带有侧孔及微压力感受装置的测压针,直接刺入竖脊肌内,分别测量竖脊肌内的静息压、运动中压和运动后6min以内的压力改变。主要观察指标:下腰痛症状,步行能力,腰部前屈、后伸活动度,超声多普勒腰骶部血流的改变及腰骶部骨筋膜室内压在静息、运动中、运动后的改变。结果:术后下腰痛临床症状较术前明显好转,步行能力明显增加,腰部前屈、后伸活动度较术前分别增加(15&;#177;0.5)&;#176;和(7&;#177;0.7)&;#176;。术前腰骶部骨筋膜室内压在静息、运动中和运动后6min以内分别为(1.4&;#177;0.1),(24.9&;#177;1.5)和(1.8&;#177;0.2)kPa,术后分别为(0.9&;#177;0.1),(21.6&;#177;1.6)和(0.9&;#177;0.1)kPa(t值分别为2.04,2.32,3.2l,P&;lt;0.05或0.01)。竖脊肌病理改变为退行性变、灶状萎缩和坏死,电镜表现为散在性的骨骼肌纤维排列紊乱,多处骨骼肌纤维变性。超声多普勒结果表明腰骶部骨骼肌内血流量较术前明显增加。结论:应用临床检查及骨筋膜室内压测定的方法诊断由腰骶部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是可靠的。治疗上可采用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术.  相似文献   

2.
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下腰痛的临床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由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患者 6 5例 ,男 31例 ,女 34例 ,年龄 18~ 6 6岁 ,慢性腰痛时间 2~ 4 2年 ,平均 19年。诊断采用竖脊肌内压测定 ,治疗采用腰骶部骨筋膜间隔切开减压的方法。结果 :6 5例患者术后经 1~ 2 8个月、平均 1.5个月康复功能训练后 ,术前久坐、久站、长时间行走、长时间固定姿势卧床及长时间弯腰后腰痛症状及阳性体征 ,5 7例消失 ,8例缓解。术前腰骶部骨筋膜间隔内压在静息、运动中和运动后 6min内统计结果分别为 (1.4± 0 .1)、(2 4 .9± 1.5 )和 (1.8± 0 .2 )kPa ,术后分别为 (0 .9± 0 .1)、(2 1.6± 1.6 )和 (0 .9± 0 .1)kPa(P <0 .0 5 )。超声多普勒表明腰骶部骨骼肌内最大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较术前分别增加 (0 .17± 0 .0 2 )kHz和 (0 .0 9± 0 .0 1)kHz(P <0 .0 5 )。结论 :采用骨筋膜间隔内压测定的方法诊断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和采用骨筋膜间隔切开减压的方法治疗该疾病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影响下腰痛治疗效果的原因很多,探讨由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术后的运动疗法,对患者术后腰部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患者58例,男27例,女31例;年龄18~66岁;慢性腰痛时间2~42年,平均29年。治疗采用腰骶部骨筋膜间隔切开减压及术后竖脊肌功能训练的方法。结果:58例患者术后经1~28个月,平均1.5个月康复功能训练后,术前久坐、久站、长时间行走、长时间固定姿势卧床及长时间弯腰后腰痛症状及阳性体征消失55例,缓解3例。术前腰骶部骨筋膜间隔内压在静息、运动中和运动后6min内分别为(1.4±0.1),(24.9±1.5)和(1.8±0.2)kPa,术后分别为0.9±0.1),(21.6±1.6)和0.9±0.1)kPa,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值分别为2.04,2.32,3.21,P<0.05或0.01)。超声多普勒表明腰骶部骨骼肌内最大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较术前分别增加(0.17±0.02)kHz和(0.09±0.01)kHz(P<0.05)。结论: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采用骨筋膜间隔切开减压及术后竖脊肌功能训练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由腰骶部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临床诊断、手术治疗和康复方法. 方法对慢性腰痛患者采用临床检查、腰骶部竖脊肌骨筋膜室内压测量方法诊断为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者39例,其中男17例,女22例;年龄18~66岁,平均40.6岁;慢性腰痛时间2~42年,平均25.5年.采用微创方法行腰骶部竖脊肌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术,术后2d开始进行腰、腹肌功能训练. 