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胆囊隆起性病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2.
3.
目的了解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对胆囊隆起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经过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测病灶大于等于8mm并得到病理证实的178例胆囊隆起性病变进行分析,超声检测内容包括病变的部位、形态、大小、内部回声、基底部情况、局部囊壁层次及病变的血流情况等。结果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对胆囊隆起性病变的判定相当准确,并能对病变的良恶性提供初步的鉴别诊断。结论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对胆囊隆起性病变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超声显像对胆囊粘膜隆起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本文分析了1987年5月~1996年11月我院手术治疗的胆囊粘膜隆起性病变126例的病理诊断结果,分析不同类型胆囊粘膜隆起性病变的声像图特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胆囊隆起性病变4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囊隆起性病变42例报告王勇强,程泰煦,张光全,易康民胆囊隆起性病变随B超的普遍使用,其发现显著增多。我院自1988年1月至1993年2月共收治42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24例,女18例,年龄16~68岁,平均4...  相似文献   

6.
自1985年1月至1992年10月,我科共收治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胆囊隆起性病变54例,其中恶性病变10例,良性病变44例。我们根据临床不同的类型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①对于良性病变和局限于粘膜层的胆囊癌行胆囊单纯切除术;②对于未穿破浆膜层的胆囊癌宜行胆囊切除木及局部淋巴结清扫术;③对于穿破浆膜层或浸及肝脏的单个结节转移灶宜行胆囊切除术局部淋巴结清扫和肝部分切除;①对于不能切除的胆囊癌行剖腹探查,姑息性手术,肝动脉插管化疗等。本文讨论了B超检查作为首选辅助诊断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超声造影(CEUS)与增强CT(CECT)、增强MRI(CEMRI)检查肝脏局灶性病变(FLLs)的安全性及耐受性。方法  收集2015年7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同时行肝脏CEUS和CECT或CEMRI的肝病患者42例,其中37例同时接受CEUS和CECT检查,36例同时接受CEUS和CEMRI检查。观察检查结束后30 min内有否造影剂不良反应,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检查过程中的不适。结果  CEUS和CEMRI的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CECT(0比11%)。患者做CEUS的VAS评分均低于做CECT或做CEMRI的评分(均为P < 0.05)。结论  肝脏CEUS安全性高且耐受性好,是检查FLLs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通过比较胆囊息肉样病变行超声造影与增强CT的结果,探讨超声造影在胆囊息肉样病 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浙江省台州市立医院肝胆外科胆囊息肉样 病变≥1.0 cm共68例患者临床资料,术前均行常规B超、超声造影及增强CT检查,根据术后病理结果比 较影像学方法诊断准确率的差异。结果 超声造影检查结果与常规B超比较,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差(Kappa= 0.115, P=0.265);超声造影诊断准确度92.6%,明显高于常规B超的7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5)。 超声造影与与增强CT比较,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641,P<0.001);诊断准确度上,超声造影 92.6%,与增强CT的9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 结论 超声造影在胆囊息肉样病变的鉴别诊断 中与增强CT价值相当,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 探讨胆囊隆起性病变中肿瘤性息肉与非肿瘤性息肉之间的临床差异性。方法 回顾性总结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897 例术前诊断为胆囊息肉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特点,对相关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资料中,胆固醇息肉791 例(88.18%),炎性息肉40 例(4.46%),腺瘤样增生10例(1.11%),腺肌瘤7例(0.78%),腺瘤41例(4.58%),腺癌8例(0.89%)。肿瘤性息肉组与非肿瘤性息肉组在年龄、体重指数、发病时间、血糖、血脂、有无乙肝、有无症状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在性别构成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肿瘤性息肉患者男性占比较高;肿瘤性息肉组与非肿瘤性息肉组在息肉数目、大小、宽基底及血供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患者在性别构成、息肉数目、大小、宽基底、血供改变上存在差异性。对于男性、单发、直径较大、基底宽、血供丰富的胆囊隆起性病变患者,应注意胆囊息肉肿瘤变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机械指数谐波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良、恶性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004年3月~2005年1月129例超声检测的局灶性肝脏病变患者进行低机械指数灰阶超声造影、增强MR/CT和/或病理检查。结果低机械指数谐波超声造影对恶性病变诊断的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6%、90.7%和93.8%。结论超声造影可较好地鉴别良恶性局灶性肝脏病变。  相似文献   

12.
对705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行超声内镜检查患者术前行心理护理,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检查,未发生明显并发症。提示周密的术前准备,术中熟练的操作配合,严密观察病情,术后正确的健康指导等护理配合是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对705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行超声内镜检查患者术前行心理护理,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检查,未发生明显并发症.提示周密的术前准备,术中熟练的操作配合,严密观察病情,术后正确的健康指导等护理配合是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胆囊隆起性病变126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胆囊隆起性病变的B超特点及良恶性胆囊肿瘤p53基因表达特点。方法 全部126例分为三组:A组胆固醇息肉组(80例),B组胆囊腺瘤组(32例),C组胆囊癌组(14例)。比较三组的B超特点。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B组及C组标本进行p53基因测定。结果 B超对胆囊隆起性病变的检出率达96.03%,通过病变大小、数目、发生部位、基底宽度及回声强度可以帮助鉴别病变性质。B组6例P53( )中4例伴中~重度非典型增生,C组p53( )率较B组明显高(P<0.01)。结论 B超可以帮助检出胆囊癌前期病变及胆囊癌。B、C两组p53基因测定结果提示胆囊癌存在腺瘤—非典型增生—癌变这一途径。  相似文献   