结果治疗后腰痛临床症状较术前明显好转、步行能力明显增加,腰部前屈、后伸活动度较术前分别增加(15±0.5)°和(7±0.7)°,腰骶部骨筋膜室内压在静息、运动中和运动后6 min以内,统计结果分别为(6.6±0.7),(160.3±11.15)和(6.9±0.8)mmHg[术前分别为(11.1±0.7),(188.1±12.08)和(14.1±1.2)mmHg],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多普勒表明腰骶部骨骼肌内最大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较术前分别增加(0.17±0.02)和(0.09±0.01)kHz. 结论应用临床检查及骨筋膜室内压测定的方法诊断由腰骶部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是可靠的.治疗上可采用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术.术后腰、腹肌康复训练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背景目前对骨筋膜室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诊断、治疗以及骨骼肌病理变化还缺乏足够的认识.目的探讨和介绍腰骶部骨筋膜室综合征致慢性腰痛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骨骼肌的病理变化.设计非随机、自身对照、回顾性研究.地点和对象本院收治的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33例,男15例,女18例,年龄18~66岁,平均42 3岁,慢性腰痛时间2~42年,平均27年.方法采用微创方法行腰骶部竖脊肌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术,术后进行腰、腹肌功能锻炼并进行疗效评价.选择平L3棘突竖脊肌外侧缘微进针点,用自行设计的带有侧孔及微压力感受装置的测压针,直接刺入竖脊肌内,分别测量竖脊肌内的静息压、运动中压和运动后6 min以内的压力改变.主要观察指标下腰痛症状,步行能力,腰部前屈、后伸活动度,超声多普勒腰骶部血流的改变及腰骶部骨筋膜室内压在静息、运动中、运动后的改变.结果术后下腰痛临床症状较术前明显好转,步行能力明显增加,腰部前屈、后伸活动度较术前分别增加(15±0.5)°和(7±0.7)°术前腰骶部骨筋膜室内压在静息、运动中和运动后6 min以内分别为(1.4±0.1),(24.9±1.5)和(1.8±0.2)kPa,术后分别为(0.9±0.1),(21.6±1.6)和(0.9±0.1)kPa(t值分别为2.04,2.32,3.21,P<0.05或0.01).竖脊肌病理改变为退行性变、灶状萎缩和坏死,电镜表现为散在性的骨骼肌纤维排列紊乱,多处骨骼肌纤维变性.超声多普勒结果表明腰骶部骨骼肌内血流量较术前明显增加.结论应用临床检查及骨筋膜室内压测定的方法诊断由腰骶部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是可靠的.治疗上可采用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术.  相似文献   

6.
背景:端粒的长度与细胞老化、永生化、痛变有密切的关系.目的:探讨端粒长度变化在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中的意义.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7-07/2008-02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对象:25份竖脊肌组织标本取自2007-05/09,年龄29-49岁,平均(34.7±12.6)岁,其中10份为正常人标本,15份为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患者标本,根据年龄正常标本分为30-37岁和38-45岁2个对照组;非正常标本分为29~34岁、35~43岁和44~49岁组,每组5例.方法:取各组标本提取DNA,采用Southen Blotting杂交技术,测量各组标本竖脊肌组织骨骼肌细胞端粒长度.主要观察指标:患者竖脊肌组织与jF常组织端粒酶长度.结果: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患者竖脊肌细胞平均端粒长度明显比正常人竖脊肌细胞平均端粒长度短,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44~49岁组最短,29~34岁组其次.结论:端粒的异常状态参与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发生.在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病变的过程中,端粒长度明显变短,与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7.
曾荣  金勋杰  孙欣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3):4732-4733
目的:探讨椎弓根复位固定系统与螺纹状椎间融合器(threaded fusioncase,TFC)联合应用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临床按以上术式共治疗成人腰椎滑脱病例38例,术后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理疗等康复治疗,对JOA评分好转率、滑脱率、椎间隙高度、植骨融合率等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病例平均随访10.5个月,平均JOA评分好转率为81.5%。优良率86.8%,术前滑脱率(38.8&;#177;9.7)%,术后滑脱率(9.4&;#177;4.0)%,最终随访时滑脱率(9.1&;#177;3.9)%,术后与术前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1.7,P&;lt;0.01)。术前平均椎间隙高度(5.1&;#177;0.9)mm。术后为(9.8&;#177;1.0)mm,最终随访时为(9.3&;#177;0.9)mm,术后与术前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2.7,P&;lt;0.01),植骨融合率为100%。无内置物断裂、移位情况。结论:该术式能充分进行椎管减压、神经根松解、椎体间复位,固定较牢固,融合率较高,并发症较少,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治疗成人腰椎滑脱的方法。康复治疗对减轻患者术后腰痛及减少神经症状复发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近年来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研究现状,以期提高人们对腰骶部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认识、诊断及治疗。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1994-01/2007-03及万方数据库2000-01/2007-03相关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方面的文献,检索词"下腰痛,腰肌劳损,腰骶部骨筋膜间隔综合征",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Springerlink2000-01/2007-03及Embase数据库2003-01/2007-03相关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方面的文献,检索词"LBP,lumbar muscle strain,Chronic Compartment syndrome",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慢性下腰痛、肌内压测定有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结果:共检索到45篇关于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文献,最终纳入15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腰骶部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目前尚未被普遍认识,但是1981年Peck就首次报道腰部骨筋膜间隔综合征,并提出该病可能是下腰痛原因之一。腰骶部骨筋膜间隔综合征与其他部位的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病理变化相似,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就会引起肌肉的变性、坏死及纤维化,这是腰肌劳损形成的重要病理原因之一。诊断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需要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础上结合骨筋膜间隔内压力测定。骨筋膜间隔内压力的直接测定仍然是骨筋膜间隔综合征诊断的金标准。目前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治疗四肢部位都趋向于行解压手术治疗,腰骶部的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治疗意见不一,保守治疗虽然可以暂时缓解酸痛症状但疗效没有确切的统计学依据,并且不能预防阻止受压的骨骼肌变性。筋膜切开解压术是针对此病的基本疗法,有关专家的研究表明术前术后效果明显。因此对腰骶部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认识、诊断及治疗,对预防或减少慢性腰肌劳损所致的慢性腰痛具有重要意义。结论: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可引起下腰痛,保守治疗虽然可以暂时起效但不能根本解决问题,手术治疗仍是基本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下腰痛的临床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跃  白跃宏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0):140-142