15.
胆囊隆起性病变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52例胆囊隆起性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并结合文献复习,对胆囊隆起性病变的概念、外科病理特点、临床表现、最新诊断方法、手术适应证及其术式选择等问题进行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肝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对3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病人经外周肘静脉注射造影剂Sono Vue行超声造影检查,依据病变的造影开始增强时间、达峰时间及开始消退时间对其进行良恶性鉴别诊断,并分析不同类型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增强模式。结果以手术或穿刺病理确诊病变类型:恶性病变21个(肝细胞性肝癌14个,胆管细胞性肝癌1个,转移性肝癌6个),以穿刺病理或随访MR/CT临床诊断良性病变11个(肝血管瘤9个,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1个,肝硬化结节1个)。超声造影正确诊断恶性病变21个,正确诊断良性病变10个。恶性病变开始增强时间(12.76±2.68 s vs. 16.12±3.82s)、达峰时间(23.18±3.57 s vs. 42.78±10.46 s)、开始消退时间(40.69±8.42 s vs. 78.35±14.63 s),大部分恶性病变明显早于良性病变,但有小部分不同类型病变间有交叉。结论超声造影对肝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准确率较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超声造影诊断胆囊实性病变:与常规超声、增强CT/MRI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CEUS鉴别胆囊实性病变良恶性的价值,并与常规超声(US)、增强CT/MRI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胆囊实性病变患者的CEUS、US、增强CT/MRI资料,对比不同检查方法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49例中,胆囊癌32例,胆囊腺瘤局灶恶变2例,胆囊恶性黑色素瘤1例,胆泥3例,胆囊息肉8例,胆囊腺肌症1例,胆囊炎2例;恶性病变共35例,良性病变共14例。US、CEUS与增强CT/MRI诊断胆囊良恶性病变的准确率分别为71.43%、87.75%、89.80%。US与CEUS间(P=0.039)、US与增强CT/MRI间(P=0.020)诊断准确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EUS与增强CT/MRI间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不同检查方法间敏感度和特异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EUS对良恶性病变诊断准确率优于US,与增强CT/MRI相近。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一组肝脏局灶性病变进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评价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66例肝脏局灶性病变进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记录病灶的始增时间及始退时间,并分析病灶强化方式。结果原发性肝癌主要呈现整体均匀、不均匀或环状强化;肝转移癌主要呈现环状、整体均匀或不均匀强化;肝血管瘤主要呈现周边结节状强化;FNH主要呈自中央轮辐状强化。恶性病变组与良性组始退时间及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造影在显示病变内血流灌注特征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在肝脏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上具有突出价值。  相似文献   

19.
超声造影新技术鉴别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Xu HX  Liu GJ  Lü MD  Xie XY  Xu ZF  Zheng YL  Liang JY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21):1375-1378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新技术鉴别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FLL)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六氟化硫微气泡造影剂和连续实时成像的对比脉冲序列技术,对505例FLL作超声造影检查。分析病灶增强开始时间、增强的水平、形态和随时相变化的特点。结果良、恶性FLL的增强开始时间和增强水平等表现均可相似,定性诊断最有意义的指标是增强随时相的变化。绝大多数恶性病变表现动脉期不同程度增强,至延迟期消退为低增强,良性病变则为动脉期增强后延迟期仍保持高增强或等增强,或整个造影过程均无增强。以此作为鉴别诊断的标准,诊断性试验显示超声造影诊断恶性FLL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5.7%(313/327)、86.0%(153/178)、92.6%(313/338)、91.6%(153/167)和92.3%(466/505)。结论超声造影新技术鉴别诊断FLL,安全简便、准确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成像技术对肾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恶性肿瘤(肾细胞癌18例,肾盂癌3例)患者进行超声造影观察,分析其造影增强图像特点,并与增强CT对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清晰的肿瘤动态造影灌注图像。18个(100%)肾细胞癌病灶在超声造影(CEUS)和增强CT(CECT)皮质期均显示全瘤增强,CEUS及CECT表现为高增强分别为14个(77.8%1和16个(88.9%,P〉0.05),等增强分别为4个(22.2%)和2个(11.1%,P〉0.05)。造影剂早于肾皮质消褪者在CEUS和CECT分别为13个(72.2%)和15个(83.3%),与肾皮质同步消褪分别为5个(27.8%)和3个(16.7%),两者无显著性差异。3例肾盂癌在超声造影及增强CT均呈全瘤强化,造影强度与肾皮质相同,较肾皮质提前消褪。结论超声造影成像技术能清晰显示肾癌的血流灌注特点,为临床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肾癌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