目的:综合分析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临床诊断方法。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0-06/2005-07有关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临床诊断方面的文献,检索词“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慢性腰痛,诊断”,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应用计算机检索Ovid 2000-06/2005-07有关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临床诊断方面的文献,检索词“chronic,low back pain,compartment syndrome,diagnosis”,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 资料选择:对检索到的有关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临床诊断方面的有关信息进行整理,选取针对性强的文章。同一领域的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权威杂志的文章。 资料提炼:共检索到36篇相关文献,其中26篇文章符合要求,排除10篇,其中4篇系重复同一研究。 资料综合:目前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下腰痛的临床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临床症状与体征。②实验室检查:均属非特异性。③影像学检查。④超声多普勒检查。⑤骨筋膜间隔内压测量。⑥近红外线分光镜检查。⑦骨骼肌组织病理和超微结构的变化。⑧其他:如肌电图检查、骨密度测定等,但均为非特异性。 结论:目前临床症状与体征检查和骨筋膜间隔内压测定是诊断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主要标准,同时,一些无创性、无痛性检查如近红外线分光镜等已运用于诊断,但应用仍有限,而且现在依然缺乏有助诊断的实验室检查指标,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una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姜黄素治疗组、脑出血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每组分为手术前、术后6,12,24,48,72,96,120h8个时点,每个时点5只大鼠。采用立体定向自体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脑出血模型,观察各组术前及术后各时点血肿周围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含水量变化。结果:脑出血对照组术后12~96h各时点血肿周围脑组织TNF-α水平[分别为(1.48&;#177;0.13),(1.53&;#177;0.20),(1.56&;#177;0.39),(1.49&;#177;0.28),(1.47&;#177;0.21)μg/L]较假手术组[分别为(1.06&;#177;0.33),(1.05&;#177;0.28),(1.14&;#177;0.15),(1.04&;#177;0.14),(1.08&;#177;0.11)μg/L]明显升高(P&;lt;0.05)。姜黄素治疗组术后12~96h各时点TNF-α水平[分别为(1.12&;#177;0.21),(1.11&;#177;0.18),(1.21&;#177;0.11),(1.15&;#177;0.15),(1.14&;#177;0.21)μg/L]均明显低于脑出血对照组(P&;lt;0.05)。脑出血对照组和姜黄素治疗组术后各时点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分别与相应脑组织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541,P&;lt;0.05;r=0.548,P&;lt;0.05)。结论:姜黄素可抑制大鼠脑出血后TNF-α含量增加,其对抗脑出血后脑水肿作用可能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健髋八法对臀肌挛缩症术后患者进行康复,验证其康复效果。方法:将条件相同的78例臀肌挛缩症术后患者,随机分成“八法”组39例,常规功能锻炼组39例,“八法”组采用自创的健髋八法进行康复治疗,常规组,术后双下肢并膝伸直,术后一两周下地进行髋关节锻炼。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术后4周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丢失的度数八法组明显低于常规组,分别为(0.410&;#177;2.935)&;#176;,(2.308&;#177;3.213)&;#176;.(P&;lt;0.01,t=2.650);(0.436&;#177;2.426)&;#176;,(2.385&;#177;2.358)&;#176;,(P&;lt;0.001.t=3.457);(1.923&;#177;2.728)&;#176;,(3.923&;#177;3.505)&;#176;(P&;lt;0.0l,t=2.721)。随访1~3年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丢失的度数八法组明显低于常规组,分别为(-0.205&;#177;2.567)&;#176;,(1.538&;#177;3.553)&;#176;.(P&;lt;0.05,t=2.031);(0.077&;#177;1.692)&;#176;,(1.256&;#177;2.692)&;#176;,(P&;lt;0.05,t=1.998);(0.359&;#177;2.996)&;#176;,(1.026&;#177;3.399)&;#176;,(P&;lt;0.00l,t=3.418),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皮下积液发生率八法组17.95%(7/39).常规组17.95%(7/39)&;#176;(x^2=0,P&;gt;0.5),切口瘢痕增生发生率八法组56.4l%(22/39),常规组58.97%(23/39),(x^2=0.052,P&;gt;0.5)。均无切口不愈合及切口感染。结论:臀肌挛缩症术后患者采用健髋八法康复锻炼,可以减少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度数的丢失,不增加皮下积液、切口瘢痕增生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臀肌挛缩症术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建立男性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方法:14月老龄雄性大鼠去势4个月后,取股骨和k椎体,单光子吸收测量(SPA)法和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QCT)技术分别检测骨量,并分别进行3点弯曲实验和纵向压缩实验,对侧股骨测量其水平面几何学改变。结果:假手术组和去势组股骨骨密度分别为(0.406&;#177;0.010),(0.389&;#177;0.08)g/cm^2;股骨强度极限分别为(135.1&;#177;36.3),(102.1&;#177;18.5)MPa;弹性模量分别为(3.24&;#177;1.36),(1.91&;#177;0.47)GPa。L8骨矿含量分别为(82.3&;#177;11.5),(51.9&;#177;8.7)mg/cm^2,强度极限分别为(20.4&;#177;8.2),(13.2&;#177;3.2)MPa。去势组大鼠股骨骨量减少4.2%(P&;lt;0.001),股骨强度极限、弹性模量分别减少24%和41%(P&;lt;0.05)。椎体骨量减少36.9%(P&;lt;0.001),强度极限降低37%(P&;lt;0.05),但弹性模量无明显改变。结论:老龄雄性大鼠去势后造成皮质骨和骨松质骨量生物力学改变,这种改变以皮质骨更为明显,可以作为男性骨质疏松症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的作用。方法:选择2001—06/2004—06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年龄45-68岁)作为观察组,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年龄47—66岁)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以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治疗观察期为6个月。观察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患者就诊时分别测定血液黏度,并对所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60例患者均完成治疗观察。①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全血低切、中切、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压积[(12.8&;#177;1.7),(6.52&;#177;0.65),(5.6&;#177;0.6),(1.68&;#177;0.08)mPa&;#183;s和(56.2&;#177;5.1)%],显著高于对照组[(9.2&;#177;1.4),(5.30&;#177;1.40),(4.4&;#177;0.5),(1.57&;#177;0.10)mPa&;#183;s,(41.8&;#177;6.5)%和P&;lt;0.01]。②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全血低切、中切黏度、血浆黏度以及红细胞压积较治疗前显著降低[(9.5&;#177;1.2),(5.54&;#177;0.22),(1.63&;#177;0.09)mPa&;#183;s,(45.1&;#177;4.9)%,P&;lt;0.01)。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血液黏度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增高,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可显著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血液黏度,改善其血液流变学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综合分析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临床诊断方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0-06/2005-07有关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临床诊断方面的文献,检索词“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慢性腰痛,诊断”,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应用计算机检索Ovid2000-06/2005-07有关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临床诊断方面的文献,检索词“chronic,lowbackpain,compartmentsyndrome,diagnosis”,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检索到的有关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临床诊断方面的有关信息进行整理,选取针对性强的文章。同一领域的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权威杂志的文章。资料提炼:共检索到36篇相关文献,其中26篇文章符合要求,排除10篇,其中4篇系重复同一研究。资料综合:目前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下腰痛的临床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临床症状与体征。②实验室检查:均属非特异性。③影像学检查。④超声多普勒检查。⑤骨筋膜间隔内压测量。⑥近红外线分光镜检查。⑦骨骼肌组织病理和超微结构的变化。⑧其他:如肌电图检查、骨密度测定等,但均为非特异性。结论:目前临床症状与体征检查和骨筋膜间隔内压测定是诊断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主要标准,同时,一些无创性、无痛性检查如近红外线分光镜等已运用于诊断,但应用仍有限,而且现在依然缺乏有助诊断的实验室检查指标,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证实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有保护作用。方法:切断SD大鼠一侧坐骨神经建立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伤模型,借助单盲端硅胶管系统在损伤神经局部给予GDNF,术后不同时间分别取L5脊髓切片,利用酶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显示胆碱酯酶和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活性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坐骨神经切断后第4,9,16及21d,对照组和GDNF组胆碱酯酶活性分别为21.53&;#177;1.54和23.67&;#177;1.08(P&;lt;0.05),19.82&;#177;1.35和22.87&;#177;1.04(P&;lt;0.01).22.55&;#177;1.20和25.25&;#177;1.13(P&;lt;0.01),25.52&;#177;1.43和28.92&;#177;1.37(P&;lt;0.01):对照组和GDNF组ACP活性(平均灰度)分别为37.49&;#177;1.39和35.40&;#177;1.18(P&;lt;0.05),40.94&;#177;1.38和38.43&;#177;1.31(P&;lt;0.05),22.55&;#177;1.20和25.25&;#177;1.13(P&;lt;0.05).37.15&;#177;1.52和34.68&;#177;1.43(P&;lt;0.05)结论:GDNF对损伤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和丙二醛浓度变化,探讨其氧化损害的机制。方法:实验于2003一09/2004-01在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传染与免疫研究室进行。80只SD大鼠单纯随机分为脑出血组和假手术组。每组分为手术前、术后6,12,24,48,72,96,120h等8个时点,每个时点5只大鼠。采用立体定向自体血注人大鼠尾状核建立脑出血模型,观察各组术前及术后各时点血肿周围脑组织SOD活力和丙二醛浓度及脑含水量变化。结果:脑出血组术后各时点SOD活力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lt;0.05),而术后各时间点丙二醛浓度为[分别为(1.73&;#177;0.15),(1.64&;#177;0.22),(4.92&;#177;0.30),(4.96&;#177;0.47),(4.44&;#177;0.32),(4.29&;#177;0.33)和(2.16&;#177;0.28)μmol/L,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分别为(O.92&;#177;0.10),(0.85&;#177;0.10),(0.91&;#177;0.12),(1.18&;#177;0.13),(1.05&;#177;0.15),(0.87&;#177;0.24)和(1.11&;#177;0.14)μmol/L],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F=11.863,15.601,362.221,120.272,168.950,182.187,27.452,P&;lt;0,001)。脑出血组术后各时点含水量与SOD活力呈负相关(r=-0.626,P&;lt;0.001),与丙二醛浓度呈正相关(r=0.648,P&;lt;0.001)。结论:脑出血大鼠血肿周边脑组织有明显的氧化损伤,此损伤可能导致脑出血后脑水肿发生或加重。  相似文献   

17.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骨代谢特征与结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改变,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方法:采用双能X射线吸收法对2003-01/11青岛市海慈医院内分泌门诊及住院的73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和与患者年龄、性别及月经状况相匹配的73名健康对照者进行L2-4椎体和股骨近端骨密度测量,同时测定血清钙、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素、降钙素、计算甲状旁腺素/降钙素比值及24h尿钙值,比较其差异。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73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和73名健康对照者均完成检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甲状腺功能亢进组24h尿钙、血情碱清性磷酸酶高于正常对照组[(6.56&;#177;2.48)mmol,(3296.20&;#177;664.47)nkat/L;(3.14&;#177;1.42)mmol,(1938.05&;#177;335.08)nkat/L,P&;lt;0.05]。②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组降钙素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0.47&;#177;4.67),(31.26&;#177;10.57)μg/L,P&;lt;0.05];甲状旁腺素/降钙素比值甲状腺功能亢进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55&;#177;0.79),(1.05&;#177;0.52),P&;lt;0.05]。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组患者L2-4骨密度测量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0.80&;#177;0.07),(0.81&;#177;0.11),(0.82&;#177;0.09)g/cm^2;(0.91&;#177;0.1).(0.90&;#177;0.09),(0.90&;#177;0.08)g/cm%-^2;P&;lt;0.05]。④股骨近端的骨密度测量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0.71&;#177;0.08),(0.62&;#177;0.12),(0.61&;#177;0.11)g/cm^2;(0.82&;#177;0.08),(0.68&;#177;0.10),(0.71&;#177;0.13)g/cm^2,P&;lt;0.05]。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骨吸收和骨形成在高位运行,呈现高转换型骨代谢紊乱;且骨吸收作用大于骨形成,导致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慢性中耳炎患者396耳发病年龄与听力的关系。方法: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1993-01/1998-12收治的慢性中耳炎患者396耳进行了患者年龄与听力关系的回顾性调查和统计学分析。396耳中男212耳,女184耳。用美国08822型电测听检测仪测定患者的骨气导阈值,记录出听力图。将患者按年龄分成6组,&;lt;19岁,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gt;60岁。观察术前骨气导阈值,听骨链改变,手术前后纯音听力改变。资料用t检验或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96耳均取得各项测试值,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患者发病年龄6~71岁胆脂瘤型中耳炎占53.0%(210/396);非胆脂瘤型中耳炎占470%(186/396);全聋占4.8%(19/396),6~71,以&;gt;60岁以上组患者多见(3/13)。②术前骨导阈:术前平均骨导阈在各个年龄组之间有明显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加,骨导阈提高,各年龄组平均骨导阈值依次为(5.4&;#177;6.3,9.1&;#177;8.2,11.2&;#177;9.6,15.1&;#177;9.8,19.5&;#177;11.6,26.2&;#177;11.2)。骨导阈值超过30dB以上占6.1%(24/396)。胆脂瘤型术前骨导阈明显高于非胆脂瘤型(14.6&;#177;9.9,8.9&;#177;8.2,P&;lt;0.01),尤其在骨导阈超过30dB以上胆脂瘤型发病明显高于非胆脂瘤型(23/11.0,1/0.5,P&;lt;0.05)。③听骨链改变:术中发现听骨链破坏的患者年龄多在30岁以上,胆脂瘤型中耳炎的听骨链破坏占76%,而非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听骨链破坏只占23%,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lt;0.05)。④各年龄组术后听力改变:&;lt;60岁各年龄组之间术后听力提高情况没有明显的差异,而&;gt;60岁者术后听力改善较差。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术后听力平均增高5.2dB;而非胆脂瘤型中耳炎术后听力平均提高为12.7dB。非胆脂瘤型中耳炎术后听力恢复效果明显(P&;lt;0.05)。结论:①年龄对骨导阈的水平有明显的影响,青少年患者很少出现感觉神经性聋。②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导阈明显升高,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的骨导阈升高常见。③在30岁以上的患者中耳结构的变化比青少年更严重,特别是听骨链的破坏更为明显。④鼓室成型术对青少年和成年人各年龄组中耳炎患者的听力改善有效,60岁以上的患者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也应尽可能行鼓室成型术提高和弥补损伤的听力。  相似文献   

19.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高压氧治疗的临床实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能否减轻腰椎间盘术后的水肿,促进受损神经根尽快恢复及临床症状的缓解。方法:采取随机抽签法将46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术后采用高压氧治疗,另一组做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术后3,7,14dVAS评分分别为(6.0&;#177;1.2),(2.6&;#177;l.2),(1.2&;#177;1.0)分,对照组分别为(7.7&;#177;0.8),(5.6&;#177;1.0),(4.8&;#177;l.4)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F=133.433,dfl=1,df2=44)。治疗组术后疼痛时间(1.6&;#177;l.1)d,对照组术后疼痛时间(4.5&;#177;1.8)d。术后疼痛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6.709,P&;lt;0.001)。体感诱发电位(SEP)变化:治疗组P40差值2.3&;#177;2.4,对照组2.0&;#177;2.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453,P&;gt;0.05)。结论:术后高压氧治疗有助于神经根的复原,SEP在治疗前后不显著,可能与SEP不敏感有关,须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0.
心理行为干预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1999-07/2003-12沈阳市传染病院57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实验组2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文化层次方面均具有可比性。其中实验组实施干扰素治疗和健康教育,对照组仅实施干扰素治疗,疗程6个月。参照中文版普适性健康调查量表进行测定生活质量,由患者自己填表评估。比较两组患者2年内的复发率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57例均进入结果分析。实验组2年内复发率48%(14/29),明显低于对照组79%(22/28)(X^2=5.62,P&;lt;0.05)。康复教育疗程结束后实验组中文版普适性健康调查量表生活质量8项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生理职能评分(72.8&;#177;21.6,47.1&;#177;21.1,P&;lt;0.05),躯体疼痛评分(78.8&;#177;14.5,60.0&;#177;18.9,P&;lt;0.05),一般健康评分(65.7&;#177;18、6,48.0&;#177;13.7,P&;lt;0.05),精力评分(68.1&;#177;17.1.54.0&;#177;17.6,P&;lt;0.05),社会功能评分(86.9&;#177;19.6,71.4&;#177;17.0,P&;lt;0.05)、精神健康领域评分(75.9&;#177;17.8,62、8&;#177;16.7,P&;lt;0.05)。结论康复教育可提高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其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